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穿成反派暴君的旧宠[穿书]——桃前偷闲

时间:2024-09-27 08:19:32  作者:桃前偷闲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周桓嘴里喃喃,心里却在骂娘,他最不喜欢弯弯绕绕解字谜,最讨厌有话不直说非让人猜的把戏。张沅的意思也很明显了,能不能解开这句诗,关系着他前程的好坏,甚至还可能关系他的小命。想到这,周桓不再分心,集中精神回想原著小说里有牡丹花出现的场景,这一想,却是差点没忍住惊呼出声。
  张沅道:“看来周公子是有了答案了。”
  周桓露出恍然大悟的样子,“牡丹,国色天香,人间富贵花,肯定也是太后娘娘的心头挚爱,太后娘娘一定是想让小人去蜀地赈灾途中带些牡丹回去。”
  “牡丹乃春夏花中极品,现在刚过小寒,正是一年最冷的时候,哪里可寻牡丹花?”
  “蜀地也许没有,四季如春的大理就不一定了。”
  张沅眼里终于露出几分赞许,“那么,周公子以为带几株牡丹回京复命最佳?”
  “张公公此言差矣,几株哪里能够撼动得了京城?”
  “周公子聪明,咱家佩服。”
  “能解上意,亏得张公公从旁指点,小人感激不尽。”
  周桓继续打着官腔,暗自庆幸自己曾走马观花看过原著,书中牡丹花出现的场景令他印象深刻,容淑仪为了引导舆情支持她称帝,专门派人到云南培植大量牡丹花,在寒冬腊月运往京城牡丹园,利用现代的保温技术予以保存,并在方圆百里内设立禁军守护,等到她出宫赏花的前一晚,撤走所有的禁军和保温棚,营造出牡丹园一夜之间于寒冬腊月盛放的神奇天象,借此为她称帝之举造势,增加百姓对她的臣服。
  原来这次去四川赈灾只是个幌子,真实目的是把已经培育好的牡丹运回京城。
  张沅打开锦盒,又拿出一道帛书站起来,“传太后懿旨,周桓接旨。”
  “加封周桓为钦天监监副,升正六品官职。”
  周桓感觉跟不上节奏了,双手接过懿旨,整个人仍有些不在状态。
  “张公公,小人没听错吧?”周桓对钦天监监副倒没什么概念,但对正六品官职还是有点印象的,怎么也相当于一个副厅级干部,这官也升得太猝不及防了。
  “恭喜周大人,贺喜周大人,此等荣耀,放眼整个朝堂也找不出第二个呀,周大人可要好好把握机会,把事做好了,莫辜负了太后娘娘的知遇之恩。”
  “多谢张公公教诲。”
  张沅又端出一封密封的帛书,“钦天监监副周桓接第三道密旨。”
  这一键三连的操作,周桓已经有些适应了,并没有一开始的震惊,恭恭敬敬地接了密旨。
  “本宫月半做了一梦,梦见黄河水位变浅,露出一块刻着上古文字的石碑,又有一白发苍苍的仙人突然现身,指着石碑对本宫说,此碑关系天下苍生,可至黄河悬河处寻找。本宫原以为梦中之事算不得真,没想到同一个梦竟接连做了三晚。既有仙人引路,便不得不信。你替本宫去黄河悬河段走一番,务必两月内找到石碑。”
  周桓看罢,脸上露出为难的表情,朝张沅道:“张公公,太后娘娘派了个另外的差事给小人,那赈灾诸事就有劳公公了。”
  张沅点头,“太后娘娘已经吩咐过咱家,跟你一起去办差的,是特意从民间请来的书画圣手陈赫云,陈先生不但擅长书画,而且十分精通上古文字,有陈先生的协助,此行一定事半功倍。另外咱家已派遣二十名武艺高强的死士,随时听候周大人吩咐行事。”
  “有太后娘娘和张公公的妥善安排,周桓便放心了。事不宜迟,明日一早小人便启程。”
  “咱家预祝周大人凯旋而归。”
 
 
第57章 
  黄河边, 混浊的河水奔流向东。
  周桓一行人风尘仆仆来到黄河岸边的小茶馆休整。陈赫云紧了紧厚重的外裳,脸上露出明显的不耐烦,“都半个月了, 连个石碑的影子都没找到。”
  说话间,嘴里冒出的热气在寒风中瞬间化为白雾。
  周桓朝身后二十名侍卫道:“你们继续去沿岸寻找,一有石碑的消息, 立即派人通知我。”
  这块石碑是莫须有的, 当然不可能找到,不过样子还是要做做的。
  待侍卫离开,周桓道:“早听说陈先生不但精通古文字, 还书画双绝。正好我这里有一幅丹青、一幅书法, 我虽不懂书画奥妙, 却只觉这两幅作品如同天物精彩绝伦。不知陈先生可否有兴趣去看看?”
  陈赫云瞥他一眼,“坐着也是坐着,便去看看吧。”
  周桓把他引到一间简陋的客房, 从木盒里取出两幅轴卷,缓缓在他面前铺开。
  一幅是青绿山水画的集大成之作,北宋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另一幅是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
  虽是从空间里兑换出来的赝品, 但周桓可以肯定, 这两幅赝品在这架空的大越朝里,同样是无价之宝的存在。
  陈赫云盯着画卷的双眼渐渐瞪大, 原本坐着的身子不自知地凑到了画卷面前,神色满是讶然, 许久才惊叹着将视线从画卷上挪开, 望像旁边铺开的兰亭集序。
  才望了片刻,陈赫云双手颤抖地抚摸起兰亭集序, 眼里的亮光恍若朝阳,竟是激动得说不出话了。
  “陈先生觉得如何?”周桓胸有成竹地问。
  陈赫云没有答话,只是自顾自地端详作品,过了好久,嘴里才喃喃道:“真乃神品。”
  周桓将两幅卷轴收了起来,迎上他依依不舍的目光,笑道:“陈先生果真是懂行人。”
  通过这将近一个月的相处,周桓已经将陈赫云的性格摸得差不多,这人虽古怪,却单纯没有心机,几乎不懂人情世故,一心扑在对书画的专研之中,如果放在现代,一定是个科学怪才。
  大概是因为这两幅作品的原因,陈赫云对周桓的态度好了许多,带着几分急切道:“周大人可否将这些书画借我三天,三天以后,保证完璧归赵。”
  周桓故作为难地摇头,“不瞒陈先生,我实在是喜欢得紧,每晚睡觉都会把它们放在床头,若没有它们相陪,只怕我是一刻也睡不着的。”
  陈赫云顿时露出浓浓的失望。
  周桓说着话锋一转,“三天久了,一天倒是可以考虑。”
  陈赫云忙将那两幅赝品抱在怀里,似乎生怕周桓反悔,急急忙忙地离开。
  接下来一整天,陈赫云闭门不出,连饭都没有吃。周桓怕他饿晕,让店家将饭送到了他的门口。
  周桓有心试试他的人品,第二天也没有出门,一直在客房里等他来归还借去的书画。
  夜半时分,陈赫云的声音终于在门外响起,“周大人睡了没?”
  “陈先生请进。”
  陈赫云推门而入,却见周桓端坐在一张木桌旁,桌面上摆满酒菜和碗筷。
  周桓接过陈赫云递来的卷轴放到一旁,又看了看他眼角的黑眼圈,笑道:“陈先生一天都没吃东西,一定饿惨了,不如在这里吃点东西再走?”
  陈赫云的肚子不合时宜地叫了,当即在周桓对面坐下,用手拿起一只鸡腿,不甚注意形象地啃起来。
  “陈先生果然是性情中人。”周桓一边说一边给他倒酒,“我陪陈先生喝一杯。”
  喝了酒,陈赫云的话多了许多,气氛也变得轻松愉悦。
  酒过三巡,周桓感觉时机成熟了,脸上渐渐露出愁容,重重唉叹一声。
  “周大人为何叹气?”
  “陈先生有所不知,太后娘娘交待的差事到现在都没有眉目,若是到了期限,还没办好,只怕我们都活不了了。”
  “太后到底要我干什么事?”
  周桓静了静,将容淑仪做梦梦到石碑的事告诉他,随即又压低了声音说:“太后派我们来,正是为了找寻梦中刻满古老文字的石碑。”
  陈赫云皱眉道:“梦中之事,岂能当真?”
  “不错,我也是这么想的,我们寻找了这么久,全然不见石碑的踪影,可见那石碑压根就不存在,可我不能这么跟太后说。这些天我辗转反侧焦虑得很,为了活下去,我倒也想到了一个办法。”
  “什么办法?”
  “造假。”
  “你的意思是,造一块写着古文字的石碑出来?”
  “不错。”周桓说着又满脸忧愁道,“这样一来,我的确能全身而退,只是陈先生还是免不了有性命之忧。”
  陈赫云愣了一下,“还请周大人明言。”
  “若是不能找到石碑,我们都活不了,若是造出一块石碑,宫中的那些人不会让你活着。”周桓叹道,“这就是一趟浑水,左右不能活命,陈先生本不该到这里来。”
  陈赫云闻言恍然大笑,“多谢周大人解惑!原是我命该如此,死前能有幸看到这些旷世奇作,我也算死而无憾了。”
  周桓心中忍不住啧啧称奇,人不可貌相,这人竟有一颗难得的赤子之心,当下竟对他喜爱起来。
  “陈先生有如此胸襟,周桓佩服得五体投地。”周桓说着站起来,凑到陈赫云耳边道,“如果陈先生愿意信我,我有办法让陈先生从这次危险中全身而退。”
  陈赫云盯着周桓看了好一会儿,似乎被他眼里的坦诚发动,重重点了点头。
  “明天开始,我们会着手造石碑。石碑上的古字,你按我说的刻,不论我让你刻什么,你都不要多问,也不要多言。”周桓说着又给他斟酒,看向那两幅卷轴,“所谓宝剑赠英雄,不怕陈先生笑话,这两幅作品我原本就有意要送给陈先生。”
  “送给我?”陈赫云一脸不可置信。
  周桓点头道:“只是我不知道陈先生是否慧眼识珠,所以才试了试陈先生。”
  陈赫云连忙将两幅卷轴抱进怀里,“君子一言,快马一鞭,你可不能反悔。”
  周桓笑道:“我的确是要送给你,但不是现在。”
  眼看他急了,周桓忙道:“陈先生稍安勿躁,且听我把话说完。陈先生目前处境堪忧,若现在将这两幅卷轴送给陈先生,只怕陈先生也难以保全。”
  陈赫云思忖片刻说:“有道理。”
  周桓道:“陈先生若果真信我,这两物便暂由我保管,一个月后,我会派人将这两物送到陈先生手中。如若食言,我周桓必遭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陈赫云眼里满是感激,将怀中的卷轴放回原处,正色朝周桓鞠躬道:“周大人言重,陈某一切听从周大人吩咐。”
  望着他离去的背影,周桓松了一口气,事情总算是办妥了。
  不出意外,最多七日就能班师回朝。
  许是喝了酒的原因,周桓突然十分想念萧宁焰。一个半月不见,也不知京城那边的事怎么样了。
  这样想着,周桓更是没有丝毫睡意,又觉得屋里的炭炉有点闷,转身将窗户打开一丝透气。
  凛冽的寒风瞬间吹散屋里的暖意。周桓感觉又有点冷,连忙去关窗户,一只鸽子扑哧飞了进来,脚下绑着一根信条。
  周桓取下来一看,信上写着两句刚劲端严的小楷:一日不见,思之如狂,唯愿见许,慰我彷徨。
  萧宁焰的小楷原来写得跟他的行书一样好。
  周桓望着那两行字,眼里竟不自觉地泛出笑意,明灭跳动的烛灯下,脸色也渐渐涌起红潮,只盯着字条发呆良久,才小心翼翼地将它放入了怀中。
  这一夜,许久萦绕在心头的迷雾终于消散开来。
 
 
第58章 
  回京途中, 恰巧碰上连日阴雨,周桓一行人的行程耽搁了十来天,到达皇城之时, 已错过年节。
  周桓原打算一路走走停停看看沿途的风景,就当旅行一般。然而,一路的舟车劳顿, 让他整个人昏昏沉沉, 才刚进城,容淑仪又派人催他快速回京。
  周桓也不敢抗旨,一路直奔皇城, 前脚刚到, 宫里的人早已拿着懿旨候在一旁, 宣他进宫复命。
  宝殿上,容淑仪看上去越发容光焕发。
  “这些日子辛苦你了,”容淑仪示意太监将行礼的周桓扶起来, 随即摆了摆手道,“都下去。”
  太监们低着头退出。
  “事情办得怎么样?”容淑仪道。
  周桓恭恭敬敬地回答:“太后娘娘放心,一切顺利。”
  “很好,本宫果然没有用错人。”容淑仪走下台阶, 眼里满是祥和的笑, “你替本宫办好了事,本宫绝不会亏待你, 想要什么赏赐,尽管跟本宫开口。”
  “为太后娘娘办事, 是小人的福分。小人何德何能, 怎敢找太后娘娘要赏赐?”
  容淑仪摇头道:“你莫要推辞了,本宫向来赏罚分明, 你立了功,自然要受到嘉奖。这样吧,从今日起,你便住到宫里来,本宫答应过你,会把你从萧宁焰身边调回来的。宫里南苑有一栋去年刚建成的别院,你便住里面去,环境是极美的,正好配得上你。”
  周桓露出一脸感激涕零的样子,“多谢太后娘娘。”
  “三日后又是上元节了,钦天监说那天是百年难遇的吉日,你便和本宫一起出游吧。”
  周桓连忙点头谢恩,心中却是微微一紧。看来三天后就是容淑仪出宫巡游的日子了,根据小说原剧情,这一天御花园的牡丹花竞相开放,又有一块写满天机的古老石碑横空出现,老百姓纷纷惊叹臣服,在有心人的策划和唆使下,一场浩浩荡荡的舆论造势,就是在那一天展开的。
  周桓的神色有些凝重,必须尽快找到萧宁焰跟他商量对策。只是近来二十多天都没有他的消息,不知道他现在的处境怎么样,也不知道他如今身在何处。
  从皇宫出来,周桓望了望有些灰沉沉的天空,微微沉思片刻,朝着马车车夫道,“去东街。”
  东街的宅子是萧宁焰假死前置下的,他们在萧宁焰被贬为庶民后曾经在里头生活过一段时间,也许他藏身在里面也说不定,就算萧宁焰不在,说不定也会留下一些信息。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