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日月长明(穿越重生)——番茄加糖

时间:2024-09-18 07:48:25  作者:番茄加糖
  梅姑望着昏迷的军匠问道:“公子,这人该如何安置?”依照她自己的想法,还是在城里寻个靠谱的医馆让里头的大夫、药童帮忙照看为好。
  但明景宸自有他的考量,“就安置在听雪堂里就近照顾罢,梅姑,你去和金鼓说一声,让他去请大夫来。”
  “这……”梅姑很是为难,在她看来,这人不过是个私逃的军匠,直接交给官衙才是最稳妥的做法,把人带回听雪堂实非明智之举。
  明景宸自然瞧出了她脸上的迟疑,只好耐下性子与她解释道:“梅姑,如果我没料错,佩州出事了。”
  “什么!”梅姑眼皮一跳,惊骇莫名。
  佩州与云州接壤,位于北地西南部。如今镇北王跨江去了湄州,一旦佩州出事,若是真的闹将起来,何人能辖制他们?
  况且自开年以来,针对高炎定和镇北王府的事还少么?
  难道这又是一次趁王爷不在北地借机滋事的阴谋?
  梅姑越想越忧心忡忡,经过这一年的相处,她如今对明景宸这个人的能力和人品抱有十成十的信任,对方说的每一个字,她都深信不疑,“公子是觉得这人是个关键人物,所以要他住进听雪堂里好确保他的安危?”
  明景宸道:“佩州是重中之重,它对高炎定来说无异于是他的要害之一,那边一旦出了什么不可挽回的大事,犹如断了他两条臂膀。”
  梅姑听他将后果说得这般严重,再不敢质疑明景宸的任何决定,等马车驶入王府,她就先一步下了车驾去找金鼓了。
  金鼓的动作很快,不出半个时辰就把大夫带到了听雪堂。
  仍旧是老熟人,先前的那个军医。
  军医到了地方才知道这回不是给景公子瞧病,不过没等他松口气,等看到军匠身上的烧伤后,不由地苦笑道:“老夫是不是说过很多次,老夫擅长的是治疗跌打损伤,你们怎么总是找些疑难杂症来为难人呢?上次景公子后背的烧伤,老夫就无能为力,你们……你们……”说到后来,军医都很是无奈。
  金鼓陪笑道:“您老人家就别谦虚了,薛神医在的时候,小的还总瞧见您跟在她身边偷师,您呀,今非昔比了,找您肯定比找外头医馆里的坐堂大夫来得靠谱。”
  军医被他戴的高帽压得老脸一红,强自争辩道:“什么偷师!你这小厮怎么凭空污蔑人!那是老夫与薛神医在光明正大地切磋医术!”
  金鼓嘿嘿笑,一叠声地哄他道:“是是是,是切磋医术。您呀别磨蹭了,这是景公子带回来的人,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您怎么与他交待呢?”
  军医只好坐下给军匠诊脉看伤。
  这时珠云从外头走了进来,手里还拿了个小匣子。
  金鼓以为是明景宸那边又有什么吩咐,连忙殷勤地迎了上去。
  珠云将匣子递给他道:“公子叫我将先前薛姐姐开的药方拿出来给大夫参考斟酌。”
  话刚说完,方才还愁眉不展的军医立马跑过来乐呵呵地抢走了匣子,赞道:“还是景公子想得周到。”
  “嘿!”金鼓气笑了,“这老头变脸的速度还真够快的!”
  【作者有话说】
  咱们周五见~
 
 
第121章 一夜无梦
  一回到听雪堂,明景宸就先去照波池泡了个澡,将白日里积的一身尘垢洗刷干净。
  带着一身水汽回到主屋时,梅姑正盯着侍女在上菜。
  蟹粉狮子头、青虾卷、糖醋茄以及一碗三脆羹,再配上一小碗碧梗米饭,明景宸在晚间向来吃得少,甫一看到这桌子菜,就觉得胃里已经有了饱腹感,“我一个人如何吃得下这么多?明日让膳房再精简些才好。”
  梅姑把碗筷塞给他,一边为他布菜一边道:“您白天耗费了不少气力,合该多吃些才对。奴婢可不能再惯着您挑嘴的毛病了,自打去了趟戎黎,您又瘦了,得赶快养回来才对。”
  明景宸故意唉声叹气道:“梅姑这是把我当年猪养呢,总惦记着我身上的几斤肉,少半两都不行。”
  “那可不!”梅姑眼疾手快地又夹了几筷子菜在他碗里,一副务必要把她布的菜全部吃完才放人下桌的架势。
  等好不容易吃完,明景宸就在庭院里来回走了几圈散散食。
  梅姑端了一盏温热的牛乳给他,见明景宸眉峰紧蹙,一脸的抗拒,哄他道:“前两日您喝完,夜里睡得比往常香甜,奴婢便吩咐膳房的人,让他们每日晚间都呈一盏鲜牛乳过来,听说他们为此还特意从外头牵了头奶牛回来,养在单独辟出来的牲畜棚里。您若不喝,岂不是让大家都白忙活了一场?”
  “何须为我一人这般兴师动众,耗费银钱!”
  梅姑却不以为然,“别说是碗牛乳,就是天上的帝流浆,您也喝得。”
  明景宸怕自己再矫情下去,对方还不知要说出旁的什么话来,连忙端起来一饮而尽。
  梅姑把碗收起来,又进去里屋铺床好、整理帷幔。
  近来,听雪堂内都用鲜果、花朵代替香料来熏屋子,明景宸的寝室内专门设了一只做工精巧的荷叶状香橼盘用来盛放这些芬芳的果子。
  将上头有些干瘪的佛手、香橼换下,重新放上一批新鲜的后,梅姑道:“公子,这果子的味道会不会太清淡了些?要不还是换回之前的那款熏香如何?”
  明景宸倒是很喜爱这些果子的香气,他佯嗔道:“一个男人身上熏得比姑娘还要香喷喷的,做甚?梅姑是要我出去引蝶么?”
  梅姑捂着嘴笑,“奴婢可不敢让您出去招蜂引蝶,回头王爷知道了,可别把奴婢全家给逐出王府去了。”
  明景宸怪道:“怎么又扯上他了?诶,近来你们几个好生奇怪。”好像不管前一刻他们是在做什么事、说什么话,话题总会莫名其妙地拐到高炎定身上。
  这是自己的错觉么?他很是疑惑。
  梅姑讪笑道:“奴婢是信口胡诌的,您当笑话来听就是了。”
  为了避免被看出自己的不自然,她快步走到一旁将半敞着的窗棂给关上了,“夜深了,您早些歇着罢。方才奴婢去瞧过后院那边的情况,人一时半会儿醒不了。前头门房那儿也已经安排人守着了,一旦潘统领那边传来消息,就立刻来听雪堂禀报。”
  明景宸思索了片刻,觉得以潘吉的能力,估摸着后半夜就会有结果,他本想说自己要坚持等到对方传消息回来,但见梅姑垂手站在一旁幽幽地盯着自己,但凡自己说一个“不”字,她绝对会留在这儿陪自己守上一夜,到嘴的话只好又咽了回去,乖乖躺到了床榻上,假装闭眼睡觉。
  然而,不知是那盏牛乳起了作用,还是白日里真的累坏了,明景宸一沾枕头就睡着了,等醒来的时候,外头已经天光大亮,鸟雀啁啾。
  他迷迷瞪瞪地抱被坐起,脑海里像被塞了一团浆糊,茫然极了。
  这时门扉被推开,发出轻微的“吱呀”声,梅姑端着水盆走进来,见到坐在床上的明景宸,笑道:“您醒啦?”
  明景宸“嗯”了一声,直到温热的帕子盖在脸上,他那被堵塞住的头脑才稍稍通畅清明过来。
  “梅姑!潘吉昨晚没有音信么?”
  梅姑道:“后半夜他就回来了一趟,得知您睡了,又走了。”
  明景宸立马起身穿衣,“说好的会来叫醒我呢?怎么说话不算数?”他说话时带了点起床气,加上一双透着埋怨的漂亮眸子,倒有些娇憨的可爱。
  梅姑知道他不是真的责怪自己,脸上仍旧带着温和的浅笑,一边帮他系腰带,一边解释道:“潘统领说了,人都找到了,不过都和昨天那人一样身上有伤,于是他先做主将人安排在王府外的一处别院内,不仅派了大夫和亲卫过去,还亲自去坐镇。您呀,尽管放宽心。想来一会儿,潘统领就过来向您复命了。”
  潘吉来得比预想中的快。
  早膳还未来得及从食盒里端出来,他就在屋外候着了。
  明景宸吩咐梅姑道:“多备一副碗筷,我与潘统领一道用饭。”
  “是。”
  对于明景宸邀请自己一同用膳,潘吉起先不敢受,奈何对方和梅姑三催四请,他才诚惶诚恐地坐了下来,屁股只挨着凳子边缘一圈,握着筷子不知该从何下手。
  明景宸看了梅姑一眼,对方立刻心领神会,为潘吉盛了一碗米粥,又将桌上的面点、杂粮每样夹了些许在他盘中。
  知道要是现在问正事,这顿早膳恐怕就要浪费了,明景宸索性也不急于一时,先喝起了粥。
  潘吉见此,也略显拘束地动起了筷。
  实际上,明景宸吃了小半碗粥并小半张胡饼就饱了,不过考虑到潘吉是个武将,又操劳了一天一夜,依照他的食量恐怕这时只吃了三分饱,对方本身就拘谨,若是见自己先停筷,八成后面也无心用膳了。
  于是,他用勺子在碗里慢慢撇着粥,偶尔佯装吃上一口,小鸡啄米都比他一顿吃得多。
  一旦梅姑露出要劝食的意图,他就光明正大地指使她给潘吉布菜,企图蒙混过去。
  到后来,因为不知不觉吃了太多,潘吉忍不住打了个饱嗝,惭愧道:“属下失仪了,请您见谅。”
  明景宸略勾了下嘴角,若是高炎定在场,定然知道这是对方“奸计得逞”后嘚瑟的小表情,像极了狡黠的小狐狸。
  他饮了口茶,道:“潘统领,听说你昨夜找到了人?”
  见开始说正事,潘吉连忙正色道:“没错,属下率人上山搜寻时,那军匠的同伙因晚上要生火做饭,暴露了行踪。他们一共十来个人,都曾是佩州军器局的工匠,身上都有不同程度的烧伤。起先他们很是害怕,见到我们就逃,好在亲卫们都不是吃素的,一个不差地都给逮了回来。后来他们见自己没有被关进大牢,不仅有吃喝,还有大夫来给他们治伤,便逐渐放下了戒备。”
  “你可有从他们身上问出点什么?”
  “这……”潘吉一时语塞,只因问出来的东西太多了,他实在拿不准究竟要不要和景公子说实话,毕竟王爷都不曾和对方提过这茬,要是自己祸从口出坏了事,那就糟糕了。
  “有什么不便和我说的?”潘吉的迟疑落在明景宸眼中,高炎定在佩州的事越发令他起疑,他轻嗤一声,以退为进,“既然潘统领有话不方便让我知道,那我奉劝你最好立刻八百里加急将此事告知你们王爷,要是晚了一时半刻,一旦佩州那边出了乱子,事后可别赖我没提醒你。”
  紧接着,他站起身,下了逐客令,“梅姑,送客。”
 
 
第122章 来龙去脉
  “景公子!我……”潘吉脸上挣扎了片刻,突然跪在明景宸面前,道,“属下不敢欺瞒景公子,实在是事关重大,倘若没有王爷首肯,就是杀了属下也是万万不能说的。”
  尽管他说得声情并茂,但明景宸并无丝毫动容,欺霜赛雪的面容上两道冷凝的目光,像是隆冬腊月的冰棱制成的匕首剜在他身上,令人遍体生寒。
  明景宸冷笑出声,转身而去,话语中藏着五分讥诮五分不屑,“瞧你们这丁点大的胆子,当初你们镇北王府敢做,如今怎么反倒不敢认了?你们的胆量是都被高炎定一个人吃了么?怎么就他长了副熊心豹子胆!”
  潘吉被嘲得面皮一片赭红,惭愧地低下了头。
  明景宸见此,面上笑得越发冷,他干脆揭了他们的老底,将这把火烧得更加旺盛,“高炎定的属下就这点出息了,不过是欺上瞒下背着帝都与佩州军器局的官吏狼狈为奸昧下了些许兵器,这点小事也值当你们这么讳莫如深?”
  潘吉闻言蓦地抬头,眼中震惊万分,一滴冷汗沿着鼻梁往下淌,他也顾不上擦上一擦,“您……您怎么知道!”
  实际上这不过是明景宸的猜测,他刚才不过是为了诈出潘吉的真话故意那样说罢了。
  如今七分猜测变成了十分肯定,他心头越发冷,觉得高炎定这厮真是狼子野心,贼胆包天,对方这样大逆不道的行径与当年的穆王、鲁王等人有何分别!
  明景宸转身望着潘吉,脸上虽笑意盈然,但谁都看得出他已经恼怒到了极点,眼底烧着两把暗火,衬得双眸比星辰还要明亮璀璨,“高炎定心里在想什么,我比任何人都清楚,所以我知道佩州的事是理所当然的事。”
  被道破天机后的震惊情绪裹挟着潘吉顺其自然地跟着明景宸话语中极具欺骗性的暗示思考,让他误以为是高炎定曾和他提过此事,他才会知道得这么清楚。
  对高炎定的忠诚和过于耿直的性子导致潘吉上了明景宸的当还不自知,态度立刻来了个大逆转,道:“既然王爷曾提起过,那属下再无疑虑。”
  自从在戎黎见识过明景宸的智计,潘吉打心眼里信服对方。
  眼下湄州的仗正打到了关键处,确实不宜用旁的事去让自家王爷在战场上分心,但以目前他从那些军匠嘴里得知的关于佩州的事,如果不尽早想出法子解决,等王爷得胜归来时恐怕就为时过晚了。
  想到这儿,他再不敢有丝毫隐瞒,具都一五一十地将事情始末告诉给了明景宸。
  原来,正如明景宸猜测的那样,当年“六王之乱”平息后,皇帝取代各地的藩王重新加强了对地方的掌控,原先与藩王沆瀣一气的地方军器局也被大刀阔斧的改,革,并未一刀切地全部被取缔。
  这也是佩州军器局能存留至今的原因。
  然而这十来年,天授帝越发昏庸无道,对地方的掌控和管理也渐渐力不从心。加上各地匪患横行,战事频发,兵器需求激增,很多势力趁机钻了漏洞,不仅与当地军器局的监官里勾外连,暗地里倒卖兵器,更有豪族在民间私设铸造坊以此牟利,可谓是猖狂至极。
  高炎定这个镇北王统帅云、甘、鹜三州大军,按照朝廷法度,这十几万士卒吃喝拉撒所需的银钱、上阵杀敌耗费的刀弓箭矢,一半由帝京出资,一半由当地府衙自理。
  军器局也不是无限制地供应北地将士所需的兵械,每年供应的种类、数量都是有定数的,而这个定数是朝廷说了算。
  帝京那边为了制约北地高家,很多年以前就经常在粮草、银钱以及兵器的供应上使点不入流的小花招。近些年来,尤其是在高炎定用了些手段“逼迫”天授帝敕封他为镇北王后,这种恶心人的事更加成了司空见惯。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