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成为暴君的战利品后(穿越重生)——无边客

时间:2024-09-03 09:33:09  作者:无边客
  “爷。”
  萧隽这是又微服出巡了?
  萧隽问:“你要哪盏。”
  唐青便把视线放回摊子前,要了盏花苞样式的灯。
  萧隽付了钱,道:“一起走吧。”
  唐青举着粉色的花苞彩灯,跟在对方身侧。
  他们从朱雀街走到金水街方向,萧隽没有停步的意思,再直行一段时间,就会来到唐青的府邸。
  如他所猜测的那般,萧隽到他府上。
  二人在堂屋坐着,兰香很快送来泡好的茶水,安安静静退到外头等候。
  萧隽摩着杯口,隔着浮起的水汽看着唐青,道:“卿可准备好了?”
  唐青:“行李俱收拾妥当,随时可以启程。”
  此次前往冀州,他跟着冀襄王的队伍过去,萧隽另外还会安排人跟在身边,供他差遣。
  围绕着打开边境边贸的事商讨片刻,萧隽递给他一枚金牌。
  唐青没问何意,对方给他就好好收起来,
  萧隽道:“见此金牌如见孤,便宜你行事。”
  唐青想起去年南行梧郡时,对方也赐了他一把金龙刀。
  萧隽道:“金龙刀不方便带在身上,那支云雀弩比金龙刀实用,不管置身何地,记得贴身带好。”
  唐青:“臣记下了,谢陛下关怀。”
  四目相对,一时无言。
  烛火幽幽摇曳,映得萧隽浅色瞳孔不像往时淡漠,眼里是有情绪的,带了情绪看他。
  唐青偏过脸,准备挑个话头转变此刻的氛围。
  没等他开口,院子外传来些动静,疑惑间,萧隽道:“出去看看吧。”
  俨然一副府邸主人的作态,唐青摇摇头,跟着对方身后走出堂屋。
  他问兰香:“怎么这样热闹?”
  兰香福了福身,朝皇上先行过礼,方才回答。
  “回皇上,先生,适才官驿差人托运了十几个木箱到府上,说是梁王府送来的。”
  唐青:“惊鸿送的?可附有信件。”
  兰香:“有的。”
  她把袖口底下的信封小心翼翼取出,唐青接信,抬头看了眼萧隽,将信拆开,借着庭院里的灯将纸上内容看完。
  原来梁名章今年在南郡恰好为一名东溟商人诊病,商人为表谢意,坚持要送礼品。
  梁名章什么奇珍异宝都没拿,只叫商人给他送些东溟的土豆就好。
  能在大邺出入营商的外族商户,自然能有手段把土豆运入境内。
  那东溟商人往梁王府送去几十箱土豆,除了北上托运的这部分,南郡已经在范围地区内种植土豆,只等今年收成了。
  且梁名章在信上告知另一件喜事。
  王府农庄照着唐青的图纸做了水车以后,耕作产效去年便得到显著提升,今年南郡内其他农庄纷纷效仿,有条件的,都找了木匠把水车建起来。
  水车一旦建好,可解决范围内引水灌溉的困境,节省人工劳动力,让更多的农民着重耕作理田,增加种植产量。
  唐青眉眼溢出欣喜,把这几件好消息告诉萧隽。
  兖州的春天来得晚,储藏的土豆陆续发发芽,不日就可种植。
  萧隽道:“听卿所言,这种土豆真有那么好?”
  唐青打开其中一个木箱,挑了块完好且尚未发芽的土豆,忍不住拿在手心抛了抛,沉甸甸的。
  唐青道:“陛下有所不知,土豆前两年就在大邺境内出现了,可大部分人不知它能食用,致使其没能在境内传播。”
  他借着竹筒流下的水清洗土豆表皮,边洗边问道:”陛下今夜急着回宫么?”
  萧隽:“孤在老马那处夜宿。”
  唐青温温一笑:“那就请陛下多等些时候。”
  他径直去了后厨,把洗干净的土豆放在蒸笼上,灶底留有火种,添点柴火很快就烧了起来。
  萧隽看着他:“唐卿竟会做这些粗活。”
  唐青失笑:“臣本就是个平凡普通的人。”
  且他在梁王府生活将近一年,为了不白吃白住,自然会些杂活儿。
  萧隽道:“听卿所言,过去一直在梧郡内,为何知晓此种土豆可以食用?”
  唐青脑子里总是装有许多稀奇古怪的想法,说是看书学来的,萧隽却不好糊弄过去。
  唐青盯着灶下的火,忽然轻声说道:“若臣……并非这个时空的人,陛下信么?”
  萧隽:“什么?”
  何为……时空?
  这是大邺哪个地方,又或是外族之地?
  可观唐青面容,不像怀有异族血缘。
  唐青拿着木柴在地面画了几个圆圈,松下微微紧绷的肩膀:“陛下就当臣在胡言乱语吧。”
  萧隽紧盯他不放,道出疑惑:“你会离开么。”
  不知缘由何来,他突然问了这样一句。
  唐青头绪茫然,他并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回去。已经来到大邺第四年,怎么也回不去了吧。
  蒸笼源源喷出水汽,他道:“蒸熟了。”
  打开蒸笼的盖子,唐青拿起筷子把整块土豆夹到碗里,戳成两半,露出里面粉黄粉黄的土豆泥。
  片刻后,他夹起一块土豆吹凉送进嘴里,笑吟吟道:“是这个味道。”
  说罢,给萧隽递了另一双竹筷:“陛下尝尝。”
  萧隽默默吃干净,沉吟不语。
  唐青接着开口:“土豆有许多烹制的办法,最简单的,就是把它蒸熟,或放进火堆烤。土豆容易种植,产量高,为平民百姓能大量拥有的果腹食物。”
  只是苦于未能得到推广的原因,两年前在大邺境内出现,竟少有人知道它能食用。
  唐青放下碗筷:“陛下,臣去冀州的日子里,此重任就交给您了。若陛下有心,开通海上之路贸易时,可与东溟换取更多的土豆,在大邺全境推广种植并无不可。”
  萧隽有一瞬间的怔茫,低声问:“卿就如此笃信?”
  唐青:“臣不敢要求,只期许陛下会这样做。”
  他知道萧隽是个很有想法和手段的皇帝,就是太有手段了,才会让人觉得他不近人情,独断独行,没有先帝仁德的口碑。
  不过当前时局特殊,仁慈与贤德撼动不了现状的许多问题。
  **
  夜色渐沉,唐青送萧隽到府邸大门外,望着朦胧光线下飘散的春雨,他拢紧斗篷,道:“臣就送陛下送到这里了。”
  萧隽低垂双目,瞳孔里倒出青年精致滢白脸庞。
  只短短一段路,却让他想了很多,包括推翻了前几日的打算。
  为了唐青,他可以暂时再退一步。
  萧隽道:“孤有点后悔。”
  “唐青,你最好平安回来,也不要爱上别人,否则……”
  连萧隽也不知道自己会出什么样的事。
 
 
第65章 
  深夜, 颐心殿灯火憧憧。
  萧隽召来韩擒,目光颇为复杂地审视对方。
  对韩擒,他既欣赏重用, 可又不得不忌惮。如今, 他把一件重要的事交给对方。
  “冀州一行, 务必照顾好他。”
  韩擒对唐青的痴心叫萧隽心里不悦, 本欲派另外几名心腹暗卫随行, 可想到当日在田间所见, 皇叔与唐青叙谈甚欢的场面, 使得他心里生出了一点芥蒂,不得不提防。
  旁人对皇叔的态度,总归带有对皇室的敬畏, 涉及唐青,最多忠奉命地护着,于私情,恐没有韩擒上心。
  他知道, 在某件事情上, 韩擒与他站在同一阵线。
  而且以唐青的性子, 只要认定的事,便不会回头,任韩擒怎么痴缠,唐青也绝不会再动摇半分。
  是以,他吩咐:“不要让皇叔接近他。”
  短短一句话,让大殿陷于沉寂。
  君臣目光相交,在彼此的眼中, 读懂了那道再清楚不过的眼神。
  韩擒道:“臣领旨,定不负皇上所托。”
  此外, 萧隽还交给韩擒另一件公务,事关边境驻将。
  二人谈至深夜,三更才歇。
  *
  次日,萧隽在朝会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命李显义宣读圣旨,任唐青为边贸督查使。
  唐青此行,要前往北方州、西北的幽州和冀州督查边境贸易,直至将落实下去的政策稳定施行,方才算完成任务。
  此外,就去年梧郡改革,今年额外增设了几个地点推行,萧隽又另外安排几名官员负责监察跟进。
  议会散去,唐青才走出大殿,四周便连接迎来官员向他道贺。
  唐青停在原地与诸位官员寒暄,甫一抬眸,与出来的韩擒迎面而遇,轻轻点头,便又与旁的官员招呼。
  散了朝会,唐青径直回府。
  启程的行礼已经准备妥当,衣物药材俱全,装了两箱,连同尚书台送来的资料文卷,也另外再装了一箱。
  日期定在后天,时下闲来无事,他便在院里取些发芽的土豆,跟兰香开了块小菜地种植。
  仆人进来传话,听闻贵客登门,不等唐青整理衣物,萧隽已越过大门,目光落在庭院偏角的青年身上。
  唐青放下小铁锄,鞋底还沾着泥巴,迎上前行礼。
  萧隽挡了他的动作:“免礼。”
  把他上上下下打量一遍,道:“又折腾起你那些土豆了?”
  唐青笑道:“不止土豆,去年就计划着在院里开片菜园,把能种的青菜都种上一些。”
  他问:“陛下可有吩咐?”
  萧隽道:“来看看你。”
  分别在即,萧隽不说那些冠冕堂皇的表面话,也不想做出推开唐青的举动。
  如此赤诚袒露的心意,叫唐青一时难以接应。
  他无法给任何回应,拎起放下的小铁锄,把发芽的土豆埋入挖好的土坑里。
  萧隽把土豆递给他,目光始终没有离开。
  唐青无奈:“陛下。”
  萧隽:“只看看都不行?不做别的。”
  又道:“也不说让你为难的话。”
  日近正午,萧隽方才从唐青府上离开。
  待人走后,唐青吩咐仆人把大门关闭起来,即日起,谁来了都不见。
  他在府上安安静静地呆了两日,直至启程去往冀州那天才露面,跟随在冀襄王的队伍当中。
  此行除了有冀襄王相助,萧隽还给他安排了一行暗卫,韩擒竟也在其中。
  韩擒检查好马车状况,道:“先生,我扶你上车。”
  唐青回绝:“不必。”
  他踩上马凳,沿着阶梯走入车内坐稳。
  韩擒深深看了他一眼,旋即落好车帘,策马跟在旁边。
  队伍低调离开邺都,韩擒跟在马车外,除了定时给唐青送水递粮,余下时候就像跟在旁边的影子,安静却又无处不在。
  唐青所休息的榻下置有抽屉暗层,里面码放解馋的小食,些许常见药物,还有几本书籍。
  他抽出一本冀州风俗打发时间,才出邺都境内,便听车外传来冀襄王的声音。
  “唐侍郎感觉如何。”
  唐青撩开帷帘,透过车窗望向一席玄色简装的萧亭。
  “回禀王爷,下官一切安好,谢王爷关心。”
  萧亭笑道:“在外就不必遵守这些繁缛礼节,等到冀州以后,侍郎免不得跟着我们入乡随俗。”
  唐青从书籍上解到冀州相关的一些风俗,那儿没有邺都城内层层礼节的往来,还听说边境的人性格多数豪爽直快。
  与他有过几次相处的冀襄王,确有几分坦率,但这份情绪还是比较内敛温厚的。
  在前方策马的韩擒忽然回头,道:“王爷,下官有要事与您相叙。”
  萧亭示意唐青在车内好生休息,驱马朝前方靠近。
  唐青低头,继续心无旁骛地看书。
  途中几次冀襄王过来与他问候,过程都被韩擒打断,与其商议事务。
  几次下来,唐青发现其中异常,韩擒似乎故意支走冀襄王。
  邺都通往冀州的官道,修缮得还算平整,行驶途中,未受太多颠簸。
  三日后,官道周围山野遍布,此时还落了一场春雨。
  唐青在雨声的催眠中泛起春困,合起手里的书卷,倚在榻上半梦半睡。
  一觉结束时,身子微微沉重,唐青拢紧身上的锦被,掀起帘布,朝外探张视线。
  韩擒绕回缰绳,跟在车舆一旁,问:“可是累了?”
  又道:“过半刻便安营休息,再坚持一会儿。”
  唐青道:“辛苦韩统领了。”
  开口时嗓音沙哑,刚出声,韩擒解开腰间的水囊递给他。
  唐青接过:“多谢。”
  兖州和冀州路途相隔不远,他身上水土不服的症状不若去年南行时那般严重。
  尽管如此,唐青不敢怠慢,不愿自己的原因致使行程耽误,尽量避免生病的可能。
  水温很暖,这一路韩擒给他准备的水,总是温度适中,叫他随时能喝。
  此举之心细,只能是有意而为。
  他举着水囊,暗自轻叹。
  **
  傍晚前,队伍停下,驻扎营帐原地修整。
  部分将士到周围打水,其余将士则原地生火,还安排了人手轮岗值守。
  唐青听附近的将士闲聊,得知再有两日就可抵达冀州境内。
  他从车帘探出身子,正欲搬个马凳自己下去,旁边伸来一只手臂,将他稳稳扶到地面。
  韩擒道:“在车内闷了一日,可要到附近透口新鲜空气。”
  唐青恰有此意,连续乘坐四日马车,腿脚乏力酸软,该适度活动筋骨。
  他朝对方微微点头,在其陪同下,到周围的林间散步。
  春意阑珊,竹林翠绿,不远的范围内有条河流。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