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落难公子的发家日常(穿越重生)——微生恒绍

时间:2024-05-21 08:46:23  作者:微生恒绍
  苏保衡:……
  苏保衡一时半会儿回不来,他就着小菜,一顿吃了三个大馒头。
  他们本打算去恒昌酒楼住的,李秉文特地给他们留了一间天字号房,但是苏保衡坚持让他们住在书院。
  十二家书局,一家暂时配备六副字模,一副字模只需要一位伙计操作,共计七十二人,已经到了淮安府。
  为了让他们尽快学会,萧明允第二天就去忙了,为了不让皇子们无处不在的暗探看到,他给书局设了个障眼法。
  常年跟着李家的人,嘴都很严,尤其是生意上的事,除了伙计们,在其他所有人的眼里,书局都只是一家普通的书局。
  就算有身手好的暗探,爬到高处偷看,也只能看到寻常的笔墨纸砚。
  谢澄安每天跟学生们一样,天不亮就起床了,他不念书,但是要练一整天的字,只有下午能跟苏宣景他们玩一会儿。
  原来写字写得久了,真的腰酸背痛,不该对萧明允那么严了,唯一幸福的地方在于,谢澄安有吃不完的点心。
  这天上午,苏保衡一不小心,靠在榻上睡着了,苏宣景连忙撺掇着谢澄安,一起去投壶。
  谢澄安蹑手蹑脚地走到门口,又蹑手蹑脚地回去,给苏保衡盖了一张毯子,直到出了院子,谢澄安才敢大声说话。
  谢澄安:“我还是没学会。”
  苏宣景:“多玩几次就会了。”
  结果没有萧明允抓着他的手,谢澄安一支箭都投不进去,他一会儿就泄气了,可是别人只能口头上教,上手却是不敢的。
  上一个想手把手地教谢澄安的苏家二哥苏时景,刚碰到谢澄安的手腕,就被萧明允用棋子狠狠地打中了胳膊,肿了好几天呢。
  一想起萧明允护食的凶狠模样,就没有人敢靠近谢澄安。
  为了不扫大家的兴,谢澄安拿了一支壶和一把箭,找了个僻静处,自个儿练去了。
  似是被他的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打动了吧,小黑球放下身段,主动帮谢澄安捡起了箭。
  郑丰收一行人到达淮安府的时候,已经是正月十三了,还好有一天的空余,能让他们好好地洗漱一番,人模人样地去参加诗会。
  他们住在客栈的大通铺,纪若愚去书院报道,就此住在书院。
  今年筑阳县考入鹿鸣书院的童生,只有纪若愚一位,去年倒是有两位,他们在筑阳县都是同学。
  苏文景把他们叫了过来,一起招呼,有同乡在,不那么拘谨。
  三个人帮着纪若愚,把行李放到了宿舍,一行四人在书院里面转了转,好让纪若愚熟悉一下环境。
  正巧路过一处朴素宽敞的庭院,上书行健二字,院内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苏文景:“这里是健身的地方。”
  纪若愚:“大书院果然与小私塾不同,除了读书,竟能考虑到学生们的身体素质,也怪不得鹿鸣书院举世闻名。”
  苏文景:“若愚兄过誉了。”
  真的过誉了,从苏文景见到纪若愚开始,纪若愚先是把他夸了一番。
  接下来,书院的大门、穿堂、沿途的绿植、宿舍、偶然落在眼前的雀儿、
  教室的地板、书桌、门窗、扶手上涂的漆、窗子上雕的花、
  整体的布局、从大到小、从小到大、被纪若愚夸了个遍。
  纪若愚:“纪某说的可是真心话,苏氏族长的眼界和格局,绝非我们这些寻常人可比。”
  “正是他们虚怀若谷,骋怀游目,才给了我们这些普通人读书的机会,天下学子,无人不向往鹿鸣书院。”
  “有文景兄这样学富五车、才貌双全的后辈,苏氏一定可以薪火相传,百世不易。”
  两位同学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说他笨吧,他知道拍马屁,说他聪明吧,没看到人家已经很不耐烦了吗?
  一只叼着箭的黑球突然冲了出来,吓得纪若愚抬脚、他的第一反应是踹走,但是学生不能养宠物,这只猫定是书院养的。
  纪若愚堪堪剎住了脚,在别人眼里,就像是被吓了个趔趄,而他脸上的厌恶之色,也在一瞬间变成了欣赏。
  苏·笑意里全是礼貌·文景:“它还小,咬不了人。”
  纪·过于礼貌就成了谄媚·若愚:“双目有神,步伐矫健,燕跃鹄踊,威风凛凛,养的宠物都如此不凡,足见书院风水好,人也善。”
  第一次有人说它威风诶,小黑球昂起首,挺起胸,叼着箭,迈着做作的步伐。
  可是头扬得太高,就看不清路了,小黑球转弯的时候,把箭卡到了墙上,卡地它的嘴巴好痛啊,小黑球啪叽吐了箭,嘤嘤嘤,要小郎君摸摸。
  它当然知道纪若愚想踹它,但是一想到这个人死得早,就原谅了他。
  同学一:“不太聪明啊。”
  同学二:“憨憨的,怪可爱。”
  苏文景把箭捡了起来,说:“是小郎君养的。”
  游廊缦回,光影交迭,小郎君身穿豆青色蜀锦夹层棉袄,脚蹬鹿皮翘头短靴,红绫束发,身形纤瘦。
  从散落一地的箭矢来看,小郎君是初学投壶,偶然投进一支,他便会心一笑,唇红齿白,煞是好看,投不进去也不气馁,只变换着距离和角度,认真地练习。
  苏文景:“澄安!”
  谢澄安:“文景大哥。”
  苏文景:“这位是书院的新生,纪若愚,”对纪若愚:“这是小友谢澄安。”
  谢澄安的笑容就静止了,纪若愚认不出来他,但是他能认出来纪若愚。
  纪若愚就是那个因为字迹潦草或者错字太多,经常和筑阳书局的伙计吵架的人,还撞掉过他的包袱。
  揽了活儿就得认真,不管什么原因吧,哪怕慢一点呢,明明能写好,却经常出错。
  被人揪出来以后,却又不服,反过来说人家见他没权没势,故意刁难他。
  谢澄安对纪若愚没有反感,但是也没有好感,曹润章说,要不是因为字迹合格的人太少,早就不用他了。
  散落的箭矢挡住了他们的路,谢澄安便想去捡起来,苏文景在一行人的最前面,他也是这样想的。
  谁知纪若愚的速度比他们都快,他唰唰几下就捡完了箭,还双手递给谢澄安。
  谢·笑意里全是礼貌·澄安:“谢谢。”
  纪若愚却恭恭敬敬地,向谢澄安行了个九十度的抱拳礼,吓得谢澄安后退了好几步。
  纪若愚:“谢公子一表人才,还如此勤奋,年纪轻轻,就能与享誉天下的苏氏为伍,实乃我辈之楷模。”
  既是富家公子,又是苏氏长孙的好友,幸好刚才没有踢那黑球。
  谢澄安:……
  他成了楷模了?那、那么大一个饱读诗书、风度翩翩的苏文景呢?不是、这让他很惶恐啊。
  谢澄安看了看苏文景,苏文景微微地摇了摇头,又看了看另外两位同学,他们的表情也是一言难尽。
  谢澄安连忙给纪若愚也行了个大礼,但是他不喜欢让误会加深。
  谢澄安:“投壶,我是初学,当然要勤奋了,我会好好努力,争取早一天配得上纪公子的称赞。”
  “倒是纪公子、有个成语叫什么?就是、随便张嘴一说、就能说出来一篇文章的那个成语?”
  苏文景的笑意里多了一份慈爱,他回答道:“出口成章。”
  谢澄安:“对对对,出口成章,纪公子一定读过很多书,所以才能出口成章,学子们都应该向纪公子好好学习。”
  此处的学子,一位是苏氏的长孙苏文景,两位是先他一步考入鹿鸣书院的,纪若愚曾经的同学,如今的师兄。
 
 
第78章 谢澄安被推下了城墙
  鹿鸣书院。
  饭堂。
  生面孔总是免不了被议论,尤其是吃饭这种放松的时候。
  “好像与苏家是世交。”
  “那位姓萧的公子看起来倒是不俗,可他带着的那位小郎君,不像是世家子弟。”
  “世家弟子也不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就拿苏家来说,大公子秉节持重,二公子就活泼得多,三公子却喜好机巧之术,他们不都是世家子弟么?”
  有议论萧明允和谢澄安的,也有议论纪若愚的。
  “看上去挺沉稳的。”
  “家境应该还不错,我看他带着的衣裳,全都是新的,书箧和笔囊也是新的,我的都快盘包浆了。”
  “过两天就是元宵节,叫上他一块逛逛,慢慢就熟悉了。”
  新生入学的头几天,总是格外地引人关注,苏氏二公子苏时景抱着他的私藏——萝卜小菜,来跟新生们分享,相互分享好吃的,最能拉近彼此的距离了。
  苏家的长辈有单独的厨房,小辈则是跟着学生们一起吃大锅饭,没想到那群师弟们,眼睛尖得很,苏时景刚一进门就被围住了。
  “师兄!给我分点!”
  “我那天没吃上,该我了!”
  “我也要!”
  苏时景往凳子上一站,将咸菜罐高高地举过头顶:“都别过来!坐下!还有没有点读书人的样子?!”
  兄弟几个去厨房里面抢的时候,差不多也是这个样子。
  苏时景:“都离远点!坐那!”
  哗啦,一群人去抢座位,他们以为苏时景选那张没有人的桌子,是为了给他们分。
  结果苏时景坐在了新生的旁边,五个六灵活的哗啦挤了过来。
  气得没有挤上的人在那背论语:“君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君子不庄重就不威严,学识就不牢固。
  “君求饱,居求安!”君子吃饭不追求饱,居住不追求安稳。
  当然了,这句话的后面是说君子要勤奋、要谨慎,但是他们只说他们需要的就可以了。
  挤上的人回敬着道:“君欲讷于敏于!”君子言语要谨慎,行动要敏捷,他们就是行动敏捷的,都是文化人,谁说不过谁呢?
  苏时景黑着脸,拍了拍桌子,待师弟们全都安静了下来,才又换上了笑脸。
  苏时景:“大师兄最是谦和,你们去跟大师兄要。”
  前脚还没踏进饭堂,后脚已经换了方向,苏文景今晚不吃大锅饭了,他要去他爷爷的院子,沾谢澄安的光。
  苏时景给纪若愚舀了一勺,说:“尝尝。”
  在师弟们过分热烈的目光中,苏时景给他们每个人都分了半勺,罐子就见底了。
  苏时景:“怎么样?”
  纪若愚:“色泽莹润,十里飘香,闻之令人食指大动。”
  他细品了一下,又说:“唇齿生香,回味无穷,整个大庆,都找不出比它更好吃的小菜了。”
  纪若愚如此夸赞谢澄安做的小菜,与有荣焉的苏时景别提多开心了,苏时景一开心,纪若愚便更有的发挥了。
  纪若愚:“能做出如此美味的吃食,此人必定心灵手巧、清莹秀澈,时景师兄有贤妻如此,实乃有福之人。”
  看这些人稀罕的样子,这小菜肯定不是厨娘做的,祖母和母亲做的,从小到大也该吃够了。
  拿出来分享,却不舍得尽数分享,一定是新婚妻子的手艺。
  小菜有什么稀罕的?无非是在炫耀自己的妻子贤惠罢了,听大家恭维他的妻子,他的脸上也有会光。
  这样的夸赞和误会,在人际交往中本无伤大雅,首先,它是一番夸赞,其次,它只是一个小小的、没有恶意的误会。
  但是纪若愚的两位同学,已经听了一整天类似的夸赞了,他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在筑阳县的时候,也没发现他是这副德行啊,爱拍马屁没有人拦他,问一句是谁做的这么难吗?闹过一次笑话,还不长记性。
  苏时景哈哈大笑了两声,说:“我并未娶妻,有福的不是我,而是我的一位老朋友,这是他的郎君做的,他给我们送了一些。”
  本来说清楚就行了,可是那两位同学的眼神交流,被纪若愚看到了。
  纪若愚的脸唰地一下就红了,心跳甚至开始加速,同时又在心里,自己洗脑自己道:
  苏二公子的朋友一定也是富贵人家,对,一定是的,他这次没有掉价,一定没有。
  从安稳的小县城,来到繁华的淮安府,真正地接触名门望族,而不是远远观望。
  纪若愚发现,他真的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但是改起来并不容易,因为他总是害怕错过结交的机会。
  不过,看见一个人衣着光鲜,就以为对方是贵公子这一点,纪若愚不会再犯了。
  因为他发现在淮安府,像谢澄安那样穿着打扮的,只是普通人家。
  不等纪若愚为了这个误会道歉,苏时景先开口道:“他们也是筑阳县的,你好像见过,就是在游廊里练习投壶的那个小郎君。”
  “小郎君从小学医,是一位很亲和的大夫,待人接物十分有礼,言行举止也很大方,”
  苏时景还没夸完呢,就听见同学一咳、咳、咳,同学二还在桌子下面踢了他一脚。
  苏时景这才注意到纪若愚僵硬的笑脸和通红的耳根,这是咋啦?
  到了嘴边的:哪天正式介绍你们认识,你们可以交个朋友,就变成了:“宿舍怎么样?生活用品有缺的吗?”
  纪若愚挤着笑道:“书院的宿舍,自然是极好的……”
  以为对方是个富贵的公子,恭敬地行了礼,殷勤地捡了箭,挖空心思称赞了对方,到最后却发现,对方只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小老百姓。
  跟一个书都没有读过的人结交,什么帮助都不会有,还会让自己掉价,一想起游廊里的事,纪若愚就悔不当初。
  苏文景还有这两个同学,一定都在心里嘲笑他吧,我辈楷模这四个字就像一根刺,深深地扎在了纪若愚的心里,一碰就疼。
  师弟:“师兄,你不是说,今天问小郎君要配方吗?要着了吗?”
  “你不说我都忘了。”苏时景从怀里掏出了三张纸,上面分别记着三种小菜的制作方法:“就一份,别扯坏了!”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