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在古代养猫遛狗的日子[美食]——林小酒

时间:2024-04-06 10:09:22  作者:林小酒
  宁澜拱手道,“还请王先生多费心,需要什么药尽管用就是了,也不用担心银钱上的事。”
  方大和刘大的年纪一看就是家中的顶梁柱,若倒下来怕是整个家也要倒下了,宁澜实在忐忑。
  王先生在村子里义诊了一年,现在为了自己的生活,看病会收些银钱,还在村里收了个小徒弟,是有长期住在洞溪村的打算了,沉吟道,“方大一会儿让家人先接回去,刘大留下来我亲自照料着。”
  “多谢王先生!”
  宁澜把知礼叫过来,两个人先驾车把方大哥送回了家,方大和刘大都是邻村的,方大是北边北岸村的,刘大则是南边刘家村的。
  方大拄着拐被知礼扶着从马车上接下来,热情招呼两人进家中喝水,“多谢主家跑这一趟,进屋喝碗水吧。”
  “我带孝在身,就不进去了,”宁澜拒绝道,“方大哥在家安心养伤,所有药费我都会承担,伤好之前耽搁多少工期我也会把相应的工钱补给你,不用有太多顾虑。”
  方大干了这么多工,头一次见这样良心的主家,不能干活的恐慌便搁下了,笑的满脸褶子的向宁澜道谢。
  宁澜先叫知礼拿出一个月的工钱给方大哥,“这些钱先拿着应急,若家中有什么困难,尽管去洞溪村找我和知礼。”
  “有了这些银子,够我们这段时间生活了,”方大哥轻轻摇头,后又问,“主家,我伤好后还能不能去做工?”
  “只要大夫说你身体无碍,自然可以的。”
  ……
  方家的事了了,还有刘家,这样的事情处理起来宜早不宜迟,宁澜和知礼马不停蹄又驾着车去了刘家村。
 
 
第79章 
  经过一路打听, 两人找到了刘大家,知礼上前敲门,开门的是一个中年男人,恶声恶气地问, “你找谁?”
  知礼礼貌报上家门, 说明来意,中年男人就把打开, 把知礼让了进去, 手指着远远站着的宁澜, “你戴着孝呢,离我家远点儿。”
  宁澜本也没准备进去, 站在外边等知礼出来,隔着半矮的墙往里面打量,这刘家似乎日子过的还可以,至少几大间房子亮亮堂堂的。
  约莫半日, 知礼面上难看的出来了。
  “怎么了?”
  “这家人一口咬死家中主心骨倒了, 日子过不下去,不仅要银子, 还要给他家中的人安排活计。”
  “有几个人?”
  “两个。”
  “和刘大是什么关系?”
  “一个是刘大的儿子, 一个是刘大的兄弟。”
  “你进去告诉他们儿子可以安排,兄弟不能, 咱们也不是开善馆的,若连兄弟都要管, 当真是冤大头了。”
  “是。”
  这次很快门就又打开了, 出来的不知知礼, 还有一个老婆子, 面上带着几分刻薄, 看到宁澜把原本要说的话咽了下去,改口道,“我小儿子不安排就算了,我还有一个孙女刘娥,可以干活了,主家给安排个工吧。”
  宁澜微微皱眉。
  老婆子提高了声音,“她爹倒下了,我那孙女不得赚嫁妆钱,主家不能不管吧!”
  宁澜只得应下,把刘娥安排到了月儿手下。
  刘大熬过了最关键的两天人已醒了,只是暂时须得片刻不离人的照料,刘家那边丝毫没有动静,不仅不说把他接走,连照顾他的人都没来一个。
  宁澜只得先请了个婆子照看,等刘大能活动了再把他送回去。
  刘大性命无忧,宁澜心中才清净一点,宁玉找了过来,“少爷,那刘娥吵着非要见你。”
  宁澜对刘家人的行事厌恶到极点,此时听说刘娥要找他,更是不喜,“有时间不说去看看她爹,找我做什么,不见!”
  宁澜不见,刘娥却亲自找上了门,“东家在家吗,我是刘大的女儿刘娥,我有话要跟你说。”
  刘娥一直敲门,宁澜不好再躲着,开了门站出来同刘娥说话,并不把她往家里请,“找我什么事,你说吧。”
  “东家,不知是不是宁玉看我不顺眼,给我安排的都是最累的活,你看的我的手已经磨出水泡了,”刘娥说着就把手掌伸出来叫宁澜看。她是一点不见外,语气亲昵,越靠越近。
  宁澜要与她保持距离,只能往后推,可他退一步,刘娥就往前进一步,忍不住恼了,“宁玉跟着我多年,不是你说的那样的人,她若真看你不顺眼,怕是你做了什么不该做的事,你不好好反思自己,找我算怎么一回事,难道我还偏帮你不成!”
  刘娥本就是使美人计来了,虽讨了个没脸,仍不羞不恼,做出一副梨花带雨的模样,“可能因为爹爹还病着,我上工的时候总走神,宁玉才这样对我的,是我不好。”
  “你若记挂你爹,多去看他就是。现在是上工时间,擅自跑出来,要扣工钱的,你赶紧回去吧。”宁澜不欲再与刘娥多说,转身开门就要进家中。
  刘娥倒是抓住了这个机会,“哎呦”一声趁宁澜不防备身子一软倒在了他身上,“东家,且扶我一下,我头好晕。”
  宁澜冷不防一具温热的身体靠过来,被这份故意恶心的不行,往侧边一让,却让刘娥倒在院中。
  “东家,你怎么能如此对我,”刘娥摔进院中,倒是麻溜的站了起来,要往屋里走。
  幸好此时宁玉过来,一把把刘娥拽了出来,大声道,“刘娥,还没到下工的时间,你乱跑什么,干活偷懒都不让人说了,跑来找东家告状,你还没说亲呢,怎么能如此不避忌!”
  “你,”刘娥一肚子算计毁到了宁玉这一嗓子上,已有邻居探出头来看热闹了,她再不好做什么,捂着脸和宁玉回作坊了。
  天热衣服穿的单薄,刘娥走后,宁澜仍觉身上滑腻腻的不舒服,烧水洗了个澡,这个时代主动追寻爱情的女孩子很勇敢,可这样不怀好意、满肚子算计的人就太让人生厌了。
  刘娥闹了这一遭,宁澜连作坊都不愿去了,生怕再碰见她给自己找不痛快,便整日躲在家中。
  又过了几日,刘大已大好了,用力气的活虽干不了,但自如走动、照顾生活已没什么问题了,宁澜便叫知礼把他送回了家中。
  刘家开门瞧见是知礼没给一分好脸色,十分不情愿的把刘大搀了进去。
  知礼连客套话都不想和他们说,扭脸就驾车走了,忽然想到宁澜放车里的补品忘给刘大了,便又返了回来,敲门时听见里面的人交谈:
  “你傻呀,那边有人好吃好喝的伺候着你,你不多待几天,这么快回来做什么!”
  “娘,我装了好几日了,实在是装不下去了。”
  “真没用,叫你装是叫你享福的,就是条贱命。”
  “天天躺着难受,那宁澜是个傻的,不上工也给钱,我在家里装是一样的。”
  知礼再听不下去,把补品又拿回车上,回去就把刘家的打算告诉了宁澜。
  刘家能做出这样的事也算是在意料之中,宁澜只问,“刘娥的哥哥在作坊里怎么样,干活可还用心?”
  “明面上还能过的去,私下里和他同组的几个人找过我说他爱占小便宜,爱糟蹋东西,经常趁人不备抓了糖往嘴里塞,吃不完就吐掉。我正准备要抓他个现行,好把他赶出去。”
  “成,再找个理由把刘娥也打发了,刘家你过两日再跑一趟,若要求不过分银子一次补够,以后再不与他家的人打交道,咱家的活不许他家人沾边。”
  “是。”
  知礼打发刘娥兄妹时还怕这二人闹,没想到倒是一点没费劲,这二人本就不是干活的料,心气高也不愿意干这样的活,顺顺当当的就走了。
  只是刘家那边难缠,知礼早上过去,直到天抹黑了才回来。
  “可是刘家人为难你了?”
  知礼摇头,“说不上为难,刘家人太不要脸,狮子大张口,连刘家村的村长都不愿意管他家的事,不得已拉着他们去了趟县衙,叫知县大人判了此事。”
  宁澜点头赞同,“如此倒好,一劳永逸。”
  宁澜到底还是小看了刘家人,没两日刘老婆子拉着刘娥找到了族长宁建邦,说刘娥被宁澜轻薄了,要族里给她一个说法。
  这可把宁澜恶心坏了,刘家不怕坏了刘娥的名声,他更不怕把事情闹大了。
  宁澜让方成罗嘉几人在两个村里通知一声,把闲着的人都聚过来,要在大庭广众之下和刘娥对峙。
  刘老婆子一心只想粘上宁澜这个大户,懒得顾忌太多,
  刘娥还有一点羞耻心,她虽有攀高枝的打算,一个攀不到再攀另外一个就是了,若名声坏了,就再没有找个好亲的可能,因此宁澜才吩咐罗嘉几人去叫人时,她便走了。
  没有刘娥,刘老婆子的独角戏也唱不起来,“呸”了一声不甘心的也走了。
  ……
  方大养好腿就回来上工了,众人不见刘大,围在他身边打听。
  方大要复工,得王先生确认了身体无碍才行,这几日刘家的事正是村里茶余饭后的谈资,因此他也听闻了刘大一家的行事,很是不齿,
  方大便把自己的听来的和宁澜给自己出医药费、送补品、补贴停工期间工钱的事原原本本说与了众人听。
  众人在山上,对刘大的事只听到一点影子,如今经方大确认,都颇为看不上。
  一般的主家能给钱治病就算不错了,哪还有补贴工钱的事,刘大不再来反而是好事,别再因为他连累了一群人。
  人群中有刘家村的人,听了之后呕的不行,什么叫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趁休息回去把刘家的行事作风宣扬了个底朝天。
  宁澜这边不得闲,对刘家的事已不再关心,
  他如今手下的账目多了,方成、罗嘉、宁林、宁实四个小学徒轮番练手,正给宁澜说账目上的事时,秦正过来了。
  因着朱明正,两人走动频繁,朱明正远在婺州,每年除了秋梨膏,各色糖果也是定期要的。
  秦正的远威镖局正好有往婺州方向的镖队,因此给朱明正的货物都是由他的人护送,这次他的人从婺州府回来,捎来宁澜要的婺州府酒和举岩茶。
  另外还有朱明正给的杨梅蜜饯、杨梅酒、青梅酒和蒜梅子。
  那婺州府酒和举岩茶是婺州的特产,过年时朱明正当年礼送来过,宁澜尝过觉着好,不好再叫朱明正送,这次就托秦正的人买一些回来自己留着慢慢喝。
  婺州府酒历史悠久,自春秋时就开始酿造,是传统名酒之一,其颜色金黄鲜亮,味香醇厚,切过口顺滑。
  举岩茶是半烘炒绿茶,冲出来茶汤颜色如碧乳,有一股芬芳香味,自宋朝开始闻名,至明清时被列为贡品。
  那杨梅蜜饯、杨梅酒、青梅酒和蒜梅子都是朱明正自己家做的,杨梅和青梅都是他们那边的水果,不易保存,这样处理了放的时间长。
  杨梅蜜饯、杨梅酒、青梅酒的做法都常见,只那蒜梅很特别,宁澜在书上看到过做法:
  先把盐炒至微黄,加水煮开,放凉后加入青硬梅子和蒜瓣浸泡。
  两个月后,在卤水要变色时,把卤水倒出来重新煮开,晾凉后再加入梅子和蒜浸泡,等个半年左右,梅子酸味消去一大半,蒜的辛辣味也消了就可以吃了。
  这样做出来的梅子并没有沾染多少蒜味,头晕恶心时最适合吃上一颗,平日当零食佐酒也无伤大雅。而大蒜则是有几分腊八蒜的风味,又多了果子的清爽,配面配饺子极好。
  “秦大哥,辛苦你把这些东西亲自送来,留下吃个便饭吧。”
  秦正来的突然,宁澜没有提前准备,好在麻婶儿做的饭菜还算丰盛,不至于太怠慢了。
  席上,宁澜起开一坛婺州府酒给秦正满上,自己则以茶代替。
  “早就听闻你要建寺庙,没成想真被你建了起来。”秦正初次见宁澜是他要往府城送瘟疫方的时候,将近十年过去,宁澜自己发了财,连带着村里人也赚了钱,现在目光更是放到了惠及子孙的事上,“当真叫我佩服。”
  宁澜敬他一杯茶,“秦大哥谬赞了,秦大哥的侠义心肠也一直是我所敬配的。”
  “哪里,我只是为生活奔波而已,”秦正饮下一杯婺州府酒,暗道一声爽快,“改日你这寺庙建好了,我一定带上我的兄弟家人来拜上一拜。”
  “欢迎之至。”
 
 
第80章 
  杨梅酒和青梅酒在这边算是新鲜物件, 送走秦正,宁澜分出几份,一份给阿爷阿奶送去,一份给三爷爷, 再留出给张九如和笑笑的, 剩下的都给宁磊过了孝期尝鲜。
  文伯爱酒,朱明正这个学生也是知道的, 捎来东西都有他的一份, 不用宁澜再给他分。
  宁澜最爱吃杨梅蜜饯, 是盐渍后加糖煮了再晒干的,酸甜苦辣咸中它占了酸甜咸三味, 很合他口味。
  宁澜给阿爷阿奶的果酒送去没几天,罗舅舅和罗明远亲自过来送了回礼,并告诉了宁澜一个好消息,罗明远被选中贡生了。
  “太好了, 恭喜舅舅, 恭喜明远,终于是苦尽甘来了, 那表弟可是要去京里了?”
  罗明远点头道, “下个月启程。”
  罗舅舅脸上掩饰不住的喜色,“今年官缺多, 若打点一番能直接谋个职,但他想去太学再钻研两年学问, 回来谋个训导的官职。我们也不懂这个, 都听他的。”
  训导是从八品的文官, 通常是辅佐地方知府或知州处理教育方面的事务, 远离权利中心和朝堂争斗, 是个明哲保身的好选择。
  宁澜佩服罗明远能想的如此透彻,“如此先预祝表弟早日得偿所愿。”
  “哎,明远总算熬出头了,这么多年他为了读书受了不少苦,”罗舅舅叹了一声道,“你还记得那一年你阿爷生病,有人上门要他入赘,自那之后他每日睡不到三个时辰就起了。后来独自在州城求学,受了什么苦也不叫我们知道了。”
  罗明远微微一笑,丝毫不把那些苦当一回事,“爹,我并没有受什么苦。”
  宁澜笑着道,“那些都过去了,管他受了什么苦,如今已得到了回报,舅舅也该忙着张罗表弟的亲事了。”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