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种田)小户人家(穿越重生)——芦花浅水

时间:2024-04-10 09:20:39  作者:芦花浅水
  期间又悄悄凑到袁康安旁边问了一句什么,袁康安也悄悄地回了。中年人这才走到杨县令耳旁回了话。
  杨县令惊讶地没控制住声音:“嗯?这么便宜?”
 
 
第六十六章 新种子新农具
  见众人都在看他,杨县令一挥手道:“我以为多贵呢,既然一套农具这么便宜,那这个由官府来出钱也没什么的。”
  中年人忙拦住他:“不可!县尊,本县下辖村子两百有余,一个村两个村的还好说,要是这么多村子都要……库里没这么多钱啊。”
  杨县令算了一下,毫不在意地道:“剩下的钱本官来出。”
  在场除中年人之外的所有人,都被他的财大气粗镇住了。
  但这次清醒的比较早的是袁康安,他施了一礼道:“禀县尊,即便是钱够,咱们这里铁也不够。即便是铁够,铁匠也不够。”
  杨县令悻悻地道:“想为百姓做点事,怎么这么难。”
  袁康安想了想道:“县尊有这个心,是本县百姓之福。不如下官先算个大致数量,再来禀报县尊。”
  杨县令点了点头道:“那先算算铁匠能打多少,不够的我来补。”
  中年人哭笑不得:“县尊,这样账就对不上了。而且,您也亏钱了。”
  杨县令不耐烦地道:“那就当上本官捐给县里的,这总行了吧?本官有钱,亏得起,花这点钱我乐意!丁师爷,你先别管这些了,先想想那新粮种子怎么推出去吧!听说,孟家、张家、陆家的那几个少爷,已经因为推广不力被训斥了。我可不想丢这个人。”
  晏庭卓忽然问道:“敢问县尊,这新粮种是红薯吗?”
  杨县令惊奇道:“你竟听过红薯?那土豆、玉米你听过没?这些可都是亩产极高的好东西呀!”接着又郁闷地道:“这样的好东西,偏偏许多人不识货。朝廷越是让种,百姓越是不愿意。哼!难不成朝廷还会害他们?!”
  丁师爷思索片刻,问晏庭卓:“如果免费借给你新制的农具,你是否愿意种新良种?”
  晏庭卓说道:“我自然是愿意的。”
  丁师爷对杨县令笑道:“少爷,咱们可以用免费借农具的法子推广新良种!”
  晏庭卓却直接道:“这恐怕不成。”
  里正和老村长同时对他侧目。里正感觉自己脊梁骨上窜出一股凉意,汗一下子就出来了。这小子,敢对县上的父母官这么说话,真是不要命了!
  他直接捂住晏庭卓的嘴,按住他弯下腰,口中说道:“这小子没规矩不懂事,顶撞了县尊。种新良种的事,我们自然是愿意的,愿意的。小人这就回各村找村长们说说,说说。”
  老村长哀怨地看了里正一眼,他不愿意冒险,但官大一级压死人,他不敢反驳,只敢弱弱地问了一句他最关心的问题:“小人斗胆问一问,这高产的良种,亩产有多少石?”
  杨县令并不为晏庭卓的直言而感到冒犯,他挺了挺胸膛,略有些自得地回答了老村长的问题:“单看这土豆,约莫……有个三四十石吧。这是少的,去年我们家庄子上收成好,一亩地收了五十多石!”
  老村长惊了:“五、五十石!我们种麦子,收成好的时候也就三石。这得多了多少啊!”然而他忽然想到了什么,激动的心情反而平静下来。
  杨县令得意洋洋地点了点头。却见众人脸色都不太对,不像是惊喜的样子,反倒是有些怀疑。
  “你们都不信?觉得本县在吹牛?”他瞬间郁闷了。
 
 
第六十七章 接受赌约
  晏庭卓连忙挣开里正,接话道:“当然是信的,要不然,我也不会想要种这新良种了。”
  杨县令满意地点了点头:“算你识货。”
  晏庭卓接着说:“我之所以愿意,是因为在郡城的时候吃到过红薯,知道那是能饱腹的好东西。只是别的百姓却是不知道的,也没见过,自然是种熟悉的粮食更让人心安。”
  杨县令长叹一口气:“正是这个问题呀。可是现在都九月底了,拖不得了。而且,官府借粮种,又不要利息。只要收成之后还了便是,天下除了我们安王,谁能如此大方?”
  晏庭卓说道:“我愿第一个种这良种!只是有一个小小的请求。”
  杨县令爽快地道:“你说!”
  晏庭卓道:“能否由本村农户优先租这农具?”
  丁师爷打量了他一眼,突然道:“还没种出来,就先要好处,这算盘打的精。看你年纪轻轻,看起来也不像是干过活的样子,你能种的成?老夫不敢相信。”
  杨县令却跟他较上了劲,对丁师爷道:“本官看他胸有成竹,想必是真有把握。这样吧,丁师爷,要不我跟你赌一把?如果他真的种成了,就算我赢。我要是赢了,你就回我父亲那边去,这里不要你管了。”
  丁师爷一口否决:“我不跟你赌。”
  杨县令此时已经彻底忘记了自己的贵公子风范,他袖子一挽,眼睛一瞪:“不行,我就要跟你赌。不然换个赌约,这样,你给我父亲写信说到我的时候,都要经过我的检查。这总行了吧?”
  丁师爷顿了一下,无奈道:“行吧,我跟你赌。”
  晏庭卓在旁边听的十分麻木。一个纨绔子弟,一个随身奶爸,怎么打赌还打到自己身上了呢?
  杨县令忽然意识到自己的形象有点崩,连忙重新端了起来,看向晏庭卓,威胁道:“你可要给本官长脸,知道吗?要是敢让本官赌输,哼。”
  晏庭卓接下了任务。随即试探着问道:“那农具的事……”
  杨县令先是看了一眼丁师爷的脸色,才道:“谁愿意种,本官就把农具免费租给谁。你要是能种成,别说租,本官直接把农具送给你们!”
  晏庭卓一口答应,说回去就统计人头。
  事情发展属实有些出乎意料,杨县令也是个急性子,立刻吩咐户房的人去清点种子和农具,就等统计完了再进行派发。
  好在里正和袁康安都没有忘了正事,几人去户房把该办的事情办完。
  眼看天色已晚,再过不久就到了宵禁,里正和村长都不敢在这里多呆,急急忙忙就要回去。杨县令早就哈欠连天地回了后宅休息了。
  袁康安苦留了一番,见晏庭卓执意要一起回去,也不再相劝。却向他承诺,良种和农具的事情,自己会放在心上。
  晏庭卓有感于这番心意,再三谢过,才告辞而去。
  在回去的路上,里正和老村长不复方才的鹌鹑样子,对着晏庭卓你一句我一句地数落了起来。
  他垂下头并不多言,任由两位老人家说了个痛快。
  直到披星戴月地回到了村里,晏庭卓把老村长先送了回去,这才回到了自己家。
 
 
第六十八章 透露消息
  回到家,他看到了虚掩着的大门,一拍脑袋,又忘了买一个重要的东西——门锁!但房契地契田契都拿到了手,这一趟也算是不虚此行。
  他带着一脑袋的事情,很快陷入了梦乡。
  可能是昨天赶路太累,他今天醒的稍微有些迟。
  村子里现在还没人养鸡,没有早上的鸡鸣,也太容易睡过头了。晏庭卓打着哈欠,在脑中的备忘录里又添加了养鸡一项。
  但目前最重要的事,还是种地!
  晏庭卓快速洗漱了一下,拿两个杂粮馒头随便烤了一下快速吞下了肚,又烧了一罐子水,这才往自己的田地走去。
  沿途的地里都是忙碌的村民,有人见到他现在才出门,打趣道:“晏大郎,没娶亲还能起这么晚,夜里忙啥呢!”
  田里响起一阵哄笑。
  晏庭卓微笑着点头跟他们打了个招呼。这些都是前两天跟着老夫郎满村跑的时候认识的人。
  “晏大郎昨日去县城了,跑了一天想必是累了。”这是方大郎在替他说话。
  “晏大郎去县城啦?城里可有什么变故?不会再打仗了吧?”这是大家都关心的问题。
  晏庭卓想到昨天杨县令和丁师爷似乎接到一封密信,两个人看了之后都是一副无比亢奋的样子,想必安王的地盘又扩大了。于是他便半安慰半认真地答道:“应该不会了,县里已经来了一位新县令,姓杨,是安王麾下。”
  “那原来那个县令呢?”
  “死了,昨天中午行的刑。”
  “也不知道新来的县令如何,听说原来那个真不是好东西。”
  “晏大郎啊,你见过新县令吧?新县令怎么样?”
  “见过,挺——”活泼?天真?有钱?他想了想,最终答道:“挺年轻的。”
  众人还想再问,他还有事,不想在这里闲聊耽误时间,干脆抱歉地笑了笑,一头钻到方家的地头,找方大郎去了。
  等找到方大郎,将新粮种和农具的事情说与他听。末了,他问道:“我想种,你们家种不种?”
  方大郎一听,连忙道:“这是大事,我做不了主,我得叫我爹过来。”说罢,跑去把他爹喊了过来。
  方兴文听了亩产,又想到铁制农具,表现的极为心动。但是他又有些迟疑:“晏大郎,你以前种过地吗?真能种成吗?不是叔不信你,实在风险太大了,这可关系着一家人的口粮。”
  晏庭卓今生是没种过,但也没办法跟他们说前世自己在阳台上种过土豆。
  可是他知道土豆的亩产不会骗人,并且杨县令说有人种成过,那它一定能适应这个世界的气候。
  方兴文在旁边忧心忡忡地道:“饿肚子可是会饿死人的。”
  晏庭卓果断住了嘴,现代人的思想再次占了上风。这生死大事,他不敢替别人打这个包票。但是他想了又想,还是道:“亩产六十多石,这是杨县令亲口说的他自家庄子上的出产,想必是做不得假的,当时村长也在的。”
  方兴文纠结地点了点头,道:“让叔好好想想。”
  晏庭卓应了,往自己的地头走去。
  晏庭卓家的地偏僻,走了不少的路。因为此前无人打理,地里长满了杂草。这草还没有枯萎,不能用火烧。现在只能靠人工除草。就这么忙活了一天,累了个腰酸背痛。
  回到家中,冷锅冷灶,晏庭卓也懒得生火做饭,胡乱填了肚子梳洗一下倒头就睡。
  临睡前,他迷迷糊糊地想:“要不然给方家交伙食费,去蹭个饭吧。”
 
 
第六十九章 秘密的力量
  晏庭卓不知道的是,自己一觉醒来,高产粮种的事情已经传遍了整个宝桐村。
  一大早他先背了粮食去方家说明来意,老夫郎一口应了,他才踩着露水往自家地头走,没想到村民们都看着他 开始窃窃私语起来。
  有人忍不住了,高声道:“晏大郎,你不厚道啊!有好粮种,怎么不跟大伙说,只跟方家人说?咱们可都是一个村的啊!”
  又有人高声向他求证:“晏大郎,你说那亩产五六十石的粮食是真的吗?我家去年种的麦子也才收了两石啊。”
  “啊,你们怎么知道的?”晏庭卓反问他们。
  “哎?看来是真的了!你这个小伙子,这种关乎生计的大事也瞒着村里人!要不是昨天我家小孙子听到,这事还不知道要瞒多久。”
  原来是昨天跟方大郎说话的时候,有个小孩正在地里玩耍,两个人说话的时候也没防着小孩。结果,小孩晚上回去跟大人学了两个人的对话,当时正好有几家人在那屋子里聊天说话,消息就这么一传十十传百,迅速传遍了宝桐村。
  晏庭卓看了一眼说话的村民,两个人没打过交道,只隐约记得对方姓王。此刻见对方一脸不满的样子,他不由地有些厌烦。
  这话说的,村长尚且什么都没说,他一个毛头小子能说什么。况且,他本意并不是要瞒着,只是想跟方家商量一下而已。
  等等……他忽然有了思路了。
  晏庭卓随口扔了一句“回头再说”,赶去找老村长。
  老村长刚送走方兴文。方兴文天没亮就来找他,倒是让他吃了一惊。
  没想到晏家小子这种面热心冷的人,跟方家的关系倒是不一般。他更没想到,方兴文回去左思右想了一夜,竟然真的愿意赌一把。
  老村长内心里在天人交战,在他朴素的观念里,亩产太高的东西不是凡人能碰的,他就只想种熟悉的麦子。正是基于这个私心,昨天回来,他什么都没说。谁知道今天事情就传遍了,好在村民们不知道缘由,只以为是小年轻偷偷摸摸搞事情。
  说曹操曹操到。晏庭卓已经跑到了他家的地头。
  “村长,忙着呢,我有事找您!”
  老村长无奈地放下了锄头,抖着胡子:“你小子又有啥事?”
  晏庭卓凑过去,嘀嘀咕咕了一番,最后说道:“您老人家装聋作哑就是帮我了。”老村长看了他一眼,最后还是点了点头。
  晏庭卓跑回地里闷头除草,除了个别偷偷摸摸过来问消息的,他会简短回复两句,其他人的聊天他通通不参与。如此不过半天的功夫,宝桐村更加流言四起。
  每个人都想早点把地整好,能种点什么就种点什么,饿肚子的滋味是谁也也不想再尝了。
  到了晚上,方家的六郎过来喊晏庭卓去自己家。
  刚走到方家门口,就见方家院里已经聚了一堆男人,都是各家能当家做主的人。
  晏庭卓跟方大郎对视一眼,对方朝他微微点了点头。
  有人沉不住气,问道:“晏大郎,那粮种的事,是不是真的?”
  方大郎拉晏庭卓进来坐下,劝道:“大家别急呀,听晏大郎一点一点说嘛。”
  晏庭卓也不推辞,一屁股坐下来,斩钉截铁地说:“当然是真的!”
  “那农具……”
  晏庭卓忽然长长地叹了口气。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