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鉴罪者2(推理悬疑)——吕吉吉

时间:2024-09-04 14:58:05  作者:吕吉吉
  为了了解情况,戚山雨和林郁清还特地跑了一趟保姆潘阿姨的家。
  当时那位中年阿姨在自己家里做汉服童装的配饰加工,据说一件计价一块钱,做一天下来也就百来块钱的加工费,比她当保姆时的收入低得多了。
  当时戚山雨便多问了一句:“为什么不继续当保姆了?”
  结果潘阿姨一听这话连忙摆手,说前任雇主就死在自己眼前,她实在是被吓得够呛,一时半会儿心理阴影消不了,暂时不想再去当保姆了。
  “哦?”
  听到这里,柳弈很惊讶:“这么说,王女士死在她眼前了?”
  戚山雨:“准确地说,她是王女士死亡现场的第一发现者。”
  ###
  6月27日,保姆潘阿姨出门买菜归来,发现王乐娟不知何时从床上滚了下来,双目圆睁,双手捂着胸口,人已经没有呼吸也摸不到心跳了。
  保姆吓得半死,连忙打120叫来了医生,同时也打电话通知了还在上班的杜鹃。
  120比杜鹃先到。
  医生到现场发现王乐娟已经双眼瞳孔固定,心跳呼吸皆无,失去了抢救的价值,结合死者的一个月前的心肌梗死病史和心脏介入手术史,认为死因是冠心病引起的心血管循环衰竭,死因没有可疑,遂出具了死亡证明。
  戚山雨在单位系统里查到了王乐娟的户籍注销记录,里面就有死亡证明存档。
  他扒拉了一会儿,从资料堆里找到了那份死亡证明的复印件,递给了柳弈,“你觉得怎么样?”
  “嗯,医生的判断其实挺合理的。”
  柳弈一边看死亡证明一边评价道:“毕竟心肌梗死很容易出现心脏损伤后综合征,多发生在急性心肌梗死后的两周到四周内,再加上随时可能出现的心衰或是二次心梗,猝死也不是不可能的。”
  随即,他抬眼看戚山雨,“可是你却觉得她的死亡有可疑,对吗?”
  “嗯。”
  戚山雨点了点头。
  “那位姓潘的保姆告诉我,王乐娟出院回家修养的那段时间经常发低烧,双脚肿得穿不下鞋子,人没什么力气,胃口也不好,整个人显得很虚弱的样子。可她的心情却一直很好。”
  柳弈奇怪了:“哦?为什么?”
  通常情况下,人们在病痛的折磨中都会情绪低落,保姆却说王乐娟看起来心情很好,不能不说这实在十分反常。
  “潘阿姨其实也说不准。”
  戚山雨轻轻地摇了摇头,“她只说,隐约觉得王乐娟女士好像谈恋爱了。”
  当时潘阿姨用的措辞是“好像找到了第二春”。
  根据那位年纪与王乐娟差不了多少的保姆所言,王乐娟经常躺在床上玩手机,脸上挂着甜蜜的微笑,看起来很幸福的样子。
  潘阿姨当然也问过对方是不是有对象了,王乐娟只是笑而不语,很含糊地回答了一句“说不准”。
  柳弈:“听着确实好像是有那么一点儿苗头。”
  “嗯,还不止那样。”
  戚山雨继续说道:
  “潘阿姨还说,王乐娟女士出事那天,是她吩咐的让她去超市买菜,还要多买一些东西,晚上做得丰盛一点,有客人要来。”
  柳弈:“客人?什么客人。”
  “我们问了,潘阿姨说她不知道。”
  戚山雨再度摇头,“因为王女士没告诉她。”
  他顿了顿,问自家柳法医:“很可疑,是不是?”
 
 
第121章 5.Mulholland Dr.-28
  王乐娟和杜鹃住的是一个老小区有三十年楼龄的老式公寓楼,家附近有一个小菜场,虽然摊位和菜式的选择比较少,不过平常买菜做饭是够的。
  然而6月27日那天,王乐娟对保姆潘阿姨说自己晚上想招待客人吃饭,要亲自下厨做个猪肚包鸡。
  小菜场买不到新鲜猪肚,王乐娟只得拉着小拖车坐地铁到五站之外的某个大型超市去采购。
  “去程四十分钟,购物一小时多一点,回程也要四十分钟,她说自己那天吃完早餐差不多九点出门,十一点半回到家,离家一共两个半小时。”
  戚山雨对柳弈陈述当天的时间线:“潘阿姨平常很少出门那么长的时间。”
  柳弈点了点头,神色凝重,手指轻轻在死亡证明的日期上点了点,“偏偏就是那一天早上,王乐娟女士猝死了。”
  他垂下视线,“而且她在死前甚至没来得及给姨甥女或者120打一个电话。”
  说到这里,柳弈忽然停住话头,想了想,又问戚山雨:“对了,王乐娟女士的手机呢?里面应该可以找到有关他‘约会对象’的信息吧?”
  “这也是我觉得很可疑的其中一点。”
  戚山雨说道:“潘阿姨说,杜鹃确实检查过王乐娟的手机,但她的手机不知道是坏了还是没电了,一直黑着屏,开不了机了。”
  柳弈蹙起眉,“……确实很可疑。”
  他想了想,又问:“那所谓的‘客人’呢?说好了晚上来吃饭的,有上门吗?”
  “没有。”
  戚山雨摇了摇头,随后又纠正道:“哦,不对,准确的说法应该是——潘阿姨说她不知道。”
  接着他解释道,因为那王乐娟急逝,家里忙活地不行,等医生出具了死亡证明后,还要联系殡仪馆出车接人,跟车到殡仪馆后还有一大堆的事情要忙活,不管是杜鹃还是潘阿姨都焦头烂额,压根儿想不起来还有访客要登门这么一件事。
  当戚山雨和林郁清向潘阿姨问起那“客人”是否有上门时,保姆只无奈地一摊手,回答说她和杜鹃那天在外头折腾到七八点才回家,客人来没来她也不知道,反正她回家后没见到有访客上门就是了。
  “嗯……”
  柳弈单手支在桌上,“这虽然说是稍微有点可疑吧,倒也不算解释不通……”
  “还不止如此。”
  戚山雨显然还有话要说,“潘阿姨看杜鹃一个刚出社会不久的小姑娘要操持姨妈的葬礼不容易,就多留了几天帮她的忙……”
  他顿了顿,“然后,她注意到了一件很奇怪的事……”
  ###
  就在三个小时前,潘阿姨告诉戚山雨和林郁清,王乐娟的事儿之所以让这位阿姨觉得“害怕”,以至于产生了心理阴影,至今都提不起勇气再去做保姆,除了被王乐娟的凄惨死相狠狠惊吓到之外,还有一部分原因是这位稍微有点儿迷信的阿姨觉得王乐娟死得“邪门”,让她越琢磨越后怕。
  而令潘阿姨觉得“邪门”的点,是她在帮忙处理丧仪的时候,顺便收拾了一下王乐娟的房间,结果注意到,王乐娟放在床边的一个闹钟居然也停了。
  柳弈:“停了……是指没电了吗?”
  “我们一开始也以为是这么个意思。”
  戚山雨说道:“但潘阿姨说,那钟好像停在了王乐娟的死亡时间。”
  “哦?”
  柳弈这下子更疑惑了:“她是怎么确定的?”
  早期的侦探小说或者刑侦故事经常有这么一个细节:受害人被凶手从高处推下去,手表和人一起掉到地上,表盘时间就定格在落地的刹那;又或者凶手抄起一个座钟往被害人脑袋上招呼,开瓢的同时也砸坏了时钟,于是钟表上的时间就成了确凿的证据,帮助侦探或是警官排查嫌疑人的不在场证明。
  然而不久之后,这套路就被反向利用,比如凶手杀人后故意调了死者的手表什么的,更甚者还有调一次两次三次的,各种套路叠套路,因为太容易出BUG了,所以很快就褪去了流行。
  柳弈虽没跟那位姓潘的保姆阿姨打过交道,不过他猜对方应该不好侦探推理那一口,所以她说的“钟表停在了死亡时间”,应该是别的意思。
  “潘阿姨告诉我,那钟的时间停在了早上九点五十八分,差不多就是她离家去买菜的一个小时后。”
  戚山雨回答:“而且那时钟下面还有一个日期,正是6月27日当天。”
  柳弈:“……难道是王乐娟女士胸痛挣扎时,把那钟扒拉到地上了?”
  假如真如同潘阿姨所言,他只能想到这个可能性。
  “我们一开始也是这么猜的。”
  戚山雨却摇了摇头“可是潘阿姨非常肯定,那钟外观完好,只是却坏掉了,就算换了电池也一点都不带走的。”
  正因为如此,保姆才觉得王乐娟的死很邪门。
  即便明知道对面坐着的两位帅小伙儿是一身正气百邪不侵的警察,她还是遮遮掩掩、吞吞吐吐地说出了自己的感想:王乐娟女士死的时候可能太痛苦了,或是有什么心愿未了,怨气太重了,才会接连让手机和闹钟一块儿坏掉的。
  柳弈:“……”
  他当然是不信什么怨气之说的。
  可假如潘阿姨那关于闹钟的猜想靠谱,那么或许闹钟和手机偏偏在王乐娟死后一起坏掉就不是单纯的巧合了。
  “……那手机和闹钟现在在哪里?”
  柳弈忽然抬头问戚山雨。
  “不知道。”
  戚山雨耸了耸肩,“毕竟都是三个月前的事了,谁也说不准东西还在不在。反正那位潘阿姨说自己当时很害怕,就把闹钟放回到原处了。”
  尤其是当时处理王乐娟后事的杜鹃现在也死了,他们不可能从死者口中问出东西的下落。
  “……不过倒也不是完全没希望的。”
  柳弈掏出手机,点开微信,给刚刚从新消息不提醒名单里放出来的某个头像发了一条新信息。
  虽然现在已经是9月26日的凌晨一点钟了,但朱箐箐显然还没睡。
  柳弈的微信一发过去,朱箐箐直接回过来一个通话请求。
  柳弈按了通话键,并打开了免提。
  朱箐箐的声音从电话那头传来,省去了礼节性的寒暄,直接就问他微信里说的“有事要拜托她”是什么事。
  “对,想请你进王女士的房间看看,床头柜上应该有一个不走的闹钟,你看看还在不在……如果在的话,请送到法研所来。”
  “对了,还有一部手机……”
  柳弈说着,拍了拍戚山雨的胳膊。
  戚山雨会意,开口接着说道:
  “是一部蓝色手机壳的华×机,型号应该不算新了,是王乐娟女士生前用过的。如果能找到的话,请在征得家属同意后交给我们。”
  “好的,没问题!”
  朱箐箐应承得十分爽快,“我明天……不,今天早上就去找找看!”
  她顿了顿,声音带了些难以自抑的兴奋:
  “你们……是不是找到什么线索了?”
  柳弈和戚山雨闻言,对视一眼,神情都有些无奈。
  “只能说,我们会尽力的。”
  柳法医决定不要给委托人某些非必要的希望,于是实话实说:“不过到目前为止,我们还什么实质性的线索都没有呢。”
  ###
  9月26日,星期一。
  杜鹃的遗体果然在早上十点钟被送到了法研所,随遗体一道送来的除了尸检委托书之外,还有柳弈写的便条。
  于是,下午两点三十分,柳弈带着学生江晓原,以及新来没多久的年轻女法医沈青竹一起上台,准备进行杜鹃的尸检。
  说实话,柳弈也拿不准自己能在这具遗体上找到多少线索。
  如果尸检没有发现异常,那么朱箐箐这段时间以来的努力——不管是她锲而不舍的追查,还是她好不容易劝服杜鹃的表亲委托尸检所费的唇舌,或许很可能就此打了水漂。
  可偏偏溺水的遗体所能保留的信息是各种死亡方式里最少的,因为水流会带走死者身上许多的线索。
  更要命的是,现在距离杜鹃身亡的9月19日已经过了一周了。
  虽然遗体的保存条件还算不错,但因为此案一开始只作为事故处理,所以从打捞到运送遗体都没有对证据进行任何保护,衣服上残留的组织、淤泥、水草,以及更重要的DNA信息在这些过程中都不知道经过了多少破坏和污染,此时再采集证据,谁都不能断定还有多少可信度。
  留给柳弈的,就只剩下单纯的一具遗体了。
  “唉,好年轻啊。”
  江晓原从业时间不长,每次看到年纪轻轻就不幸殒命的死者,总难免心生怜悯,忍不住感叹了一句:“太惨了……真可惜。”
  比江晓原没大上几岁的沈青竹虽然没有说话,但低垂的眉眼也透着同样的情绪。
  “是啊,确实可惜。”
  柳弈没急着动手,而是翻开了死者的血液检测报告。
  “唔,血液酒精浓度168.8mg/100mL,确实很高了。”
  虽然杜鹃死后没有尸检,但为了验证她生前是否真的喝了酒,警方还是有抽血送检的。
  而检验报告显示,血液检材中检出酒精,含量还相当之高,完全符合酒醉标准了。
 
 
第122章 5.Mulholland Dr.-29
  “喝得可真多啊!”
  江晓原忍不住开口评价道:“很少有不喝酒的人一下子喝得那么醉的。”
  小江同学平常跟朋友出门撸个串儿涮个火锅什么的也会喝点儿小酒。
  但他没有酒瘾,也不常喝,酒量自然也就很不咋地,属于一罐正好,两罐凑合,三罐就要上头的弱鸡。
  江晓原将心比心,从前滴酒不沾的年轻女孩子刚接触酒类,第一次就能把自己喝成血液酒精含量168.8mg/100mL,未免也太超过了一些。
  “是啊,确实有点儿可疑。”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