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在古代养猫遛狗的日子[美食]——林小酒

时间:2024-04-06 10:09:22  作者:林小酒
  麻婶儿听见动静,端过来一碗拿白萝卜和甘蔗熬的解酒汤,“昨儿个喝了那么多酒,难受不,快把这碗解酒汤喝了。”
  阿南哑着嗓子道了声谢,咕咚咕咚把一碗解酒汤喝完了。
  “醒醒神,去洗漱一番,锅中还给你热着汤面呢。”
  正好宁澜从山上下来,等阿南洗漱完同他坐一块儿吃饭,“回来村里还习惯吗?”
  “挺好的,就是猛一闲下来有些不习惯。”
  “先四处去转转,家里与你走时已大不一样了,林子里面建了个池塘,没事可以去钓钓鱼,若不然带着狗狗们去爬爬山也好。”
  阿南微微皱眉。
  “如果当真不想闲着,也过几日再说,”宁澜失笑,不觉竟把阿南养成了个又内敛又闲不下来的性子。
  ……
  孝期一过,宁澜就把宁磊送去了州城,临走时为了面上过的去,两人去了趟宁爷爷家。
  宁爷爷荒唐的很,门都没有开,只隔着围墙说了一声知道了,就叫两人走了。
  宁澜带着宁磊转身就走,隔着围墙撇见宁爷爷买来的丫鬟正倚在门上剔牙,一身粉红色衣衫,妆容艳丽,掩不住的风尘味道。
  “有事让知礼给我捎信,自己照顾好自己,天冷了加衣裳,想吃什么就叫路婶儿做,不用想着省钱。”
  “知道了,哥哥放心,我不会委屈自己的。”
  宁磊一走,院子里就空落落的,宁澜正觉着寂静,媒人一个接一个的上门了。
  “宁老板好啊,我是替村东头的孙家幺女来说亲的。”
  “宁老板,我是替刘家村大槐树边的刘二家来说亲的,哎哟喂,你不知道,她家的姑娘可俊了。”
  “宁老板,我是来替北岸村的方老三家来说亲的,方家姑娘也不差,又温柔又贤惠,最是持家。”
  这几人说话语调能转几个弯,宁澜听的头大,“辛苦诸位婶婶跑这一趟了,若是来给我说亲的,还请回吧,大师说我命里不能娶亲,别害了人家的姑娘。”
  一个媒婆拿帕子捂着嘴偷笑,“宁老板看不上我们小门小户的这也应该,不过咱们今日不是来给你说媒的,是给你家那俩管事说的。”
  “阿南和知礼?既是给他们说的,那得问过他们才行。”
  “哎呦,你是他们的主子,他们的婚事自然要听你的!”
  想来是知礼和阿南对已经赎身的事没有声张,大家并不知道他们已经恢复了自由,
  宁澜便也不准备说,只试探问道,“他们二人都是贱籍,好人家的姑娘嫁过来生的儿子女儿也要入贱籍的,婶婶们可清楚这个?”
  “清楚清楚,俗话说的好,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你看你当主子的能想到这一层,她们嫁过来也不会差的。”
  宁澜不能直接替知礼和阿南做主,打了个哈哈先把几个媒婆送走了。
  然后他一头雾水地找到麻婶儿,“他俩的亲事也没声张啊,怎么招过来这么多说亲的?”
  麻婶儿笑道,“他俩的亲事哪用声张啊,早被惦记上了,前两年少爷不在家,媒婆找不着人,好不容易回来了又是孝期不能上门,如今孝期过了,她们可不得抓着这个机会么!”
  “原来是这样,原来他俩这般吃香了!”
  “可不是,少爷手底下的人哪有差的,十里八村不少人惦记呢。”
  宁澜无端端生出一种吾家有儿初长成的感觉,甩掉这种荒唐的想法,他把知礼和阿南叫了过来,“你们怎么说,可要相看相看?”
  阿南也不纠结,率先表了态,“少爷,我还没有成亲的打算。”
  知礼跟着点头,“我也是。”
  宁澜应下,“成吧,都听你们的。”
  倒是麻婶儿急了,“少爷,他俩都多大了,你怎么能依着他们这般任性行事?”
  “麻婶儿你且放宽心,各人有各人的福气。他俩今儿个不想娶亲,保不准明儿碰见了个合心意的人,就闹着要娶了,到时就有你忙的了。”
  “你就哄我老婆子吧,没人给他们说亲了,他们上哪儿碰哟!”
  宁澜倒不担心这个,只是这时人重八字相合,宁澜既要操心他们的婚事,就要操心到底,“你俩的八字还记得吗?”
  知礼和阿南齐齐摇头。
  宁澜安慰道,“这也无妨,回头遇见合适的姑娘了,找大师测算化解一下,想来也无碍的。”
  之后宁澜家里是待不得了,虽说十里八村的媒婆就这几个,可架不住她们轮番来,每个人都是必要说成的气势,几乎拿出了死磕的姿态来。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家里有待娶的小子,宁澜不好把媒婆都得罪了,少不得要找个周全的理由把人送走,每每说的口干舌燥的才行。
  送走最后一个媒婆,宁澜瘫坐下来连灌了几杯热茶,“老天爷,这比在作坊干一天活还累。”
  之后宁澜便躲在作坊里不出来了,若有媒婆来找一概推脱说没时间不见。
 
 
第82章 
  如今正是秋梨膏出货的时候, 他在作坊里来回转悠,看哪儿忙了就去打打下手,一天下来,过的很充实。
  想着许久不给作坊里的工人发福利, 这日到了半下午, 宁澜和麻婶儿煨了一大锅秋梨山楂红茶,每人分一碗喝了。
  梨和山楂洗净切小块, 一大半加冰糖炖煮, 水沸后转小火煨十五分钟, 再放入洗过一遍的红茶包,茶汤煮出香味后关火。
  另取一容器, 放入剩下的梨和山楂块,拿石臼捣碎,倒入热热的茶汤中,这样一锅酸甜润肺、醇香开胃的红茶煨秋梨山楂就做好了。
  红茶性温, 可暖胃、舒缓压力、改善心情, 中医上也一向有春天喝花茶,夏天喝绿茶, 秋天喝清茶, 冬天喝红茶的说法。
  宁澜招呼来知礼,“叫大家伙都歇一歇, 排队来喝茶水吧。”
  待工人们都领过茶水喝了,罗嘉方成宁林宁实四人才聚过来, 宁澜挨个给他们盛了一碗, “来趁热喝。”
  四个孩子在宁澜面前拘谨, 道过谢, 捧着一碗糖水坐在小矮凳上慢慢喝着。
  “方伯和罗四叔还在忙吗?”
  “方伯的账还有几页没有记完, 罗四叔正给蜜蜂喂白糖水呢。”
  “成,那你们喝够了给他俩送过去一碗。”
  “是,少爷。”
  冷风呼呼刮着,宁澜冻了一个哆嗦,紧了紧衣裳,去包了两包糖和两罐秋梨膏,给王先生送去了。
  “王先生,忙着呢?”
  “宁澜呀,正交小徒弟认药呢,可是身体不舒服了?”
  “不是,我作坊里的糖和秋梨膏拿过来一些给你尝尝。”
  “有劳你惦记了,快进来尝尝我做的金髓煎。”
  宁澜推门进去,看王先生拿出一罐子红色的膏体,舀出一汤匙,加热水煮沸了,又加入温酒和酥油,调和好了递给宁澜。
  宁澜细细品了,红色膏体是熟透的枸杞子用无灰酒浸泡过熬的,酥油是牛奶中精炼出来的,味道实在独特,“王先生这金髓煎定是养生的好东西。”
  “叫你猜着了,久服这金髓煎,可延年益寿,填精补髓,白发慢慢也能变黑。”
  “那我是来对了,必得多讨两杯喝。”
  ……
  转眼到了来年二月,宁澜得了信,张九如已经在交接署衙的事情了。
  他迅速把洞溪村的事情安排好,带上了能动的银子,和阿南一起去青州府找张九如汇合了。
  “少爷,哥哥,这边,”两人到了州城门口,阿北已在等着了,冻的不住跺脚,远远瞧见了马车就开始挥手。
  “阿北,快上车,”宁澜把阿北拉上车,递给他一个汤婆子,“这冷的天,在家等着就是了,干嘛跑过来。”
  “嘿嘿,想少爷和哥哥了。”
  “没去铺子,这是手上的活都交出去?”
  “交出去了,就等着少爷呢,”阿北一说此事难掩激动,“少爷真要带我去京城呀!”
  “当然是真的,你想不想去?”
  “想,我还没去过京城呢,也不知道那里什么样子。”
  “我也不知道,咱们去了就知道了。”
  三人先回了小院子,不多会儿张九如就踏着大步过来了,“路上可辛苦?”
  “不辛苦。”
  “该去接你的,临时叫事情绊住了手脚。原想着尽快把这边的事情处理完,路上留出充裕的时间能叫你去玩玩,没成想手下人忙中出了错。”
  “我没事,九哥不用着急,咱们什么时候出发都可以。”
  “嗯,你这边可还有什么事情要处理?”
  “只知达和路其那里交代几句就可以了,”这二人其实也不用宁澜费心,知礼不用说,路其这两年长进也不小。
  “那劳你再等我一等,约莫再有两日咱们就能启程了。”
  趁着这两日,宁澜正好设宴和赵耀辞行,另外叫上笑笑夫妻二人、宁磊还有李小书一家子在一起聚了聚。
  张九如卸任不想惹出太大阵仗,特意安排了一队人马拉着众人的行李书本等物品提前出发,让城里的老百姓以为他已经走了。
  然后他带着宁澜、张长瑜,随从只有小满、阿南、阿北、南星、元春和元秋,轻车简行。九人驾着两辆马车,元春和元秋骑着马领路,悠哉悠哉的往京里去。
  马车才行,毛球球不知从哪里跳了出来,一脸睥睨地蹲在马背上。
  “毛球球,”宁澜伸手把它抱进车里,“找你好久找不到,还以为你不想跟我们走。”
  “喵。”
  毛球球挣脱出宁澜的怀抱,把马车内的张九如和张长瑜都蹭了一遍,叫这三人沾上自己的气味,之后跳出来,跳到了最前面元秋的马背上,雄赳赳气昂昂地带路,只有困了饿了才会跳会到马车里。
  “哈哈哈,这小东西,”张长瑜颇爱毛球球的性格,一路上各种方法试图把它招安的自己身边,可惜只能得毛球球的白眼一枚。
  宁澜从未骑过马,途中把元春赶下来叫张九如带他骑了一段,大腿根磨的生疼,只得作罢,又坐回了马车。
  “澜哥,你也忒娇气了,”张长瑜啜了一口太行菊茶,一脸戏谑。
  “没大没小,”宁澜佯装生气,“把我的茶放下。”
  “别这么小气嘛!”
  太行菊茶极难得,只生长于太行山脉的悬崖之上,向来有“绝壁奇花”之称,采摘之难可想而知。
  众人行至相州,宁澜费了好大劲才得了一小包,被张长瑜鲸吸牛饮般喝了大半。
  太行菊初开为淡紫色,完全绽放后为白色,远看如峭壁上的精灵。经水蒸阴干后泡茶可清肝明目、清热润喉。
  可惜因为生长环境太过恶劣,在现代已经被列为濒危物种了。
  张九如虽然因为署衙的事耽误了几天,路上留的时间还是很宽裕,大家有感兴趣的地方,想瞧瞧风景,尝尝美食的,停下逗留个一两日都不算问题。
  只是日日在马车上颠来颠去,人都要颠散架了。
  “少爷,瑜少爷,宁少爷,到邯郸城了,下来歇歇脚用饭吧。”
  宁澜下了马车,活动活动腿脚,好受多了,瞧见不远处的阿北哭丧着一张脸,“阿北,你怎么了?”
  “少爷,没事,就是路上颠的太难受了。”
  阿北说话声音都在发着颤,大家伙无一例外被他逗笑了,张九如发了话,“明儿个叫元春骑马带你一路。”
  前面领路的元春身影顿了一下,点头应是。
  元春找的饭店是老字号,以做马头酥鱼出名,马头酥鱼是魏晋时的贡品,选用滏阳河中的小鲫鱼,加盐、白糖和秘制天然香辛料烹制而成,鱼形不散,鱼肉洁白软嫩,味道鲜美。
  几人分桌坐下,宁澜给店家要来热水,先把茶盏碗筷都洗了一遍。
  从青州出来已经多日,有时要赶上投宿,路上只能拿干粮凑合一顿,好不容易吃到了热乎的饭菜,众人都如风卷残云一般,吃相颇为豪迈。
  一桌大子菜很快剩下残羹冷炙,宁澜又招呼来小二一人要了一碗热汤。今日不用再赶路,吃饱喝足后众人在城内溜达了一圈才回了客栈。
  元春元秋知道宁澜爱美食,每到一处,必定会费心找来当地的特产。
  一路上众人尝了不少以前难得吃到的吃食,冲散了在马车上颠簸的痛苦。
  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有赵州的雪花梨,其果肉洁白如玉、似霜如雪,个大如拳、甜如蜜、脆如菱,一度被做为御梨进上。
  宁澜更佩服的是这里的保鲜手法,已快三月了,这梨子比刚摘下来不差多少。
  还有正定八大碗,传说是赵子龙所创,因其选材考究,制作精良,价格实惠,自唐时就开始在民间广为流行。
  八大碗包含四荤四素,四荤主要用猪肉制作,分别为扣肘、扣肉、方肉、肉丸子,先煮后蒸,尽可能保留食物的原汁原味。
  而其中煮,又分“武煮和文煮”;蒸,分为“武蒸和文蒸”,一道荤菜制作前后要耗时十几二十个小时,因此成品色泽诱人,肥而不腻。
  再说素菜,素材有萝卜、海带、粉条、豆腐等30余种食材可以选择,根据招待的客人不同,选择其中八种。整体荤素搭配,色香味形俱佳。
  再有就是衡水的老白干,与酒酿不同,它是用高粱为原料,小麦曲发酵而成的,选择的酿造用水是滏阳河道地下水,水质清澈透明,纯净甘甜。
  而衡水老白干正是因其“醇香清雅、甘洌丰柔”闻名,早在汉朝时已兴起,唐时尤盛,至今不衰。
  另外沿途卖东西的也不少,除了常见的,还有卖赞皇大枣和桃县水蜜桃的。
  赞皇大枣颜色深红鲜亮、皮薄肉厚,肉质细脆、酸甜可口,因维生素含量丰富,在现代被称为“百果之首”。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