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且,凉州和济州接壤,离的近。若是有什么问题,安定侯也能支援一二。如今他征兵初见成效,已有一万多人马了。
今次从郑家的拿的十万两银子, 得送去做军费。侯夫人来信,已和母后见过面。剩下的事情,有母后看着。你我不必担心。”
对于大越和北金,匈奴的历史,自然是慕容清比沈钰清楚的多。既然她做了决定,那就跟着她走。
一行人买了一些东西,做成商队的样子,前往凉州。
自从匈奴和女真分别占了草原和草原以北的地方以后,有一些三国交界处,时不时会有小型的厮杀和战争发生。
边镇的居民,也时常因为这些事情,损失财物和生命。
但是边镇州县也不少,驻军只能是在大型的城镇。并不能把兵线布满整个边镇线。
还有一日便到凉州,凉州附近有一座连绵的小山脉。叫做牢山。这座小山脉,附近倒是有一些村落。
田地也耕种了,但是并不说肥田。很多人,都还要进山讨生活。
慕容清一行人,也没到村落里借宿。在村外附近,扎了帐篷。
沈钰习惯性的拿出她自己用纸张做成的小本子和碳笔,记录一路的见闻,顺便画地形图。慕容清则是盘坐在铺上练功。
沈钰看着自家媳妇儿那仪态,忍不住又想过去一亲芳泽,被慕容清瞪了一眼后,老实的躺在床上等着她一起睡觉了。
沈钰内心不禁一阵哀嚎,自己过的实在太苦了!
如花似玉的媳妇天天在眼前,偏偏自己没机会动手动脚。
谁让自己是个弱鸡呢?一点功夫也不会,媳妇一根手指头就能制住自己。
沈钰觉得,自己这个时候,有点能体会古代驸马的无奈了。
公主殿下不召侍寝,就是驸马再有想法,也只能忍住。比如她现在。
慕容清一心练功,说将要到边境,危险重重,不能有丝毫的懈怠。不能沉迷情欲。
自从皇寺那一夜后,慕容清虽然和自己夜夜同床共枕,但是亲热的次数却是不多。
她每天都有诸多的事情要去忙,到了夜里,人已经十分的疲惫。自然也没有多大的精力,来和驸马亲热了。
沈钰觉得现在的自己,快成了一个深闺怨妇。好不容易修成正果,却还是清汤寡水的日子。
沈钰一边在心中哀嚎,一边等着公主殿下练完功。等着等着,睡着了。
第二天醒来的时候,沈钰出了帐篷,只见徐朗带着暗卫,已经在演练一些兵法和实战了。
看看日头,也觉自己起的有些晚了。她并没有在帐篷里看到慕容清。
见跟随的护卫,也少了一些人。便问道,“殿下呢?”
徐朗说道,“刚才殿下接到急报,上了牢山。”
沈钰蹙眉说道,“徐公公怎么没跟殿下一同前往?此地地势复杂,殿下所带之人又不多。”
此时另外一个护卫说道,“殿下说等驸马爷醒来,也去山上看看。”
“正是,殿下交代我,等驸马爷醒了,让我随驸马爷一道上山。” 徐朗说道。
沈钰听到眉头又拧到了一起,让徐朗等她一起,看来山上有事情发生啊。否则,不会特意交代徐朗,和自己一同上山。
“既然如此,即刻出发去找殿下。”沈钰说道,“徐公公留一部分人,看守营地。”
徐朗应声而去,沈钰担心慕容清的安危,没有等徐朗一起。便率先和几个护卫,一同上了山。
走了一会儿后,沈钰突然停了下来。
“有血腥味。”
几个跟随的护卫,神情立刻紧张了起来。全都把手按到刀柄上,警惕的看着四周。
倒是引路的护卫,神情不变,十分平静的说道,“驸马爷,前面山坳的地方,殿下就在那里。”
第134章 路遇惨状
沈钰看着领路的护卫,站在那里并没有动,只是冷冷的瞧着他。
其它的护卫,手仍旧是按在刀柄上,也都盯着那个护卫看。
这护卫见状,仿佛明白过来,急忙说道,“驸马爷,是前面的村子被匈奴劫了,还死了不少人。殿下让属下来通报一声。”
沈钰听了没有出声,那护卫见状说道,“老八,你难道还不信我?”
那个被叫做老八的护卫说道,“驸马爷,他可信。殿下这次带的人,多数都是暗卫。他和我从小就是搭档,亲人全死在了当年和匈奴的对战中。”
沈钰这才点点头,亲人都因为匈奴没了,断然不会做出亲近匈奴的事了。
她又点了四个人,留下做暗哨,这才跟着那领路的护卫,往前走。
山坳外面是一条狭窄的路,两边都是陡峭的山峰。只余这一条路通往前面。
沈钰看了看周围山上的植被,倒是都比较茂密。若是和平的年代,恐怕这山也能养活不少人。只是可惜了这个和平中夹杂着的年代。
她想了半天,觉得像两宋比较多一些,大越也是偏安一隅。匈奴和女真时不时的打一下,却都对大越虎视眈眈。
沈钰又想起来霍去病那一句著名的诗,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只可惜,大越的内耗也十分严重,隆庆帝只顾着自己修仙和平衡朝堂。却不顾边民的死活。
这古代匈奴的生存环境恶劣,除了草原就是沙漠。物资困乏,不劫掠,他们缺生活必需品。
若是能像大唐那样,有名将,有胜仗,有各国往来。边镇,未尝不能发展的一片繁荣。
古人诚不欺我,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啊。
穿过这片狭隘的山谷,里面的山坳,一眼望去,倒是有很大一片的平整。
里面也种了粮食,只可惜,这些青草香中,混杂着尸体的臭味。
另外一边的山上,流下来一汪清泉。
只不过,湖的旁边,横七竖八的躺着许多具尸体。
周围散落着一些木棍,农具。可见这些人死之前,也曾经和对方激烈的打斗过。
沈钰放眼望去,只见几个孩子被钉在地上,血已经干涸成了褐色。
后面有几个中年妇女,伸着手向着孩子方向爬去。但是身上的伤口很是凌乱,显然是被乱刀砍死。
沈钰和一众护卫,看到这么惨烈的现场,也都忍不住心中一阵冰寒刺骨。恨意满满。
沈钰抬头看见慕容清,背对着她站在湖边,身影在这山风中,显得十分的萧瑟和单薄。
似乎连沈钰来了,也没发现,也没有转身。
沈钰走过去,也没有说话,默不作声的拥住了她。
她前世看南京大屠杀的时候,对小日子的残忍十分深恶痛绝。
对那些死去的民众,也曾落泪。对慕容清的心情,也是能理解的。
慕容清以前多在京城布局,即便是杀人,也不需要她亲自动手。也许朝堂和后宫的刀光剑影,一点也不不比这些厮杀温和。
但她的确是很少见到平民百姓,被如此残忍的屠杀。
无论她功夫有多高,多么精于谋略,但仍旧是一个十八九岁的少女。
她面对这些普通百姓的时候,会怜悯,会惋惜,会痛恨。
像慕容清这种有责任心的皇室公主,对于自己治下的百姓,自然十分的珍惜。
尤其看到这些人里,还有未长大的孩子和女人,她怎会心情平静无波?
遇到这种属于不可抗力里的战争,沈钰也不知道如何安慰慕容清。她是从现代过去的人,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也是第一次见到冷兵器时代屠杀的残忍。
“咱们大越的普通百姓,最是淳朴善良。即便有时候,苛捐杂税多,他们只要能吃得饱,也都是任劳任怨。”慕容清静静的开口。
“当年,大越和前朝交战的时候,母后也曾试图逃离过。后来在被追杀的过程中受了伤,逃到这里,被这里的山民所救。
这些人见母后是中原汉人,也没有排斥她,还给她熬野鸡汤养身子。
今次经过这里,也是想表达一下当年相救的谢意。却没想到,他们遭此横祸。”
沈钰静静的听她倾诉,等她说完,方才说道,“尊严只在剑锋之上,规矩只在羽箭的射程之内。”
匈奴人对付汉人,可不管他们是大越的百姓,还是普通的山民。只要是汉人,都是他们劫掠杀戮的对象。
只要天下不太平,不把匈奴打的毫无还手之力,这种现象,不会停止。
虽然沈钰不知道现在的匈奴是如何凶残,但联想近代中国的战争。
只有奋起反抗,把他们打怕,打跑,才不会被奴役,被杀戮。
苟且偷生是不存在的,就算是避居到这样的山里。一旦被发现,就只能被屠杀。
“百姓们都是逆来顺受,他们只要有温饱就行了,从来也不奢望锦衣华服。”慕容清面带沉郁的说道。
“前朝本发展的不错,但我外祖父改革的时候,牵扯了太多人的利益。又太信任慕容家,把兵权下放才导致皇祖父他们反了。
仗打了那么多年,到父皇这里,才安稳了一些。只是边境,这么多年一直没有足够的军力来屯兵。”
沈钰想到了后世的军屯制度,闲的时候就种地开垦荒地,战时就出征。如今大越没有高产的粮食作物,在内地的普通百姓,也都是勉强果腹。
不知道土豆和地瓜在哪里啊,沈钰长长的哀叹一声。活人无数的红薯盛世,也不知道啥时候能到来。
自己穿越的时候,怎么没有自带系统。还好,记得炸药包的配比。
“殿下放心,等炸药包研究好了,那些匈奴人,也顶不住。盛世,会在殿下手里重现的。”沈钰说道。
“这些天杀的匈奴人,怎么连女人和孩子都杀!”海棠和徐朗此时已经到了这里,在各处的山洞查看。
只见一个孕妇,仰面朝上,肚子正中被一次木棍贯穿了。血流了一地,在她的周围。
慕容清脸色铁青,身子一颤,紧紧的握着沈钰的手不放。
第135章 民生疾苦
暗卫里有几个是在边镇生活过几年的,为了注意匈奴的动向。
其中一个人说道,“匈奴人每到冬天和春天,都会出来劫掠,俗称打草谷。
平时的其它季节,也会时不时的出来打草谷,将汉人看做畜生一般。只要遇到,要么杀了,要么是带回去当奴隶。
这些人躲到山里,想必也是为了躲避匈奴人。可怜最后还是被发现,死于非命。”
慕容清听了问道,“这凉州的刺史是谁,兵力守备如何?
虽然匈奴人来去匆匆,但屠村这种情况,还是深入到了凉州内部,怎么凉州方面却毫不知情?”
“回殿下,凉州刺史是徐介举荐的门生。来此应该是想要一番地方上的经验,回京再升迁。
至于兵力,整个凉州的守备军,应该有八千人。”徐朗说道。
“既然他知道自己早晚要回去,对凉州的百姓,不会多么费心思的。”沈钰说道。
慕容清思索了一会说道,“琼州和济州,秦州,凉州,都是挨着的。既然我们的三州缺粮草银子,那我们便去凉州城内走一趟吧。”
一行人骑马前进,沈钰不会骑马,慕容清带着她共乘一骑。
从山里一路往外,过了约莫一个时辰,沈钰觉得自己的屁股都快被颠成了八瓣的时候,终于看到了一个村庄。
慕容清坐在马上,看了一圈这个小村子说道,“徐朗,差人去打探一下。”
徐朗向后看了一眼,两个个护卫翻身下马,结伴去了村子里面。
两个人连走了四五家,到最后一家的时候,才打开门进去看了看情况。
推开门后,环视了一圈,又很快的退了回来。接着又直接翻墙去了下一家,仍旧是很快就出来了。
“殿下,这村子已经空了,没有人。连吃的用的也一口没有。只有两户有人,但已经死了。”那暗卫半跪着回禀道。
“死了?”慕容清眉头紧蹙的问道。
“是殿下,这村子里的人,应该是举村搬迁了,只剩空荡荡的房子。”
慕容清沉沉的叹了一口气,翻身下马,往村子里走去。沈钰见状也跟着下马,往里走去。
有一股尸体的臭味,从两个不同方向传来。
慕容清向着其中一个走去,拿出手帕,捂住鼻子。
徐朗在前面,一脚踢开那摇摇欲坠的门,看到里面一对上了年纪的男女,双双躺在只剩一个木板的床上。
尸体有些腐烂,死了已经有一段时日了。
沈钰去院子里走了一圈,整个院子的所有房子,都干干净净的,一粒米都没有。
就连野菜团子,家具,农具,一概没有。
“殿下,这两个人应该是饿死的。”其中一个护卫说道。
慕容清脸色沉沉的没有回话,转身出了门翻身上马。拉了沈钰一把,一扬马鞭,向前奔去。
沈钰坐在颠簸的马背上,一边紧紧抱住慕容清的腰,一边费力的思索着刚才的问题。
怎么会饿死?刚才看村子外面的地,那庄稼才收割不久,怎么一点余粮都没有?
难道因为是边镇,这个村子的粮食,都被抢光了?匈奴竟到了这么猖獗的地步吗?
这凉州的刺史,真是个摆设。
在沈钰觉得自己的忍受力快到极限的时候,终于到了一个小的城镇。
沈钰看到这城镇里的人,却一点也觉得轻松不起来。原因无它,因为这里的百姓,大多神情麻木,衣衫褴褛。
很多人并没有布鞋穿,脚上大多都是一双草鞋。
小镇并不大,房子也都是土坯房,房顶加盖的是茅草。也有一些商铺,但都不大。生意也比较冷清。
镇上尘土飞扬,把沈钰差点呛出过敏性鼻炎。街道上的土路,垃圾成堆,苍蝇嗡嗡的成群。
沈钰见慕容清紧紧的皱着眉头,看向前方不远处的围着许多人的地方。
一些穿着粗布衣服的人,围在一起仿佛在看什么。
慕容清一行人一来,目光都纷纷投向了她们,这行人毕竟都是穿的绸缎衣服。
护卫们早就扮做路人,隐在了周围散开保护她们。
慕容清只留了徐朗,海棠和一个护卫在身边。沈钰也只带了青松和青竹。
60/99 首页 上一页 58 59 60 61 62 6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