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穿越重生后我富可敌国(穿越重生)——假酒喝了头疼

时间:2024-06-02 11:09:30  作者:假酒喝了头疼
  并不是完全褒奖,是精确到哪个营帐的哪个士兵。
  他曾俘获过多少’蛮夷百姓‘,都有清晰准确地记录。
  少的,可能就得了几两银子的赏钱,多的就直接晋升了官位。
  那李毅气了个七窍生烟。
  敢情,他是半点好处没捞到,还白白养的那些俘虏这么长一段时间?
  再一细看那些名单,刘猛带来的那两千人,占了大头。
  而他派出去的那一万人,只占了一小部分。
  真正领到功劳的,只有小几百人。
  李毅大怒,直接把之前的一万将士给揪了出来,打算问问他们是怎么回事。
  有个千夫长,曾经就是和刘猛麾下将士一起去执行任务的。
  这次论功行赏,李家军这边,功劳最大的也就是他。
  李毅的性子本就不好,从前也就是仗着他是李家人的身份,各种欺压手底下的士兵,这些士兵也原本都是普通人,自然是敢怒不敢言。
  可是这回,他们有一小部分都和刘猛麾下的将士接触过了。
  刘猛麾下的将士,他们纪律严明,可是他们却又敢在闲暇时,跟自己的上司玩笑打闹。
  大家亲近得仿佛是一家人。
  上面的将领,哪怕只是百夫长,有点儿什么好吃的,也都会优先让自己底下的兵吃饱。
  处处为底下的兵着想。
  这落差感,一下子就起来了。
  那千夫长,在李毅怒火中站了出来,“李将军,咱们去的这一万人,为什么只有几百人有犒赏,这是因为除了咱们这几百个人,其他的人都是待在营地里烤火,连军营大门都没出过。”
  这千夫长从前就有些刺头,李毅原是不信他的,可是他看着其他那些将士的脸色,就知道这千夫长说的肯定是真的。
  于是他也只能面带寒霜的,又让这些人回去了。
  刘猛这边,他作为将领,自然也得到了不少的赏赐,虽然官位没有更进一步,但陛下给他赐了不少的金银。
  他给底下的将士们分了一部分之后,就带着剩下的去找祁秋年了。
  祁秋年最近也在忙活,去年就开始建的新城,如今规模已经不小了。
  而最主要的事情,就是新城的学校马上要正式开学了。
  刘猛找过来的时候,祁秋年看着那一箱子的金银,微微有些不解。
  “刘将军,这是要做什么?”
  刘猛憨笑了两声,“这次能立功,大部分都是小侯爷出的主意管用了,所以下官觉得……”
  他想也想要把功劳分一点给祁秋年。
  祁秋年心里还是很温暖的,刘猛这个人虽然憨了一点,脑子也不是那么的机灵,但为人处事还是不错的。
  “刘将军,且先把这些金银拿回去吧,若是然后再缺军饷了,刘将军也不至于囊中羞涩了。”
  这话说得,让刘猛真的有点脸热。
  无论如何,这一箱子金银,祁秋年都是不收的。
  至于功劳的问题,他知道,他们家阿澈,早就给他报上去了。
  陛下现在没落实,不过是压了他一下而已,他也知道自己风头太盛,也不是什么好事。
  更何况他也不急着一时半刻,能把功劳攒一攒,再攒一攒,日后能让老皇帝心甘情愿地,替他们的赐婚圣旨盖上玉玺,他就心满意足了。
  至于高官厚禄,这从来都不是他的追求。
  还有金银财宝,他也不差这点钱。
  他就是有骄傲的资本。
  如此,刘猛也不敢强求,只是用挠了挠脑壳,“小侯爷,这马上就开春了,你那边的徭役是不是都要回家了?”
  祁秋年点点头,这事情也让他有点头痛了。
  少了那么多徭役做工,也就意味着他的工期又要减缓了。
  晏云澈也往肃北那边发了信,看肃北能不能再派点人过来。
  可是去年一年的时间,肃北那边已经派了好几拨人过来了,加起来也都有一万多人了。
  剩下的一直没来的,也多半都是想在肃北那边安定下来了。
  这次恐怕也送不来多少人了。
  刘猛不好意思地道:“小侯爷,这北宜不靠近边境,只是守城和日常巡逻,其实用不到四千人,所以我想……”
  他有点不好意思开口,祁秋年却是明白了。
  “刘将军是想把之前没来参加过训练的那两千将士,送过来给我打工?”
 
 
第136章 开学
  刘猛傻笑地点头。
  虽然是来给小侯爷打工,但也只做半天的活儿。
  小侯爷还替他练兵呢,甚至还包括将士们的一日三餐呢。
  小侯爷这里的伙食,可比军营里的伙食好太多了。
  所以他多少有点难为情。
  祁秋年笑了,“刘将军,你这是替本侯解决了燃眉之急啊,刘将军尽管将人送来便是,还是老地方。”
  虽然这些将士都只干半天的活儿,但个个都是青壮年呀。
  而且给他们吃饱了饭,他们是浑身都使不完的劲儿。
  这一个将士干半天的活儿,差不多要顶那些徭役干一天的活儿了。
  祁秋年自然是欢迎的。
  “对了。”刘猛有突然想到自己回来之前,无意间听到的消息,“听说边关要做什么军事演练,小侯爷知道是什么一回事吗?”
  祁秋年略微沉默了一下,然后点了点头,然后又问:“是陛下亲兵过来的?”
  刘猛嗯了一声,“跟着圣旨一起来的,听说李国公也在回来的路上了。”
  那祁秋年就明白了,先前有些没考虑周到,他们要想办法收回李国公的兵权,这演练的时候,自然不能把黑。火。药交到李国公手里的。
  而陛下的亲兵过来举行军事演练,这概念就不同了。
  反正也不是要打仗,也不是要做什么,只是想给边关一个震慑。
  同时,祁秋年也觉得,陛下肯定也有震慑李国公的意思。
  不管李国公现在有没有造反的心思,至少说,国家拿捏了这么强大的武器,士兵也都能有目共睹。
  到时候李国公真要造反,这些士兵都未必愿意。
  刘猛走了之后,他去把这个事情给晏云澈说了一下。
  晏云澈想了想,“情理之中。”
  按照他家年年的话来说,他父皇确实很会端水,但父皇做了一辈子的皇帝,平定边关,整改世家,如今又有了高产量的粮种,组建了内阁等等,他自然也有自己的傲气。
  李国公,不说之前,就说他们来到北方的这一年,已经陆陆续续搞过很多幺蛾子了。
  这次的震慑,大概是给李国公的一个警告。
  如果他识时务,能够主动上交兵权,那李家还能安然无恙,日后虽然会降爵承袭爵位,但至少一家人都还能保全性命,还能衣食无忧地过下去。
  但如果,李国公还有硬钢,握着兵权不撒手,就不说他和年年会主动整治李家了,陛下也必然会出手。
  祁秋年若有所思,然后叹息了一声。“自古,这武将就极其容易功高震主,这一代的李国公,没什么功绩不说了,还想靠着靠祖宗的功绩,陛下的容忍,想要以此拿捏陛下。”
  这不是蠢人是什么?
  如果现在北方有战争,李家肯定是不能轻易动的,但如今的大晋四海皆平,等这次演练过后,不说十年的安稳,至少五六年的安稳是没有问题的。
  这李国公,还剩什么高傲的资本呢?
  晏云澈拍了拍他家年年的手,“此事,我们就不用管了。”
  毕竟他们至少一方太守,在没有明确的情况下,就跟他们没多少关系。
  祁秋年点点头,“希望演练能顺利一些。”
  顿了顿,他又有些犹豫,“其实,这黑。火。药里加点儿白糖,能有更高的稳定性。”
  即便是后世,白糖都是属于战略物资呢。
  如今的黑。火。药,太过于粗糙,运输都得小心翼翼地,否则就会有一定的危险性。
  祁秋年又说,“如果能在炸。药。包里,放一些铁片,钢珠,也能增加杀伤力。”
  晏云澈莞尔,“如今的黑。火。药,对于冷兵器时代来说,已经很了不得了,年年说的这些,可以等我们以后再慢慢研究。”
  至于运输带来的危险性,现在很多地方都有了水泥路,没有那么的颠簸,危险性大大降低,届时,那些复杂运送的士兵,再多注意一些就是了。
  祁秋年叹息。
  这小模样,忧国忧民的。
  晏云澈没忍住,凑过去亲了亲他加年年,“年年莫要操心了,学校开业的事情,准备得如何了?”
  “都差不多了。”祁秋年被转移了注意力,“教书的老师,都是灵泽书院的秀才,是曲子博安排过来的。”
  他也教考过这些老师,知识水平是过关的。
  至于人品,他还没深入接触,但表面看着,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再加上,他们也没有带着异样的眼光去看待女子上学的问题。
  晏云澈颔首,“那你培训的教师的?”
  祁秋年嘿嘿傻笑,“就通过考核了。”
  除了曲子博安排过来的秀才,他还单独培养了几个老师。
  那些秀才,教的就是传统的四书五经,开蒙学的也是三百千。
  但他培养的这些老师,教的是新知识。
  他这个冬天,闲来无事,把他自己从前小学初中的课本拿出来,整理了一番。
  节选出了不少适合这个时代的学习内容。
  即便是学不了四书五经的,光学习他这些书,日后走出门,这些知识也是足够的。
  并且,他把汉语拼音和阿拉伯数字也整理进去了。
  祁秋年说,“这其实,算得上是一种文化入侵了。”
  说到这里,他顿了一下。
  晏云澈的目光也落在了他家年年的身上,文化入侵,这几个字,实在是妙啊。
  都说大晋是华夏的分支,已经看过不少华夏历史的晏云澈,是十分赞同的。
  所以,大晋和华夏,确实是高度相似,同样的,大晋的境内,如今也有不少的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如今基本上算得上是各自为政。
  只要不是大问题,几乎不受大晋的管辖,因为他们有自己的语言文化习俗。
  也就是因为这些,他们明明大部分人都很友好,但实际上,却不怎么受待见,特别是长相不同于中原人的那些,比如说边疆那边。
  文化入侵,这几个字用得很好,如果能让他们,逐步慢慢开始学习大晋的文化,而大晋,也支持鼓励这些少数民族通过科举,入朝为官。
  这潜移默化地,就能让大家和谐共处了。
  同样的,如果用大晋的文化,入侵其他国家,久而久之,是不是……
  晏云澈再次感慨,“年年,你的到来,真的让大晋发展,实行了开卷考试。”
  祁秋年腼腆垂头,“还是先说学校的事情吧。”
  他刚刚提起文化入侵,其实就是因为学了汉语拼音,还有阿拉伯数字,就能极大程度地学习的难度。
  久而久之,以后的初学者,肯定也会从最简单的开始学起。
  这汉语拼音和阿拉伯数字的普及,根本用不着他们花费太多的精力。
  开学的这天,天清气朗,万里无云,是个好天气。
  学生们在家长的陪同下,以此进入学校报名。
  报名分了两类。
  一类是他们旗下员工的子弟,不收学费,只收一点点微薄的学杂费,也就是书本费。
  另外一类,就是普通百姓家里的孩子,学费收取得也不高,属于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家庭都可以负担得起的价格。
  实在是家庭贫困,但是想读书的,也能来学校申请减免学费,甚至是助学贷款。
  报了名,领取书籍,还有两套校服。
  这校服的款式,是祁秋年根据后世运动服改良过后的,更适合大晋的国情。
  底层的百姓根本就没有想到,这学费都这么便宜了,居然还有免费发的衣服?
  虽然这衣服怪怪的,但是也没有露出肌肤,并不出格。
  有好奇心重的,已经去把校服换上了。
  脱掉了家里做的外袍,只是把校服套在身上就行,料子也厚实。
  在外面,吹风的时候或许还有一点点凉,但是进到室内,就完全不会冷了。
  就是看着有些奇怪。
  胸口还有一朵像花一样的东西。
  有的人,又觉得,这校服不成体统,穿着松松垮垮的,不乐意穿,特别是那些家境富裕的孩子。
  还有些女孩子,觉得穿上这样的衣服,跟她的发型珠钗都十分不相配。
  有的人,打定主意,这校服,他们是不会穿的。
  等到报名完成,祁秋年就把所有人都召集在了操场上。
  扩音喇叭上线。
  “诸位家长朋友,还有小朋友们,欢迎来到北宜第一实验小学。”祁秋年今天也穿得很正式,“我是本校的校长,祁秋年,大家以后在学校见到我,叫校长就行了,也不用行礼。”
  家长和孩子们的认认真真地听着。
  祁秋年看着底下年纪身高都参差不齐的同学,一时之间,有些头疼。
  学校招收的,说8岁以上,15岁以下的孩子。
  从前穷人读不起书,现在几乎能免费读书了,他们肯定就得抓住这个机会。
  好有些,从前因为各种原因,私塾老师不收的,也都来报名了。
  整个北宜,除了已经在私塾或请了家教的家庭,家里有孩子的,几乎都送过来了。
  还有些,从前没上过学,但是超了年纪的,只要不是特别过分,十六七八岁这种,他们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这也就导致,各个年龄阶段的孩子都有,年纪小的,个子小,年纪大一点的,都快跟祁秋年一样高了。
  虽然都是学一样的知识,但分班的时候,也尽量按照年纪和身高,做了一些区分。
  当然了,还是男女同学混班的,报名之前就说清楚了,不能接受的,就不要来他这里上学了。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