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娘叫来大丫,把两条咸肉交到大丫手中,柔声道:“大丫,姐姐要和你娘到县城一趟,可能要去几日,你们别担心。你带着两个妹妹好好看家,夜里把院门房门都插好,把四只狗子都放出来守夜,家里的粮食在厨房的缸里,菜就到菜地里去摘新鲜的吃,这有两条咸肉你和妹妹们炒着吃,还有鸡蛋,想吃就吃不要舍不得。”像咸肉,腊肉这种食物都是好东西,那是招待客人的一道好菜,要不是绣娘特意拎出来再交代清楚,几位姑娘是绝对不会动的。
绣娘是真心疼爱三位姑娘,也让她突然去地窖的行为合情合理了。
“绣娘,可以走了!”李大姐吆喝了一声,绣娘把咸肉硬塞给大丫,低声嘱咐道:“快回去吧,让你娘看到她又该舍不得了。一定要吃,我和你蔚蔚姐姐回来了要检查的。”
大丫点头:“绣娘姐放心,我一定料理好家里。”
第100章 牢中相见
越往牢房的方向走, 街上的行人就越少,更别提什么铺面了。
即便是仗义爽朗的李大姐也显得有些却步,要不是绣娘的脚受了伤, 她早就提议把牛车停在路边了。
绣娘担心吴蔚, 一路上也没说过几句话,此时更是愈发沉默了。
“到了!”李大姐闻言, 如蒙大赦一把勒住缰绳, 老牛“哞”了一声,停下了。
“李姐,你就在车上等我吧, 我大概一刻钟就会出来。”
“好……绣娘!你、小心啊, 有事儿就叫我, 啊~。”
“放心吧,不会有事的。”绣娘下了牛车, 背上行李卷,左右手各提着两个食盒,朝天牢走去。
县衙的牢房, 一向冷清,白天只有一个狱卒守着, 狱卒看到绣娘过来,裂开嘴笑了说道:“来了?”
绣娘微笑,将其中一个食盒递给狱卒, 说道:“正好路过百味楼,知道您办差辛苦, 这份是孝敬您的。”
狱卒隔着食盒已经闻到了里面的香味了, 接过食盒掀开一角,香气立刻飘溢出来, 菜色更是没的说。
绣娘则微笑着掀开了另一个食盒,里面的菜式比给狱卒的差多了,不过是一碗白粥,几道青菜,还有两个杂粮馒头。
“差爷,这是我给蔚蔚带的,您看能拿进去吗?”
“成啊,走吧!”
绣娘微笑着,回头望了李大姐一眼,随着狱卒走进了牢房。
穿过昏暗狭窄的甬道来到了牢房正堂,上次来的匆忙没细看,只见堂中摆着两张四方桌,桌上摆了筷子笼,茶壶,扣着放了几个碗,每个桌子配了两条长凳,墙上挂着镣铐枷锁并各种刑具,墙角处放了一张板床,上面胡乱放着铺盖,光是瞧着都觉得有股潮湿的霉味儿。板床旁边有个柜子,不知道里面放了什么。整个正堂只有两个小小的气窗,窗口开得很高,才刚过了午时就没有多少阳光射进来了。
无需狱卒多言,绣娘从怀中取出二两的银锭子交给狱卒。
狱卒掂了掂银锭,笑容愈发和善,对绣娘和气地说道:“这边来,我听说吴姑娘昨夜醒来过一次,当差的兄弟得了我的交代,给了她两碗水,还给她添了条褥子,你放心吧。”
一听说吴蔚醒来过,绣娘大喜,连连道谢,加快了脚步。
来到关着吴蔚的牢房外,吴蔚趴在一条深绿色的褥子上,正睡着。
狱卒打开了锁,卸掉胳膊粗的锁链,对绣娘道:“今日你可以多待一会儿,有事我会叫你的。”
“多谢差爷。”
绣娘进了牢房,狱卒将牢门重新落锁,到门口去守着了。
吴蔚腰臀处衣裳透出的血渍半干未干,绣娘放下东西,跪到吴蔚身边从怀中掏出两个瓷瓶。
“蔚蔚?蔚蔚,醒醒。”
见吴蔚没有反应,绣娘一声轻叹,掀开吴蔚的衣裳,裤腰也往下退了几分,露出一片红肿模糊的血肉。
明明已经有了足够的心理准备,绣娘的眼眶还是红了。
她的脑海里回响起老郎中的嘱咐,打开绿色的瓷瓶把里面的棕黄色药粉均匀地撒到吴蔚的伤处。
“额……啊!”吴蔚先是闷哼一声,继而叫出了声音。
绣娘按住吴蔚背,又是心疼又是喜,说道:“蔚蔚别动,是我!”
吴蔚反应了片刻,突然像离开水的鱼儿般弓起了身子,叫道:“绣娘?”
“是我,蔚蔚你先别动,我给你上药呢。”
吴蔚又是痛呼了一声,趴到地上,扭过头来说道:“绣娘,你往这边来一点儿,让我看看你!”声音中透着急切,一只手更是胡乱摸过去,抓住了绣娘的衣角。
“好。”绣娘快速擦干眼泪,调整了姿势。
吴蔚看着绣娘,抓着衣角的手改为抓着绣娘的手,就那样直勾勾地看了好一会儿,才虚弱地说道:“我以为我再也见不到你了。”
绣娘咬住下唇,别开脸抹了一把,可惜并没什么作用,眼泪好像怎么也擦不干似的又流了出来。
绣娘想对吴蔚笑笑,扯动嘴角得到的却是几声哽咽。
反倒是趴在地上惨兮兮的吴蔚先笑了起来,哄道:“我没事儿,不过是些皮外伤,养一些日子就好了,你别哭。”
绣娘点头,眼泪却愈发汹涌,老郎中的话不住在绣娘的耳畔回响,吓得她魂不守舍,恨不得就在这牢房里住下,一刻也不离开。
老郎中听说吴蔚被打了板子,惊愕不已,细细询问了吴蔚被击打的位置,伤势如何,挨了多少下。
绣娘一一说了,老郎中的表情变得很难看,似要把胡须扯下来般,良久才蹦出两个字:“恶毒!”
到底是术业有专攻,老郎中一下子就看穿了张宽的意图,对绣娘解释道:“他们这个打板子的手法,很容易就把一个人的腰给打断了,到时候就算有幸捡回一条命,也很难再站起来了。”
炎炎夏日,绣娘却听出了一身的冷汗。
绣娘把张水生说的,老郎中说的组织到了一起,终于明白蔚蔚到底经历了怎样的凶险。
明明那么疼的,她却趴在地上对自己笑,还反过来哄自己。
绣娘觉得自己真是好不应该,逼着自己收起了眼泪,回道:“你忍忍,这个药是我到回春堂开的,老郎中说是他独家秘方的棒疮药,泰州那边年年都有人特意来买,只要咱们用心将养用不上十天半月就好了。”
“嗯。”
绣娘给吴蔚上好了药,取出一张四方的纱布捏在手里,问道:“我带了干净的衣裳鞋子过来,你要不要换上,还能起来吗?”
绣娘是担心吴蔚穿着潮湿的衣裳身上起疹子,吴蔚则想着尽量营造一个细菌少一些的环境,免得伤口感染,二人一拍即合,绣娘抖开被子给吴蔚挡着牢门,吴蔚则艰难地换上了干净的衣裳,疼得她几近虚脱。
绣娘连忙把带来的褥子铺好又在上面加了一床被子,按照吴蔚的体质另一床被子也是盖不住的,索性卷了卷,让吴蔚趴在上面。
折腾这一下,吴蔚的伤处又冒出了血珠,绣娘又给吴蔚上了一次药,用纱布给盖住附上另外一件干净的上衣,说道:“老郎中说,尽量把受伤的地方晾一晾,快些结痂才好得快。”
吴蔚点头:“这牢房里没什么人,就先这么着,等一会儿你走了盖上被子外面也看不见。”
“吃饭吧?吃完了饭再把老郎中开的丸药吃了,老郎中说棍棒伤并不难治,就怕因此起了内火,他老人家担心你吃汤药不方便,特意做了三日用量的丸药让我带来了。”
“老先生说得有道理,家里怎么样了?二姐还好吗?你还好吗?”
两个人都心照不宣,她们相聚的时辰有限,努力地倾听着,也迫切地想知道更多。
绣娘打开食盒,一边说道:“二姐和二姐夫一家都好,家里一切安好,我也好,大家都盼着你回去呢,我知道你没什么胃口,多少吃一些,都是按照老郎中的吩咐买的,清淡的吃食。”
说着绣娘舀起一勺粥,递到吴蔚的嘴边,或许是这天牢不似外面那般炎热,亦或许是看到绣娘后心情大好,吴蔚这顿饭吃了不少,一碗粥吃完了,各类蔬菜也吃了一些,还吃了一个杂粮馒头。
吃完了饭,绣娘又喂吴蔚吃了丸药,留了满满一大壶的凉开水给吴蔚。
趁着吴蔚吃饭的功夫,绣娘用仅二人能听到声音和吴蔚说了昨夜和今天上午发生的事情,在听到张水生要带着张家村的里正和村长来讨说法时,吴蔚的反应和绣娘一致。
吴蔚也把那日在公堂上发生的事情和绣娘说了。
二人拉着手,沉默着,思索着。
……
半晌,吴蔚紧了紧绣娘的手,低声道:“既然张宽没有当堂打死我,那就证明了我押对了宝,他现在也在顾虑,不杀我他终究难安,又忌惮泰州那边的态度。绣娘~你做的很对,别让二姐夫他们被扯下来。”
“那我要怎样才能把你救出去呢?这哪里是人待的地方?”
吴蔚朝牢门的方向望了一眼,才说道:“张宽虽然没杀我,却也不会轻易放我离开的。这两天我也想了……他大概是在观望,看看我还能不能拿出后手来,或者是暗中留意着泰州那边的动向,继而判断我和泰州是否真的有关联,在没有得出确切结论之前,张宽是不会轻易放人的。”
绣娘心头一紧,攥着吴蔚的手,追问道:“那怎么办?”
吴蔚心里难过,她并没有错过绣娘的变化,绣娘憔悴了,嘴唇破了,步子也有些蹒跚,吴蔚强忍着没点破并不代表不心疼,吴蔚动了动拇指,一下下摩挲着绣娘的手背。
“蔚蔚,你说话呀,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有是有,不过要你辛苦一点了。”吴蔚苦笑道。
“我不怕,只要能把你救出来。”
“东方大人什么罪名,有消息了没?”
绣娘摇头:“没有。”
“成记铁匠铺呢?还在吗?”吴蔚又问。
绣娘的目色一暗,今日她特意路过瞧了,成记铁匠铺已人去屋空,不知道是被抓走了,还是逃走了。
“成记铁匠铺隶属于清庐县,这牢里现在就关了我一个,一定不是被抓走了。明镜司不是一般的有司衙门,那是皇权直属的铁打衙门,即便东方瑞倒台了,明镜司也不会倒。高宁雪应该还是明镜司的左使,只需找到别的据点把消息递出去……”
第101章 这样挺好
绣娘不解道:“为何不去泰州求救呢?成记铁匠铺的人都散了, 一时间要到哪里去找明镜司其他的据点呢?燕王府那边一定有方法能很快联络上县主的。”
吴蔚目露赞许,柔声解释道:“我们虽然是帮过县主一把,那是咱们和县主的情分与燕王府有什么干系, 人家赏银也给了, 该奖励的都奖励了,之前那件事就算是两清了。张宽现在就是吃不准我到底是不是燕王府的人, 所以才迟迟没有发落我, 他大概并没有派人去问,不然也不会到这个时辰还无事发生。张宽老奸巨猾,现在比的就是谁能沉得住气。咱们要是去燕王府求援, 岂不是正中下怀?就算请动了燕王派人来说情, 张宽趁机旁敲侧击的问几句, 我的身份立刻就露馅了。张宽若是没了顾忌,咱们逃的了这一次, 下回呢?”
绣娘恍然大悟的点了点头,继而蹙眉,一副苦恼模样, 她不怕苦不怕累,只要能救出蔚蔚, 山高路远怕什么?大不了就亲自跑一趟京城,总有办法的。
可那就不知道要多少天才能回来了,一想到蔚蔚要被关在这样的地方几个月, 绣娘便心疼不已。
吴蔚问道:“县主给的金叶子还有吗?”
“有!”
“你回家以后找块布,把金叶子的图样拓印在上面, 然后去找百味楼那个精瘦精瘦, 个子和我差不多高,下巴上有一颗痣的店小二, 给他些银子,请他按照上次的地方再跑一趟,百味楼每年都要往京城送账本,一路上的关口,城门早都打点好了,可畅通无阻到京城,不过是夹送一块布,他会同意的。”
绣娘的眸子恢复了神采,喜道:“我回去就办,立刻办。”
“最多给他十两银子,说辞要找好,就说帮人办事的,别露富。咱家的银子也省着点儿花,细水长流的过日子才好。”
“细水长流”这四个字从吴蔚的口中说出来,多少有些令绣娘感到惊奇。
二人相视一笑,不待再开口,狱卒的脚步声响起,狱卒对绣娘说道:“时辰差不多了啊。”
“知道了,交代几句这就走。”
绣娘目露不舍,嘱咐道:“绿色瓷瓶里的药粉每日涂三次,白色瓷瓶里的丸药也是一日三次,夜里盖好被子别着凉了。”
72/260 首页 上一页 70 71 72 73 74 7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