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种田)小户人家(穿越重生)——芦花浅水

时间:2024-04-10 09:20:39  作者:芦花浅水
  晏庭卓干脆好人做到底,帮他把麦子捆了,放到小推车上,又帮他送回家去。
  老村长感激地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只能暗下决心:“多给人送点麦子,别让人家吃亏。”
  麦子收了还得脱粒,但是眼下,收麦子更要紧,晏庭卓继续投入到割麦大军中。
  忙活了差不多六七天,全村的麦子都收割完毕。
  村长家的麦子已经拖好粒,晒干了,把给晏庭卓的那筐粮食送了过来,约莫六十多斤。
  大家伙已经估算出来,这次的麦子亩产约一石多一点点,换算一下也就一百三四十斤的样子。自己不过是给他家帮了一天的忙,老村长直接送来了将近一成的纯粮食,是相当有诚意的了。
  晏庭卓心里有些过意不去,心里就存了以后要帮他们的心思。
  不过现在不是想这个的时候,因为有相当一部分人家的麦子还没有脱粒,这也是需要花大力气的时候。晏庭卓跑到晒谷场,看看有什么能帮得上忙的。
  方大郎正在铲着一掀麦子往天上扬,壳子、灰尘、秸秆等随风飘走,麦粒纷纷落下。他看到自家师傅,想打招呼,却吃了一嘴的糠,咔咔咳嗽起来。
  晏庭卓给他打了个手势,让他自己先忙着,接着去旁观别人家的情况。
  有人将麦穗弄到一个大木桶里不停摔打,麦粒掉进木桶,秸秆抽出来放到一边。
  晏庭卓看到这里若有所思,原来这个时候已经有了打谷桶。
  不过这是纯人力的农具,用起来也是个体力活。
  这时候就能看出村子里人是从四面八方来的了。整个场子上有用打谷桶的,有直接上石碾子压麦秆的,实在找不到石碾子,有人直接弄了个装石头的圆筐子在地上滚,甚至还有戴上手套直接用手搓的,五花八门。
  另外一边的场地上则铺满了已经脱粒的麦粒,就等着大太阳炽烈炎炎地晒上几天,晒得干干的,才好收起来。
  晏庭卓找到相熟的人家,又开始忙活起来。
  万幸老天爷给面子,最近全是大晴天,连一丝乌云也无,全村人从芒种忙到夏至,总算是全部收完忙完,麦粒归仓。
  晏庭卓靠自己的力气获赠了不少麦子,堆在厨房的侧间。自穿越以来,他绝大多数吃的都是杂粮面,如今总算能敞开了吃白面了。
  想想热腾腾的大包子,里面放了酱汁浓郁的肉丁……嘶,想一想,馋劲儿就要上来,口水都要流下来了。
  真是想什么来什么。
  第二天天刚亮没多久,方六郎就一脸兴奋地跑了过来,对晏庭卓说道:“晏叔,我大哥叫我跟您说,您要的猪肉,集市上有了!但我们都不知道怎么挑,还得请您亲自去看看!”
  他们说的集市是双田镇的集市,离村里脚程并不远。
  晏庭卓心中一喜,也顾不上套车了,拎起方六郎就开始往镇子上跑。
  果然见方大郎站在一个摊子前面急切地说着什么。身后挡了个人,看不到样子。
  方六郎一嗓子喊过去:“大哥!晏叔来了!”
  方大郎眼看着松了一口气,对摊主和旁边的人说了一句话,才往这边招呼起来。
  晏庭卓连忙走过去。
  方大郎小声说道:“师傅,您上次叮嘱我要割点五花肉,我一直帮您留意着呢。只是不知道您要多少,他这里也不多了,我本想包圆来着,没成想还有别的客人也要要。您看,咱们分多少?”
  他往旁边示意了一下,将后面的人露了出来。
  那人本来一脸不愉,在看到他的一瞬间也绽开微笑。
  晏庭卓一愣,忍不住笑了 :“这不是巧了么?你们怎么碰上的?”
 
 
第一百二十二章 清高的读书人?
  晏庭卓笑问道:“玉山,你怎么有空来我们镇上?”
  方大郎诧异地道:“师傅,你们认识啊?”
  玉山拍了拍手笑道:“嗐,大水冲了龙王庙了。你之前不是一直惦记着排骨、五花肉什么的,我来你们这镇上谈生意,路过这边看到有卖的,就说给你捎一点过去。”
  晏庭卓又对方大郎道:“咱们炸东西用的还是他们家的油呢!只是平时送货的不是他,你不认得。”接着给两人简单介绍了一下,双方见了礼。
  他一看摊子上的肉都还十分新鲜,量也不算大,干脆把五花肉、排骨都包圆,摊主见状又额外送了些猪血。
  晏庭卓高兴地道:“猪血好,我待会儿去做给八郎吃,这东西补血气。”
  说起来,他忽然想起来,已经好几天没见到唐子帧了,也不知道他在忙些什么。
  他又要去打酒,被玉山拦住。玉山冲车上示意:“我刚好带了,花雕酒,味道正的很!”
  晏庭卓一拍手:“行!不用买了,做菜正合适。”
  玉山是赶了车的,几个人干脆上了他的车,热热闹闹地往晏家走。
  也许是听晏庭卓形容过红烧肉的美味,玉山边馋边不服气地道:“能有多美味?能有我师傅做的烧鸡好吃?我不信!”
  晏庭卓现在想到肉还是很馋,不管是烧鸡还是红烧肉。他在脑子里回味了一下,自信地说道:“各有各的美味,不分伯仲吧!”
  方大郎本来打算回去备菜,以供下午去镇子上出摊用,却被晏庭卓叫住了。
  现在他们的炸串备菜也没有太多技术含量,方家的几个妯娌在家准备也足够了,并不是非得方大郎不可。
  只是前段时间农忙生意暂停了一段时间,方大郎有些急,想盯一下生意的事。
  但是晏庭卓说:“这红烧肉十分下饭,以后你要是开店,当个招牌菜肯定是妥妥的。”
  方大郎想开店的想法一直都没有隐瞒过,听到这话,立刻不走了。师傅这明摆着就是要教自己的意思嘛!他让方六郎回去捎个话,自己却火速钻进厨房,开始生火烧水。
  晏庭卓的习惯是先把肉焯水,这个方大郎自然是知道的,所以提前烧了水,马上就能用上。
  晏庭卓洗了手,先将排骨泡水,然后开始教他备菜。
  阿井不知道跑到了哪里,烧火的事情,自然是交给了玉山。
  玉山好奇地道:“五花肉做红烧肉是吧?排骨你打算怎么做?”
  晏庭卓早有想法:“做个粉蒸排骨。”
  他家别的不说,调料是比较齐全的。唯一麻烦的是蒸肉米粉,这个得现制。
  正好为了过端午节,他才买了糯米,家里本来就有大米,再加上调料,蒸肉米粉很快制成。
  在制米粉的间隙,他开始腌制排骨,等米粉制成,排骨也将腌制好。
  接着就是盘子底部垫上土豆,上面放上裹了米粉的排骨,开火蒸。
  玉山上次吃过粉蒸鸡翅,知道这个粉蒸料的味道,见状也不吭声,就一心等着吃。
  晏庭卓则带着徒弟开始进行红烧肉的备菜。
  “五花肉洗净,切成这样的小块。”他先打了个样,然后把刀给了方大郎。
  方大郎最近切菜已经练出来了,不仅切出来的肉大小差不多,速度也十分快。
  将肉焯水后控干水分,这一步方大郎做的也很熟练。
  “这些香料,你记一下。”晏庭卓拿出葱姜蒜八角和桂皮。万事俱备,就差辣椒,可惜到现在辣椒还不见踪影。
  家里用的还是豆油,晏庭卓现在用油在别人眼里那是相当舍得。他将锅中放油,将香料炒香,又放入五花肉炒至表面微黄。
  香味已经出来了。
  将肉盛出来之后,玉山不屑道:“就这?”
  晏庭卓翻了个白眼:“这才哪儿到哪儿!”
  他将锅收拾干净,往里面放了几大勺糖。
  玉山拦了一下没拦住,不禁问道:“你是不是放错了?这是糖啊!”
  晏庭卓没理他,对方大郎说道:“这一步叫炒糖色,一定要小火,炒到棕红色,就像这样——”说着手上也没停。
  然后抬手将五花肉倒进了锅中,手下一刻不停地翻炒着,直到所有的肉都裹上糖色。
  不用他解释,围观的两个人都明白这一步的意思了。
  晏庭卓喊玉山:“去给我拿酒!”
  玉山在进来的时候已经拎了一坛子酒,闻言便去启封酒坛。
  晏庭卓将一小坛子花雕酒全部倒入锅中,盖上盖子开始小火焖炖。
  玉山已经渐渐地闻到了肉和酒逐渐融合的香味,他即便是不饿,也有些馋了。
  晏庭卓早饭本来就没吃,此刻肚子也咕咕叫了起来。
  玉山问:“要炖多久啊?”
  晏庭卓回他:“半个时辰吧。”
  方大郎也饿了,闻言偷偷地咽了一下口水。
  晏庭卓也有点累,看到盆里的猪血,又想起唐子帧,知道那孩子爱吃韭菜,便打算做个韭菜猪血汤。
  他走进里屋,打算喊阿井让他去喊唐子帧过来吃饭,却发现阿井也不在家。
  他只得让徒弟看着灶,亲自去了一趟唐家。
  大门紧锁。唐家没人?连文先生也不在!
  不知道为什么,晏庭卓突然感觉,唐子帧搬了家之后,突然跟自己不亲近了。
  他心中蓦然涌现出一股沮丧感。
  也许是因为唐子帧错过了难得的一顿美味吧!
  他自我安慰着又回了家,
  这时候,阿井扛着一大捆柴火回了家。原来他是上山捡柴火去了。
  晏庭卓问他:“你知道八郎和文先生去哪儿了吗?”
  阿井答:“你忘了?他们昨日就去县城了,前天县令又来了一趟,亲自相邀,文夫子便去了。”
  晏庭卓那时候在地里一心收麦,压根没管过旁的事。
  他品了品,问道:“文先生这是答应要去县城教书了?”
  阿井回答不出来,他也不知道。
  晏庭卓忍不住叹气道:“我还打算做他爱吃的韭菜猪血汤呢!”
  其实他猜的不算错。
  唐子帧曾经对大魏心灰意冷,考个秀才也是为了让自己未来的日子好过些。但是多次往返县城,无论是村里、镇上还是县里,所有人的日子肉眼可见的变好,他心中对新王朝又燃起了希望。
  这些天师徒两人在家里聊起民生,让唐子帧又重新燃起斗志。他要继续考!他要考到郡城,再考去京城。他要做官,实现心中抱负!他心里还有一个隐秘的想法——迎自己的亲人回家。
  而文先生欣慰地看着自己的学生,心中也下定了决心——这个弟子以后肯定是要继续读书的,当弟子的去了县学读书,自己这个老师却窝在村里,哪有这个道理!更何况,读书育人,在哪里都不丢人。
  他给自己做足了心里建设,杨县令再次带着诚意过来,他便答应了。
  那厢杨县令在县衙后院乐得手舞足蹈,对丁师爷炫耀道:“可见我的诚意足,这下我父亲肯定还得夸我!听说陛下在网罗天下人才,以后等我任满离开,我就想个办法把文先生送到京城,送到陛下面前,嘿嘿嘿!”
  他满后院乱窜,丁师爷在背后看着他,恨不得把“体统”两个字敲进他的脑袋里。
  他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继续自夸道:“上次父亲夸我给他长脸,是因为陛下夸我教化百姓有功,这次我给县里直接弄个名气大的夫子,多教出一些像唐秀才这样年少有为的读书人,父亲肯定更会夸我!”
  丁师爷笑着提醒道:“唐秀才给你长脸了,你不赏点什么?”
  杨县令恍然大悟:“要赏要赏,本公子要重重地赏!”
  他顿时开始苦思冥想:“赏金银?不合适吧,读书人不是都很清高吗?只赏文房四宝,这也太拿不出手了!”
  丁师爷眯着眼看他:“这位曾经也是大家公子,如今落难了而已。你别用金银俗物亵渎了他。”
  杨县令不服气地道:“大魏皇帝都没了,再厉害的大家公子不还是得老老实实来我这里考秀才!”他转念想到唐子帧的脸,忽然不忍心说什么恶言恶语,只好收敛了脾气,道:“那我赏他个宅院,以后在县城里上学都不需要租房子,这算体面吧?”
  丁师爷又想敲他脑袋了:“你这是想把他放火上烤啊?”
  杨县令却有不同地想法:“我的钱,我想怎么花就怎么花!有本事让他们也十四岁考个案首给我长长脸!”
  丁师爷语塞,最后还是点了点头,转头就替他准备了县里的两座宅院的房契地契。
  那两座宅院只有一墙之隔,都是紧邻着玉河,其中一座隔壁就是县城里最大的书斋,对面就是县学,生活也十分方便。位置得天独厚,相信没有读书人能拒绝。
  而后丁师爷又做主添了两套文房四宝,生怕哪里不够雅致,亵渎了读书人。
  唐子帧带着文夫子进了城,不料收到这样的赏赐,心中也是一惊,连忙推辞。
  杨县令道:“听闻你也曾是大家公子,仆婢成群,没人伺候哪能安心读书?这不过一套宅子而已,不必如此。”
  唐子帧已经没有从前那么薄的脸皮,他坦然道:“实在是学生现在家底太薄,使唤不起仆婢。”
  杨县令和丁师爷面面相觑:“说好的清高读书人呢?!”
 
 
第一百二十三章 谁?色眯眯?
  最后还是文夫子一锤定音:“老夫年事已高,离不了我这徒儿照顾,让他跟着我住吧!”
  杨县令不是那种强迫人的,见状也应了。丁师爷暗地里又准备了“些许”财物送去了宅子,这事才算是找补回来,皆大欢喜。
  晚上,唐子帧躺在陌生的地方,几乎一夜未眠,城里比乡下还要安静,早上也没有鸡鸣。
  次日,文夫子留在县城,唐子帧却找借口租了一辆车回了村里,直奔晏家。
  他想亲自告诉几人这个消息。
  刚到门口,正好听到晏庭卓说:“我还打算做他爱吃的韭菜猪血汤”,一下子高兴起来。
  “我回来了!”他从车里钻出来,让门口两人都十分惊喜。
  晏庭卓笑着道:“幸亏你回来了,我做了红烧肉,你肯定没吃过。”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