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搅蛮缠谁不会?
赵晟看着他笑眯眯地不说话。
李爻则低眉顺眼——以不变应万变,你不出声我绝对不再多说半句。
殿上寂静无声,诡异的气氛中暗藏较劲。
皇上待李爻向来宽和,刚刚还尊其为“王父”,转眼二人便又当殿僵持。
闹什么啊?
时间在过,却似很慢。
赵晟突然“哈哈”大笑:“朕开怀啊……”他好半天止了笑声,问道:“诸位爱卿可知朕为何开怀?”他问罢,环视群臣。
满朝文武,此时皆如缩尾巴鹌鹑,生怕皇上点到自己。
景平站在李爻侧后方,想起前几天陪他在茶馆坐,听说书先生胡说“要我说现实更可怕,诸位听小老儿说书,是听个逻辑,可现实呢?很多时候没有逻辑。”
当时,李爻听过笑而不语。
而在景平看来,这先生说得对也不对。
正如现在,即便疯癫不讲理如赵晟,也是自有疯子的逻辑。景平要做的是以疯子的逻辑抗衡疯子。
他侧跨出列,沉声道:“微臣斗胆猜测,陛下向来待臣、民拳拳赤诚,却不一定能得真心回报。人身居何位,做何事,哪怕如陛下是至尊之位,依旧不能完全自控。陛下开心,因为康南王待陛下令出必随。”
他嘴上马屁拍得利索,心里却想:我家将军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心理防线岂是你片刻的盯视就能撼动的?
赵晟听罢,眼角笑意浓几分,正待再说什么,突然见大殿门口有太监急引一人前来。
那人轻骑戎装,腰缠黄带,腰后插着金黄色令旗,是专呈加急文书的驿使。
这小小令官位同正五品武将,山匪不劫、官驿无阻,更有特权能直接入宫登殿。
驿使上殿行礼:“陛下,蜀中急信。”
刚刚,户部尚书任德年还说多地闹匪患,现在便来了急信。
不知是山匪肆虐了,还是扯旗造反了。
樊星接信,拆开递给赵晟。
皇上几眼看完,示意把信给李爻看。
书信言简意赅:郑铮由信安还朝,途径蜀中,夜遭匪劫不知所踪,与官军交手之人落下羽箭数支,剑柄上有“羽”字烫痕。驻地官军请令,是剿是谈,请陛下示下。
兵部尚书出列道:“陛下,蜀中早有山匪盘踞,在蜀道山拢游走,自称丰羽寨,从前自称劫富济贫,更从不敢劫掠官军,而今居然敢劫持郑大人……”
赵晟叹了口气:“老师向来简朴低调,山匪劫他作甚?”
“怕是自己日子过不下去,想劫了人以进为和,谋财或者谋求招安。”
赵晟想了想:“这不难办,速发急令给花信风,让他在还朝途中绕一小圈,将匪患清了,”他看李爻,“晏初觉得是否妥帖?”
他眼角总是含笑,似乎无言询问:郑铮因祸得福,若能大难不死,正中你下怀?
李爻只当没看见,躬身道:“陛下英明,花长史定不辱使命。”
景平看着李爻的背影,心里明镜儿似的了:原来他是这番算计,一箭三雕,翻版了信安旧案。一来暂免郑铮受辱,从长计议;二来借口剿灭山匪;三来给皇上那让百姓受苦的征兵政策泼冷水,妙得很。
咳,他要是早动这种心眼子,怎会被赵家欺负得死死的。
这日下朝后,李爻就没影儿了。
景平傍晚回府,依旧没见人:但晏初没着人稍话,应该是回家吃晚饭吧。
他正想着,听见门口一阵犬吠,分辨滚蛋的叫声,是有生人来了。
景平迎出去,见门口有位姑娘,正与门房递腰牌。
那姑娘见到景平,笑着打招呼:“公子。”
景平不认得她的模样,却认得声音。
“松钗先生怎么来了?”景平迎上去,把人往内院迎。
松钗笑了一下:“王爷呢?我来向他交差。”
第135章 左右
李爻回府时, 天快黑了。
溜达进门正遇上巡院子的常怀:“王爷,公子招待一位秦姑娘在书房等您呢。”
李爻笑着应声,心念一转:“常老将军快回来了, 近几天这边没事, 你多回家张罗张罗, 需要人手跟胡伯支调就是了。”
常健两个儿子常年在军中, 自己时而在朝,时而去边关,常夫人没得早, 府上只有个老管家, 经年日久地缺人气儿。
如今他快回来了,又得了皇上的封赏,说述职之后给骠骑将军之职。老将归家,冷冷清清多不好。
“按发来的军报算, 老将军大概后天能到,”李爻随手理衣袖, “休整一两日,请你爹过来,我在这边炒几个菜, 咱老少爷们给将军热闹热闹, 算接风了。”
常怀呆愣地听完, 攀出满脸动容。
看他那架势若非念着尊卑, 只怕要扑过来抱李爻, 与曾经的犷猛、没落三模三样。
李爻受不了景平之外的男人泪眼婆娑。
尤其常怀缺胳膊断腿依旧五大三粗、连巴胡子生得像草原一样, 两眼泛着星闪实在违和。
行伍多年, 军中不乏情感丰富的硬汉,李爻从没细想常怀是或不是。想那常家寡薄亲缘, 常少将军大难不死,生涯巨变,动容于丁点温暖,不足为奇。
理解归理解。
李爻依旧让他晃起一身鸡皮疙瘩,三伏天恶寒上头打了个颤,在他肩膀上一拍:“行了,大老爷们这德行,丢不丢人?老将军爱吃什么,你现在去跟胡伯说说,这两天好准备着。”
然后,他逃跑似的穿廊过院,找景平去了。
景平有自己的书房,无奈酷爱鸠占鹊巢,好像用李爻的笔写字,如有神助。
李爻进书房门时,见景平正不知伏案抄录什么,松钗在旁边帮他理着纸,二人各自一杯茶,谁都不说话,画面颇有红袖伴读之静妙。
比看常怀哭鼻子养眼多了。
李爻咳嗽一声,二人同时抬头。
“晏初你走路怎么越来越没声音了,”景平立刻撂笔,迎上去接过李爻的外氅,在衣架上挂好,倒温茶递上去,“天气热,别喝凉水。”
松钗闷不吭声,笑着看景平“贤惠”。
待李爻喝水、缓气、放下杯子看向她时,才向对方恭敬一礼。
李爻看一眼景平,对松钗道:“没事,不避忌,说吧。”
“蜀中不宜居,且与山匪离得近,老大人被属下安置去了秦川,事情从头到尾只我一人经手,避役司里再无旁人知道,王爷可以放心。”松钗道。
“你办事我向来放心,”李爻示意松钗随便坐,“郑老师身体、精神头儿还好吗?”
松钗着女装便持着女子的理礼节,端身浅坐,分明是位名门贵媛:“老大人似是心冷了,除了唏嘘,没有旁的不忿,且大人有一份口信差属下带给王爷。”
不落在字面的内容……
李爻示意松钗说。
“老大人请王爷达成目的之后,不用继续费心周旋,因为银子他确实拿了。信安重建费用不足,多次上报补充银钱,未有回音,他不愿眼看坍塌、滑坡折损农工性命,便挪了赃银。他说,用老命奠在古道重建的路基之上,无怨无悔。”
李爻和景平对视一眼。
本以为事情是栽赃或误会,竟然不是。
郑铮此举于情无可非议,但是于理……
若皇上死揪住不放,往后只怕更要麻烦了。
景平在李爻肩上一搭:“未到绝境。”
松钗也附和:“是啊,万不得已可以死遁,王爷莫要过于心焦。”
李爻苦笑着摇头:“只怕他不愿意,”事已至此多论无益,他换话题,“好了,问你点私事,此去蜀中剿匪,你想去吗?正好昭之在那边,你若想去,我将信令给你。”
这问题奇怪,哪有让下属挑工作的道理?
景平眨眼旁听。
松钗千人千面,玩世不恭、逍遥风流、淡然悠远、窈窕绰约通通都顺眼,她似乎没心事,只是活在当前的角色里,以至于与她相熟之人,也不知她到底是男是女;不知她经历过什么,才会变成今日的模样。
而现在,她竟然低了头,默然咬着嘴唇,神色凝重。
“不急,你且想想,”李爻声音极柔和,“毕竟已入避役司,往日牵挂若是能放,便放下吧。”
松钗抬头,似是一瞬间下了决心,坚定道:“不必了,属下去看一眼便了无牵挂,往后彻底做秦松钗,多谢王爷成全。”
李爻不再多言,到桌前写好一封信,盖上私印给松钗。他留人吃饭,松钗拒绝了,看那模样已经坐不住了,恨不能即刻出发。
李爻没拦着,嘱咐一句“保重”,让人走了。
书房门被松钗带上。
李爻笑眯眯地看景平一眼,晃悠到桌边张望:“刚写什么呢,那么认真?过两天常将军回来,我请他来吃个饭,到时候你再给他调调身体。”
他随口闲话,垂眼见桌上铺满了侍政阁的谏信,检举、提议全都有。有些没署名,有些却是有名字的。而景平是在整理抄录这些言论。
李爻有一眼没一眼地看了片刻,没听见景平答话,抬眼见对方只是定定看自己:“嘿,跟你说话呢,想什么呢?你抄这些离谱言论做什么?”
景平立刻对他绽如一朵纯良小白花。
“看你好看,我要把前几天少看的都补回来,”他凑过来,搂了李爻的腰,下巴垫在对方肩上,“王爷说的小的听见了,全都遵命,抄这些玩意打算给他们‘公示’亮亮相,”眨眼功夫,小白花变罂/粟,神色间能掐出坏水儿来,“皇上让我整顿侍政阁,是想把自己没玩明白的烂摊子踹给我,再对你有所牵制,其实正合我意。”
李爻早知道景平对这侍政阁志在必得,但这些天杂乱,一直没听他细说想法。今儿见他自己想说,回手揉揉他的发鬓,等他继续。
景平道:“侍政阁本意为听于百业,这是好事,只是欠制约政策,这些天我想了挺多,若能使其上正轨,便不止是广纳听、握舆言,更如手握一柄无形之剑。古有诽谤木,后又有铜匦,赵晟将好好的集议弄得乌烟瘴气,只因为他不会玩。我要建立一套代委制度,分门别类选取能言、善言之人,除了为各行谋取好政策,还要在适当的时候说适当的话,当话的声音够大,大到让足够多的人听见,便威力无穷。”
这说法稀奇,李爻隐约明白了。
他暂时没置是否,垂眸看景平所书公示上写着“密告晋正史贺泠私收钱款、里通外族信三十七”、“密告左相苏禾外戚干政三十五”、“高密皇后后宫干政信二十九”、“密告工部魏凯暗捐官位、私卖公物信二十一”、“密告刑部尚书乔璞结党营私信五”……
就连李爻也有“行为不检、善专军权”,“恃宠成娇、目无尊上”。
行吧,这么看满朝文武没一个干净的,恶名滔天都该拉出去砍了。
“这些有实证么?要论真假吗?”李爻问。
景平摇头:“有真有假,各图己利而已,他们自以为聪明,想不署名便没事。其实眼下是不查,若有心循迹,从纸张、墨迹、字体、动机等方向入手,是能寻出端倪,更甚于政务而言,‘定论’与‘真相’从来都是阳关道与独木桥。”
李爻想了想:“你要不提密告人,公示内容?之后呢?”
“之后啊……告诉他们我接管侍政阁之前的密信一把火都烧了。”
李爻稍微犹疑,笑着摇头:心眼子算是让你玩明白了。
这法儿的关键在于“告诉他们一把火都烧了”,而不是“让他们看见都烧了”——于是,是不是真烧了,没人知道。
那些有心诬告、裹乱之人,必会惴惴,担心景平择时对其暗地报复、挑唆。
诚如景大人所言,某些时候,定论与真相八竿子打不着,私下报复更不需要“证据确凿”。
李爻笑他“奸滑”,还是顺嘴提醒道:“玩火可能会尿炕,要小心。”
景平受用地领情,转到李爻面前,随手描他领边一路向下,心想:我在你这做不成让你怠政而去的妖精,就去赵晟那做个左右圣听的‘佞臣’,一步步削去一人独断的霸权,开一片新天地。
臭小子心里这般想,嘴上却问:“松钗刚刚怎么了,他好像很在意蜀中匪患?”
李爻垂眼看景平手指落在自己朝服上,衣裳墨黑一片衬得对方手指冷白,让人想握住感受温度是否也冷。他答得漫不经心:“是他的心结,他本来是蜀中……”说到这,还是顿住了,“罢了,背后不论人。”
“晏初,你刚刚对她说话那么温柔,我吃醋……”景平嘟嘟囔囔地凑近,气息和吻全落在李爻颈侧。
嘶……
李爻猝不及防,下意识侧仰,又被景平揽了背。
他揪着臭小子后领把他拎开分毫,扬眉毛看他:“哦,我推门见你俩红袖添香,我也吃醋。”
“那怎么办呢?”景平往前贴,微弯着腰,双手撑在桌边,正好把李爻圈在其中,不错眼珠儿地看他。
下一刻,他直接将李爻纵向抱起来了。
李爻顿时失重,比他高出一大截,心惊搂他的脖子。
朝服那雍容的宽袍袖两扇翅膀似的飞开,又帘子似的垂落对方身后:“体统体统!成什么样子?!”他要往下蹦。
“太师叔,你平时的恣意不正经呢?其实都是嘴把式吧。”
景平笑着问,早料到他要跑,双臂勾揽住他,顺他的力道转半个圈,李爻居然没蹦下去。
“谁要体统?我要你。”他仰头,正好吮到李爻喉结上。
李爻咽了咽,突兀的骨节像回应景平似的滚一下:“别闹,马上吃饭了,一会儿他们该找咱俩了。”
119/156 首页 上一页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