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无所不能的仁王君(网王同人)——拿铁不加冰

时间:2024-09-25 09:46:26  作者:拿铁不加冰
  “够了,幸村。”柳语气有些沉痛,“当着当事人的面这么编写剧本是不是不太好?”
  幸村摸了摸自己的下巴:“虽然教练不是这个意思,但是……我们不如去问问仁王君?我觉得他会同意呢。”
  这种把自己编写进热闹里的事仁王真的会做吗?柳十分怀疑。
  答案是是的。他们去找了小仁王,话才说到一半,小仁王就非常爽快地答应了下来:“好啊。”
  “我会想办法让教练也参与哦。”他甚至主动说,“让他扮演只能属于他的那个角色。”
  柳:“……仁王,你想过吗,你这是自己也……”
  “我知道。”小仁王打断了他的话,“但是,有一些整蛊就是需要付出代价,我仔细思考认为这个代价完全价值回票。”
  幸村非常赞同。
  柳震撼了:到底是怎样的精神才能让人宁愿自己成为别人调侃的对象,也要将人拉下水啊?仁王好像没有他之前搜集资料时以为的那么靠谱。
  小仁王:Puri,你原来觉得我很靠谱吗?真令人感动。
  仁王并不知道学生们的讨论。
  也不知道,他给出的思路是越前南次郎,但不太熟悉越前南次郎,也还不认识越前龙马和越前龙雅的学生们,因为他的思路而自然而然跑到了其他的方向。
  仁王之所以会提到越前南次郎,是因为他最近联系上了本人。
  他在国内搅风搅雨,越前南次郎当然早就知道了。他一直和龙崎教练保持联系。也所以,越前南次郎连带着也知道了后续发生的故事:比如青学一个很有天赋的选手被前辈“教训”受伤,正好介绍了网球俱乐部的仁王发现了这一点以后,帮忙送人出国接受治疗,而那个网球俱乐部依然很看好那个学生,签订了培养协议……
  “正好介绍”?
  越前南次郎倒认为仁王大概是从哪里听到了风声,才故意去偶遇的。
  世界上没有那么多巧合。
  “但愿意为了一个有天赋的其他学校的孩子做这些,他确实是个热心人。”他评价道。
  他对仁王有了兴趣,觉得向龙崎教练打听没什么成果,就又联系了国内的一些朋友。
  同时也联系了还在职业圈的人脉。
  虽然退役,但越前南次郎当然不是与世隔绝。美国职业圈子还有不少人记得他呢。而他为了培养孩子,也没有和职业圈断了联系。越前龙雅成了商业赛选手,但这个年纪的亚裔选手能很自在地流浪,越前南次郎背后当然也是做了不少工作的。越前龙雅自己也很清楚这一点,虽然不联系越前龙马,但是会定期去看望越前南次郎和轮子。
  仁王给自己设定的背景是不常打美网,专注投入法网和温网,也就是红土场和草地场选手。
  越前南次郎便也费了一些功夫,才周折打听到仁王的一些职业圈隐藏故事。
  摆在面上的那些成绩和报道是不用打听的,越前南次郎本来就知道。
  十九岁开始参加欧洲的青年赛,二十岁开始正式打成人比赛,第一年就打入了八强,之后停赛了一年,换了一个更大的俱乐部,之后打入四强,再拿到冠军。拿到法网冠军以后转战温网草地场,同样是一开始就能进入八强,之后每一年的排名都更加靠前。
  职业经历还算顺利,但参加公开赛的频率不高,只维持了能够进入四大满贯正赛的积分,因此ATP排位也没有上升到很前面的位置。
  很神秘,很难拍到行踪。
  如果这一年参加了法网就不会去打温网,参加了温网就不会去打法网。澳网和美网倒是间隔一年参加一次,但打美网的那年直接在法网夺冠,因此大家也不怎么在意他的美网成绩,反而去挖掘他的欧洲故事了。
  和欧洲职业圈的联系很深,中途还休息了两年,二十八岁又拿到了温网冠军,却在拿到冠军的几个月后宣布澳网退赛,之后就直接退役了。
  被误会在练习时受了伤,但之后媒体发觉他只是回到远东之地去当网球教练了。
  是很难让人摸到头脑的发展路线。
  但是国内的新闻写的,是因为“有一定要做的很重要的事”才回国的?
  越前南次郎很久没遇到过这么奇怪的人了,这让他兴致盎然。
  而后全国大赛,他国内的朋友们都给他打了电话,说南次郎,好像遇到一个和你做差不多事情的人了。
  “嗯?为什么这么说?”
  “立海大有个小鬼,长得和MASA一模一样啊。”国内的朋友这么说。
  越前南次郎掰着手指算了算,MASA官方资料显示今年二十九岁,而在立海大比赛的小鬼一年级也就是十二岁,如果真的是大家以为的那种关系,那么十七岁就……!
  但想起自己和龙雅长得也很像,越前南次郎就觉得不能武断。
  “越来越好奇了……”
  在这种情况下,仁王通过网协的渠道联系到了他。
  网协转达仁王的话时,说的是MASA认为可以交流一下教授网球技巧的心得。越前南次郎惊了一下:虽然他自己没有隐瞒过越前龙马的存在,但MASA就这样承认了自己也是在养小孩吗?
  他当然是被传言和想象给误解了,但仁王也没有要解释的意思,打电话过来时也很自然说:“我听美国的朋友说,青年赛有很像您的少年不断获得商业赛或是正式比赛的冠军。”
  “哦,是吗?”越前南次郎用调侃的语气道,“我也听国内的朋友说,全国大赛出现了很像你的选手。”
  “我正是为此来联系您的。”仁王直截了当地直入主题,“比起我,您应该有更多的教导经验吧。前两年开始在世界各地流浪,也出现在欧洲过的那位名为‘龙雅’的少年,也和您有关系不是吗?”
  “呀嘞呀嘞,居然会记得‘龙雅’吗?”
  “是亚裔面孔,想要不注意也很难吧。”仁王轻笑道,“我不想让您误会,因此直接实言相告。对于教导这个年龄的孩子,我还有一些疑惑。如果能够交流经验就好了。”
  “只是想交流经验吗?”越前南次郎玩味道,“对我本人没有什么好奇心吗?”
  “如果见面,那会有的。”仁王说,“但我暂时还会留在国内。下半年有时间的话,我会去拜访您的。”
  越前南次郎通常会谢绝别人的拜访,但仁王有些特殊。
  不只是龙雅,甚至注意到了龙马吗?如果只是这样,越前南次郎也不会同意的,他其实将两个小孩保护得很好。但是,那所谓的和MASA长得一模一样的小鬼……说实话,这种说法引起他的好奇心了。
  越前南次郎想起国内朋友拍摄的,立海大夺冠时的合照里,某个有些显眼的白毛。
  至少在这上面对方没有说谎,是确实在养孩子,应该也是真的很苦恼。并且,退役以后回国当中学网球部教练,还做得很认真,这种做法……真是个奇怪的人。通常这种形容词是别人来形容他的,但越前南次郎觉得,MASA也很奇怪。
  他答应了:“那么,要约定好具体的时间吗?我今年内没有出行计划。”
  “我下个月会来拜访的。”仁王说着,压低了声音笑道,“如果到时候前辈愿意亲自下场指导,我也会很高兴的。”
  “指导。”越前南次郎重复了一遍这个词,“你打算带那个孩子出国吗?”
  “有这个计划。”仁王坦然道,“他和龙雅君同龄,我会先带他去欧洲。”
  “然后?继续留在国内?”
  “他会在国内打完三年的中学联赛。”仁王说,“至于之后会怎么发展,那就要看他自己了。”
 
 
第114章 狗血剧本
  和越前南次郎联系上以后,仁王有时候会询问越前南次郎一些网球技术问题。他自己的思路比较剑走偏锋,所以想对比一下理论上一直接受学院派教育的越前南次郎的看法。
  “学院派?!你小子到底对我有什么误解。”越前南次郎很无奈,“你应该明白吧,有些事是无法用言语和理论来讲清楚的,就是站在球场上,自然而然就懂了。”
  “我还没到那个程度哦。”仁王说。
  越前南次郎嗤道:“小子,能拿冠军的人就不要说谎了,在中学联赛那个层次,努力还能拿到很好的成绩,但到了职业圈,努力什么也不是。”
  会这样说是因为所有人都很努力,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努力,因此天赋决定了人的成绩上限和职业时限。
  世界上每年会涌现那么多“天才少年”,他们大部分会在职业圈的第一年就沉寂下来。能逃离新人周期逐渐上升的人都很少见,能直接到达巅峰拿下四大满贯奖杯的就更少了。
  在法网和温网这两种全然不同的场地都拿到冠军的人说什么“没到那个程度”……是在炫耀还是在说反话啊?
  仁王就笑:“其实并不是把前辈当做学院派,但我的网球练习过程稍微有些剑走偏锋,不是很能借鉴。如果要教导一个孩子,从头开始,确实会遇到很多问题。但是前辈已经养过了吧?还是两个,能学到一些东西就好了。”
  越前南次郎在电话那头掏了掏耳朵:“你说什么来着?”
  “电话问不到的话,就见面再问吧。”仁王说。
  越前南次郎就哈了一声:“很强势呢,MASA.”
  虽然喊着“前辈”也说着敬语,但微妙地,越前南次郎也能感觉到其中没有太多的敬意。大概就是用日语传统语法说美式发言的意思吧,有种日本和外国结合的味道,倒是和他想象中的MASA一致。
  越前南次郎在美国住久了,挺适应这种交际的。
  但他又觉得,仁王是一直在欧洲的。那么如果仁王是在和他的交流中摆出这样的姿态,和其他人又是另外的沟通方式,那这个人确实有些可怕了。
  ……但这也和他无关。
  “让网协的人去伤脑筋去吧。”他低语道。
  并没有像对待其他人一样直接断掉和仁王的联系,是因为越前南次郎确实有些好奇。据说MASA的重要的人没学习多久网球,而听仁王话语里的意思是真的在苦恼该怎么教导。
  而且交流教导小孩的经验这种事……咳,那确实对他来说,比一直找来想要比赛的那几个没意思的家伙要重要啊。
  “我好不容易才把少年给拉回正轨。学习大概是相互的。”他自语道。
  通过电话和越前南次郎加深了联系,又定下了会面的时间和地点,仁王又计算好去欧洲的时间点,之后联系了经纪人。
  德国的俱乐部当然对他和仁王的“交易”保密了,但集体行动也没办法完全保密,而他们既然能拿到仁王在国内的一些“训练录像”,其他俱乐部也能拿到。
  欧洲的几家俱乐部都有些蠢蠢欲动,而经纪人也在仁王的授意下开始和俱乐部拉扯。
  “但你既然没有打算复出,这时候就开始谈条件吗?”经纪人问。
  “提升自己的商业价值。我也得养家糊口啊。”仁王笑着说,“最近找来的商业赛邀请变多了吧?都发到我邮箱里吧,我会考虑一下的。”
  经纪人:“!你终于打算开始工作了吗?”
  “再增加一点筹码和存在感。”仁王说,“半年的时间还不够让职业圈忘记我,但再长一些就有点危险。”
  “那还是不至于的。”经纪人诚实道,“因伤复健的选手不少要休息两三年,你这种级别的选手,退役以后起码也要五六年才会完全失去影响力。”
  仁王忙自己的事,一时之间没有注意到学生们是怎么准备海原祭的。
  在他的概念里,海原祭好像和他没有太大的关系。不是网球部的学生们自己组织一下,准备一下就可以的吗?
  这天晚上,他照常准备小仁王的特训。
  小仁王递了一本笔记本给他。
  “什么?”仁王挑了挑眉,“你的学习笔记吗?”
  “学习笔记为什么要交给你啊。”小仁王抬头道,“是海原祭的剧本。你之前不是给幸村提了意见吗?他和柳一起把剧本写出来了,这是初稿。”
  “要给我看吗?你们自己决定就好了啊。”仁王这么说着,随手翻开了剧本,就听到小仁王说,“当然要给你看,你是里面的重要角色。”
  “……嗯?我得上场?”仁王皱起眉。
  小仁王就吹了个口哨:“你先看了再说。”
  幸村和柳一起写出来的舞台剧的初版剧本,和仁王给出的梗概挺像的,用的是同样的思路。职业选手A(没有具体取名)从中学时就是很有天赋的网球选手(这里标注了是背景旁白),在出国打职业的过程中遇上了一见倾心的少女(等等为什么剧情会是这个走向),有了一场令人刻骨铭心的初恋以后封心锁爱去球场上拼搏(逻辑是不是不太对劲),拿到冠军以后某一天发现门口多了一个和自己长得一模一样的婴孩……
  仁王:“……”
  仁王:“等一下,你知道婴儿小时候其实看不出像谁的吧?大部分父母说的‘像我’只是血亲之间的心理作用。”
  小仁王:“你不要说这么冷漠的话,把剧本看完再说。”
  继续往下看的话,就是这位职业选手马上接受了这个婴儿是自己的孩子,并且急流勇退,从职业赛场消失。而十二年后,重新出现的他,成为了和他长得一模一样的孩子的球队教练。
  仁王看到这里停住了。
  球队教练?
  等一下……
  他往后翻了翻,发现后面的故事还有那个“孩子”质问这个职业选手A,他和他到底是什么关系,然后这个职业选手A很冷漠地说我只是你的教练,不承认亲子关系以后两个人有了矛盾,而后球队的其他人为了探索两个人的关系回顾了球员从前的经历,在路上遇到了不少趣事,知道了更多教练的过去,最后探查到真相,于是两个人父子解除了隔阂,队员们也在周围,大家一家亲。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