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上的蝴蝶骨和颈下的锁骨,都是萧明允喜欢的,还有重生以来白嫩嫩的手和脚。
谢澄安什么都不知道了,他不知道现在是什么时辰,也不知道这是第几次,他只记得萧明允让他背千字文。
背错一个字就要受罚,然后从头开始背,谢澄安都急哭了,背了一晚上,连十分之一都没有背完。
谢澄安睡到第二天下午才起来,哦不,他没有起来,他起不来,就连眼皮都重得不想抬。
萧明允:“醒了?”
谢澄安睡着的时候,萧明允找到了那个放着小石头的盒子。
离开京城的时候,根本顾不上带它,没想到他和谢澄安已经共同经历了这么多。
萧明允把小石头拿出来看了看,笑了笑,又放了回去。
谢澄安不说话,也不睁眼,就噘着嘴,来表达自己的不满。
萧明允把勺子送到了谢澄安嘴边:“喝水。”
“都跟你说,”谢澄安一出声,眼泪就流了出来,他的嗓子已经完全地哑掉了,萧明允这个吃人不吐骨头的妖精!
萧明允哄到:“是我不好,我跟你保证,下次绝对不会弄到那么晚,下次你说了算。”
谢澄安噘着嘴。
萧明允:“那,半个月以内不要鱼接鳞。”
谢澄安噘着嘴。
萧明允:“一个月。”
谢·气鼓鼓·澄安:“一个月以内别碰我!”
萧明允摸着谢澄安的头,哄到:“好,都听我们安郎的,安郎乖,先喝水,然后把饭吃了,给你买了小笼包,全京城最好吃的一家。”
谢澄安:“明允。”
萧明允:“嗯?”
谢澄安:“小黑球可以抹去一个人的记忆啊?”
萧明允:“嗯。”
谢澄安:“我的记忆被抹去过吗?”
萧明允:“我向你发誓,绝对没有。”
谢澄安:“你能不能跟小黑球说说,让他永远都不要抹去我的任何记忆啊?”
萧明允:“如果是一些很糟糕的记忆呢?”
谢澄安:“那我也要记着,你想啊,万一我把那些糟糕的事情忘记以后,又犯了同样的错,或者上了同样的当,那样岂不是很可怜?”
萧明允想了想,说:“好,我答应你,小黑球永远不会抹去你的记忆,任何记忆都不会。”
谢澄安在床上躺了三天,萧明允本来想带着他在沿路逛一逛,可是医馆已经开业了,他不能耽误太多的时间。
淮安府的东城区比较落后,一直没有大夫愿意在这里开医馆,直到谢澄安开了康宁堂,这里的百姓看病才方便了一些。
谢澄安走得急,什么都没有交代,康宁堂突然关了三天门,东城区的百姓们都很担心,担心谢小大夫是因为赚不到钱,不打算开了。
听说康宁堂正常营业了,该看病的,该拿药的,看热闹的,呜呜泱泱围了好些人,他们的脸上都带着微笑,眼睛里面都带着光。
谢澄安:“前两天有些急事,没有给大家交代就关了门,实在抱歉,我向大家保证,康宁堂会一直开下去的。”
“太好了。”
“谢大夫真是个大善人。”
“从前去中心街看病,一来回就得一天,现在好了,早早地看完病回去,家里所有的活儿都不耽误。”
“是啊,谢大夫真是活菩萨。”
他虽然要价不高,但又不是不要钱,哪里是什么活菩萨嘛,谢澄安都有点不好意思了。
听着百姓们对谢澄安的称赞,吉祥也十分地高兴:“都别挤!看病的排西边,拿药的排东边!”
有皇帝御笔亲题的对联,谢澄安每天都忙的脚不沾地,根本腾不出时间去陪萧明允。
以前,谢澄安只有每天上午坐堂,下午让吉祥看着店,他不是去杂货铺找苏时景,就是去糕点铺找王信开。
回来的时候,还能给萧明允买点好吃的,做一顿称心的晚饭。
可是现在,谢澄安每天直到天黑才能回来,萧明允看着康宁堂里,那副金灿灿的小对联,好几次都想劈了它。
他们一直住在恒昌酒楼,新宅是最后装修的,才装好,工人倒是好找,钱也有,就是监工的吉祥只有一个。
萧明允捂着谢澄安的眼睛,直到家门口才放开,谢澄安在心里吐槽道,他又不是没见过,翻新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还神神秘秘的。
谢澄安一抬头,发现牌匾上面题着谢宅。
谢澄安:“我们走错了吧,不是萧宅吗?”
萧明允:“就是这儿,我们的新家。”
萧明允从来没有对谢澄安说过很爱很爱,可是他一直在拼尽全力,让谢澄安知道。
今天晚上是谢澄安主动要的,一个月太久了,算了,好在谢澄安明天还要去医馆,萧明允没有太过分。
萧明允总是喜欢从李秉文家挖人,可是李秉文家真的挖不出人了,他雇了四个小厮,事先用天眼观察过他们,确定人品是可靠的。
小厮们负责打扫院子,整理客房,等等杂事,萧明允另外雇了一位做饭的大娘。
选了个良辰吉日,请了三五好友来捧场,新宅要请人闹一闹,他们便正式地住了进来。
修行功法和百工图全都没有送出去,萧明允又开始继续研究游戏机了,一步一步来吧。
两个人各忙各的,很快就是春节,为了能让大家好好的过个年,萧明允计划十一月就开始结算,年底之前分红。
以后每年的盈亏,也都是从上一年的十一月,核算到今年的十一月。
糕点铺的账最简单了,利润他们和王信开对半分,再给伙计们发点年终福利,就行了。
杂货铺就复杂了,不同的产品,各自销了多少件,分别得到了多少收入,都得计算出来,还得和总收入对上。
再除去各项成本,算出盈利,苏时景要将盈利的数字告诉给项元齐。
项元齐要给根据做工的数量,给每一位工人计算分红,好在他们在这方面很擅长。
有很多人想要加盟神奇糕点铺,萧明允便抽空定好了规则。
每个想学习制作神奇糕点的人,都得给王信开交二十两银子的束修。
王信开会毫无保留地教给他们,也不用洗衣做饭、敲敲打打等方式考验他们的心性,就是真心实意地让他们学。
不管是在淮安府还是其他州府,铺子的选址和装修都是萧明允决定,铺子和其他所有的固定资产,也都是萧明允出资。
加盟人只需要出力,严格来说,这不算是加盟,而是萧明允开了分店,又雇了他们做糕点。
跟王信开不同的是,分店的利润,萧明允跟他们七三分。
可是不用投资,只用干活,就可以拿到三成的利润,这已经是大庆所有的合伙方式里,风险最小,收益却最大的一种了。
这个分成特别可观,且永久,所以需要他们自己掏钱学。
王信开是谢澄安的朋友,萧明允可以免费向他提供配方,但是其他人,总不能真的什么都不用付出。
很多人都能同意这个方案,不接受的,就很抱歉没有办法合作了。
萧明允这么做,绝对不是在搞慈善,而是想把糕点铺的话语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里。
不是所有的商人都有良心,一开始,为了把名声打出去,为了吸引顾客,瓜分市场,他们当然很注重质量。
可是时间一久,他们就开始琢磨着,怎么能把分量减少一点,看上去还不太明显?
哪种更加廉价的原材料,也能够做出相似的味道,却不在意它的质量过不过关。
这么做可以在短时间内增加利润,可实际上,砸的却是自己的招牌,也就是神奇糕点铺的招牌。
招牌一旦倒了,便很难重新赢得顾客的信任,所以萧明允必须拥有绝对的话语权。
条款中还有一项,就是如果产质量量不过关,那么萧明允可以单方面的解除雇佣关系。
萧明允暂时不打算把糕点铺开到县里,只计划在每个州府的府城各开两家,先到先学,晚了就没有名额了。
过完年,萧明允去了趟义山县,买了地,地契上同样只写了谢澄安一个人的名字。
工厂的图纸已经设计好了,等魏知田到了就开始盖,第一次带着那么多银子出远门,魏知田还挺担心的,好在一切顺利,工厂正在建设。
跟魏知田一起来的,还有十个人,算是神奇二厂的小队长。
义山县的百姓,家里面就有做木工的工具,不需要工厂提供,他们也习惯了在自己的家里做。
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木料必须用工厂统一购买的,工人们领了木料回家做,更得把账记清楚。
交回来的产品也得称重,除去损耗,重量必须够数,拿工厂的木料做私活,不被允许。
工钱已经商量好了,跟神奇一厂的工人一样,产品卖出去以后,会给他们分红。
游戏机的图样是萧明允用通信木牌发给魏知田的,尺寸和样式,各做多少个,都写的很清楚了,还有最后的拼接图纸。
拿着图纸研究了半天,魏知田也没有研究出来,他们做的到底是什么。
罢了,神奇一厂也是在杂货铺开张的时候,才知道他们做的东西竟然那么厉害。
二厂步入正轨以后,魏知田在当年的七月份,把郑晓晓和他们的孩子接到了义山县。
游戏城的位置,萧明允已经选好了,地契上同样只有谢澄安一个人的名字,设计图纸也交给了工匠。
工匠们怀疑那个叫做云梯的东西,是打算用人力上下拉,萧明允说等建好以后,他们就知道了。
二厂和游戏城都需要买地,还要盖两个大家伙,料钱加上工钱,萧明允上一年从书局分得的利润,又花完了。
好在他们还有其他的收入,萧明允和谢澄安总算有了第一笔存款。
在此期间,萧明允还抽空参加了一下二月份的县试,县试连考五场,题目都很简单,萧明允中了县案首。
还参加了一下四月份的府试,府试同样考五场,题目也很简单,萧明允中了府案首。
过了府试,便是正式的童生了,想成为秀才,还得通过童生试的最后一级,也就是院试。
院试三年两次,今年的八月份是最近的一次,别人都在刻苦学习,萧明允在疯狂开厂,还有四个月呢,急什么。
神奇杂货铺的生意非常火爆,经常有游商想从他们这儿搞批发,萧明允全都拒绝了。
一来,他不想让中间商赚差价,他想把更多的利润分给工人。
二来,全靠人力的流水线,产量实在有限,也没有多余的产品让他们批发。
萧明允可以设计一台大型的机器,做不需要人力的流水线,也可以用法术,一秒钟切好所有的板子。
这样一来,成本更低了不说,效率也会大幅度地提升,可是他并不想这样做。
第148章 萧明允广开分厂
萧明允研制法器,开厂招工,除了自己想赚钱以外,还想让更多贫苦的人一起赚钱。
把银子从少数有钱人的手里,转移一部分,给较为贫苦的人。
如果制作一台自动切割、自动打磨的机器,那么厂里的人失去了这个赚钱的机会,又会回到只能依靠种田的境地。
而且,如果生产效率太高,产量太大,产品却销售不出去的话,也会出现很多麻烦。
降价?那有可能会亏本,他和工人们全都赚不到钱,扩张?寻找海外市场?
萧明允现在没有那么大的野心,等大庆的武装力量,提起来的时候再说。
他希望未来的大庆,是一个经济和军事力量顶尖,但是百姓的日常生活,还能够保持着慢节奏的王朝。
他打算以目前的生产方式,广开分厂。
三家村的神奇一厂,就按照现在的节奏慢慢地生产,让淮安府这个市场,慢慢地消化它所生产的产品。
从其他州府里,各选出一个合适的村或者县,开办三厂,四厂,五厂,等等,它们生产出来的产品,同样由当地的市场慢慢地消化。
普及这些产品,同样是个缓慢的过程,一来,生产力水平有限。
二来,想转移富人的财富,就得趁着稀缺的时候,定价高一些。
等大部分普通人的手里,也有一些积蓄的时候,适当的降价,让市场一直保持活跃。
夏凉箱和冬暖箱只由神奇一厂制作,算是一厂的镇厂之宝吧,还是按照李秉文自己的节奏进行售卖。
大庆从来不缺智者,说不定过上几年,就会有人研制出一些萧明允也想象不到的产品,继续丰富和便利百姓们的生活。
智慧和灵感都是无限的,不是萧明允一个人能发明得完的。
广开分厂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寻找欧阳星华的下落。
消息是怎么传出去的,一直是个谜,神奇二厂的产品都还在制作当中,但是萧明允按时按量地给他们发工钱。
义山县原本是个贫困县,可是现在,百姓们的收入提高了,消费也就跟着提高了。
整个市场都活跃了起来,竟然有其他州府的贫困县,来跟萧明允谈合作。
想什么来什么,萧明允觉得,这可能是老天爷特意安排的,算是他拯救世界的报酬。
八月份的院试,萧明允也成功地通过了,还得了院案首,他现在已经是秀才了。
想当官,至少得是举人,想要成为举人,就得通过明年八月份的乡试,也就是俗话说的秋闱。
时至七月,距离萧明允考上秀才,又过去了一年,萧明允一共开了七家糕点铺和三家木工厂。
李秉文从赌坊老板和王公贵族那坑来的银子,全都花完了,他们的第一笔存款又没了。
好在杂货铺不急着开,等上半年到一年,给工厂留下一些生产的时间,有存货了以后再开。
糕点铺比较省心,加盟的规则已经定好了,只等他们学会,萧明允就可以买铺子,装修,择日开张了。
不同州府的糕点铺,甚至可以同时筹备,萧明允没有雇监工,他可以用天眼监工。
装修过程中如果出现问题,他就一个瞬移去解决,效率非常高,相比之下,木工厂就费劲了。
木工厂只生产木质产品,像热水壶,热水器,灵气炉等等,以铁器为承载的产品,要找当地信得过的铁匠铺合作。
147/184 首页 上一页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