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年代文中的路人甲(近代现代)——诸事皆芜

时间:2024-03-30 08:25:24  作者:诸事皆芜
  陈庆应本身重男轻女的思想就不重,大女儿有这样的天赋,也愿意上学,他自然是支持的。
  在家人的支持下,陈繁兰虽然没有考上大学,却也是高中毕业,最后在县城找了一份工作,当上了工人,听说如今职位还不错。
  可以说陈繁兰是九大队的能干人,最后还在城里结婚,夫妻两都是工人。
  九大队的队员,谁人不说一句羡慕。
  但就是这么一位人们印象中的人生赢家,如今却离婚了,自然引来众人的目光。
  一时间到陈庆国家打听的人不少。
  就在陈繁勋他们回来的第二天上,况叶就从队员们的口中了解了整个事件的原由。
  在别人的眼中,陈繁兰的日子那自然是千好万好,但其中的滋味只有自己知道。
  离婚这件事也是她忍无可忍才做下的决定。
  上次交公粮的时候,况叶第一次见到陈繁兰,她跟着众人回了一趟九大队。
  当时众人也以为是平常。
  毕竟陈繁兰虽然在县城结婚成家,但和娘家关系一直比较好,要知道她能在县城安家,也少不了娘家人的支持。
  但这次回来,她就想好了离婚的事,这次回来就是找陈庆国商量的。
  这也是为什么陈庆国听到来人传讯,就第一时间行动的原因。
  陈繁兰离婚这件事,其实陈庆国等人早就有了准备。
  这还要从况叶来这遇到的第一场雨说起。
  那场雨刚停不久,陈繁兰就匆匆带着自己女儿回了一趟九大队,当时虽然有人见过,也以为是平常。
  然而只有陈庆国自家人知道,当时和陈繁兰一起回来的佳佳还发着低烧,在家里养了一段时间才好。
  当时陈庆国等人看到外孙女/外甥女还发着低烧,就被陈繁兰送回来,还对陈繁兰说教了两句。
  要知道小孩子本来身体就弱,还让她在病中这样奔波,这不是添乱吗。
  这样的事情陈繁兰自然是知道的,她作为佳佳的母亲,对女儿的关心自然是不比旁人少,但之所以这么做,也是无奈之举。
  如今女儿佳佳,并不适合在县城休养,她带女儿回来也是问过医生,确认了没有危险,且做足了准备才决定把女儿送回娘家休养的。
  这一切的原由,还要从陈繁兰的夫家说起。
  便是女儿佳佳这次发热生病,也是因为陈繁兰的夫家疏于照顾才引起的。
  当初那场雨,年幼的女儿佳佳淋了场雨,她家中的长辈的根本不在意。等陈繁兰下班回家,发现女儿身上的衣物是湿的,连忙换了一身还熬预防感冒的汤水,却还是没有阻止女儿在半夜发烧。
  半夜发现女儿发烧,陈繁兰最终却是一个人带着女儿冒雨来到医院看诊。好在送来得及时,且之前的措施有一定的效果,佳佳高烧第二天就退了,之后不时有低烧的情况。
  女儿这边的情况稍微稳定一些,陈繁兰准备回家收拾些衣物用品,也准备去单位请个假照顾女儿。
  这期间她与夫家人的争执也顾不了太多,准备等女儿好起来之后再来算算这笔账。
  结果在去单位的时候又遇到一件事,让陈繁兰胸中的情绪堆到了极点。
  不过想到女儿还在医院,陈繁兰勉强自己冷静下来。
  请好假返回医院,在陪护的时候,陈繁兰也在思考,想到过往的种种,以及眼前的一切,她决意把先女儿送回娘家。
  趁着这个时间,她要处理一些事情,这期间必然会对女儿的照顾有所疏忽,而且也担心影响到女儿。
  在送女儿回去的时候,陈繁兰自然也把事情的原由讲给父母听了的。
  陈庆应夫妻两听了事情的原由,也不得不承认女儿这样做的确是无奈之举。
  但其中牵扯到陈繁兰夫家的事,也令陈庆国夫妻愤怒不已,恨不得现在就冲到县城去把人打一顿。
  以往陈繁兰并没有对父母抱怨过生活中的苦闷,她原本是不想两老担心,但如今事情堆叠在一起,她也忍不下去了,为了获得父母的支持,才把以往的艰难说给两人听。
  陈庆应夫妻对自己的大女儿自然是十分看重的,因为她在县城成家,平时来往不太方便,但女儿却也时常回来看他们。
  每次回来的时候,这妮子也报喜不报忧,结果她这几年生活不如意,陈庆应夫妻两竟然也不知道。
  要不是这次把外孙女佳佳送回来,他俩还要被瞒在鼓里。
  想到女儿这几年生活上的不如意,陈庆国就恨不得撕了那混账的女婿。
  陈繁兰的丈夫姓冯,叫做冯水生,当年两人之所以能够成婚,也是经人介绍。
  两人处了一段时间,陈、冯两家见了一次面,婚事也就确定下来。
  之后两人结婚,一开始日子倒还过的不错,虽然陈繁兰有时候觉得婆母有些偏心冯家大哥,但她和冯水生两人都是工人,工资也不低,虽然要上交一定的家用,但还是有部分捏在自己手上的。
  但随着她怀孕并且生下女儿佳佳后,这日子就变得难过起来。
  当时陈繁兰和大嫂差不得时间怀孕,只不过一个是第一胎,一个是第二胎。
  陈繁兰生产的日子比大嫂晚两天,但待遇完全不一样。
  她生产的那天,婆母在医院来看了一眼,听说生了一个女儿,脸色当场就变了,转眼就离开了,之后是一次也没来看过,更不用说照顾月子中的小儿媳。
  陈繁兰的大嫂二胎和头胎一样,是个男孩,婆母就一直在那边照顾。
  婆母不管,陈繁兰虽然心中有意见,但毕竟自己不是人亲生女儿,要求不了太多。
  但丈夫冯水生的态度,却第一次让她心生介怀。
  听说是个女儿,丈夫一开始期待的情绪就陡然变了模样,甚至在她住院的那几天,夫妻间的体贴也不多,更不用说对女儿的关注。
  陈繁兰这次生育的月子,还是她亲生母亲过来照顾的。
  从生产到出月子,冯家人表露出来的态度,让陈繁兰知道这家人竟然如此的重男轻女。
  来照顾她月子的陈母,自然也看出来了。
  但在这个时代,这种思想是普遍存在的。陈家人之所以没有这么重的思想,根源是他们这一家的传家历史。
  陈家人在观市扎根三百多年,祖上却是逃难到此的。
  对于当初逃难到此的经过,陈家人是有记载的,并在一代代传承了下来。
  当初陈家人到观市的只有三人,是一个寡妇带着两个幼儿。
  一个女人带着两个年幼的儿子,从北边一路逃到了西南的观市,光是两千多里的路程,就知道其中的艰辛。
  更何况那是在王朝末年那种动荡的时期。
  陈家先祖的母亲带着他们到观市落脚,并且把两个儿子养大成人,之后娶妻生子,陈家就这么一代代的繁衍下来,更是在观市逐渐扎根。
  经过三百多年的繁衍,陈家在观市的族亲不少,九大队的只是其中一支。
  而让这一切开始的是陈家先祖的母亲,没有她,就没有陈家。
  陈家先祖把这一历史代代相传,对自家的女儿也就和旁人不一样,重男轻女的的思想虽然受到一些世事的影响,但比起旁人来说,已经轻了很多。
  陈母虽然是外姓嫁过来的,但长辈和陈家也是老姻亲,自然对这冯家有所不满。
  但她知道世事如此,如今女儿已经和冯水生结婚,她最多能以丈母娘的身份教育一下女婿。
  在照顾大女儿这四十天,冯水生因着她在的原因,勉强表现的过去,陈母虽然有些不满意,但至少女婿有点态度。
  后面陈母私下也劝了女儿。但因为时代限制等多方面的原因,陈母自然不会说什么离婚。
  只是让陈繁兰一定要顾好自己和女儿,有什么委屈的事情,也不用怕,她娘家那么多兄弟也不是摆设。
  但哪知道陈繁兰对这话也只是听进去了一半。
  这几年倒是顾及了自己和女儿,但受到了委屈却没向家里人透露一分。
  到了她自己忍无可忍的时候,才回来找陈庆应夫妻两。
  陈繁兰女儿出生在五八年底,这之后几年她和女儿在冯家过得一点也不顺心。
  冯家人重男轻女,不过因为陈繁兰本事不错,且态度强势,女儿到没有受到打骂和压榨。
  不过没有打骂和压榨,并不意味生活顺心。
  一开始冯母还指桑骂槐,甚至催促她生二胎,但陈繁兰并不是好惹的,加上她工作上比丈夫冯水生出色,工资也比丈夫高不少。
  对于冯母的找茬直接怼了回去,至于生二胎的事情,更是没有打算。
  一是女儿出生后,就经历了三年困难时期,那个时候哪怕是工人,也是勒紧股要带过日子,那个时候根本就适合生育。
  二是陈繁兰自己考虑过,女儿本身就不受家里其他人重视,要是她生了二胎,那么精力就会被分散,对女儿必然会有照顾不到的地方。
  三则是,丈夫冯水生从女儿出生后的表现,让她有些心冷。佳佳也是他的女儿,结果冯水生对女儿的关心,还比不上他对侄子的关心。
  因为陈繁兰的强势,以及把女儿佳佳但眼珠子看,冯家人干脆就采取了无视的政策。
  因为亲人的无视,冯佳佳尽管有陈繁兰的看顾,但性格有些敏感和胆小。
  这次冯佳佳发烧,就是因为淋了雨的她没人管,还是等陈繁兰下班回来才发现,最后演变成高烧连夜进医院。
  期间作为冯佳佳生父的冯水生,更是一点也没有过问。
  这几年随着女儿的出生,以及陈繁兰不愿意生二胎,夫妻两越行越远,如今的关系更是陷入了冰点。
  并且从三年前开始,冯水生每月工资除了上交给冯家父母的,剩余的陈繁兰再也没有见到过,给别说说给女儿冯佳佳花用。
  半年前,陈繁兰还发现一个事儿,冯水生每月的工资竟然连冯家父母都没给。
  其中的原由她也没打听清楚。
  而在女儿生病住院这次,陈繁兰终于知道了其中的原由。
  这个原由也是她决定要离婚的最大原因。
  冯水生竟然背着她搞七捻三!
  原来他那些工资花到这去了,冯水生竟然在外面找了别的女人!
  在去单位请假的途中,陈繁兰看着冒雨都要出来的相会的两人,当时第一个念头就是冲上去。
  但想到还在医院的女儿,陈繁兰最终压制住了情绪。
  之后在医院中更是做出了要离婚的决定。
  陈庆应夫妻两听着女儿说要离婚,愤怒的心情一下子有些凝滞。
  知道女婿混账,但女儿决定离婚,还是有些惊到两人。要知道这个时代,离婚可能简单,但后面的日子才是最大的困难。
  陈繁兰有工作,生存到是没有什么问题,但流言蜚语的影响比想象中的严重许多。
  陈庆国夫妻此时已经顾不上愤怒,而是开始劝诫大女儿,让她考虑清楚,离婚不是她说的那么简单。
  更是把一些离婚后的要面对些什么,一一的摆在她面前,摊开了揉碎了细细的讲明白。
  此时却陈庆国夫妻怎么也无法劝退女儿这样的想法。
  最后只能暂时拖延,让女儿回去的时候再考虑一番。
  对于父母没有同意这件事,陈繁兰早有准备,也并没有打算这一次就能说动父母。
  她送女儿回来的第二天就回县城了。
  一是她已经请了几天假,单位那边她得尽快回去报道,如今这份工作,是她以后生活的底气。
  二是她既然要和冯水生离婚,自然要掌握主动权,收集一些证据,这样才能让冯家人心甘情愿的让她们母女离开。
  况叶上次遇到陈繁兰,就是她回来再次和父母商量,也同时看望分开多日的女儿。
  陈庆国夫妻,这一次见大女儿还是态度坚决,且把收集到的证据摆在他们面前,也就没有再说出什么不要离婚的话。
  陈繁兰作为他们最出息的女儿,夫妻两自然是了解女儿的性情,一但下定决心,就不会拖泥带水。
  如今女儿要离婚,他们无法阻止,那就只能支持,为了不让其在这件事上受到冯家人的钳制,陈庆国让陈繁兰到时候传个信回来,他这边让两个儿子和四个侄子去一趟。
  到时候有陈繁兰的六个兄弟在场,加上冯家那边本来就有见不得光的事,这离婚的事情才能办的顺利。
  得到父母这边的点头,陈繁兰才没有了顾及,这次回县城的时候还带上了女儿佳佳。
  冯佳佳只有五岁多,一般人不会在这个时候带她回去,陈庆应夫妻也想要阻止女儿。
  但陈繁兰考虑一番后,还是决定带上女儿。
  离婚这件事她考虑过瞒着女儿,但这些年她了解自己的女儿,别看冯佳佳小,就以为她什么都不懂。
  因为冯家的环境,冯佳佳性格比较敏感和胆小,但却也正是这样的环境,让她比同龄人要早知事。
  与其以后让冯佳佳对冯家人抱有不切实际的期待,还不如让她了解真正的原由,也好过后面再收到伤害。
  回到县城后,陈繁兰就私下和女儿交代了她准备离婚的事,尽量让女儿了解什么是离婚。
  冯佳佳的反应,让陈繁兰有些高兴,但更多是心痛。
  高兴女儿愿意跟着她生活。
  心痛女儿竟然对冯家一点留恋都没有,对于冯水生同样如此,还十分期待以后只有他们母女两的生活。
  冯佳佳的反应,更让她觉得离婚的决定是正确的。
  之后陈繁兰运作一番后,并且探听到冯水生和他外面的情人下一次相会时间和地点,就传信回九大队。
  陈庆国这边受到传信,就连忙召集了陈繁勋六兄弟。
  六兄弟这时才知道大妹陈繁兰的事,一时间心中的气愤自然不少,听完陈庆应的交代,就急急忙忙的找大队长开好介绍信赶往县城。
  当天下午六人就抵达县城,和陈繁兰见了一面。
  此时陈繁兰这个当事人,比起她的六个兄弟先得冷静许多。经过一番商量后,确定好第二天如何行事,他们才分开。
  第二天的事,冯佳佳是小孩子不好参与,陈繁兰头天晚上就把她托付到关系好的友人家照顾。
  之后陈繁兰带着自家兄弟,还有专门请到几位见证人。
  这几位见证人,有她单位上拜师的长辈,有在县城定居的陈家远房长辈或者姻亲。
  先不说师傅,在这时代的师徒关系,比后世的紧密许多。就是陈家的远房长辈和姻亲,以往逢年过节的时候,陈繁兰也是走动的,这个时候她费了些功夫让人来当个见证。
  一行人在冯水生和情人幽会的时候,陡然出现,直接抓了个现行。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