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白皮书:大唐无杖录(古代架空)——霂子已

时间:2024-04-14 07:14:12  作者:霂子已
  霄归骅听到此处又是心头一震,他原来是忘记了自己的么?只是记录在册,可是她来不及问,徐有功却嘴角轻扯,“若剥夺记忆,和死人又有何异?我的册录没在身上。”徐有功直视着两位前辈,他其实觉得很有意思,“倒是没曾想,我徐有功能如此被重视,但是……”随着这声但是,徐有功忽然笑容全数消失,他的声音清晰而坚定,每一个字都是经过万万次的深思熟虑——
  “若真为大唐着想,不是谁来当君主,而是需要一套公平、公正的律法体系,能够保护每一个人的权利,确保社会的正义和秩序!这才是真正的长远!”
  霄归骅原本已经抬起手来,想要询问徐有功是否忘了自己,然而在这律法搬出的一刻,她放下手,只是默默地站在他身边,眼中满是支持和信任。
  她一直确信的,她的二哥徐有功,心中有着比任何人都更加广阔的视野,他真正关心的,是大唐的长远未来和人民的福祉。
  李淳风和袁天罡眼看着徐有功如此,对视一眼后摇了摇头,“罢了,罢了。”他们异口同声,“这就是天意。”
  徐有功这次没明白他们的想法,不过,他终于把一切宣之于口,此刻无比的痛快,而他其实还写了一封书信,只是当他打算说的时候,不知道从哪里出现的士兵直接把他拿下,那一封书信也自然落入了李治的手中。
  那是徐有功写的……《告天子书》,内容和《告天后书》大差不离,但是更过分,把之前武则天的罪名全部数了一遍,又添加了前后,都给了李治。
  这封大逆不道的信到了崔玄的手中,随后又到了李治的手中。
  崔玄本身是武则天的人,但是武则天没打算用这份书信把李治如何,因为她看到书信时就想到了这时从前的李治第一次中毒时,就设下的计。
  只是苦了徐有功,这次都没有把罪名打出去就又被打入大牢。
  徐有功坐在牢狱的冰冷地板上,昏暗不明的光线下,四周静得可怕,只有偶尔传来的锁链声和远处守卫的低语,直到一阵很细微的脚步声逐渐靠近,打破了这片寂静。
  李治站在牢门前,看着徐有功,眼神复杂。
  牢房门没有打开。
  李治站在门前开口,“徐有功,”他的声音在牢狱的回响中显得格外沉重,“你是否认为,只有朕的罪责得到认定,才能为这一切画上句号。”
  徐有功抬头,目光坚定:“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律法之下,无高低贵贱。今日之问罪,非出于私情,是天下大义。我徐有功已经错了许久,眼下所求,不过是律法的公正执行。而惩治不了陛下,那么,臣就只能自己受死。”
  李治面色更加复杂,尽管这是他早有所料的结局,可真走到这一步,仍不免伤怀。
  抬手,有人打开牢门,李治走入牢房,坐在徐有功的对面:“朕知道你的心意,也理解你的行为。但律法之下无所分,可律法之上呢?有江山社稷的稳定。徐有功,你我皆为大唐忧心,但方法不同而已。”
  徐有功沉默了会,才缓缓说道:“律法无上下。”
  李治再次深深地看了徐有功一眼,长叹一声:“徐有功,你的忠诚与坚持,朕明白了。但若你真的离去,朝中少了一份清流,所以,今日朕来,除了看你,还有件事要告诉你。”
  徐有功警惕地看着李治,不知他又有何计划。
  而李治也不想隐瞒,直接道:“徐有功,朕让你离开牢狱,但不是释放,而是辞官。稍迟,将会公布你辞官的消息,这样,你就可以名正言顺地离开。至于‘问天子罪’,就当无事发生,但你记住,这不是为了你,而是为了大唐。”
  徐有功喉结滚了滚,知道这或许是李治能做的最大让步,但是,他没打算退缩。
  “那陛下的罪呢?”
  李治没说话,旁侧有太监要过来,被李治拦住,李治向徐有功微微一礼:“放心,今日之后,你会听到朕……病重的消息,你我其实无恩怨,只愿大唐长安。”
  徐有功微微一顿,接着便是重重地磕了三个头——
  “陛下,徐有功冒犯陛下,此生,都愿为大唐鞠躬尽瘁。”
  李治深吸一口气,看着徐有功,稍迟,徐有功缓缓抬头,两人的目光在昏暗的光线中交汇。
  李治忍不住再问道:“你……觉得朕该何时死,才能算是了结?”
  徐有功沉默片刻,才缓缓开口:“陛下是为了大唐的长治久安,为了律法的尊严而死,草民……不敢妄论。”
  李治深吸一口气,目光复杂地看着徐有功:“好,你切记,你今日辞官而去,是朕希望以身作则,也是希望你能明白,即便是天子,亦应遵循律法。但是等到朕……归西之后,你不可将此事记录在案。”
  “陛下以身作则,已表明我大唐尚存公正之心,待陛下归西,徐某也自会回朝堂,继续为大唐律法尽忠!”
  徐有功这句话就是说给李治一个定心丸了。
  牢房内,沉默良久,最终,李治轻叹一声:“看来还是你大哥了解你,徐有功,两位长老和朕都无法说服你,也许这正是你的不同。你追求的律法至上,而我们……不,他们追求的是大唐能有一个更稳固的未来。朕所做的一切,不过是为了她。”
  “走了,你也走吧。”
  伴随李治这句,徐有功再次磕头,虽说他未能找到立即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是此番对话已经表达了彼此深深的理解与尊重。
  “臣会回归将许敬宗,李素节等,全部缉拿!”
  徐有功再喊的话,李治没有再回说。
  只是在转弯前,李治回头深深地看了徐有功一眼,似乎想要将这一刻深深记在心中……这个人将会庇佑他的女人一生吧……
  徐有功则等脚步声彻底结束后,缓缓的穿梭过牢房,再出门,霄归骅在门外等他,告诉他长安城来了消息,元理想见他。
  徐有功这次没拒绝,与霄归骅一同穿过洛阳的繁华,来到长安闹市。
  长安,似乎因武则天和天子的离去而有些落寞,但尽管如此,还是人声鼎沸、车水马龙,只是与以往长安的欣欣向荣稍逊三分。
  街头巷尾,商贩的叫卖声此起彼伏。
  元理早早在信上约定的状元楼门口等着,还是熟悉的叫花装扮,徐有功过去跟他一起往闹市走,中途元理要了一串糖葫芦,徐有功也没有像往常那样拒绝,而是给他买了。
  眼看元理狼吞虎咽地吃着糖葫芦,徐有功轻道:“慢点吃,没人跟你抢。”
  元理抬起头,眼中闪烁着期待:“徐二哥,我还是喜欢跟着你闯荡江湖,你带我走吧。”
  徐有功轻摇头,“带不了,”那语气中透露出一丝无奈:“你是未来的储君,吃完了就回去。”
  元理放下糖葫芦,眼中闪过一丝落寞,又很快掩饰过去:“其实,我算了一卦,结果不算太好……”他说着,重新拿起糖葫芦咬了一口,声音中带着一丝洒脱,“算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那你辞官以后……要去哪里?”
  徐有功辞官后就立即过来了,想来是李治早早安排好了,这是给他的第四重考验,他眼中闪烁着自由的光芒:“四海之大,何处不可为家。”
  元理眼中则闪过浓浓不舍,“连我也留不住你吗?”
 
 
第178章 大结局
  徐有功离开洛阳,离开长安,随即带着一切回到蒲州。
  蒲州是白皮发现的地方,短短数年,河道便改变,但是白皮书所记录的一切仍旧在纸上重现。
  元理回归朝堂,接受正统的皇室教育,徐有功远在蒲州也听闻了一些长安洛阳传闻,比如——
  毒药师倪秋,因霍乱天下等若干罪名,数罪并罚,被罚凌迟处死,一并处死的还有他儿子……毒蝎。
  霄归骅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就告诉了徐有功,对于此事,徐有功兴致不高,周兴的处决是必然而不是偶然,而倪秋的死则代表了李治真心赴死。
  徐有功一直知道倪秋和周兴与李治的关系,但是,那又如何呢?谁知道倪秋会不会在死前把一切都安排好?谁知道李治是不是又为了把一切都做得完美?假装是为了正义,为了律法?
  倪秋死后,毒蝎接着被处决。
  虽然处决他的名字不是周兴,而是毒蝎,但是,毒蝎更乐意用毒蝎的名字赴死。
  关于他曾经犯下的种种案,甚至他没有犯下的案也挂在他们父子头上的,毒蝎无所畏惧,
  他不怕死,甚至希望死的时候,能被他最在乎的人所看到,比如,被霄归骅看到,被徐有功看到,看到他毒蝎是真的要死,不怕死。
  可惜徐有功没来,霄归骅也没来。
  但是现场很多人对他唾骂不止,用石头,用烂菜叶,臭鸡蛋砸他,但是他无所畏惧,他应以为荣,因为以此可偿还这辈子欠的人命债,虽然那债他永生也还不清,还不起。
  徐有功这边只是感觉心脏闷闷的疼了疼,等到傍晚时才询问霄归骅,毒蝎死了,周兴怎么办?
  霄归骅告诉他,取而代之的周兴是披着人皮面具的清凉山人氏。
  徐有功没说话,只是起身出去,过了会儿霄归骅去送饭看到他眼睛红红的不知是否哭过。
  徐有功确实落泪了,他不记得大哥,但是和大哥一样,周兴,倪秋也永远不会重现,一如,遭受这一切白皮书所带来苦难痛苦的人们,也永远不会活过来,而同样的案件也许……也不会再出现。
  而说来可笑,如今毒性发作的厉害,徐有功试图回忆起来白皮书的最初,都发现,一旦试图想,就大脑一片空白。
  可笑那《白皮书》三个字,竟是徐有功写下来的最后几个字,其余内容是空的,他不知道要填上去什么,只知道,自己好像被什么束缚着,困扰着,而他永远也想不明白。
  好像有个人偷走了他的记忆。
  而可怕的是,他知道这是怎样一回事,他的本子中还记录着关于他如何忘记一切的毒,但是再后来,本子也不见了。
  徐有功的家人们对此当然是心照不宣的不肯提起,霄归骅则因他忘记,也不再出现,徐有功彻头彻尾的忘记一切时,总盯着不远处的树,觉得……自己似乎在想念一个人,也许是一群人,但是他不断的询问周围人,是否他忘记了什么,结果都是一样的,大家都心照不宣的什么都不提,他只是蒲州的徐无杖。
  “你大抵是破案破傻了……”他的亲人们这样说,“要好好休息啊……”等等诸如此类。
  可是徐有功觉得不对,他看着自己伤痕累累,形同鬼一般的双手,脑海的伸出,有一个声音不断地说着——
  “徐二哥。”
  那声音,有男,有女,还有一个宠溺的,带着无奈的,似乎年长他些,又似乎比他年轻的少年音——
  “徐有功。”
  轻轻浅浅的声音。
  是谁?
  他不知道,不知道声音从何而来,可偏偏他又记得清楚自己的母亲,父亲,家族,学业,可唯独忘记了什么,有一天做梦中,他听到一个女子说话,说:“你不必牵挂从前,你是即将到来的大唐法官。”
  可梦醒后,一切都是空的,天,依旧是新的一天。
  而徐有功也依旧是固执的徐有功,就算是所有人都在告诉他无事发生,他一直在蒲州,可是他就觉得不对,他也固执地想着——
  总有一天他会记起来,又或者,他总有一天会遇到记忆里的人。
  他们是不是在哪等着他。
  当然,也不是没想过,或者……他们已经死了。
  当然,蒲州的生活和日常很快也让他慢慢充实起来,忘记了一切,而再一次有强烈的“失去感”是那日,顺着汝川的河流,一路前往汝阳述职。
  当路过那片岸边的浮柳与草花团时,他意识到某种缺失,好像草丛里应该有谁。
  可初晨的太阳像是爬格子一样一格一格的掠起,而他脑海除了空白一片,想不出任何相关的记忆。
  而一晃在蒲州,也已十年。
  十年间,路边的胡饼和陈皮水让他忍不住叫停了船家,停下来,吃了些,那味道愈发让他感觉……熟悉。
  他真的忘记了什么,还是所谓的前世呢?
  不清不楚的徐有功在这一年没有来得及进京述职,因为在他吃饭的途中,不断传来了长安的哀钟,太子李弘,猝然离世。
  钟声从长安洛阳那边,一个一个城池堡垒,迅速传到全国上下,徐有功对这位太子是赞赏的,听闻皇帝与天后巡幸洛阳,只有太子李弘留守京师监国,可因身体多病,庶政多决于辅佐的戴至德、张文瓘、萧德昭等人。
  但是,每逢灾害,比如前年关中旱荒,军队粮食供应不足,士兵的粮食只有榆皮、蓬食,是他命人供给米,各路捐赠和筹集,也是他为萧淑妃之女,义阳公主与宣城公主请求出嫁。
  这两位公主因为萧淑妃当年之事,被幽禁宫中,年四十不得嫁,是李弘向皇帝奏请让她们出嫁,当时听闻天后大怒,将她们许配给卫士……甚至冷落了太子一段时间。
  可太子李弘仍旧不依不饶,不断上书,继续我行我素,不是请将沙苑之地分借穷人,就是广散财,广救济……更更重要的是,他在位期间,还把许敬宗给拿下了。
  许敬宗此人,奸佞无比,徐有功记忆中与他接触不多,可是对于他的一切却莫名了如指掌,大概咸亨三年,许敬宗病逝,而这名前宰相之死,对于天后在朝中的势力来说,是一次重大的打击,而许敬宗据说就是太子李弘把他罪证搜集,最终,秘密处死!
  徐有功当时远在蒲州,看到消息就莫名激动,但事实上他很奇怪,自己与许敬宗并无瓜葛,为何会如此憎恶,但人已死,他心中也就放下此事。
  再有一事便是李素节之死,李素节此人,徐有功也不熟,可当李素节被李弘指控谋反“自戕”,徐有功也是莫名觉得出了一口气。
  但……李弘的死,虽然也是与徐有功无关,可却让徐有功万分痛苦,他将此事归类于,自己一直默默的敬佩着太子的所作所为,敢作敢当和为民请命等,所以才有一种惺惺相惜得感慨和为大唐失去了一名好储君而痛苦。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