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落难公子的发家日常(穿越重生)——微生恒绍

时间:2024-05-21 08:46:23  作者:微生恒绍
  暖腰带还得找当地比较有威望的妇女,先让对方认可这个产品,然后再让对方去张罗其他的妇女,一起做。
  实在没有人愿意张罗,就只能算了,后期就不做这个产品了,或者三家村那边如果有滞销的,就运过来。
  买地最简单了,看好位置,掏钱,就可以了。
  但萧明允还得寻找合作的铁匠和愿意创业的妇女,只谈了一个地方,他就觉得好麻烦。
  体力上,他已经是一个超人了,但是在精神上,他不想认识新的人,不想交新的朋友,不想跟新的人打交道,即便只是合作关系。
  新宅的邻里关系,红白喜事,孩子满月,父母过寿,等等,也一直是谢澄安在维护。
  他不喜欢谈判,也不喜欢说服别人,他脑壳疼,所以才把书局完完全全地交给了李秉文,把杂货铺交给了苏时景。
  萧明允回到三家村,把项元齐带了出来,让他去跟各种人谈判,让他娘帮着记几天账。
  这一帮就是一年多,从去年的四月份,到今年的七月份,除了中间参加院试的那三天以外,萧明允和项元齐一直在全国各地跑。
  萧明允开厂也不是盲目的,他首先会观察当地的县令等官员的作风和习气,如果他们的人品信得过,那么萧明允就不需要太操心。
  如果他们之前就是一个中饱私囊,欺软怕硬的人,那么就算萧明允开了厂,把福利都给到,那么工人们也有可能享受不到。
  如果真的觉得这个地方合适,那么萧明允也不会因为他们,就放弃这个地方,而是更加频繁地盯着。
  一旦出现问题,他就立刻出面制止,他不是那种会讨好官员的商人,支持他在当地开厂,不代表他们可以插手工厂内部的事务。
  有难搞的,他就多盯几天,很容易找到他们的错处,想拿捏萧明允的那些人,最终都被萧明允拿捏得死死的。
  陆乡县的县令说,想在他们这儿开厂,就得按照百分之四十的比例缴税。
  萧明允说:“您在柳西巷零八号养着一位叫张素素的外室,您的岳丈是不是还不知道?”
  东泰县的县令说,他已经跟伐木场谈好了价格,萧明允一听,好家伙,比卖给别人的贵三倍,这两个人不但谈好了价格,还谈好了分成。
  萧明允说:“您去年盖宅子的时候,用了衙门二十两银子,这笔银子您到现在都没有还。”
  文城县倒有一位不为难萧明允的县令,可是这儿有一位恶霸地主。
  地主就是通过从佃农的手里收取高额的地租发家致富的,厂子的工钱那么高,没人愿意租他的地了,他还怎么赚钱?
  恶霸地主的恶霸家丁们,立誓要把萧明允赶出文城县,萧明允摆了七天擂台,结果只用了三天就没有人来挑战了,算了,让他开吧。
  博崖县的县令说,想开厂,得先交二百两银子的保证金,保证金是什么玩意儿,萧明允从来没有听说过。
  萧明允喝了一口茶,说:“您儿子去年赌博输了一百两,他不敢告诉您,却偷了王财主的传家宝卖了去抵债,现在还在赌场上面耍威风呢。”
  县令一拍桌子,气哄哄地冲了出去,“这龟孙子,我削了他!”
  萧明允:“孩子小!教育教育还能要!”
  宁山县的县令倒是一心为民,为开厂的事情忙活了好多天。
  一般来讲,由县令出面劝说收入不高的人来做工,都会非常顺利,可是宁山县的县令忙了半个月都没有说通。
  可能是听说萧明允有钱,心也善吧,他们切一块板子要二百文,开榫组装打蜡要十两。
  萧明允:……
  开厂不是成本?进木料不是成本?运输不是成本?他们怎么不去抢呢?
  萧明允:“好,你们的要求我听到了。”
  转头就跟愁眉苦脸的县令说:“我有一家糕点铺,生意非常火爆,就是缺一位清正廉明、克己奉公、一心为民、高瞻远瞩、心怀天下的掌柜,这个位置非您莫属,您一定要试试。”
  县令因病辞官的批文很快就下来了,萧明允当天就把人带走了。
  给糕点铺做了一段时间的掌柜,县令才发现这跟心怀天下没有半点关系。
  不过,他工作起来很开心,工钱也不比当县令的时候少,官都辞了,就好好地干吧。
  哪儿有问题,萧明允就去哪儿解决问题,人有问题,就解决人。
  没有问题,就和项元齐一起谈合作,别漏掉什么细节,有些规定还得根据当地的情况进行修改。
  即便他已经是渡劫期的大神了,可是萧明允的脑袋瓜也经常嗡嗡嗡的,他每天晚上回到家,第二天都不想出门。
  可是他得去,细节太繁琐了,项元齐一个人太累了,项元齐帮他做事,他也不能让项元齐被当地的人欺负。
  他要赶紧找到欧阳星华,然后把修行功法传给项元齐。
  项元齐:“本以为到了五十岁,我就可以退休了,这个,如果真的练成了,我岂不是要给你打几百年的工?”
  萧明允眼睛一亮,心想:听起来不错啊,嘴上却说:“打什么工,明明是三老板。”
  项元齐:……
  他还是晚一点练吧。
  所有人都以为,他们的老板就住在当地,因为经常能够看到他,其实萧明允每天晚上都要回淮安府的家。
  铺子多了,厂子也多了,萧明允可以从神奇一厂调一些优秀的木匠,去当地做师父,但是掌柜必须得雇人了。
  好在萧明允可以用天眼时时刻刻地监督着他们,如果有人挪用公款,或者在账面上面造假,那么萧明允就一个瞬移,第一次是提醒,第二次就是走人。
  给他们的工钱非常优厚,所以萧明允不允许有人在背后搞小动作,从一开始,就要培养健康的集团文化。
  这样一来,后面加入的人受到良好风气的影响,自然而然便会是一位尽职尽责的掌柜。
  经过一年多的忙碌,七家糕点铺和三家木工厂全都步入了正轨,还有一家正在建厂。
  哪天买的料,哪种料,各买了多少,糕点铺卖出去多少糕点,木工厂生产出几个零件。
  几个人做工,谁做了几件,发了多少工钱,当地的掌柜每天都得用通信木牌汇报给萧明允。
  一开始是要管理得严一些,等所有的人都熟悉了制度,都按照规则行事,就不用盯这么紧了。
  等他们什么时候也能像李秉文家一样,底下的人都是知根知底的,就可以完全地放开手了。
  游戏城盖在淮安府的东城区,距离城中心不远,但也连着不太繁华的地方,那里地皮便宜,也可以稍微带动一下东城区的发展。
  占地约四十亩,上下三层,外方内圆,大厅的中央是一尊三层楼高的木雕齐天大圣像,谢澄安最喜欢的话本人物,大体已经建了起来,还有一些扫尾工作。
  游戏城开业的事不着急,广开分厂的事,萧明允也打算停一停。
  还有一个月就要乡试,也就是秋闱,乡试还是有些难度的,所以他得开始复习了。
  乡试同样需要五位童生相互作保,萧明允没有同学,也不交际。
  好在鹿鸣书院已经给他找好了,有鹿鸣书院作保,其他四位童生都愿意相信萧明允。
  苏文景经常提醒萧明允快考试了,赶紧看看书吧,萧明允总说他会看的,其实根本没有看。
  萧明允好不容易愿意看书了,却三天两头地有人找他,先是他帮助过的,在路上偶然碰到,都会躲着他的吴仲平。
  谢百接过吴仲平的拜帖,让他在角门上等一下,他进去通传。
  谢百是萧明允雇的小厮,其他三位分别叫做谢年,谢好,谢合。
  他一直觉得李秉文的文房四宝和金榜题名太酷了,虽然李秉文不参加科举考试。
  谢百:“东家,有个叫吴仲平的找您。”
  萧明允:“谁?”
  谢百:“吴仲平。”
  萧明允:……
  怪了气了。
  略过稍显尴尬的开场白,萧明允给吴仲平倒了一杯茶,叫他有话就说。
  萧明允打虎回来,是从九江府直接回到筑阳县的,大茫山是必经之地。
  吴仲平想问问萧明允,关于他爹的死,萧明允有没有什么线索。
  这件事皇帝已经算在了赵昂的头上,吴清闲与昌平王不睦,人尽皆知,可那是他们演的。
  吴清闲实际上是赵昂的人,吴仲平应该是知道,所以才会起疑。
  可是萧明允也没有有价值的线索,考察团里所有的人都死了。
  他不知道吴清闲有什么仇人,只知道挂在树上的那个,是赵昂的人。
  他不知道其他的人都是哪个阵营,打斗的痕迹很像是山匪所为,他掌握的现场的情况,跟朝廷的通报一样。
  吴仲平的爹死了,他的大哥吴伯昌,因伪造萧思谦与永安王来往的书信,被判了死刑。
  他污蔑的人是功臣和皇子,影响十分恶劣,所以判得重了。
  但那是皇帝判的,萧明允从头到尾都没有露过面,也没有对皇帝提过任何要求。
  萧明允:“我们没有走大茫山官道。”
  吴仲平略显落寞,说:“这样啊。”
  当时,赵昂确实奔波了一些时日,但是很快就撇清了关系。
  他的对家赵升也没有因此而得利,所以萧明允也看不透,容不下吴清闲的人到底是谁。
  事情过去五年多了,赵昂倒台以后,吴清闲一案也草草了结,萧明允觉得是皇帝。
  若真是如此,那么吴仲平还是别忙了,带着剩下的家人好好地生活吧,除了几个不上进的庶子,吴府就他一个男丁了。
  大哥死了,大嫂和小侄子的衣食住行,一切开销都得叔叔承担。
  吴仲平守完孝,没有再做筑阳县的文书,皇帝让他去做涟水县的县令,也在淮安府。
  县令一职虽小,但也算是升了官,有了实际的权利,这已经是皇帝在示好,在补偿了,再查下去,皇帝会不高兴的。
  萧明允点到为止,说:“我知道有些事情很难过去,但是,吴伯母只有你一个儿子了。”
  吴仲平被保护得很好,他一直在等着他爹把他调回京城,他从来没有为自己的人生努力过。
  他从来不做出格的事情,只要不犯下大错,他这一辈子绝对顺风顺水。
  他也因此没有什么上进心,调查他爹的死,算是他做过的最大胆的事了。
  可是真的不能再继续了,吴仲平没有任何筹码能跟皇帝对抗。
  吴仲平总是能从萧明允的脸上看到悲悯这种情绪,从小到大都是,小时候,吴仲平不喜欢萧明允用那样的眼神看他。
  可是那种眼神很奇怪,它让人在有困难的时候,敢来找他,他不会把任何人拒之门外。
  可是如果有求于他的人忘记说谢谢,或者不经意地伤害过他,他却从来不会放在心上。
  他明明热烈地参与着这个世界,却在很多时候,更像是一个局外人在旁观着这个世界。
  这种感觉,在萧明允说他娘只有他一个儿子了的时候,愈发地浓烈。
  旁观者清,吴仲平觉得,他好像领悟到了什么不能往深处想的东西。
  吴仲平喝完杯子里的茶,说:“多谢。”
 
 
第149章 苏文景和苏时景发现不妥
  萧明允没有喜欢吴仲平,但是也没有不喜欢,虽然小的时候,他帮他解决过一些麻烦,但是在大部分的时间里,他们只是两个无关的人。
  他不是一个努力的人,但是在被安排好的岗位上却尽职尽责,有点孤僻,却有自己的圈子,也曾有过大胆的想法,却又很快就败给了现实。
  说到底,他只是千千万万的普通人中的一种普通人,希望他以后的人生顺风顺水吧。
  还有二十天就是乡试,萧明允按部就班地在复习,从天亮到天黑,虽然不影响他看书,但是他得去接谢澄安了。
  萧明允正要出门,谢年突然跑了过来,说:“东家,有个叫陆青的找您。”
  萧明允:“谁?”
  谢年:“陆青。”
  萧明允:……
  真是怪了气了。
  陆青没有等谢年去角门上请他进来,自己翻墙进来了,他悄咪咪地站在谢年的身后,把小伙子吓了一跳。
  陆青一如既往地注重礼节,他行了个抱拳礼,说:“见过萧二公子。”他还有别的事,比较赶时间,也怕被三皇子的余党看到,所以翻了墙。
  萧明允:“打架?”
  陆青:“我大老远的来,不是自讨苦吃的。”
  萧明允:“算你识相。”
  陆青:“昌平王身边有个叫郝芹的,上个月被判了砍头,已经执行了。”
  “我们在追查昌平王余党的时候,发现郝芹有几个手下,跟筑阳县的县令郝英走得很近。”
  赵昂的死,牵扯出了很多案子,审判他手底下的人是个大工程。
  案情陆陆续续地浮出了水面,相关人等的判决也是陆续宣布的。
  萧明允:“所以呢?”
  陆青:“郝英在调查钱成显一案,当时,萧二公子也在沧州。”
  “薛大人本来毫无头绪,可是萧二公子突然上了他的马车,当天晚上,账本和赃款就被搜了出来,陆青言尽于此,萧二公子好自为之。”
  萧明允:“为什么告诉我?别说你良心发现了,打算功过相抵。”
  陆青顿了一下,说:“这是永安王的意思。”
  萧明允没有在钱府露过面,只是帮程世闻他们解决了几个刺客。
  可他是赈灾队伍里唯一的变故,而且还一直拉着钱成显看画,恐怕会让人怀疑,钱成显的落网与他有关。
  萧明允放开天眼,检查了一下三家村里他爹娘的宅子,还有送给他们的平安牌,牌子上面有他设下的保护禁制。
  谢澄安摆了摆手:“明允,想什么呢?”
  谢澄安忙了一整天,刚才回来,萧明允连忙检查了一下镯子上的禁制,医馆的,马车的,家里的,全都没有问题,这才松了一口气。
  萧明允:“没什么,我还没吃饭呢,你和吉祥吃了吗?”
  谢澄安:“没呢。”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