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在古代养猫遛狗的日子[美食]——林小酒

时间:2024-04-06 10:09:22  作者:林小酒
  “敬遇见,敬一切,”屋内只有红烛跳动,宁澜轻轻几个字重重地打到了张九如心上。
  “敬一切,”张九如举杯一饮而尽。
  宁澜头一次喝屠苏酒,贪杯多饮了两杯,没撑多大会儿就睡了。等到宁磊和笑笑回来,张九如才放心拥着宁澜睡去,屋中的炭火盆燃到天明。
  天蒙蒙亮时宁澜睁开眼,在枕头下面摸出一个绣着祥云的荷包,里面装了二十一两的碎银子,还有一张纸条写着:年年皆胜意,岁岁皆欢愉。
  张九如早起了,院中燃起的一堆火都烧成了灰,他把一串钱绑在竹竿末端,围着灰堆转几圈,然后投打在灰堆上,一时烟灰飞的满院都是,祈愿来年能如愿以偿。
  张九如转头在落下的烟灰中看见宁澜出来了,上前帮他把衣服理好,然后把另个绑着铜钱的竹竿交给他。
  “哥哥,九哥新年好,”没一会儿宁磊和笑笑也起来,穿着新衣,打扮的精精神神地伸手向宁澜和张九如讨红封。
  “新年好,希望笑笑身体健康,宁磊学业有成,”宁澜挨个摸摸他俩的头,把早准备好的红封放到他们手里,张九如也从衣袖中拿出两个红封递了过去。
  吃完饺子几人一起去登城墙,上城头祛百病,城中多是结伴而行的人往城墙方向走,连很多久居深闺的妇人都出来了。
  年初二初三走亲戚的多,晚上街市上多是卖些小玩意和猜灯谜的,宁澜不想凑这样的热闹,打发宁磊和笑笑去采买要带回去的礼物,他则和张九如窝在家中,初四张九如就要开始忙公事了。
  初四一早张九如就去了署衙,宁澜也收拾好行囊,和宁磊笑笑一起回洞溪村了。
  回去的马车上宁澜心不在焉,宁磊和笑笑兴奋的给他展示买的东西,送小春山的陀螺七巧板,给李小书买的九连环,给罗明远买的书,明芳买的胭脂,还有就是宁澜叫他们买的烧酒和点心等等。
  宁澜一直在想早上的吻,早上分别时,两人都有些不舍,张九如临走前轻轻在他额头上印了个吻,他不知怎么就顺势搂着张九如的脖子亲到了嘴上......
  宁澜一想到自己的举动脸就烧的不行,只能开了窗借口看风景吹冷风。
 
 
第30章 
  回到洞溪村之后宁澜挨家挨户把买礼物分了, 小春山拿着自己的小玩意开心地叽叽喳喳个不停,李小书道过谢就拉着宁磊一起温书了。
  宁澜去张叔那里把小黑小九和泡泡儿接回家,小黑看到他兴奋地一下子就把他扑倒了,舌头在他脸上乱舔, 小九和泡泡儿也挨过来不住地“喵喵”叫, 还蹭来蹭去的。
  三个小家伙都瘦了,张叔说一开始送过去那几天它们都不怎么吃东西, 也不爱动, 后面慢慢哄着才好多了, 宁澜心疼的不行,连着给它们加了好几顿餐。
  此后几日三个小家伙都紧紧看着宁澜, 不让他远离在视线之外。
  玩了这几天,宁磊回来就扑到了读书做文章上。今年的童生试,他和李小书都要参加。
  童生试分两场,一场是二月份的县试, 一场是四月的府试。县试自是由本县的知县主持, 府试则是由知府或直隶州知州主持。
  学堂里这次还有另外三名学子也要参加县试的,宁致文给其他人布置好作业放了假, 全心帮这五人备考。
  县试需要提前一个月报名核查考生的履历, 履历没有问题,考生之间每五名要互相结保, 五名考生之间如果有作弊的,都要连坐。
  这五名考生还要再请一名本县廪生具保:保其不冒籍, 不匿丧, 不替身, 不假名, 保证身家清白, 非娼优皂吏之子孙,本身亦未犯案操践业。完成以上,才能参加考试。
  宁澜请赵平在县里租了一处清净的小院落,提前一周就和宁磊李小书住过来了,临来时宁致文给参加考试的几名学生细细交代了一番:
  县试共考五场,第一场考四书文两篇、五言六韵试帖诗一首,写的时候要注意格式和字数,不能超过七百字;
  第二场考四书文一篇,孝经论一篇,默写“圣谕广训”约百字,不能有错别字和涂改;
  第三场考经文一篇,律赋一篇,五言八韵试帖诗一首,默写前场“圣谕广训”首二句;
  第四五场连考,主要考经文、诗赋、经文、姘文。
  每场考试每隔几日举行一次,前一场考试通过之后才能继续参加下场考试,并且每场考试录取人数是依次减少的。
  李小书考过一次,还是很紧张,宁磊更不用说了,俩人临考前三天几乎要吃不下饭了,宁澜只得叫他们大声读书,越大声越好,不要给自己留胡思乱想的空隙,果然好了些。
  晚上宁澜就准备一些温补安眠的汤,让他俩好好休息,养足精神。
  考试一早,宁澜备好了吃食,又叫他俩检查过需带的笔墨纸砚,把他们送去了考场,“紧张吗?”
  “不、不紧张,”越临近考场,宁磊越慌,走路都顺拐了。
  李小书则是小声嘟嘟囔囔的,仔细听能听出他正在背圣谕广训。
  “没事儿啊,深呼吸,哥哥就在考场外等着你们,”宁澜盯着他俩,让他俩平复自己的情绪,又挨个把他们冰凉的手搓热,才让他俩进考场。
  这样的紧张每次考试完都要经历一次,等结果时宁澜坐立不安还得强壮镇定,不叫李小书和宁磊看出来,怕扰乱他俩的心神,好在这两个前三场都顺利过了。
  最后一场考完,三人反倒没那么紧张了,已经考完了,也都尽了全力,无论结果如何,都能坦然接受。
  宁澜带着他俩去刘记酒楼吃了一顿好的,刘承还送了一份广寒糕。
  广寒糕是笑笑赶在县试前上的新品,因广寒糕有“广寒高中”,“蟾宫折桂”之意,自宋朝开始学子之间就会买了互相赠送。
  广寒糕是用甘草煎水 20 分钟后取汁,把米粉糯米粉糖调成糊状,倒入模具中上锅蒸 20 分钟,蒸好后切成小块再浇上糖桂花。
  除了糖桂花的,笑笑还做了红枣的,红枣晒干磨粉一起加入到米粉中上锅蒸,蒸出来枣香浓郁,香甜可口,不仅补脾益气,还能养血安神,很受女子喜欢。
  几日后县试结果出来,三人高兴地回去了,李小书和宁磊都过了,虽然名次不太靠前。
  回去之后宁致文就让两人默了试卷复了盘,把他们的问题一一指出来,两人又紧张地准备两个月后的府试了。
  ......
  “东家来了,”地里干活的人看见宁澜都纷纷打招呼。
  “哎,我没事儿,你们忙,”宁澜有时间了,带着小黑来地里转了一圈,荒地周围一条半月形的河流,是山上的一处水源和村中的水源同时引过来的,河边已有很多小花小草发出了芽。
  地面的野草和石子早就除干净了,宁大旺订了十几把新锄头,从年前就让有力气的人挖地,其余人清除地中错综的草根树根,这里是最艰难的,这一步完成之后才可以用沤的肥料肥地,然后栽种。
  从荒地那出来,宁澜又去了张叔那里。
  “张叔你们进山一定要注意安全,如果遇到危险,自身最紧要,其他的都不用管,”天气暖和,是育梨树苗的时候,宁澜每次来都要再三交代过安全问题才安心。
  嫁接梨苗的母树是张振父子二人在山里精心挑的,离村里稍远,嫁接一次要费很大的劲。
  梨树苗用的又多,任务繁重,张叔张振怕荒地开好了没苗栽种,常让张松来打下手,宁澜也给开了工钱。
  栗子树长势都极好,发出了嫩芽,有八颗板栗树 5-6 月就迎来花期了,也是不能掉以轻心的。
  “大旺哥,张叔,这段时间就拜托你们了,”府试宁澜要和李小墨带着俩孩子去州城,又得一段时间不在家,临出发前特意把大旺哥和张叔叫了过来,把这段时间所需的花销给他们。
  “放心吧,开荒的事有我看着。”
  “栗子和梨树有我们你也放心。”
  ......
  这次去州城宁澜没有惊动张九如,托秦正的人在青州租了个小院子,距离考场稍远了点儿,但是清净,宁澜四人提前半个月就到了。
  罗明远在州城的一家私人书院求学,听说宁澜几人到了特地趁休沐过来了。
  罗明远已经考过童生了的正在准备院试,宁磊和李小书拉着他问了很多,他都仔仔细细地说了,说词上也很小心,尽量排解他们的紧张情绪。
  “明远一会儿一起吃饭,我们好久不见了,”宁澜招呼了一声,就出去买食材了,这半个月吃食上得万分小心,宁澜便决定自己做饭。
  毕竟不是家里,宁澜只做了简单的家常菜,肉末蒸蛋,家常豆腐,素炒时蔬,香菇鸡块,莲藕排骨汤,几个人简单的吃了一顿。
  “表哥,你做饭太好吃了,”罗明远吃了几口好吃的就打开了话匣子,“你不知道我们书院做饭不好吃就算了,每次师傅打肉菜时手都要抖好几下。”
  “那你多吃点儿,”宁澜给他递过去一碗莲藕汤,他挺喜欢罗明远这样的,他们村里有的人知道他下厨都嗤之以鼻的很。
  “多谢表哥,”罗明远吃的打了个嗝,笑道,“要是被老师知道我这个样子,该罚我抄书了。”
  ......
  考试当天宁澜和李小墨把俩孩子送到考场,卯时一刻才让进场,他们来早了就站着等。
  “宁磊你怕不拍?”李小书和宁磊互相拍着双方的手臂活动筋骨,四月的早上还有点凉意。
  “不怕。”
  “我也不怕。”
  旁边的学子起初还觉着两人的行为不雅,后来发现动动会舒服很多,也都小幅度的活动起来。
  到时间了就有执灯小童带领着前往各个考场,考场门口经过仔细的搜身检查后方能进入考场。与县试不同的是,府试除了考引之外,其他东西一律不得带入,都由考场统一提供。
  府试共考帖经、杂文、策论三场,其中前两场各考一天,第三场连考两天。
  帖经主要考考生的记忆力,杂文考察考生的书法和习作能力,策论主要考察考生对法律、时政、吏治等方面的理解和观点。
  府试期间考生不允许出考场,但每天可以休息三次,有人送饭食、清水和棉被。
  宁澜和李小墨回住处等着,两人突然多了一层身份,面对面还有些尴尬,宁澜便往外边撵人,“笑笑现在做的吃食点心都在往药膳的方向靠,你出去看看。”
  李小墨就去城里转了,他不是个傻的,知道宁澜的用心。他自己种植药材,这一点是能和笑笑互相扶持的,等小书来州城求学,他也能带着笑笑在州城开个药膳铺。因此几天时间,转了不少的吃食铺和医馆。
  考试结束后宁澜做了清淡的吃食,李小书和宁磊元气大伤,喝了两碗粥,就睡的不省人事了。府试规模小,一般三五日就放榜,正好这几日让俩人好好歇歇,等结果出来了他们再回去
  放榜那日榜前一早就围了很多人,宁澜他们挤不进去,就找了一家茶楼慢慢等着。李小书和宁磊急的坐不住,也无心喝什么茶,还是下去往人堆里挤了。
  “中了,中了,”不过一会儿俩人就衣冠不整的回来的,李小书高兴说道,“吓死了,宁磊的名字我在中间就看到了,快看完了才看到我的名字。”
  “恭喜你们,快来吃点心,”宁澜点了好些吃的,不吃浪费了。
  “真厉害,”李小墨罕见地夸了弟弟一次。
  两个人读这几年书能顺利考过要归功于宁致文。宁致文培养的学生多,教导上很有方法,又对考试的规则烂熟于心,考前押了几道题也中了两道。
  策论上这次宁磊占了便宜,出的试题正好是和水灾相关的。
  宁磊在这批参加考试的学子中年纪已经算小,可州案首竟是一个十岁的小孩子叫罗青成的,一时名声远扬,被整个青州称作天才。州案首也不用再参加院试,可以直接获得秀才功名。
  考得了童生就有参加院试的资格了。童生的优异者,每月可以享受 6 斗米的待遇,但是每个县有名额限制,大部分是拿不到的。
  “小书头一次来州城,叫宁磊带你出去转转,我们再回去。”
  “好的澜哥哥,哥哥,我和宁磊去给老师挑个礼物。”
  俩孩子出去买东西,宁澜和李小墨去镖局说定回程的日期。
  回家之后宁澜才给张九如写了一封信,科举舞弊历朝历代都是大事,府试又是由知州主持,这期间宁澜只能和他保持距离。
  宁致文也很欣慰,这次考试的五名学生中三名都中了,寒门学子不易,他自己是切身体会的。
  接下来就是院试了,院试每三年两次,宁致文的意思是叫学生们三年后再考,把基本功打扎实了。童生一考就中,若院试成绩太差,很容易打击自信心。
  一场完整的童生试下来,宁澜再节省也花去了二十多两银子,他也理解了洞溪村为什么几十年才出了一个宁致文。
  童生试后面还有院试,院试之后还有乡试,乡试之后还有殿试,光考试花的费用就不是普通老百姓能承受的,更不用说求学路上要花的钱了。
 
 
第31章 
  五月的洞溪村, 又到了最繁忙和热闹的时候,远山郁郁葱葱,近处金黄一片,人们忙着笑着, 脸上尽是丰收的喜悦。
  张九如来了信, 信中说州城的栀子花开了,署衙的厨人常做了凉拌栀子花来吃, 很是爽口。
  州城作坊也已经建好了, 9 月份第一批清酱油就可以酿制出来, 并且已找好买家,另外还附了一张百两银票, 说是提前给的分成。
  宁澜心中熨帖,他手中的银钱撑不了几个月了,张九如的钱来的正是时候,但有关银钱的事他从没对张九如提过。
  农忙时节, 有几个人辞了工。有了钱, 宁澜干脆多招了十来名工人,他叫这些人先紧着河边的十亩地开, 开出来后用沤好的肥料把地养着, 剩下的十亩明年春天前整好就可以。
  虽然天气炎热,这些人干活都很卖力气。有几个从外村来的, 晌午就拿带来的干饼子就着凉水凑合一顿饭,再随便找个阴凉处歇晌。
  宁澜便每天在家里拌些野菜送过来, 另外煮的薄荷水和绿豆水也从早上不间断的供应着, 防止中暑气。
  前两年宁澜在山上发现了一大片蔷薇花, 扦了许多枝回来种着。蔷薇花好养活, 长势快, 很快就爬的墙内墙外都是,现在开了满墙粉白色的花朵。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