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子帧迟疑了一下。
守孝的人在居丧期间不能科考,但新朝渴求人才,发明了“以日代月”的守孝之法,希望读书人早日入仕。
在法理上,他已经守孝结束,但心里面,他还在为家人守孝。
晏庭卓也看出来他的顾虑,说道:“那你只吃素菜,等你孝期过了,我再给你做。”
唐子帧点了点头,随之进了屋。
席间,唐子帧说了自己要去县城读书的事,晏庭卓很为他高兴。只是高兴之余,还有些怅然若失。
玉山却羡慕地道:“你这个年纪都已经是秀才了,我那个不成器的小师弟,如今还在识字。我师傅给他找了个老先生启蒙,但这小子坐不住,每天被先生打的哇哇哭。”
他懊恼地道:“早知道送你这里,你是真秀才,教书怎么也比家里那个强些。如今也晚了。”
他想了想,道:“你担着全家人的生计,我是不敢耽搁你的。不过你家阿井不是也在读书吗?要不,我把你家阿井带过去教教玉仲?”
阿井听到这里,有些紧张,他还是想在家里。
晏庭卓见他的样子,心里觉得好玩,对玉山摇头道:“阿井这个性子,你觉得能管得住玉仲?况且他自己也有课业,还是算了。”
玉山想了想,长叹一声:“算了,那还是老先生管得住。”
唐子帧吃着碗里的土豆,听几人边吃边聊,心里一下子安心了不少。
吃完饭,玉山和方大郎告辞而去。晏庭卓本来打算下午去摊子上看看情况,眼下也改了主意。
他对唐子帧道:“过两日是端午,我在家做点粽子,到时候和阿井去县里看你们。”
唐子帧应了,回去收拾了东西,又在祠堂祭祀了祖宗,这才依依不舍地出了门。
晏庭卓带着阿井把他送到县城,算是认了认门。
等他再回到家里,就开始准备做粽子。
本地的传统粽子是清水粽蘸白糖,是阿井最喜欢吃的口味。唐子帧爱吃蜜枣,晏庭卓他自己则最爱吃鲜肉粽。他每样都包了不少,往左邻右舍送了一部分,又从邻居们那里拿了不少菖蒲 、艾草,打算明日一起带到县城里去。
第二天两人都起了个大早。
晏庭卓将要带的东西往驴车上放,阿井则是如平时一样去鸡窝里捡鸡蛋。他前段时间孵的小鸡又长大了一批,已经开始下蛋。眼看着就攒了一篮。
他想了想说:“大哥,咱们把这篮子鸡蛋也带过去吧。”
晏庭卓见状,取了个筐,铺了厚厚的稻草,一层鸡蛋一层稻草地装了一筐。他拍了拍手,左右看了一下道:“应该没什么要带的了吧?你再想想。今天晚上我们不回来,要在那边住一夜的。”
阿井早早地跟方家跟自己年纪相仿的方五郎打好了招呼,千叮咛万嘱咐他要好好喂鸡喂猫捡鸡蛋等,现在也不慌,笑眯眯地说:“没事,走吧。”
俩人早上没做早饭,只一人怀里揣了两个煮鸡蛋,就这么出了门。
路上时不时碰到拎着艾草的村民,村民们如今见了他也十分客气了。
到了县城,发现县城的端午气氛也十分浓郁。
各家各户门上都已经挂上了艾草。
还有小贩担着两筐粽子沿街叫卖。
走到玉河边时,发现河里不知道什么时候多了两条龙舟,一堆人乌泱乌泱地围在那边。
两个人都有些好奇,打算先去文先生宅子里再说。
文家的门口也已经挂上了艾草。
他在门口停了车,阿井跳下去敲门。
仆从茅永开了门一看,知道这两人是主家的亲戚,不敢怠慢,连忙亲自卸了门槛,让晏庭卓将驴车赶了进去。
宅院是三进的院子,在这县城里不算小,但是现在就住了四个人,除了唐子帧师徒俩之外,就只有一个看门的仆从,以及一个烧饭的厨子。
杨县令本想着两个人都是富贵人家出身,使奴唤婢惯了,没想到竟然一个贴身伺候的都不肯留。
谁知传到县学里面,就成了文先生师徒耐得住清贫,让文先生在县学里的清誉更胜,连唐子帧都备受好评。
本来师徒二人一个在书房里悠然自得地品茗,一个坐在书桌前奋笔疾书。
但唐子帧有些心神不宁,字都写错好几个。好不容易听到人到了,将笔一放,往外快步走去。
晏庭卓和阿井在卸车里的东西。
文先生跟着走了出来,等他们卸完货,冷不丁地道:“大郎,你来书房,我出份题目你做做。”
晏庭卓一个趔趄,不是过端午吗?但他还是老老实实地去了书房,默写了一份经义,又做了一篇文章。
文先生皱着眉头道:“你是不是许多日子没好好读书了?难道你是不准备考秀才了?”
晏庭卓心中一凛:“当然不是!”他虽然不像古人读圣贤书只为考取功名入朝为官,但是涉及切身利益的事,还是要拼一拼的,毕竟见官不跪、免徭役都是实打实的吸引人!
文先生叹了口气:“若是往年,这个时候早就该考了。可能是新朝初立,还未形成定例。但学政没来,就是读书的好时候,万不可懈怠。”
晏庭卓连忙称是。
文先生又考校了一下阿井的功课,虽然没说什么,但脸色也好看不到哪里去。
两兄弟埋头对视了一眼,都觉得心里有点苦。
厨子小心翼翼地过来问:“先生,午时了,饭菜已做好,要现在摆上吗?”
晏庭卓肚子咕噜噜叫了起来。
文先生看了他一眼,脸也板不下去了,笑道:“摆上,去吃饭!”气氛一下子松弛了下来。
大家一起其乐融融地吃了饭,还尝了尝各种口味的粽子。
只听唐子帧随口说道:“我一个人晚上总是睡不着,要不阿井来陪陪我吧?在这里读书也方便。”
阿井高兴地道:“好啊,那我还给你当书童。”
唐子帧看了一眼晏庭卓,连忙说:“不让你当下人,就是咱们做个伴。”
晏庭卓也觉得这样很好,皆大欢喜。
这时,外面又响起敲门声。
很快,柳英卫神色冷峻地大踏步走了进来。
他看到晏庭卓二人先是一愣,跟他点头示意,接着才对文先生严肃地说道:“刚收到消息,新上任的学政在来郡城的路上,被杀了。”他看了晏庭卓一眼,道:“院试可能要延期。”
主考官被杀,考试肯定是考不了了。
但这种事实在是闻所未闻。
柳英卫接着道:“我已经接到命令,带人沿途清理匪徒,恐怕要好长一段时间不能来看您。”
一时间,众人心中都有些阴霾。
柳英卫来主要是为了说这个,他吃了两个粽子,像来时那样匆匆离去。
晏庭卓跟柳英卫基本上没有什么交情,但他知道古代从军的艰辛,心里也有些沉重。
还是文先生先反应过来,他温和地说:“下午玉河里有赛龙舟,热闹的很,你们几个孩子去玩玩吧。”
说着自己起身去了书房。
阿井听到柳英卫要走,本来有些不舍。不过他心宽,一听说有好玩的,立马又高兴起来。
玉河边果然热闹非凡。
他们到的时候,龙舟赛即将开始。
两条龙舟簇新簇新,听围观的人的口气,应该是杨县令出钱造的,也不知道准备了多久。
龙舟里已经坐满了孔武有力的大汉,只等裁判一声令下,就往前冲。
做裁判的正是杨县令本尊。他正站在一搜大船的船头,面前放着一架皮鼓。
杨县令一脸兴奋地挥舞着鼓槌,眼睛盯着丁师爷身后的旗子,就等丁师爷给他发“吉时到”的信号。
很快,那旗子一挥,吉时到了!
杨县令用力将鼓槌往皮鼓上一捶!
两条龙舟利剑一样冲了出去。
杨县令手也不停,咚咚咚咚左右手以此来,直将人震的热血沸腾。
阿井看准了左边那队会赢,见他们略超一点就激动地又蹦又跳。
偏偏唐子帧看中的是右边那队,他比阿井矜持,虽然没蹦,脸上的表情却像晴雨表一样,看的晏庭卓差点笑了出来。
他没看龙舟,倒是看人看的起劲。
旁边一个人推了推他:“你看什么看?”
晏庭卓被人推的莫名其妙:“我看人,我又没看你,碍着你了?”
那人一脸不善地道:“你见人家小书生颜色好,色眯眯地看了半天了,还偷偷笑,当我没看到?”
唐子帧的脸腾的一下就红了。
“谁?我?色眯眯???”晏庭卓大吃一惊。
第一百二十四章 成亲的年纪
唐子帧羞愤地看了一眼那人,又瞪了一眼晏庭卓,冷着脸拂袖离去。
“哎——”晏庭卓简直百口莫辩。
他愤愤地指着那人:“不会说话别说话啊。”
说完拽着阿井去追唐子帧。但正逢杨县令意气风发地下了船跟百姓挥手,许多人欢呼雀跃地涌过来,一下把三人冲散,转眼唐子帧就不见了踪影。
阿井在后面喊:“大哥,别管我啦,你先回去吧!我想再玩会儿!!!”
晏庭卓只能高声应了,逆着人流方向往外挤。
他从来不知道县城里能有这么多的人!都快比的上前世盛世了。难不成各村镇的人都跑到县城里了?!
费劲地挤出玉河前街,人一下子少了许多,晏庭卓才松了一口气。他转头往文夫子家走去。
回去一看,唐子帧已经到家了,自己躲在书房里不见人。
晏庭卓有心解释,却觉得尴尬,干脆跟文夫子打了声招呼,往三两油铺走去。
路过成衣店时,他看到店里小二挂起一件衣服,便鬼使神差地拐了进去。
距离三人之前剃头已经过了半年多,两个小孩的头发长得很快,日常在头顶扎两个小揪揪也看不出什么。但眼下唐子帧已经成了秀才,尽管没成年,他也是可以穿书生服带秀才巾的人了。
既然方才的误会已经错过了解释的机会,那就选一件礼物送给他,表示自己丝毫没有亵渎之意。这套书生服就很好,送了当是赔罪吧。
他直接向刚刚看到的那件衣服走去。
小二利索地拿过皮尺,过来要给他量身,边走边笑着解释道:“客官您身材高大,小店的这件衣服更适合清瘦的读书人穿,不过虽然无法试穿,却能定制,待小的先为您量身。”
晏庭卓制止了他,道:“我是为弟弟买的。他大约、嗯……这么高。”
说着在自己胸口处比划了一下,比划完心里也觉得好笑。这一年,两个人都长高了,之前人就只到他胸口,如今还是到他胸口,比划在他身上竟然一点都不显,也不知道小家伙气不气。
小二有些犯难:“这……衣服略大了些。小书生的也需定制的,您看要不把令弟请到小店量一量?只要有了尺寸,保准做的一模一样的。”
小书生……晏庭卓品了品,品出了一丝可爱。
他想了想,问:“你见过今年的唐案首吗?”
小二点了点头。
晏庭卓道:“我家弟弟的身形,就像唐秀才那样,照着他那样子做就是。”
小二恍然大悟:“唐秀才在我们这里做过衣服,那成,您给个一两的定钱。就要这个兰花的花样吗?听说如今读书人都爱竹子纹样呢。我家梅兰竹菊都做得。”
晏庭卓道:“就要这个兰花,跟别人不一样的。”在他心里,小书生还真的是那有冷香半缕的幽兰。
小二麻利地收了钱,给了他一个木牌,约好两日后来取。
他收了牌子,精神奕奕地走进三两油铺。玉山不在,他家罗夫郎却在。
罗夫郎素来是个爽利的人,此时见到晏庭卓,眼睛一亮:“晏师叔,我正要找你呢。”
晏庭卓一愣。
只见罗夫郎放下手里的算盘,笑眯眯地走过来把他拉到一边问:“我知道晏师叔不曾婚配,但不知道如今有没有说亲?可有中意的人家?”
晏庭卓对这种问题早有准备,他坦然拿出准备好的答案:“家父家母在世时曾为我订过娃娃亲。”
罗夫郎有些失望,但仍是关心地说道:“那后来可曾去找过?”
晏庭卓故作黯然地低下头道:“找过一次,说是举家搬迁,不知道去了什么地方。”
罗夫郎心思又浮动起来,委婉劝道:“之前世道乱的很,多少人家一别之后再见一面难如登天。”
晏庭卓顺着他的话点了点头,说了句客套话:“是啊,我们村里就有许多妻离子散的呢。”
罗夫郎见他一副没开窍的样子,索性直接问道:“师叔已经到了婚配的年纪,家里也该有个人操持。如果你那订亲的对象一直渺无音讯,总不能一直等着吧?”
晏庭卓笑了笑,道:“我打算过段时间再去找找,说不定找得到呢。”
罗夫郎忍不住问道:“那人如今的年纪也与你相仿吧?如果你找到的时候人家已经成了亲呢?”
晏庭卓坚持道:“我还是想先找找再说。”
罗夫郎看他油盐不进的样子,忍不住笑叹道:“我本想把舅舅家的妹妹说给你,谁知道没有这个缘分,罢了罢了,我也不操这个心了。”
他拍了拍晏庭卓的肩膀调侃道:“师叔也是个痴情人,哈哈哈。”说完笑着叫人奉茶,自己去柜台后面继续打算盘盘账。
晏庭卓仔仔细细地想了一下这个人设,觉得也挺好。现在这个身体才十八岁,他并不想那么早结婚,更不用说随便找个不认识的人结婚。
看来得找个时间出去一圈,“找”一下这个不存在的未婚妻。
晏庭卓在外面消磨半天,到傍晚才回到文先生家。
唐子帧又恢复成冷冷淡淡的模样,晏庭卓也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谁也没提下午的尴尬。
第二天他自己一个人带着文夫子布置的作业回到了村里,走时还答应阿井,将他最爱的黑白二猫带到城里来,帮他们守厨房。
41/77 首页 上一页 39 40 41 42 43 4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