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西游]与猫猫二凤陛下一起搞基建/与猫猫二凤陛下的奇幻漂流(西游同人)——三傻二疯

时间:2024-03-23 10:23:40  作者:三傻二疯
  考虑到“天人之誓”的效用,他们当然不能不忍耐,并设法以各种名义掩饰事实。
  但在“门”的另一边,失去了一切顾虑的组织便表现得相当之暴烈了。在长孙皇后以皇帝特使的身份同意军事协定的两个小时后,李先生便动用了事先铺设好的临时线路,紧急接通了与长安皇宫的通讯。尽管此时还是凌晨,但简单问候之后,他仍旧毫不犹豫向皇帝陛下转达了上面的要求:
  “我们希望大唐军队能立刻发起攻势,在两个月之内解决掉吐蕃,或者至少也能占领靠近陕、甘的藏区。”李先生神色郑重:“我们必须立刻将三江源掌握在手中,为此不惜一切代价。”
  用于通讯的屏幕上跳出了吐蕃藏区的地图。为了增强说服力,李先生选用的是描绘高度的三维地图。在这种地图中,青藏高原之于周遭平地的海拔优势简直是一目了然,广袤的高原拔地而起,向整个川蜀盆地,乃至陕、甘投射下巨大的阴影——毫无疑问,只要稍有地理常识的人,都能一眼看出藏地在军事上无可比拟的优势;所谓居高临下,势如破竹,从藏地进军,胁迫成都、关中,乃至长安,实在是太容易了。
  要拱卫关中,就不能只拱卫关中。如果控制不住藏地,那么就只有在成都与长安消耗光帝国的血肉。皇帝不应该不明白这一点。
  显然,这是相当直白的暗示。只要朝廷能够配合,那么在清理干净三江源的“隐患”之后,组织会非常愿意帮助大唐牢牢掌控住这块战略要地,彻底消弭腹心之处的大患——要知道,大唐鼎鼎有名之“国都六陷”,其中可也有吐蕃的一份功劳喔。
  这样的诱饵实在太令人心动。皇帝不能不表示犹豫。但作为军事领域最为权威的将领,被深夜召来的李靖却严辞拒绝:
  “仓促兴兵,岂非是陷三军于死地之中?臣不敢奉诏。”
  李先生并没有展示出什么情绪上的波动。他依旧沉着而从容,镇静的询问李药师缘由。
  “‘战虽胜人,久则无利’。劳师远征,不能反复。”李靖道:“先前已经征伐过突厥,仅仅一月不到,岂可再动干戈?士卒疲惫不堪,哪里还有战意?”
  “我想,朝廷也可以挑选先前尚未出战的精锐。”李先生缓缓道:“至于士气……我向诸位保证,但凡愿意出征吐蕃的将士,都可以由组织出钱,每人发放一百两白银的军饷;战死者则可得白银千两,其余物资另外计算。不知这样是否足够?”
  李靖眼皮狂跳,不由瞥了一眼陛下——大唐尚未完成整体的货币化,西南等地仍有大量以物易物的残余;但若以关中繁盛之地计算,即使吃穿不愁,有一二仆役的中等之家,家产也不过只在两百两上下了。
  换言之,这笔钱已经可以招募来关中一等一的良家子,义无反顾的为朝廷而死了——战死者可有白银千两呢,这不是妥妥的阶层跃升?
  李先生神色平静,仿佛只是随口讨论了今晚的点心,而不是在商谈涉及千万两白银的大事。当然,他也不必在意什么。现代冶金技术进步之后,作为炼锌的副产品,白银产量暴增而价格暴跌,迄今不过七块钱一克;而作为现代世界最为可怕的工业怪兽,只要组织愿意,它还可以开足工厂的马力,把白银的价格往下压几个等次,轻松愉快之至。
  大量的白银注入会引发一定的通货膨胀问题。不过同样的,对于拥有义乌及华强北的工业怪兽来说,这也没有什么了不起。
  在这样充沛到近乎可怕的经费之前,李药师略微有些反应不过来了。财政是所有问题的核心,一旦能搞到足够多的钱,那么他谏阻出兵的诸多理由——诸如士气,诸如军力,诸如民心,都不成其为问题了。
  如此呆愣片刻,李药师只能嗫嚅着开口:
  “辎重与粮草,也有不足……”
  “我们可以全部供应,同时保证一切的火力支援。”李先生道:“还有疑问么?”
  李药师再说不出话来。反倒是陛下沉吟了片刻,轻声开口:
  “就这么急迫么?”
  李先生长嘘了口气:
  “……是的。陛下,破坏长江与黄河的水源,是绝对——绝对不可以容忍的事情。如果我们不能果断采取措施,如果形势继续下去,发生了什么不忍言的事情,那么就是‘对历史、国家及民族命运最大的犯罪’……陛下可能不太清楚这个指责的份量,但请相信我,组织内由上到下,没有任何人能担当起这个责任。”
  说到此处,他停了一停,稍微会想起了上面交托任务时的嘱咐——设若清洗三江源的计划不能成功,那么他们这一条线的人,都只能琢磨着该怎么在历史的耻辱柱上留下尊姓大名了。
  历史从来不会原谅无能与软弱,而今尤其如此。
  “所以,请不必怀疑我们的决心。”他叹息着表示:“只要能够推动计划,我们必定不惜一切代价。事实上,比现在更激烈得多的手段,也不是不可以动用的……”
  知道事情原委后,在紧急召开的执行会议上,甚至有激进派试图动用某些超大规模的杀伤性武器——将运载火箭与廉价的小型卫星运输至大唐,紧急发射后完成卫星组网定位,然后向可疑目标倾泻怒火。这个想法理所当然的被否决了,原因倒不是什么无聊的规则,而是考虑到事件的罪魁祸首很可能还藏身在三江源中。所谓投鼠忌器,对长江与黄河的发源地倾泻火力,那同样也是没有人能承担得起的历史责任。
  不过……
  “而且,也不一定要毕其功于一役,在这一战中完全消灭吐蕃。”李先生建议道:“只要能清扫干净藏地的北部,将敌人驱赶入西域戈壁,剩下的事情可以由我们来料理——围三缺一,也轻松得多。”
  他以手指点,在屏幕上勾勒出了一条迂回驱赶的路线。路线的尽头是茫茫无人戈壁,与世隔绝的境地。但唐军当然不可能在这样的地界展开决战,他们甚至无法向沙漠中投送兵力。
  至尊抬了抬眉毛:
  “交给你们料理——不知贵方打算如何料理呢?”
  李先生终于露出了一个微笑:
  “……陛下,这并不为难。杜牧之曾咏赤壁诗云:‘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而现在——现在嘛,我想,东风总是愿意给我们一点方便的。”
  --------------------
 
 
第88章 发射
  总的来说, 贞观三年必定是一个能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印记的年份。这倒并不是特指突厥问题——当然,李药师千里奔驰、克成大功,一战涤荡漠北百余年腥膻, 自是足以荣耀千载, 能与卫、霍封狼居胥的辉煌功业。但在这跌宕起伏的一年之中, 这伟大事业也不过只能算是开胃小菜而已。在献俘太庙后不过三个月,朝中的大臣们便听闻了某种紧急的风声——皇帝似乎要对吐蕃动手了。
  说实话,这种风言风语一开始并没有引起什么动荡。长安朝廷总是有种种匪夷所思的谣言, 而征伐吐蕃的传闻无疑是其中最为荒诞不经的一个。兵法中循循教导,国家要积蓄三年的粮食,才能勉强支撑一年的征伐;而今漠北之战方息, 国库空得能叫城中的耗子们痛哭流涕,就算至尊把皇后殿下的嫁妆给当了, 也是决计凑不齐开拔至吐蕃的军饷的。
  鉴于皇帝陛下并没有效仿他那疯批亲表叔的迹象, 所以大小臣工们都还相当放心。
  不过,这种胸有成竹的镇定迅速被打破了。在十月二日的深夜,居住于长安务本、兴道诸坊市的大臣们被同一声巨响给惊醒了——响亮、清晰,仿佛是在所有人耳边同时炸响的雷霆,将木制的窗户与栏杆震得格格发抖。而等到这些在睡梦中懵懵懂懂的老头被惊慌失措的家人仆役们护送出门时, 他们所能看到的便只有天际闪耀的红光,以及云层中翻滚涌动的火焰。
  很快, 又有眼尖的认出了火焰喷发的方向。那分明是,分明是——
  “芳林园!”熟悉大内地理的大臣惊叫了起来:“禁苑!”
  同样出门远望的官吏中起了一点小小的骚动。众人三五成群的围在灯笼之下,颇为惶惑的低声议论。他们同样辨认出了火光的方位, 但却并不敢轻举妄动。毕竟, 大家都是读过《三国志》的人, 不会不晓得当年曹操杀人的典故——贸贸然奔赴火灾救灾, 很有可能会被看趁火打劫的乱臣贼子,遭受极为严厉的处置。
  以大唐皇室那令人瞠目的政治稳定度,他们这种担心其实相当之有道理——谁知道火光下发生了什么呢?
  这样惴惴不安的恐慌并未持续太久。当天边的红光渐渐消散之时,寂静的街道上响起了盔甲与兵器的铿锵声。数十名重甲的金吾卫一字排开,将一个紫袍的相公护送到长街正中,又命人各持明灯,将夜色照得一片亮堂。
  夜深露重,长安内外宵禁,绝不许闲杂人等无故窥探。能在三更调动金吾卫护卫外出的,也只有皇帝的心腹,功臣又兼外戚的长孙相公了。而长孙无忌身份非凡,仅仅在灯下稍一露面,便立刻平息了黑暗中种种的惶惑。团聚在门口的官吏停下议论,探出头来打量明亮的灯光。
  长孙无忌清一清喉咙,以极为响亮的声音开了口:
  “陛下无恙,而今尚在太极宫。”
  不愧是掌枢数年的重臣,轻而易举便抓住了局势的关键:火光处到底发生了什么无关紧要,只要皇帝安稳便算万事大吉,不会影响朝政大局。而太极宫——太极宫离芳林园可有十余里之远呢,想来绝不会有什么大事。
  有了这关键的担保,夜空中的紧张气氛终于消弭了。长孙无忌环视四面,看到屋檐下艟艟的影子来回晃动,仓促中奔跑出来的官吏们正在手忙脚乱的收拾自己的寝衣,羞涩的退回屋檐之下。只有几个与长孙相公相熟的臣工稍稍镇静,举手与上司见礼。
  长孙无忌点头回礼,并不言语;但回首遥望云层中那残余的红光之时,仍不由微微露出了一点苦笑。
  虽然按照陛下先前的吩咐,他以重臣的身份及时出手,总算弹压下了城中的慌乱,但现在的情形,似乎……
  “这阵仗也太大啦。”长孙无忌轻轻嘘气。
  ·
  这种声势惊人的大场面不仅仅是震动了半个长安城。事实上,即使早就被组织提醒过,但在芳林园现场观摩的至尊及重臣们仍然受到了莫大的震撼。尽管作为庇护所的楼阁所已经隔绝了大部分的震动与闪光,但火箭呼啸着撕破夜空之时,他们还是忍不住捂住耳朵,紧闭双眼,乃至于大失仪态的弯下身体,费力蜷缩在几案之下——天可怜见,根据李先生先前的说法,陛下还真以为这火箭发射式是什么可以旁观的有趣消遣,甚至命人预备了酒水呢。
  当然,这绝不是组织的错。在通过“门”紧急运送来这件巨型运载火箭之前,李先生就曾明确通告过皇帝陛下,希望他能挑选一片“平整、开阔,且足够偏僻”的发射场地;而陛下——陛下虽然已经见识过了现代社会千百分之一的力量,但对这样位于整个工业技术顶端的人造物依旧是了解太少了。于是,他顺手便在长安郊外挑选了某块甚少使用的狩猎场地,并颇为自信的召集了心腹的臣工,一起旁观这伟大的奇迹——华林园距离城内坊市可有十余里呢,难道还不算偏僻么?
  可现在嘛……
  在场众人痛苦的揉捏耳朵,尽力缓解狂暴呼啸下耳膜的剧痛。偌大的楼阁中红光爆闪,将黑夜照耀得如同白昼,只有摆设在几案上的什么“电子仪器”还在尽职尽责的工作,闪烁着没有人能看懂的奇特数字。
  不过,虽然没有人能看懂,却并不代表没有猫咪能看懂。作为监督此次发射的代表,某位由工作人员幻化来的杂花狸毛跳上了几案,一一检视跳动的数字,最后满意的舔了舔嘴。
  “一切正常,已经初步进入轨道了。”他喃喃道:“……虽然是新玩意儿,但居然还挺好用。”
  杂花狸猫瞥了一眼火光翻腾的夜空,一时间欲语还休。这种新式的火箭据说是被封存在组织仓库中的“特殊储备”,仅仅只能在最为极端而紧急的情况下动用。也正因为如此,它的当量设计稍微有那么一点——超出常规,难免会制造出过大的动静。
  毕竟,在紧急而极端的情况下,还有谁会在意国际航天条例呢?
  “……所以。”同样揉捏着耳朵的林貌痛苦的**出·声——作为“门”的看护者,他不能不随行护送这件紧要之至的器物,也理所当然的被声波来了一招狠的:“这到底是个——是个什么东西?”
  “一箭多星技术。”杂花狸猫心平气和的说:“使用重型装载火箭,一次性发射多颗小型卫星,在短时间内完成卫星的全球组网,迅速提供准确的定位信号。”
  “……定位信号?”林貌有些茫然
  “一般用于远程定位。”杂花狸猫平静道:“当然啦,一箭多星、一次组网的技术非常昂贵,一般用在某些特殊的场合——譬如在核战争后紧急发射,为二次核反击做准备……也正因为如此,它一般并不怎么在乎环境影响,动静难免就会有些大。”
  猫咪稍稍抬起抬起尾巴,向窗外残余的火光点了一点,用意不言而喻。
  林貌发出了某种奇怪的咯咯声,活像一只被掐住脖子的鸡。
  “二次——二次核反击?”他艰难开口,感觉每个字都在烧着自己的喉咙:“你们不会——不可能——不应该——”
  “林先生,你想到哪里去了?”猫咪不以为然:“组织怎么会贸然在国土上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呢?我们还没有这么极端!我们发射卫星的用意很简单,只是想为征讨吐蕃的唐军提供一些定位上的方便,顺带着投放一些过期的导弹,提前清理一下障碍而已……”
  林貌张了张嘴,觉得投放导弹——即使只是投放过期的导弹——似乎也称不上什么温和的举动。但他很快被另外的事情吸引了注意力:
  “清理障碍?你们找到在三江源做手脚的幕后主使了?”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