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靠脸上位后我谋反了[穿书]——五枝灯

时间:2024-03-22 07:34:35  作者:五枝灯
  城内街道打扫的干净,但看起来也是贫苦之地,不过瞧着也到不了吃不起饭的地步。
  顾濯去见了州丞,言说了此行的目的, 州丞便派人将他们送去了楯州最大的庄子,龙乾庄园。
  庄主一看来了朝廷的人,遣人找了间屋舍, 竟连会客堂都没让进。顾濯也不怒, 便跟着人进去了, 找了个地方坐了下来, 来人奉了茶。
  “大人现在此处候着,我们庄主一会儿便来。”
  锦衣卫列在两侧, 顾濯抿了口茶, 微微皱了个眉头便搁下了。
  误之扫了一眼这昏暗的屋舍, 气不打一处来。“这庄子看起来挺大, 却连个见客人的地方都没有?庄主也不见人影, 丝毫没有待客之道。”
  顾濯指尖点了点桌子, “待客之道是说给达官贵人听的,也只有他们配享。”
  等了许久, 庄主才风尘仆仆赶来,一进屋便被两列凶神恶煞的锦衣卫吓着了, 急忙停了脚步, 躬身一拜道:“草民不知大人到此, 有失远迎。适才州丞大人遣人来信, 草民这才火急火燎来了,大人可千万别怪罪。”
  顾濯微不可察地打量了一番面前之人,只见他衣着朴素,看着确实是个庄户人,肩膀腿弯处有明显的褶皱,像是许久没穿过的衣服一直叠着放在箱子里,才刚拿出来一样。
  除了进来那一刻像是急着赶来的,倒是完全不见“火急火燎”的样子。平常百姓见着朝廷命官一般都十分谨小慎微,甚至连头都不敢抬,不过这庄主倒是游刃有余,丝毫不见紧张。
  顾濯一笑,瞧了一眼茶水,道:“庄主既然忙,便不用急着赶来。此处的人已经为本官奉了茶,本官尝着不似京中口味,倒是稀罕。”
  庄主笑着点头,道:“草民曹凉,大人直接唤草民名讳即可。这茶不过是草民这里的一些糟茶,自然是比不上帝京,本是配不上大人的,只是草民这里只有这个了,便只能委屈了大人。”
  顾濯虽然听着他说,但却心知肚明,这曹凉前前后后说了这些,怕是唯有自己的名字是实话。
  曹凉虽然穿的像是普通百姓,却能看得出来是临时穿上的这一身。而这杯中之物,确实如他所说,不是什么好茶,并且发了霉,看得出来是放了许久。若是一些好茶,或许可以留着待客,即便是舍不得喝、唯有来客人的时候才拿出来,也不会令人耻笑。可如今这个却是丝毫没有舍不得喝的必要,可见是故意留着给不速之客用的。
  面对此等趋炎附势之辈,最不该做的就是心肠太好。顾濯不能像面对老翁那样谦逊客气,反之要做出一种迂腐之态,才能显得自己不是那么格格不入。“若知你这里没有好茶,本官便在帝京寻来最好的带过来了。你管着偌大的庄园,平日里免不了待人接物,留着也不算坏事。”
  曹凉在心底疑惑了一下,表面笑脸相迎,道:“大人说的是,但庄子这些年收成不好,更不会有什么机会接触到像大人这样身份高贵之人。草民现在唯一所想,就是养活庄子这三百户人家了。”
  “北明近些年连年干旱,本官常年待在帝京,不知楯州是何情况。若楯州过的并不如意,本官自会奏明陛下,绝不会委屈了楯州。”顾濯道:“只是若要奏,也得拿着账给陛下看,陛下看见什么那便是什么。本官奉命行事,凡事为了陛下和江山社稷,陛下如何看待楯州,本官便如何看待楯州。”
  “是,草民必当尽心竭力,为大人分忧。”
  顾濯摆摆手,示意误之,道:“你随庄主去。”
  误之没想到自己会被顾濯点了,更没想到自己在城外随口胡诌的话竟然成了真,还真到了考验演技的时候了,不自觉心脏一顿,但看了一眼顾濯这副佞臣姿态,瞬时也觉得没那么难,无非就是装作趾高气昂又冠冕堂皇罢了,便扬着脖子走在前面。
  待人都走了,安江南一脸疑惑,问道:“他脖子怎么了?”
  顾濯起了身,“定是没睡好,落枕了吧。”
  顾濯带人出了门,外面聚集了成群的庄户,各个面黄肌瘦,看着竟比城外的百姓过得还苦。不像庄户人,不像奴才,像是牲畜。
  顾濯喉咙一哽,望了一眼庄户们看着自己那种惧怕又厌恨的眼神,道:“你们庄主已将庄子的情况告知本官,本官必不会让你们吃苦。”
  那一双双眼神并没有丝毫变化,甚至比方才更甚。他们必定是将顾濯当成了以往的官员一样,都是与庄主沆瀣一气之辈。
  等了一会儿,庄主带人送来了账本,有误之在一旁跟着,自然是不会出什么差错。顾濯随便翻了几页看了看,确实是收成不好,但看到了受忠三年时候的账,便得知,这账本子都是假的。
  受忠三年,裴钱怕庄子的粮食要运到青甘作为军粮和赈济粮,所以才设法与其他州郡官员一同污蔑李文弘反水,可见当初的楯州并没有收成不好,而这上面的记载却是全然相反,好似这里本就是个荒芜之地。
  庄主做了这么一出戏,无非就是为了让顾濯看见这里本就是贫穷不堪,即便是庄户各个穷的吃不上饭,也怪不到他这个庄主头上,只能怪天灾。
  而庄户们对来访官员的嗤之以鼻,也能看得出来,庄主平时就没少做一些暗地里的勾当,朝廷所派的赈济粮定是进了他的口袋了,庄户是半点也捞不着。
  可是顾濯得配合着演一出戏,若要深查,还必须得深入。当年朝廷粮草丢失,兵马也消失不见,本就是一桩蹊跷事,若说与这些喜好蛇鼠一窝的人没有关系,他不会相信,如今唯有深入其中,才能拔出萝卜带出泥,顺藤摸瓜,查明当年之事,他才能破解李南淮的心事,或许这就是回到现实最重要的关窍。
  曹凉给这一行人安排了住处,顾濯将账本都送进了自己屋里,说是会“夜以继日,不负朝廷期望。”
  结果账本子一进他屋,便被丢到了角落,省的碍眼。本就是一堆忽悠人的假账,也没有必要浪费时间去看了。
  夜里韩承回来,轻声说了今日一天在龙乾庄园的所见所闻,顾濯淡淡点头,道:“他在庄子里养兵?怪不得了,若是只有官员撑腰,怕是压不住这群扛锄头的庄户们,他们若是被逼急了,轻松一锄头就能砍死人。若是有兵,他们便不敢乱动了。”
  韩承道:“他一个小小庄主,怎敢养兵?”
  “这庄子可是裴家的,曾经背后之人是裴钱。不用说养几个兵,就是养上万人的军队,他也是敢的。裴钱死了,他便顺理成章接管。”顾濯裹了衣裳,只觉得屋子周围都在漏风。“果然,没了主子,自会有人千方百计想要顶替。”
  “手上有兵便什么都不怕了。属下已经探过,这庄子确实有一批盈余的粮食不知所踪,若不是分发给庄户,那便是运出去了。”
  顾濯心思深沉,眸子瞬间阴沉起来,“当年裴钱为了与某些人结下关系,承诺每年运送粮食至各州。楯州若想坐稳老大的位置,这承诺便要每年履行下去。于是州丞便不惜以楯州百姓的命为代价,要他们开荒种地,竟连一个埋尸骨的地方都不肯给他们留。种出来的粮食不够,便要抠他们口中省出来的粮食,来投喂无底洞。不仅是其他州郡,还有西奴。”
  韩承闻言亦是忽地毛骨悚然,难怪了楯州明明是一个物产丰盈的地方,却变得如此穷困,官员虽然过的体面,可苦的终究是做牛做马的百姓。
  煤油灯光亮很弱,让顾濯觉得眼睛干涩,又因为近些日子的舟车劳顿,便打算早些歇息。
  还没等休息,误之便火急火燎地跑进来了,紧随其后的是此木。
  “主子,受忠帝!”
  顾濯的眼睛瞬间又睁开了,“什么事?”
  误之急得结巴,恨不得跳到顾濯面前说话,“受、受忠帝……没了!”
  顾濯一愣,只闻此木道:“帝京传报,受忠帝身陨,已经葬入帝陵了。”
  顾濯脑子忽然一片空白,怎会如此?
  他远行之前没能见到谢熠秋,却深知李南淮是不会轻易杀了他,就算要杀,也绝不会大张旗鼓,必然是悄无声息。他虽如此笃定李南淮不会做,可却不敢保证谢熠秋就没有寻死的念头。
  若是谢熠秋自己寻死的,那便可能是真的了……
  “什么时候?”
  此木道:“十日有余了。”
  那就是顾濯才刚走没几日,谢熠秋便死了。
  此木将其余的人遣了出去,捻着佛珠,道:“听闻是受忠帝自己的身子撑不住了,身死当日,帝京满城风雨,无不知晓。”他坐了下来,“当今陛下的位子来之无道,受忠帝也一直被囚禁皇宫,却对外传言说是在养病。百姓臣子一眼没看见他便死了,若你是朝臣,是否会觉得此事蹊跷?”
  顾濯还未从方才的情绪中脱离出来,此木又道:“或者说,若你是陛下,是否会如此大张旗鼓让全天下的人都知道,曾经禅位与你的受忠帝忽然驾崩。帝王之死从来都是宫廷秘辛,能真正安稳死去的并不多,但传言却大多平常,可见正史也并非为真。这种可以被遮掩的死,要么是为成全别人,要么是为成全自己。”
 
 
第77章 
  “受忠帝退位前, 特意将谢氏宗亲移入楯州,你知是为何?”此木坐了下来,盯着塌上略显疲倦的顾濯。
  “因为你必然会查到这里, 从前楯州是裴氏的封地,而今后就是你顾大人的。受忠帝熟知顾大人的本性,谢氏在此处落脚,即便是沦落了, 也绝不会灭亡,甚至有可能东山再起。”
  此木的话极其直白,任顾濯是个傻子也能听得出来, 谢熠秋是要顾濯护着谢氏族人。
  顾濯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谁说楯州日后会是我的?谁说我就一定会护着谢氏族人的性命?若我不堪曾经所受屈辱, 要杀他们泄愤呢?”
  此木说谢熠秋熟知顾濯的本性, 可他从未觉得,只知自己这些年没有几天是按照自己的本心做事的, 好似全都是被什么推着去做, 而如今终于能为自己活一回了, 若是能回到现实最好, 若是回不去, 他也不会成为李南淮的刀下亡魂。他会为自己活着。
  此木道:“若真如此, 顾大人少些挂念,更好。也不必为了别人思前想后, 耽误了自己。”
  “你是个假和尚,何必跟我说这些冠冕堂皇的话, 听着倒像是真的出家了。”
  “贫僧本就一心向佛, 奈何佛祖也需金银铸就。就连贫僧拜的佛尚且不能驱除杂念, 贫僧若能喝着朝露水活下去, 怎会步入朝堂沾染是非。”
  .
  深冬时节总是刮风,一座府门前的小厮清扫着门口落下的枯枝落叶,还没抬头便听见了远处驶来的马蹄与车轮声。
  马车停下,下来一个戴着帷帽的公子。小厮急忙过去,实在看不出来这人是谁,便道:“请问公子是?”
  司少仓道:“烦请通报舜秦王,帝京来人。”
  那小厮一听帝京二字,瞬时惊了魂了,搁了笤帚便飞奔进去。不一会儿便有人出来相迎,是个年纪大概十六七岁的少年。
  “家父近日休息不好,没能出来迎接,来使见谅。”
  谢熠秋隔着一层帷帽打量了一番眼前之人,只微微弯腰点了个头,便跟人进去了。
  谢熠秋如今来的地方是楯州中舜秦王谢瀚的府邸,舜秦王便是谢氏如今与谢熠秋最为亲近的叔父,因其久年不在帝京,对帝京了解甚少,但却知受忠帝是谢氏的皇帝。
  大概半年前,受忠帝将舜秦王一家挪到了楯州,且修书来,说日后会有使者前来,协助其子谢岫入京。从前舜秦王只觉得奇怪,为何受忠帝会突然如此决断,本是听命等候,却没想到等来了受忠帝退位的消息,而如今又等到了受忠帝驾崩的消息。
  谢瀚发了慌,大概是因为没太明白,当初那一封信到底是真是假,以及从前那张圣旨,如今倒像是一张废纸。
  谢熠秋被领着进了正厅,等了一会儿才等到舜秦王过来。
  谢瀚遣人奉了茶,让谢岫退了下去。
  谢熠秋道:“舜秦王看起来精神不太好,大概是听闻了帝京的事。”
  谢瀚的忧愁已然写在了脸上,好似自己完全不知发生了什么,但是却又莫名其妙地卷入了其中,拿着一张好似空据的圣旨却没有丝毫用处。“本王虽久不在帝京,但却身在北明,便是北明臣子,怎会不担忧。”
  “舜秦王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北明自落入阉党手中之日起便已不安稳,如今舜秦王所在的楯州之贫苦,便是当年留下的症结。”谢熠秋遮掩在帷帽之下,全然看不清其中神情。“天下才能云集,多少胸怀抱负之人想着一展宏图,多少人对忽然更迭的帝位充满疑虑,舜秦王自然也会。”
  虽然谢熠秋这样说,但是谢瀚仍旧小心,道:“本王也曾疑惑,但既然是受忠帝主动让位,必是为了江山社稷,臣下不会多说一句。”
  “可如今受忠帝已死,是否是主动让位,王爷能知道吗?天下百姓会信吗?你是谢氏族人,这江山也曾是谢氏的江山,如今看着曾经自己守护的山河到了旁人手里,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他人做嫁衣,王爷还能在这楯州城安然度日?”
  这大逆不道的话从谢熠秋口中说出来,听的谢瀚心神震惊,“阁下是从帝京而来,自然是将权力争斗放在心窝子里,本王能否安然度日不是阁下随口一说。”
  谢熠秋轻轻一哼,“王爷牢记,自己姓谢,而李氏的江山是从谢氏手中拿过去的。谢氏若还能活一个,都算他李南淮发了善心。”
  他起了身欲离去,“楯州确实苦,身为皇室宗亲,又有爵位傍身,却不得不看人脸色,只因身在楯州,便像平常百姓一样如同寄人篱下。王爷常年征战在外受得了苦,王爷独子却要自小跟着王爷受苦,如今已然成了青年才俊,仪表堂堂,却还从未去过帝京,实在可惜。王爷手中的东西若是没用,便归还在下,在下替受忠帝另寻良枝。”
  谢瀚手中捧着一碗茶,端坐在太师椅上,闻言起了身,道:“阁下何名?”
  “叶知秋。”
  门外缓缓飘起了星星点点的雪,谢瀚收拾出了一间屋子,留谢熠秋在府中过夜。
  司少仓关紧了门,烧了一点炭火。从前谢氏为帝的时候,舜秦王便被派往远地,在外面娶妻生子,自始至终没回过帝京,于谢熠秋也是从未见过面的叔侄关系,谢熠秋自然是记不住这位叔叔。那时候尚且有皇室宗亲的名分在,如今就是落魄王族苦居边关,就连炭火也供应不上。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