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花灯会比昨天那种小打小闹不知强了多少倍。
晏庭卓推着唐子帧来到灯会区,在小少爷默默感受这种氛围的时候,暗搓搓地牵住了他的手。
唐子帧的手是凉的,被他一握,反射性地握紧了晏庭卓的手。
晏庭卓心中涌出一股惊喜,他看向唐子帧。
唐子帧跟受了惊的小猫一样,眼睛瞪的大大的,抬头看着他,但没有将手抽回。
晏庭卓也紧张地心怦怦跳,他看小少爷没有抽回手的意思,心中惊喜之余,又暗暗握的紧了些。
唐子帧被他握的一抖,不知道为什么,还是没有将手抽出来。
晏庭卓慢慢凑了过来,唐子帧紧张地不敢往他的方向看,就直愣愣地站着,正好对着的是自己画的萌虎下山。
他心里想:猛虎要下山了。
第一百四十九章 抓恋爱的夫子
“文先生答应我,做我们的媒人。我打算年后先把亲事订下来,你觉得如何?”
晏庭卓的话在唐子帧耳边响起,陌生的气息喷洒在他耳边,让他心跳一下子加快了许多。
但不知道为什么,唐子帧心中涌上来一丝他自己都没意识到的失望,好像自己在盼着什么似的。
其实,晏庭卓并没有在众目睽睽之下做出什么逾礼的举动,自己应该松一口气才是!
他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忘了回答问题,引得晏庭卓看向他,又问了一遍。
唐子帧觉得太近了,想稍微避一下,却被路过的 一个村民撞到肩膀,将他直接撞到晏庭卓的身上,耳朵更是直接贴到了人家的嘴唇上。
“小心!”晏庭卓慌忙将人楼了一下,唐子帧随着惯性歪到晏庭卓的怀里。
两个人触电似的分开,手也松开了。
唐子帧慌乱地回答道:“啊,好,好的啊。”脸却红了。
晏庭卓看他这慌乱的样子,心一横,总不能两个人都扭捏!于是将手又伸了出去,将唐子帧的手又握住,还来了个十指紧扣!
他又凑近了一点,看了看小少爷那抿起来的嘴唇和灯光下莹润的脸庞,到底没敢下嘴,最后还是鼓起勇气在对方的耳朵上又亲了一下,接着快速说出自己的心里话:“真想早点拜堂成亲啊!”
唐子帧被耳朵上两次蜻蜓点水般的触碰搞得头晕目眩,心脏狂跳,听到这话,他迷迷糊糊地说:“好,好的啊。”
“咳咳!”身后传来警告的咳嗽声。
文夫子凑上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扯开了两人,低声呵斥:“大庭广众,成何体统!”
说着对唐子帧说道:“扶为师回去休息吧,为师累了!”
晏庭卓眼睁睁地看着媳妇和老岳父走了,暗自感慨:古今中外的夫子,抓恋爱都是一个样啊!
-------------------------------------
过了正月,时间陡然快了许多。
宝桐村的村民们都在暗暗地为后面的春耕做着准备,就准备开春化了冻就下地干活。
有的心急的已经开始打算育苗,大部分人是在准备肥料。
去年大家都学了如何堆肥,这么久以来积了不少肥料。晏家更是因为养了不少鸡,还有羊,算是肥料大户。
晏庭卓自己有十几亩地,加上阿井的,还有唐子帧的,加起来有三十多亩地。
更不用说他还想趁着落户政策宽松打算多开点荒地。
如此算下来,他要耕的地绝对不是少数,对肥料的依然是十分渴求的,只能以后慢慢解决。
但改良农具真的迫在眉睫!人力有限,现在的农具生产力还是很低。有了耕牛,大型复合农具更适合现在的情况。
但他以前是学计算机的,对农具没有研究,只能凭着印象画一些小时候用过的农具,比如曲辕犁之类的,打算交给木匠研究。
播种用的他也只记得一个耧车,只记得大概样子,具体参数就记不得了。算了,也先画下来吧!
唐子帧没见过农具,也帮不上他什么忙,干脆在旁边帮他磨墨。
文夫子看他冥思苦想的样子,问道:“你说的那种农具是什么地方见过?老夫在各地都有些故交,可以写信帮你问问。”
这个问题,晏庭卓不好回答,只能含糊道:“当时太过年幼,我实在记不清是哪里了,就记得那车子比我还高呢,是个大家伙!”
文夫子也无法,只得写了几封描述的比较笼统的信给各位故友,问问有没有什么能帮助农户的新型农具。
几人正在谈着农具的事,阿井从外面闯了进来。
他喜笑颜开地说道:“大哥,柳大哥回来了!”
话音刚落,柳英卫已经站在了唐家的院子里。
他从上次来村里到现在已经过了许久了,晏唐两家都有了不小的变化,看的他目不暇接。
几人客气地见礼之后,他也被迎进了书房。
文夫子先开口:“这一趟差事办的可顺利?”
柳英卫一丝不苟地回答:“顺利,就是在那边耽误了许多日子。”说完看向晏庭卓,道:“舅兄,我有东西带给你。”
晏庭卓指了指自己的鼻子:“给我?不是给阿井?”这人在搞什么?出差回来不给老婆带点东西?
柳英卫点了点头,道:“在车上。需要两人合抬,你与我一同去搬一下吧。”
晏庭卓满头雾水地跟着他去了车边,开了车门一看,好家伙!
“这么大的犁!”他惊叹道。
真是心想事成啊!
两人合力将犁抬了下来。
柳英卫难得露出一丝笑容,道:“我知道舅兄关心农事,所以跟随县尊办差之时也打听询问了一番。”
他感慨道:“去了外面,方知我此前是何等井底之蛙!”
“哦?”文夫子感兴趣地让他好好给大家讲讲。
柳英卫坐在书房里,干巴巴地将自己一路所见所闻向众人一一道来。
什么新兴的良种、蜂窝煤、玻璃等放在南康郡属于新鲜事物,但在北地早就是寻常之物。
在那边,甚至还有一种不需牛马拉、自己跨上就能骑走的两轮车子。
说着说着,柳英卫都忍不住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我才知道,陛下未登基之前,在北地已经种了十年的土豆红薯了。那里的百姓已经早就不必再忍受饥饿滋味。听闻陛下南下时,沿途城池不战而降者居多,甚至还有百姓夹道欢迎的。”
文先生跟唐子帧对视一眼,感慨道:“大魏亡的不冤。”
晏庭卓却要被那所谓的“两轮车”炸懵了。
牛逼啊,前辈,自行车都整出来了,橡胶可不好搞啊。
他忍不住问:“那车是什么样子?”
柳英卫说不清楚,干脆捏着笔画了一下大概的样子,但他对这个倒是不太感兴趣:“这车子须得平地里才骑的了,我也只在他们府邸内见过,看来不是我等普通人用得起的。”
晏庭卓却不这么想。
他觉得,路是早晚会修的。
自行车、蜂窝煤和橡胶车轮都有了,那水泥还会远吗?
不过,他也确实觉得自己窝在一个小地方太久了,实在是应该出去走走。
等眼下这茬庄稼种上,再把结婚的事情忙完,他到时候可以跟玉山的车再出一趟远门。
大家说完正事,晏庭卓见阿井眼巴巴地等着,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干脆眼不见心不烦,去了方家。
他之前答应的开店的事还没有忘记,只是摊子上的事方家也舍不得,干脆跟他们商量一下,让方家再出个人,将这生意换人来做。
方兴文也有此意,而且应该此前方家内部商量过这事,人选定了方二郎,即刻就能够接手。
方大郎出摊回来之后喜不自胜,忙不迭地跑到晏家。
晏庭卓正在为此事纠结。他观察过镇上的市场环境,餐馆不多,竞争不算大。他们在美食街那边也有自己的地盘,不怕人捣乱,成本就降了下来。不过镇上的消费水平也不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本。
如果是在县城里开店,跟镇上恰好相反——竞争激烈,对手艺的要求更高,租金高,但县里的客人更大方,客单价更高,如果定位的是高端人群,回本说不定更快。
他将自己的想法跟方大郎说了,方大郎很务实地说道:“我就在镇上吧。我阿爹说了,饭要一口一口吃,步子太大怕扯着蛋。”
晏庭卓喷笑:“行,那我也不纠结了,反正美食街那边一条街都是我的,建个食肆方便的很!而且那边客流量大,也容易留住客人。”
方大郎高兴地道:“都听您的!”
晏庭卓哈哈一笑道:“那我们就来定一下菜单吧!嗯……干脆这样,要搞就搞个大的,就当宣传了。你最近先别出摊了,在家好好练练拿手的菜,等食肆盖好,我们就办个品菜大会,投票选菜单!”
方大郎一下子懵了:“品菜大会?不是我们自己定吗?”
晏庭卓反问道:“如果县里某家食肆的菜单制定有你的付出,你愿不愿意时时看顾,多多关注?”
方大郎立马懂了,他佩服地道:“师傅,您胆子真大!”
晏庭卓笑着说道:“我胆子大不大,就看你厨艺行不行了,可别给我搞砸了!盖房子这些天你挑点拿手的菜,好好练练啊!”
方大郎有些不自信:“我行吗,师傅?”
晏庭卓拍了拍他的肩膀:“你厨艺上是有天赋的,超过我是早晚的事,不必这么妄自菲薄。好好练!”
他当即去找了当初盖美食街的人来帮他盖食肆。
那工头很是愿意跟这种大方又体面的人打交道,只是听说了晏庭卓的要求,有些为难:“现在土冻的太实了,不好打地基啊!”
人力干不过老天爷,盖房子这事只能暂缓一下。
但是方大郎不想浪费这么久的时间,他突发奇想,在美食街搞了个小摊子,卖每天练手的菜。
要不说人只要想做一件事,怎么都能做。
看看方大郎,无师自通解锁了快餐盒饭。
但晏庭卓在某件事上,就没办法无师自通了,比如,射箭。
第一百五十章 不是那块料
晏庭卓之前脑子发昏,误以为自己手上有两把刷子,非要亲手为唐子帧打两只大雁回来。
现在在柳英卫的训练下,一天就清醒过来。
“我不是那块料。”晏庭卓放下了手中的弓箭,看着不远处的靶子上乱七八糟的箭痕,诚恳地对自己的未来的弟夫说道。
柳英卫也微不可查地松了口气。
自家舅兄的架子搭得还是可以的,但是吧……他确实更适合耍僧棍。
还是不要互相为难了吧。
“那大雁的事,我帮舅兄寻一寻吧。”柳英卫主动开口。
两个人短暂地达成了共识,柳英卫几乎是迫不及待地帮他接手了寻到两只大雁的任务,从教他射箭这件事上解脱了出来。
晏庭卓还是很相信这位兄弟的人品的,所以将此事完全放手,他终于有时间去做其它的事了。
万物复苏,几乎是一夜之间的事。
晏庭卓一边忙着春耕,一边忙着盖食肆,别的事都无暇理会。
文夫子也已经被柳英卫接去了县里,开始了新的一年的教学。
在不知不觉中,他就忙过了春三月,忙到家里面什么时候多了个小人都不知道。
这天晏庭卓回家早,正好有时间去给唐子帧做顿好饭,改善改善伙食。
到了唐家,他看到炕上坐了个小孩,正是是叶家那个上次来唐家吃过墨水的小孩。
那小孩正在老老实实地拿着笔描红,字帖应该是唐子帧写的千字文。
唐子帧见他回来,很是意外。
那小孩规规矩矩地站起来,口称晏表兄。
唐子帧轻描淡写地道:“我已经认回了叶家,嘉平算是我的弟弟了。”
晏庭卓呆了一瞬,他最近忙的完全顾不上家里,连这种大事都错过了!
他十分愧疚说道:“最近实在是太忙了,不成想你认亲如此仓促低调……该正经给你办一次认亲宴才是。”
阿井随口接了句:“大哥你的食肆不是要盖好了吗?就在里面办宴席多方便!”
好弟弟,真会给哥哥打广告!
晏庭卓看了一眼唐子帧,见他没反对的意思,就拍板定了这事。
他打算将宴席定在品菜之后,开业之前。
晏庭卓问过其它人家的开业流程,基本上都是叫个表演队伍敲锣打鼓热闹一番。他想了想,这个热闹不能少,但品菜宴更不能少!
在搞活动之前,他先让方大郎在家里试了一番,几个人大致定了一下品菜宴上的菜品,品质不稳定的就先不上了。
地锅鸡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这道菜是必上的。但在如何上菜这件事上,大家产生了分歧,主要是和晏庭卓的分歧。
晏庭卓基本上是想照搬现代的做法,饭桌打成锅灶一体的,但他一提出来,就遭到了所有人的强烈反对。
而且反对的理由出乎意料的一致——不能泄露菜谱!
晏庭卓忘记了,这个时代,这样一道大菜是可以传子传孙的。
方兴文又补充道:“这样又要添柴又要炒菜,烟熏火燎的,恐怕客人会介意。”
他从善如流,找人定制了几个保温效果比较好的大陶盆,暂时解决了这个问题。
之后,他找马掌柜印了传单,亲自在传单上写了阿拉伯数字打算抽 奖用,接着又写请帖请了里正、好几个村子的村长还有几位乡贤等有头有脸的人前来作为嘉宾赴宴。
虽说只是镇上的一个小店开业,但被秀才邀请当品菜嘉宾,走的时候还有礼物,也是一件既有面子又有里子的事。
因此大家都很给他面子,纷纷如约前来。
晏庭卓还拿了个大红的绣球,抛出去选了额外十个围观群众当品菜郎,一时间,拿着传单的人都热情异常,急着蹦着也要抢到绣球。
万幸晏庭卓提前找了村里的汉子维持秩序,才没让场面失控。
59/77 首页 上一页 57 58 59 60 61 6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