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他第一次知道,原来还有水旱两用的田地。
清理水渠排涝的工作并不算繁重,而且也花不了多少时间,一下午的时间一小队关于这方面的活就做完了。
三人跟着队员们早早的下工,不过每个人身上都比以往要埋汰些。
毕竟这又是水又是泥的活,很难保持干净。
况叶也和其他人一样,提着自己的草鞋,抗上锄头赤脚踩在泥泞的小路上往仓库那边去。
回到住处三人烧了一锅热水,好好的洗了个澡,换了身干净的衣服。
接下来几天晴朗的日子,地里的活零零碎碎的总忙不完。
白天跟着队员们干活,晚上况叶在空间中干活,这几天一直在翻地。
翻地的同时,他还提前为红薯起垄,为之后的移栽做准备。
只有两个薯种,到时候剪切藤蔓可能要分为几茬,这样才能种植更多的土地。
况叶计划了一下,准备种植约150平米的土地,这些地他得提前规划好。按照红薯藤蔓如今的生长情况,再过几天他就可以扦插第一批藤蔓了。
除了红薯,辣椒苗也长高了不少,已经有了几片真叶,不久后也应该能移栽了,所以空间中他也非常的忙,每天晚上翻的地都不少。
翻完地之后,再加一道餐和饮用青蕴酒,之后就迎来香甜的梦。
这样忙碌却有规律的日子,让况叶正逐步适应现在的生活。
这天他和两位照常前往仓库位置,准备领取今天的活计,结果发现安排任务的不是小队长陈繁荣,而是平时的记分员。
和周围的队员打听了一下才知道,陈繁荣今天有事,今早天不见亮就和大队长去公社了,也就是丰水场镇上。
听到这,再加上队员们的嘀咕,况叶对此也和队员们一样有了猜测。
可能是交公粮的事情确定下来了。
和大队长一起去公社的还有另外几个小队长,应该是为了帮忙拿东西。
而今天的任务安排,陈繁荣昨天就打算好了,记分员只需要照着弄就行。
也因为这,队员们被分派的任务和平时差别不大,也就照常上工。
这天下午况叶还在地里干活的时候,早上的猜测就应验了。
跟着大队长回来的小队长,第一时间就通知队员要交公粮的事。
为了尽快把公粮运送到公社的粮站,也为了赶上好天气,大队上准备尽快的把上交的公粮打包装好。
这就需要抽调一些队员帮忙装粮食,以及送粮食的工作。
这份活计,并没有况叶他们三名知青的事,交公粮这事队员们一般不会找知青。
不过况叶对此到是比较好奇,在下工之后,还去二小队粮仓的位置围观了一下。
见他如此感兴趣,简修文他们并没有拦着,还带着他一起过去看看。
下工的时间虽然已经是傍晚,但离天黑还有一段时间,交公粮对于整个九大队都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队员们自然十分关注。
因此来二小队粮仓围观的人并不少,况叶他们抵达粮仓的时候,看见不少人在此聚集。
除了正在装粮食的队员,其余的人其实大多数都是小孩,剩下的是则是一小撮看顾小孩的队员。
至于帮忙装粮食,围观的人倒是想上手,但场地有限,以及担心小孩捣乱,大队长等人并没让围观的众人插手。
看着忙碌的队员,况叶看了一会儿满足了好奇心,也就没在这里多留。
不过在回去的路上,和简修文他们聊了聊关于交公粮的事情。
期间还询问了一下,除了送粮食的队员,他可不可以跟着一起去看看。
看着跃跃欲试的况叶,简修文和刘康民对视一眼,想到去年他们也是这样,十分好奇交公粮的场景,甚至最后请假跟着去了一趟丰水场镇。
“倒是可以跟着去,不过你要和小队长请个假才行。”
得到简修文的回答,况叶还是比较高兴的。
其实跟着交公粮的队伍去一趟丰水场镇,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并不是他对这件事的好奇。
这只是他摆在明面上的一个理由,最主要的原因是看看能否在场镇上采购一些物资。
上次赶集是上个月的二十号,到今天已经将近过去了二十天,他当初买的二十个鸡蛋已经快消耗完。
这段时间他每天晚上加餐,不仅是鸡蛋消耗的快,他原本的食物也消耗不少。
虽然这些粮食还能坚持不少时间,但这点储量且没有补给,始终让况叶的心安定不下来。
以前听自己的爷奶说“仓中有粮,心中不慌”,在城市生活的他对这个感悟并没多深。
家中配备有一个月的粮食,就觉得差不多了,毕竟想要补充物资对他来说方便得很。
但到了这个物资匮乏的时代,买个东西都要有票据凭证,甚至还要还要长途跋涉,况叶心中的不安感就放大很多。
如果不是条件有限的话,他恨不得把空间塞满各种物资,做到真正的“仓中有粮,心中不慌”。
加上他如今这个身体本身还是处于生长期,以及前期亏损了许多,正是需要充足的营养的时候。
这段时间他每天晚上都在空间中给自己加餐,还饮用蕴养身体的青蕴酒。
但繁重的劳作,以及并不算宽裕的食物,他身上一点都没有长肉。
加餐和青蕴酒两相作用,只是保证况叶不至于过度损耗,让他不至于和原主一样倒下。
想要养好这具身体,还得有足够的营养摄入才行。
在九大队他采买物资不太方便,花钱大手大脚的话,很容易招来不怀好意的目光。
而且这也不利于他和两位同住的知青之间的关系。
所以要采买物资的话,最好是到丰水场镇上去,如果可以的话,去县城更好。
可以跟着送粮食的队伍去丰水场镇,况叶自然会抓住这样的机会,这个时代没有正当的理由,知青想要离开所在的生产队都是一件麻烦事。
回去吃完晚饭后,况叶才找到装完粮食回来的小队长陈繁荣,和他请了个假。
听说况叶好奇交公粮的事,想要跟着去一趟,陈繁荣倒是不惊讶,利落的同意了。
去年简修文他们也一样,而且每年交公粮的时候,队上有不少小孩也会跟着去。
倒时候多一个知青跟着,也没什么影响。
至于耽误干活,说实在知青干活的效率不高,少一个知青也耽误不了事。
第21章
为了跟着交公粮的队伍一起出发,况叶晚上早早的就睡了,第二天更是起了一个大早。
此时屋外是一片漆黑,他动作麻利的准备好早饭,也为自己准备了今天的干粮。
收拾一番后,他背着一个背篓出门。
先和小队长陈繁荣汇合,和其他几位运送粮食的队员一起往二小队的粮仓集合。
等一行人抵达粮仓的时候,这里已经有不少人聚集。
除了昨天晚上就没去回去守夜的队员,其余的都是今天运送粮食的人,以及叽叽喳喳兴奋异常的小孩。
当然为了交公粮,还有大队长、会计等人。
除了这些,还有好几辆平板车,以及拉车的牛和驴子。
此时聚集过来的队员们,正在把打包好的粮食搬上平板车,直到车上的粮食堆成小山,再用粗麻绳固定好,之后才给拉车的牛、驴子套上缰绳。
等所有的粮食都装好后,天色还没亮开,一行人就朝着丰水场镇出发。
这趟运送粮食的路途,并不是一片坦途。
每个小队都凑了不少劳壮力,也是为了解决运送途中遇到的问题。
观市处于丘陵地带,九大队前往丰水场镇的路,自然也需要上坡下坎,这个时候光靠畜力,显然是不行的。
从二大队出发,只有前半个小时,地势比较平坦,只是偶尔遇到一些坑洼,需要队员们搭把手,运粮食的车就很顺利的略过这些坑洼。
半个小时后,他们就面临第一个坡坎,想要把粮食车弄上去,就需要队员们齐心合力的推车了。
而前往丰水场镇,百分之九十的路,都是这样起起伏伏的路况。
在加上拉车的牛、驴子的步伐不快,前进的速度相当的慢。
跟随队伍的小孩,原本还相当的兴奋,但路途还没走到一半,基本上都有些发蔫儿。
不说这些小孩,就是况叶也被这前进的速度,磨得有些蔫儿。
难怪昨天他问简修文他们,要不要一起去的时候,两人的表情有些奇妙。
想来去年的时候,已经见识过这样的场景。
队伍前进的速度非常的慢,好在队员们都很有耐心,那些跟着的小孩,年龄最小的也有六岁左右,虽然调皮但却能够听管束。
一行人除了辛苦点,也还是顺利的抵达丰水场镇。
而此时已经是正午的时间。
这趟运送公粮前进的速度,比平时赶集的速度,慢了近两倍。
接近丰水场镇入口的时候,况叶远远的就看到了粮站的情况,九大队并不是来得最早的。
昨天交公粮的事情确定后,丰水公社下辖的二十四个大队,应该和九大队一样。
回到各自的大队后,就积极的装粮食,以最快的速度前往粮站这边。
比九大队先到的这些大队,应该离丰水场镇比较近的队伍。
九大队的运粮队伍抵达粮站后,没能第一时间进去,他们还得排队,等前面的大队交完公粮,才能轮到他们。
队员们也趁着这个时候,解决一下自己饥饿的五脏庙。
吃完干粮,对场镇好奇不已的小孩就待不住了,一直想往其他地方跑。
看到这些恢复精力的小家伙,队员们都清楚拦不住,不过为了安全起见,有一部分队员准备带着这些小孩在场镇上逛逛。
如今粮食已经运到粮站旁边,只需要一部分人守着就行。
见此,大队长等人也没有阻拦这些队员离开。
况叶也趁此和这些人离开,准备到场镇上去逛逛,看看能不能买到些什么。
他开始还和一行人同行,不过在经过供销社的时候,同行的小孩被这里吸引,他就开始单独行动。
今天虽然不是赶集的日子,但场镇上还是比较热闹的,这可能和交公粮有关。
不过这正好方便了况叶。
况叶和众人分开后,第一个去的目的地是邮局。
离他上次赶集已经过去了近二十天,这次来场镇简修文和刘康民也拜托过他,让他来看看有不有他们的信件。
除了完成两位知青的委托,还有况叶自己也想看看,况家父母有没有回信。
今天的邮局人比上一次还要少,走进去等前一个人办完事,就轮到况叶。
询问了一下邮局工作人员,有没有寄到九大队的信件,再仔细问问是否有他和两位知青的。
得到否定答案后,况叶倒没怎么失望。
他对此早有准备,这个时代邮寄东西想来没有他原本的时代方便。
因为邮局的人少,况叶看工作人员不那么忙,还打听了一下如今信件邮寄的速度。
比如从丰水寄往原身的家乡,一般会花上多少时间。
得到的答案是,最快的话也要近一周的时间,如果路途不顺,一个月都是有可能的。
听到这个回答,况叶原本就不怎么失望的心,更加安定了一些。
看来他上次寄的信件,运气好的话况家父母已经收到,说不定回信已经在路途上。运气不好的话,这信件可能还没递到况家父母手上。
只有等下次来场镇看看有回信与否,或者等待邮递员送信,或队员们帮领。
走出邮局,况叶继续往前走,今天场镇上这么热闹,他准备去集市看看,说不定有老乡来卖东西。
不久后走到集市口,里面果然有不少老乡摆摊,当然也有不少人在各个摊位间穿梭。
摊位上的东西,况叶关注的都是可以吃的,不过她最先停留的摊位却不是卖这些的摊位。
还是上一次买陶碗、陶罐的那个位置,摆摊的人虽然有变化,但还是来自同一个个大队。
这次况叶没在这里停留多久,在这里买了一个腌菜坛就离开了。
上次他背篓的空间有限,只买了一个坛子,也腌制不了多少菜,今天正好再买一个。
不仅如此,之后买其他的东西还可以借此打掩护。
买完坛子他继续在集市的摊位间搜寻,希望能买到想要的东西。
这次运气也还行,买到一位老乡最后一点鸡蛋,数量只有十五个。虽然鸡蛋他没有买到上次那么多,但却还买到其他几样可以吃的东西。
主要是一些山货,如核桃两斤、干菌菇一斤、干木耳半斤。
这三样东西都是从一个摊主那买的,这还是他眼睛利,以及缺物资爆发出来的潜力,才好不容易抢到的。
卖山货的摊主,刚刚到集市,还没把背篓中的货物摆出来,就有眼尖的人看到了,快步向摊主这边聚集。
况叶就是其中的一员,他是第二个开口买货的人,为了抢到这些东西,甚至还没等摊主说价格,就把钱准备好了。
核桃、干菌菇、木耳这些可都是好东西,难得在集市上遇到,况叶废了些口舌才买到这点量。
付完货款,他还费劲的从人群中挤出去,此时有不少人都围在这边,想要买点这不常见的货物。
之后集市中就没有况叶想买的东西,他也就离开了。
在集市中买的东西,要全部放在腌菜坛中的话,到时候就会人同行的队员们察觉。
况叶并不想暴露他采买了这些东西,只能把它们转移到随身空间中,不过这需要找一个偏僻的角落,避开其他人的眼睛。
为此他不得不在场镇上搜寻偏僻的地点。
经过一番寻找,他终于找到一个不错的位置。从一小狭窄的巷道中穿过去,后边有个角落非常的僻静,如果有来人的话,也能够第一时间发现。
况叶就在这里把背篓放下来,把装在腌菜坛中的鸡蛋以及三种山货,全部收进空间。
正在他准备把背篓再次背起来的时候,突然听到有脚步声靠近。
这是有人过来了!
况叶心中不由的一惊,不过很快就放下调整好情绪,他已经把东西放进空间,就算遇到人也没什么可担心的。
就在他再次把背篓背好的时候,来人已经从转角处露出身形,来人有两个。
他们也第一时间发现了况叶。
14/160 首页 上一页 12 13 14 15 16 1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