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首的男人身量颀长,面容英俊冷峭,看上去很是沉稳的一张脸,脚下的步履却如疾风一般,仿佛一刻也不能等地迈至了老人跟前。
闻峋站在外间㑲楓稍宽一些的田埂上,淡声开口:“久别重逢,李叔可否请晚辈进屋叙叙旧?”
老人拄着锄头,掀了掀头上的遮阳草帽:“敝舍粗陋,不便迎客,怕是会怠慢了二少。”
从接管闻家的权势起,所有人对闻峋的称谓便从二少变成了先生,只有这位在闻淙身侧侍奉了二十多年的老管家,始终未曾改口。
老人是一路跟着上一任闻氏家主,也就是闻峋的父亲走过来的,自二人出生后,便被分去了闻淙身侧照料。闻淙去世后,便退居故乡,与山水为伴,不问世事。
闻峋尊敬这位对家族效忠的老人,因此从未计较过这些细枝末节,即使知道老人心中只奉闻淙为主,也在他面前谦称一声晚辈。
可这位尊长背地里做的事情,未免也太不将他放在眼里。
闻峋冷笑一声:“李叔做事向来细致,怎谈得上怠慢,莫非是屋子里藏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东西,才不敢邀请晚辈进去?”
老人面不改色:“家中都是些年时已久的摆件,虽然旧了些,却也还没到见不得人的地步,二少若是想看,便里边请吧。”
踏入屋舍,入目便是一张生了裂纹的八仙桌,旁边放着五斗柜、矮几等物件,边角皆有不同程度的破损,但面上却很干净,看不到灰尘。
闻峋的视线鹰眼般在屋子里梭巡一圈,转而抬脚向里屋踏去。
空气中弥漫着浅淡的香火味,紫檀木案几上明烛高烧,中央奉着一台灵位,一旁相片上的男人眉眼疏朗,目光温和。
闻峋盯着那座灵位,目光扭曲得几乎化成实质:“李叔对兄长倒是忠心。”
老人一路跟进来,看着一行人气势汹汹地进了屋,脸色却仍没有什么变化:“分内之事罢了。”
男人脸上浮现出一丝冷笑,像是连表层的体面都不愿再维持,一声令下:“搜!”
十来个年轻力壮的黑衣人,立刻便在屋子里翻箱倒柜地搜查起来,他们显然是训练有素,翻找一阵后,竟然还能把东西原封不动地恢复成原样。
七八分钟后,屋子里每一寸能藏东西的地方,连里屋供奉的牌位后面都找过了,还是一无所获。
闻峋一张俊脸阴沉得能滴水,他上前一步,目光直直地逼视着八风不动的老管家,一字一句问:“你把东西藏哪儿了?”
那个铁盒子是他亲手放进闻淙墓里的,不可能无缘无故地消失,唯一合理的解释 ,就是有人暗中把它挖走了。
而前两天,他已经查到,就在几个月前,也就是他刚和姜渔谈恋爱的时候,这位闻淙身边已经退休三年的老管家,忽然去了一趟闻家老宅,说有些旧物忘记带回来了。
室内光线昏暗,烛火将男人高大的影子扭曲拉长,投在凹凸不平的墙面上,如同幢幢鬼影。
管家站得笔直,一双纹路横生的老眼平视着前方,古井无波:“我不知道二少在找什么东西,但既然我这里没有,便请回吧。”
闻峋后槽牙紧咬,磨得齿根生疼。
他从不出错的直觉告诉他,东西一定是老管家带走的,但若是没被藏在这里,又会在哪里呢?
男人脸上露出势在必得的阴狠,就算翻遍整座山,他也要把东西找出来。
倏尔,一阵微风从墙上的小窗透进来,扬起一小撮香灰,在空中晃晃悠悠地飘散。
鼻间钻入香烛燃烧后特有的气味,闻峋视线忽地一凝。
那双狭长漆黑的眼眸如同鹰眼,死死盯住了灵位下飘着烟的香炉。
摆放着灵位的案几上纤尘不染,一看就是经常被人细心擦拭,可香炉宽大的肚子里却盛了厚厚一层香灰,像是许久都没清理过了。
闻峋心脏蓦地一跳,径直抬腿走过去,伸手刚要拔出炉子里的香,一直没动过的老管家却忽然上前一步,抓住了他的手。
即使到了这时候,老管家的神色依然平静:“大少已经过世多年,生前也不曾和二少结怨,还望二少高抬贵手,莫要扰了兄长安宁。”
然而男人此刻的双眸已然猩红,如同被烧毁了理智的野兽,再顾不得是否会冒犯尊长,朝身后厉喝一声:“阿锋!”
名为阿锋的心腹立刻走上前,握住了老人的肩膀:“李叔,得罪了。”
他按的力道和位置都很巧妙,不会把人弄痛弄伤,却卸掉了对方的力气,让人不得不松开手。
老管家被几个人按住,带到了一旁,事已至此,他也没有再挣扎,只是面容平静地等待着接下来会发生的事。
几根整齐燃烧的香被男人一把拔掉,扔在了地上。
炉子里的香灰温度并不低,甚至还冒着白色的烟,闻峋却眸光一狠,没有半分犹豫地徒手插.了进去。
不多时,他便从里面摸到了一个滚烫的铁盒子,边角圆润,没有顶盖,焊接得浑然一体,正是当初他亲手放在闻淙墓里那只。
闻峋冷笑一声,仿佛浑不在意自己被烫得灼红的手指,将盒子交给手下人,寒声下令:“打开它。”
盒子很快便被专门的工具切割开,露出其下掩藏多年的东西。
那是一绺头发。
不,是两绺不同的头发,一绺柔软乌黑,一绺干枯发糙,泛着不健康的亚麻棕色,两缕头发被人打了个结,紧紧束在了一起。
打结的发丝之下,压着一份折叠起来的纸张。
展开后,上面的字迹疏朗俊逸,排列整齐,分别写着他妻子和他兄长的生辰八字。
而两人的生辰下面,又分别写有两句短诗。
一为,“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二为,“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那是一份婚书。
第55章 “他是我的小鱼儿。”
55
管家是在三十岁那年,从难产的闻夫人手里接过襁褓中的闻淙的。
不同于双生弟弟面色红润,身强体壮的模样,手里的这个婴儿瘦骨嶙峋,皮肤惨白得泛青,细溜溜的小胳膊仿佛轻轻一捏就会断掉。
或许是对这个从出生起就被医生断言活不长的的孩子心有亏欠,当时的闻家家主将闻淙分给了他,说他是自己身边最信任,最得力的人,要他从此全心照顾好闻淙。
而各项指标都非常健康的闻峋,则被分给了另一位管家照料。
管家已经不记得自己带着这个孩子跑了多少次医院,从咿呀学语的幼童,到五官渐渐长出棱角的少年,他陪伴闻淙的时间,比闻父还要多。
管家记得,在刚学会说话的时候,闻淙和他的弟弟一样,话是很多的,性格也活络,两个小孩都对这个崭新世界里的一切充满了好奇。
只是后来,随着年岁渐长,小孩似乎也渐渐明白了自己和弟弟的区别。
弟弟可以和幼儿园里的小朋友一起踢足球,可以别的小男孩打架,可以在下雪天和玩伴一起打雪仗,可他却不能。
羸弱的身体全靠数不清品类的药物吊着,能维持正常运转已是艰难,他在家里的草坪里摔一跤,围着他的所有佣人都要大惊失色,更别说去做什么剧烈和危险的运动。
于是管家发现,闻淙慢慢改变了自己的爱好。
他不再坐在巨大的玻璃窗前,望着楼下奔跑玩耍的弟弟发呆,然后转过头来问他们,他什么时候能好起来,下去和弟弟还有其他小孩一起玩。
他开始去学习一些同龄的小孩不会喜欢的东西,比如画画,书法,围棋。
家里请来的每个老师都说他很聪明,很有天赋,不仅学得快,还具备大部分同龄小孩都没有的耐心。
同样,管家发现他也变得比之前更安静了。
以前闻峋从外面玩耍回来,兴致勃勃地和他讲起今天发生的一些趣事,他会很感兴趣地微微睁大眼睛,认真聆听,有时还会被逗笑,和弟弟一起说些有的没的。
但渐渐的,他只是倾听,却不再说些什么了。
偶尔,那张俊俏的小脸上,还会闪过一丝不着痕迹的厌烦,风一样转瞬而逝,掩藏情绪的能力仿佛不像个小孩。
年幼的弟弟自然是看不出这些的,所以往往到最后,闻淙会温和地出声告诉自己的弟弟,说自己今天还有学习任务,或是别的什么事情要完成,暂时不能和他一起玩了。
再后来,闻峋开始上初中,而闻淙因为身体原因,依然只能和从前一样,请家教来家里上课,然后在每天下午,看着自己的弟弟披着一身外界的明亮色彩进屋。
闻淙的学业很好,虽然没有学校里的同学做对比,但每一个老师都说,这是他们教过最优秀的学生。甚至,老师告诉管家,闻淙在初中阶段就已经掌握了高中的全部内容。
但就是这样,十五岁的闻淙还是在一次大病初愈后,安静地坐在窗前,望着漫天飞雪对他这个管家说:“李叔,下次不必这么费劲地救我了。生命对我而言没有多大意义,多活十几年,或者明天就死掉,在我心里没有区别。”
闻淙的生命在日益凋敝,而他的双生弟弟却一日比一日蓬勃。
大抵是这样对比明显的日日相见太过残忍,又或许是父母不在后,兄弟间的联系便不如之前紧密,总之,闻父因病去世的第二年,闻淙便从和弟弟生活了十七年的别墅里搬了出去,独自居住。
那之后,管家便察觉到他变得更加寡言,常常一整天都不会说一句话,哪怕是和他这个从小相伴到大的管家。
直到二十岁那年,闻淙病情恶化,好几次半只脚踏入鬼门关,又硬生生被全球最好的医生从死线上拉回来。
也是在这次过后,闻淙告诉他,他彻底厌倦了这种日子。
他几经劝阻,还是拗不过闻淙,便带着一行人,随着闻淙搬去山里静养,或者说,依照闻淙的心愿,让他在一个不受打扰的地方度过自己最后的生命。
管家没想到的是,在香山小筑修建完毕,他们搬过去的第一天,一个形容狼狈的少年从山林里蹿出来,慌慌张张拦下了他们的车。
少年生得很漂亮,即使衣衫沾满泥水,脸上还有被树枝划出来的血口子,也依然挡不住那世所罕见的美丽。
在管家的了解中,闻淙的性子自知事以来就很淡漠,许多时候,甚至可以称得上是冷漠。
小时候,闻峋看见路边的流浪猫,会问能不能捡回家里养,但闻淙只会淡淡瞥过去一眼,然后安静地把视线移开。
后来闻父去世后,闻淙和闻峋开始接管家里的一些产业,闻峋占多,闻淙占少。
众人都说闻家大少温润如玉,却无人不惧他在商场上冷酷到残忍的手段。竞品公司被他逼得濒临破产,债务人从高楼一跃而下,家属闹到他跟前来,他也只是淡淡地留下一句,人各有命。
连脸色都不曾变一下。
管家以为,闻淙不会对世间的任何事物生出恻隐之心。
可那天,闻淙像是捡一只小猫般,把哭着求救的少年捡回了家。
一开始,他并不怎么去管姜渔,还是和往常一样,大部分时候都独自待着。
但奈不住少年本性活泼,接触几次后,少年似乎觉得救自己的哥哥是个温柔善良的好人,初来乍到的胆怯与不安渐渐褪去,少年便时常主动缠着人,像只小鸟一般,在安静的闻淙旁边叽叽喳喳地说话,问这个问那个。
闻淙喜静,管家原以为他会受不了聒噪黏人的姜渔。
但两个月过去了,闻淙仍然没有要将人送走的意思,甚至请来了各行各业的老师,专门为少年发掘兴趣与擅长所在。
无巧不成书,姜渔表现得天赋异禀的古典舞,正是闻淙喜欢欣赏的东西。
没多久,一座足有七层的舞蹈楼在后山拔地而起。
闻淙坐在明亮宽敞的舞蹈房内,望着正随着鼓点专心起舞的少年,浅笑着问他:“李叔,小渔这样漂亮,你说阿峋要是见了,会不会也喜欢?”
管家愕然愣在原地。
还不等他想好如何回答,跳完舞的少年已经欢快地跑过来,鸟儿一般投进身形清瘦的男人怀里,一口一个阿淙哥哥地拉着人往别处玩儿去了。
*
闻淙开始严格限制少年的出行,从前,在香山小筑里待闷了的姜渔还可以独自出门,到附近的山头去玩会儿,而现在,没了闻淙的允许与陪同,他一步都踏不出去。
少年心思单纯,从没有接触过外界,干净得像一张白纸,经过之前的事情,又对外面未知的世界充满了害怕与不安,即便被这样对待,也没觉得有哪里不对。
但完全断绝与外界的接触后,姜渔的世界便只剩下了闻淙一个人,闻淙几乎占据了他生命的每一分,每一秒,闻淙就是他的全部。
他变得愈发黏闻淙,男人走到哪里就要跟到哪里,大半天没看到男人,就会心慌不安,像是丢了神儿一般焦灼又无助地哭泣。
这样的状态当然是不对的。
在少年又一次因为男人的外出而哭泣后,管家终于忍不住开了口:“先生,小渔少爷...似乎对您依赖得有些过头了。”
而闻淙只是面容温和地看向他:“李叔,你知道的,不是吗?”
闻淙虽然病弱,但面容清俊,眉眼如黛色的远山,不笑时静美,笑时如春风。
可管家望见男人嘴角噙着的笑,却一瞬间透骨冰凉。
是...他是知道的。
他知道姜渔身上的依恋型人格特征,是闻淙一点一滴,亲手养出来的。
少年在孤儿院长大,原本就很缺乏安全感,独立性也很差,生来就有些黏人。可闻淙...明明知道这一点,却没有加以纠正。
甚至,男人故意纵容了这一点,把少年养得像一株依附于他的藤蔓,离了他就无法存活,更遑论生长。
管家把一切都看在眼中,只是潜意识里,他一直不愿相信而已。
他眼看着那个孱弱的少年长大,整整二十年,可时至今日,他都没有看透过闻淙。
看见他的怔愣,闻淙淡淡收回目光,像是什么都没发生一样,用小勺舀起饲料,随手撒在了鱼池中。
男人声线平静,像是终年不起波澜的死水,却又凉薄如秋风。
“他是我的小鱼儿。”
*
好景不长。
在香山小筑的第三年,闻淙的病情又开始恶化。
医生说,如果保守治疗,最多还能再活两三年。不过如果采取比较激进的化疗方式,有一定的几率,能够延长五年以上的寿命。
43/80 首页 上一页 41 42 43 44 45 4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