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你快劝劝,”宁守信急了,这出了人命,宁澜也完了呀。
“没事儿,且看着吧,他是个有成算的。”
柴房里一阵慌乱之后,就传出了撕心裂肺的吼叫,“说,我们说,雇我们的人不知道叫啥名字,他不说,我们悄悄跟在他身后发现他进了你们村长的家。”
在场的人的变了脸色,
“血口喷人,”村长着急忙慌的跳出来反咬宁澜,“你使毒蛇戕害人命,今日定叫官府抓了你。”
宁澜打开柴房门抓起两条蛇就扔到了村长身上,“那你赶紧的,我还怕你不去告官呢,”
那蛇还没挨到人,村长就吓晕了过去。
“各位叔叔伯伯不用担心,这蛇是无毒的,我叫秦大哥使药材染的色,”人群中慌乱起来,宁澜忙出身抚慰,话音未落秦大哥已抓着两条蛇放回到山里了。
族里的年轻人也把村长家的儿子带了来,两个地痞瞬间就认出了雇他们的就是村长的小儿子宁守礼。
......
“宁澜在此谢过各位了,”地痞的事处理了,宁澜就摆了宴席请了张叔父子三人,宁守仁兄弟俩还有秦大哥吃酒。
“东家真厉害,”张松年纪小,见识过宁澜用蛇吓那俩地痞的情景佩服的不行,坐在酒桌上兴奋的小声对他哥哥说。
“有酒喝咱就高兴,”酒喝开了桌上的话就多,宁守信夹了一筷子菜压嘴里的酒味,问宁澜,“这宁建业平时就是个横行霸道的,但你和他无冤无仇的,他怎么想起对付你来了。”
宁澜还未回话,宁守仁接过去话头,“还能因为啥,怕宁澜报复他呗。”
“啊,因为啥?”
“喝酒吧,少打听,”宁守仁悄悄踢他那二傻子弟弟。
“哎,你们不知道,这几日我家可热闹了,天天都是为了村长的事找上门的,”宁守信十分识趣的把话题转开了。
出了这档子事宁建业的村长就当不成了,这时的村长和原来的里长一样,管着百户人的户口和税收,多少人盯着这差呢。
俩地痞打一顿哄出去了,宁建业家赔了宁澜的损失之后,其他的事宁澜就没再管过了。
选任村长一事闹的沸沸扬扬的,孙家也想出来争一争,只不过他们的实力和宁家已有了不少的差距,村长最后还是由宁家本族一个叫宁建民的任了。
栗子赶在九月初收了都送到了点心铺,笑笑亲自过去指点着做松仁栗子糕,每日李小墨都亲自接送。
这边宁澜留下几十斤板栗做了做了一顿栗子宴,糖炒栗子,栗子糕,板栗烧鸡,栗子面果糖水,茯苓栗子羹、栗子焖冬菇,依言请宁致文过来品尝了。
“文伯,可多亏你的法子了,”宁澜还特意开了一坛玫瑰花酒,“这栗子比预计的多收了一百斤呢。”
“都是你自己的本事,”宁致文也不是讲究食不言寝不语的人,时不时指使宁澜,“给我剥个糖炒栗子。”
“哎,”栗子吃多了容易消化不良,宁澜看着宁致文的筷子没怎么停过,只偶尔剥一颗放到他的碟子里。
“九如又给你来信没?”
“有俩月没信了,九哥每次来信都有老师的一封,不会只给我的。”
“哼,你俩就在我眼皮子底下哄我吧。”
宁澜猜着他和张九如的事文伯应是猜到了一些,张九如和宁致文关系亲近,九如这个字就是宁致文给他取的。
“文伯饱读诗书,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文伯知道吧,”宁澜偷偷瞄着宁致文的神色。
“《越人歌》也值得你考我?”宁致文冷哼。
“那文伯知不知道《越人歌》其实是一名男子向另一名男子求爱写的。”
“啪,”宁致文筷子一摔,“还叫不叫人吃饭了。”
“叫,叫,这一桌就是专门给文伯准备的,”宁澜一边帮他把酒满上一边偷笑。
......
“松仁栗子糕卖的怎么样了?”宁澜想出个限量售卖的注意,倒是辛苦了笑笑,点心铺忙不顾来,这十几日也不值当再请一个人,笑笑便每日都在铺里帮手。
“供不应求,铺子每天都会排很长的队,全卖完应该能赚个十两银子,”笑笑高兴说道。
算下来这几百斤栗子的收入还顾不上张叔张振这一年的工钱,但是好在开出的十亩荒地,都种上了梨树,这 600 棵梨树苗,多亏了张叔张振的辛劳。
剩下的十亩荒地,明年春天也可以栽种了。嫁接的梨树第四年才可以结果,中间这几年,依然少不得张叔张振的悉心照看。
梨树秋天种植在 10-11 月最佳,种前要先施足腐熟的底肥,栽种时根系要理顺、分布均匀,然后分层压入细泥土,栽好后要立即浇水,把水浇的透透的才行,最后盖上一层细土,并用杂草覆盖住树盘。
好在这些活儿地里的工人也可以干,几十个人也热火朝天的忙活了好些天把梨树都种下了。
树大招风,防人之心不可无,宁澜干脆的把梨树林和栗子林中间的几亩地也买了,请孙望过来都围了起来。
之所以中间这几亩地要买下,一来他种这些梨树是要做秋梨膏的,到时需要建作坊。二来梨树养护 6-7 年进入盛产期后,亩产可达 5000-6000 斤,护理的好的还有亩产8000斤的,宁澜需要挖一个地窖保存鲜梨。
还有就是梨树授粉和板栗授粉不一样,板栗是雌雄同株异花,主要通过风媒传粉。而梨树在现代一般采用人工授粉和蜜蜂授粉,人工授粉需要制作花药,没有现代的工具加持,制好花药梨花的花期也就过了,所以这些梨树的授粉方式主要依托于蜜蜂授粉,宁澜需要地方养蜜蜂。
虽说建作坊和养蜜蜂两年后再急也不晚,但早做打算总不会有什么坏处。
头一次和宁建民接触,宁澜就心生好感,宁建业肥头大耳,平时偷奸耍滑的,大多人敢怒不敢言,而宁建民是个能干实事的。
“那我就先谢过建民叔了,这登记造册的事还得麻烦您去县衙跑一趟。”
“嗨,莫和叔客气,你往日送来的年礼节礼我们一家都记着呢。”
原来宁澜和村长不常往来,也是有私人恩怨的缘故。如今换了村长,宁澜也不介意多走动卖好,“建民叔,若以后有用的上我的地方尽管开口。”
“好,叔就知道你是个好的,”宁建民听了宁澜的话也满意离去。
买地垒围墙挖地窖几个大动作下来,宁澜捉襟见肘。
他又借用了笑笑点心铺的十几两银子,秦大哥那儿借了二十两,年前这段时间他要用这些钱做些糖来卖。
第33章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记载过“糖法出西域, 唐太宗始遣人传其法入中国,以蔗准过漳木槽取而分成清者,为蔗饧。凝结有沙者为沙糖,漆瓮造成如石如霜如冰者为石蜜、为糖霜、为冰糖。
明代之前的蔗糖多为黑糖, 杂质也多, 直到明代时一个匠人无意中发现研究出了“黄泥水淋糖法”,现代所吃的白砂糖才被制作出来。
当然宁澜并不是要直接做白糖, 这时的制糖技术还在大家族里把控, 他并没有能力和这些大家抗衡。
李时珍 《本草纲目·穀四·饴糖》种还记载过“饴, 即软糖也。”宁澜要做的是用水果、淀粉、蔗糖和麦芽糖做成的与古人概念里大不相同的果味软糖。
......
原来说好了要做糖炒栗子给张九如吃,只是糖炒栗子得热着吃才好吃, 宁澜便做了几罐栗子红茶酱还有一封信一起给张九如寄过去。
红茶酱是煮熟的栗子仁和红茶煮到水的颜色变深,过滤出茶叶弃之不用,栗子仁和茶水用小石磨碾成泥,放入锅中小火翻炒, 炒制过程中加入牛奶猪油直到栗子酱变的浓稠就可以了。
宁澜总共做了五罐, 一罐留下来自己吃,剩下的四罐都给张九如了。
“哪有白使唤人干活的, ”刘承似真似假的抱怨, “不止白使唤人,还叫我还倒贴一桌酒菜。”
宁澜本来要去驿站的, 结果路上碰见了刘承,刘承说他家的人要去州城, 正好可以把东西捎过去。驿馆走的慢, 栗子酱也不是久放的东西, 宁澜便应下, 叫他把东西交给张冬至就行。
“多谢刘兄了, ”宁澜过去敬他酒,刘承迟迟不举杯,“不喝算了,我家这两亩栗子收了还不够付工人的钱呢,实在做不出多的栗子酱。”
刘承马上道,“我家有啊,我外祖庄子里种了不少栗子呢。”
“成,拿纸笔来,我把栗子酱的做法给你写下来。”
刘承这才和宁澜碰了杯把酒一口喝下了,并使唤他的小厮,“快拿纸笔去。”
栗子酱做起来没有什么难度,宁澜给就给了也不心疼,松仁栗子糕的做法也一并写下来了。
刘承得了方子开心道,“够意思,我看你这地里也没什么可忙的了,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打算做些软糖,刘兄可有什么门路,我想买几百斤橘子。”
“软糖是......嗨,我不问,橘子的事儿你就交给我吧,”刘承爽快应下了。
宁澜原来也衡量过直接买梨做秋梨膏的,只是秋梨膏要用冰糖和几味中药,十斤的梨才能熬得一斤秋梨膏,以他现在的实力根本做不起来。
......
“公子,笑什么呢,”小满问道,他家公子自收了宁澜送来的东西和信后,拿着信已经笑了好一会儿了。
“你自己瞧,”张九如把宁澜写了如何逗弄老师和用蛇吓地痞那一页纸递给了小满。
“宁公子太有趣了,”小满看过也是忍俊不禁。
“小满,你可知道一种白如雪的糖?”信后面的内容叫张九如吃了好大一惊。
“不知,公子都不知道,我更不会知道了,”小满道,“要真有这样的糖,必定价格不菲吧。”
“那是自然,”张九如自问走过不少地方,别说见过,就连听都没听说过这种糖,也怪不得宁澜信中万分小心,叫他派信的过的人亲自去洞溪村一趟。
“叫你哥哥,不,”张九如沉吟一会儿道,“你给京中去封信,叫我三弟来一趟,务必越快越好。”
“是,公子。”
......
这边宁澜一边找村里的人去山上收野生猕猴桃,三文一斤,一边把新买的地里收拾出一个做水果软糖的空间。
为了最大限度的节省成本,宁澜只买了大批的黑糖和淀粉,麦芽糖他准备自己做。
这时的淀粉和现代的谷物淀粉也大有不同,因为粮食稀缺,这里的人更热衷于从各类植物中索取淀粉,如藕、葛、蕨、芋头等等。
要做麦芽糖一个人就不够忙了,宁澜把宁大旺叫过来帮手。宁大旺因为荒地的事辞了酱油作坊的工,荒地这边马上也不用太多人了。
很快村里人送来了一筐筐的野生猕猴桃,宁澜叫他们把熟的和不熟的分开,熟的放仓库,不熟的放地窖里保存。猕猴桃若保存得当,可以保存 3-6 个月。
刘承叫人送来的 1500 斤橘子涂过蜡的,涂蜡封藏是隋文帝时就使用的水果保鲜方法。宁澜往地窖里放时又加了落叶和橘子放在一起,这个方法是《农政全书》中记载的,也是用来延长橘子的保存时间的。
每日断断续续都有人送猕猴桃来,宁澜就叫笑笑在外边帮忙登记结账,他和宁大旺在里面做软糖。
已经熟透的猕猴桃剥皮捣碎,再用纱布过滤出纯纯的果汁,入锅中加蔗糖麦芽糖一起熬煮,煮的过程中加入水淀粉,等到糖汁熬到粘稠,倒入长方形的模具中,晾凉切块。
然后将淀粉炒熟,切好的软糖块在熟淀粉中滚过一遍,再用刷子刷去糖块儿上多余的淀粉,装好密封就可以了。
橘子软糖也是用同样的方法做。
蔗糖色重杂质多,直接做水果糖颜色不好瞧,宁澜先用水把糖化开,再用黄泥浆两者融合,黄泥浆吸附黑糖中色素后沉淀到下层,取上层清液糖浆加入果汁中熬煮这样做出来的软糖干干净净的,透亮的颜色叫人一瞧就觉着心情好。
而且软糖果味浓郁,咬上一口那酸酸甜甜的滋味就在口中蔓延开了。
清液糖浆加热重新结晶,冷却后就是白糖了。这个法子是宁澜改良过的,若像古书中说的将黑糖置于漏斗中,用黄泥水直接冲淋,留在漏斗的白色晶体就是白糖,但这样会冲走一部分糖分。
做出来的软糖宁澜一小部分放在点心铺售卖,剩下的都给了刘承。他点心铺里的软糖是散着卖的,刘承那边则做了许多精致的盒子走高端路线。
四斤的水果才可以做出一斤的软糖,一斤橘子软糖坐下来成本在 80 文左右,宁澜店里售卖 160 文/斤,野生猕猴桃收的价格便宜,一斤猕猴桃软糖的成本也在 60 文了,店里卖 130 文/斤。
以后从商队里买猕猴桃价格会高,这样定价也是为了留出活动空间。他给刘承的价格分别是 130 文和 110 文每斤。
“哥哥和笑笑姐身上都是甜味儿,”宁磊放学路上碰见下了工的宁澜和笑笑。
宁磊爱吃橘子味儿的软糖,笑笑爱吃猕猴桃的,糖吃多蛀牙,宁澜拘着他们不叫多吃,反倒是他自己,切糖时一块儿一块儿的往嘴里放,饭都不怎么吃了。
软糖做出来宁澜给三爷爷、李大夫和文伯送了一些叫他们留着吃,吃甜食会让人心情变好。老人一辈子不知道要经历多少事儿,像他现世的爷爷奶奶,心里有多少苦都不在小辈面前说的。
阿爷阿奶那里,宁澜趁宁磊休沐带上笑笑三人一起去的。
“这可是好东西,”阿爷阿奶吃了一块儿糖就不舍的吃了,给舅舅舅妈明芳各分了一块儿,“留着叫你们小辈慢慢吃。”
“咱自己做的,阿爷阿奶想吃多少都有,”宁澜笑着安两位老人的心。
“宁澜是个孝顺的,”舅妈在一遍感慨,“这几年家里多亏你了,糕点和采药让我们赚了不少钱。这不秋收完,你舅舅专门留出一块儿地打算种些中药呢。”
“这不值当什么,我这次来也想给舅舅舅妈说,之后糕点就不用再给我分成了。”
25/69 首页 上一页 23 24 25 26 27 2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