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恩闭上了眼睛,斧头落在他脚边的地板上。
脚下踩空失重的失重感把他从梦境带回现实。
他喘着粗气醒来,第一眼看到的是满眼担忧的祝君安,手还放在自己的额头上。
莱恩猛得抱住他,像是溺水的人扑向浮木,力量大到祝君安觉得骨头都疼,他回抱他,双手在汗湿的后背上不住摩挲。他没有说一句安慰的话,就这么静静地陪着他。
没有人知道莱恩也有一段迷失的时候。
那时他已经习惯了成功,习惯了掌声与追捧。他的演出安排得很满,一场接一场,一个城市接一个城市,他在世界上的很多地方都留下了足迹,闯出了名气,也赢得了更多的粉丝,他们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对他的喜爱。但是那个时候他和母亲几乎没什么联系,在这个通讯发达的时代,两个人却连电话都少。
然后,他母亲死了。
在那之后,他如同行尸走肉。
演出并没有停止,反而更多了,多半是出于他自己的要求,他在麻木自己。
他说不清对母亲的感情,小时候肯定是依赖,后来因为被逼着跳芭蕾产生了不少埋怨甚至恨意,但是现在看来唯有追忆。
他母亲在那次期末汇报演出后就再也没看过他的任何表演,她像是停止了对芭蕾舞的执着。尽管莱恩已经名扬四海,大都会歌剧院、巴黎歌剧院、悉尼歌剧院……他的汗水洒遍全球的舞台,他的父亲、姐姐、朋友,甚至邻居都骄傲地在台下为他鼓掌,可那张留给母亲的椅子却总是空着。
葬礼过后,他回到熟悉而又陌生的家里。阁楼还放着高高矮矮的把杆,后院的篱笆上还有记录他和姐姐身高的刻痕,一切还是原样,但又物是人非。
西方的葬礼上若是亲人不哭这代表着令人敬佩的坚强。父亲地背一下子就塌了,这个曾经高大强健的东方男人眼神发灰,比以往更沉默。姐姐靠在丈夫怀里,眼泪已经流干了,手里牵着的小外甥女尚且懵懂,不明白大家为什么都黑压压的。
莱恩,他始终没有哭,大家都觉得他是还没反应过来。
牧师念着悼词,他一个字都没听进去,只是不眨眼地盯着崭新的墓碑。
墓碑上的母亲的照片还是那么的美丽端庄,即是是路过的人也能判断出这一定是个严肃的女士,她的墓志铭是尼采的名言:“And we should consider every day lost on which we have not danced at least once.(每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照片下镌刻着她的名字。
Forever beloved Leona Sophia Kuznetso-Wong
他的母亲—莉安娜·索菲亚·库兹涅佐夫-王。
他的同名人*。
晚上莱恩睡在了沙发上,他的房间让给了小外甥女。他鼻息里都是家的气味,以前只道是平常,现在却能牵连起这么多的回忆。
睡不着索性不睡了,他想把电视打开,翻找遥控器的时候碰落一打图册。莱恩叹了口气,于黑暗中一一拾起归拢。
突然他意识到了什么,窄长的硬卡片,尺寸他再熟悉不过。
是票。
它们从图册里滑落出来,散落在陈旧的木地板上。
还都留着票根。
莱恩的手颤抖着打开图册,借着路灯的洒进来的光,他看清了那是关于他的剪报。大大小小的格子小心地从报纸上裁下来,也有很多是网络新闻的打印,都是关于他的。他的演出,剧评,采访,花边新闻。厚厚的一大本。
莱恩失声痛哭。
生活还在继续,歌舞并不会因为一个俄罗斯女人的离开而停下。
莱恩很快投入了工作当中,但是他突然不知道这一切都是为了什么,可是他坚信自己不能停下,他岂敢辜负母亲赋予他的生命。他更卖力地跳舞,放佛是想借此挽留母亲在世间散落的痕迹。
过度的演出和训练让他的身体开始吃不消,病痛接踵而来,一开始都不是什么大毛病,只是些恼人的小伤痛,吃片止疼药忍过去就好了。演出快要开始了,再吃两片吧,不能出差错,母亲或许也在天上看着呢。
直到他发觉自己药物成瘾了。
加大剂量的药吃下去,于疼痛于事无补,他疼得冒冷汗,恼怒地把药瓶剩下的几颗一股脑倒进口中。
空瓶子扔在地上,脑袋昏昏沉沉,心底一片冰凉。
莱恩暂停了演出,一开始人们以为他只是放个年假,去海岛歇一歇,吹吹海风放松一下,谁也没想到他这一走就是半年。
再回来的时候,他已经不是那个疲惫苍白的大男孩了,他变成了一个古铜肤色的男人。人们只感叹他周身的气质发生了变化,发现他的笑容回来了,同时为他半年没跳舞水平是否还在线隐隐担忧,没有人知道他其实差点就永远不回来了。
在这半年里,他去了很多的地方,见了很多的人,尝试了很多的事情。他在深山里大喊过,没人回答却泪流满面;在夜市上连吃一个礼拜,胖了十斤;被寺庙里的焚香吸引过;在海底因为氧气罐出了问题差点没法活着上岸。他审视自己人生的二十多年,惊觉舞蹈几乎占了有记忆起的全部,于是自然而然的,他动过放弃的念头,最需要他跳舞的人已经不在了,难道因为他擅长这件事,他就要跳到死吗?
但他还是回来了,称霸过舞台的狮子是不甘心再隐匿于旷野中的。
他终究无法放弃舞蹈。
于是他又开始了寻找,可是他不知道自己在找什么,这就有些难办了。
还有什么是更好的呢?人生还有什么东西能比得过一浪高过一浪,永无止境的欢呼喝彩的吗?
血太热了,一旦凉下来,强烈的落差令他浑身不适。
终于,漂泊的云回到故土,他寻觅到了一个可以让他血液可以恒温的灵药,找到了一个勒令他停下来的人。
第二天莱恩就听话地去了上海,骨科专家为他再次做了检查。
“这大夫讲话老邪乎了,”莱恩仗着祝君安看不见他,一边讲电话一边粗暴地揉搓着自己的脚踝,他表情痛苦,口上却还在开玩笑:“没有骨裂或者骨折,但是他说不好好恢复等到老了走路都费劲。”
祝君安不觉得好笑,他面色沉重,手不住地摆弄大巴的窗帘。莱恩已经想象到他眉毛蹙起的表情,满不在乎地说着更欠揍的话:“没啥了不起,大不了我一步一布雷*(细碎的舞步)。”
祝君安觉得真是又好气又好笑,他都能想到莱恩翘着脚,一副吊儿郎当样。好在莱恩赶紧汇报了后续的理疗计划,免了一顿数落。
电话挂断,祝君安望着窗外不远处的杭州歌舞剧院,莱恩的铩羽之处。
昨天观众们发现换了主演,自然是十分诧异,有眼尖的观众说他在第一场谢幕时面色苍白,还有小道消息调侃称莱恩是被杭州的醋鱼伤了肠胃。也有很多观众称赞贺一丁和尤敏的表演,他们的救场表现堪称完美。
大巴停在了剧场的后门,演员们纷纷收拾东西下车,谈话嬉笑未断,他们用旺盛的活力为彼此驱赶走巡演的疲劳。
祝君安坐在最后一排,没有着急起身。
他突然觉得心里空落落的。
昨天的时候莱恩还健健康康地坐在他边上,比谁笑得都大声。其实舞者受伤真的是家常便饭,再精密的机器用多了也会出问题。
莱恩的受伤让他这样方寸大乱不仅仅是因为他是和很近的人,也是因为他的受伤让祝君安不禁想到当时的自己,多少有一些应激。事故刚发生的时候他是完全悲观的,即使是在此之前,他每次受伤的时候也都觉得天要塌了,心情糟糕到极点,他会因为伤病苛责自己,他的心态总是患得患失、杞人忧天。
“如果不能跳了怎么办?”
类似的念头即使在他健康的时候也会时不时出现折磨他一下。而现在的莱恩却还在开玩笑,祝君安想,这或许也是上天更优待他的原因吧。
*Leon和Leona在拉丁语里分别是狮子的阳性和阴性。
*pas de bourrée布雷舞步。布雷舞步原流行于法国中南部和中部地区。一位站脚或半脚尖,往前或后做一连串收成一位的细小碎步移动位置。见《芭蕾术语词典》。
第28章
和莱恩在上海汇合的时候他已经做了四天的理疗了。后来的理疗祝君安一直陪着他,巡演结束大部队返回北京,他也没走,留下了陪他把疗程做完,等着复诊。
在上海的日子过得十分规律。
上午,莱恩会完成理疗师给他留的“功课”—他要负重行走,完成几组复建动作,祝君安每天会为他测肌肉的力度。
莱恩任性起来让人头疼。他会自己增加负重量,训练也会加量。祝君安让他不要擅改医嘱,急功近利,莱恩却坚持行事,“我知道自己几斤几两,放心。”
祝君安每天陪着他在上海的街头压马路。莱恩的腿上捆绑着沙袋,祝君安戏称这是“囚犯游街”。然后他们找个街心公园,听着叔叔阿姨们咿咿呀呀的唱腔,莱恩开始做他的功课,重复上二十组,而医生推荐的不是十二组。
下午的时间全是理疗和按摩。腰间的伸缩、躯干的旋转、后腿腱,最重要的是膝盖和大腿。按摩师会把莱恩的脚挂起来,防止抽筋,他就在按摩床/上保持着金华火腿一样的姿势度过一个又一个下午。
唯一的乐趣就是欣赏祝导工作的样子。祝君安坐在一张折叠椅上,一边陪他一边工作,一开始莱恩总忍不住想和他说上几句,后来则是不忍打扰。
吃过晚饭,两个人会做一些想做的事。一天最多一次,强度也没有以前那么激烈,更像是给莱恩沉闷复建生活的一点甜头。事后祝君安会先给莱恩擦去身上的汗水,怕他着凉,然后再收拾自己和战场。莱恩全程躺着,手里端着祝君安给他倒的水,帮他重贴运动绷带,而他享受着这份娇惯,像个大爷。
到了夜里,莱恩经常会在睡梦中抽筋踢腿,祝君安像个老妈子,任劳任怨地给王二爷按腿,即是是他的细心照顾,拒绝止疼药的莱恩还是一晚又一晚地打湿了被单。
睡眠卸下了他云淡风轻的伪装。
好在复诊的结果让人振奋,医生放心地给了北京的理疗师推荐,频率已经可以降低到一周两次,医生摸着自己的地中海,笑道:“这个家伙,从来没见过恢复这么快的!”
莱恩对着祝君安得意地笑,祝君安甚至比他更高兴,悬了半个月的心终于是放回了肚子里。
看着这样一张为他而开的笑脸,莱恩只想吻他。一出诊室,他也是这样做的。
在回北京的前一晚,祝君安提议庆祝一下,两个人订了一家黑珍珠上排名很高的餐厅准备大吃一顿。为此两人都打扮了一下,祝君安穿了一件简单的灰色羊绒衫,下身是一件剪裁立体的深色牛仔裤,穿了件灰蓝交织的方格毛呢外套,外翻的羊羔绒领子显得格外温暖,他简单的抓了抓头发,没有梳上去,细碎的刘海分在额头两侧,简简单单的打扮,配上一个很有金属感的耳骨夹,很亮眼。
莱恩的穿着则更加张扬,一件紧身红丝绒上衣,配同色系时装裤,趁得他宽肩细腰,金色的硬币锁骨链点缀在呼之欲出的胸肌之上,黑色的羊毛大衣一盖上让人直觉得可惜,头发打理得随性而精致,总体往后梳,只留了几缕搭在眉稍,成熟风度尽显,和祝君安站在一起,不知情的人会以为他才是年长的那个。
电梯里,两人看着镜子里的对方,都是满意又骄傲,对视时满眼都是笑意,祝君安扬起头,莱恩在他嘴上点了一下。
菜品其实中规中矩,胜在环境和氛围。餐厅位于顶层,位置又靠窗,上海繁华的夜色尽收眼底,小提琴琴声悠扬娴雅,温暖的烛光柔和地打在对座之人的面上,神色温柔缠绵。
几杯干红下肚,只觉得听到什么都想笑,笑容常驻嘴角,更迷离了对方的双眼。莱恩毫无顾忌地握着祝君安的手,大拇指轻轻地抚摸他的手背,听他谈自己对建构解构的看法和理解。
“莱恩?”祝君安突然唤他的名字。
“嗯?”
“我刚才说得什么?”莱恩哪里答得上来,他看他的嘴一张一合,心里只想吻上去。
“你说…”
“你听讲不认真。”祝君安狡猾地笑了,摇了摇头。莱恩突然感觉一只脚攀上了他的腿。
“是,祝老师想怎么罚。”他眯起眼睛,眸光里有几分危险。
最后两人把甜点打包了。
。。。。。。
两人在上海度过了最后的疯/狂一夜,第二天回到了北京。天气已经冷了起来,现下是最舒服的秋天。
首芭在中华剧院又加演了三场,莱恩跳了最后一场。
在他跳舞的时候,祝君安在后台不错眼地看着他,他承认自己紧张。
好在莱恩跳得无可挑剔,利落柔韧,力度控制得很好,沉着稳定,大腿,膝盖,脚踝,腰胯,还有某些无形的东西,感情充沛,激情四射。那条受伤的腿比以前更加有力--当掌声骤然响起时,两行泪水从祝君安脸上滚落。
他都没有劳神去擦拭,在后台为他用力地鼓掌。
他爱上他是一个必然,没有一个艺术家不爱他的缪斯。
祝君安他们一回来,于可心就张罗着要兑现之前的承诺,请他和莱恩吃饭,她多次打听莱恩的偏好口味,最后还是祝君安拍板说干脆去他们家涮羊肉,又舒服又暖和,聊天也方便。
约好的那天正赶上一阵秋雨,天阴沉沉的,湿冷放佛透进人的骨子里。于可心家水气蒸腾,一进屋就觉得暖和不少。于可心因为偶像到来,比平时收敛不少,一个飒爽的女孩愣是有些拘谨。嘴上一边说:“哎呀太客气了,还带什么东西呀。”一边又抱着鲜花满面笑容。
许磊放下最后一盘食材,从柜子里翻出个花瓶,招呼道:“来得正是时候,洗手吧!这就开饭!”
四人一狗坐在餐桌前,电火锅咕嘟嘟地沸腾开了,许磊开始张罗着下肉,祝君安给莱恩调小料,家里的大金毛可乐似乎和莱恩十分投缘,现在正把自己的大脑袋放在人膝盖上,眼巴巴地流口水。
这顿饭吃了快两个小时,宾主尽欢。四人中有三个老友,两对爱人,还有一条摇着尾巴的小狗穿梭其中,大家随意地聊着天,聊舞蹈、旅游见闻、小学员的童言童语,也谈一谈出警时见到的人生百态。后来不知道怎么的,话题的中心变成了四人关系的中心,也就是祝君安。
“当时隔壁有一个小子,嘴贼欠,天天嚷嚷安子就穿个秋裤四处晃荡,不知羞,还给他起外号叫‘祝秋裤’。我就骂他没见过世面土老帽,我说:‘人家超人还内/裤外穿呢?猛男都这么穿!懂个屁呀。’后来安子的外号就升级成秋裤超人了,气得他俩礼拜没搭理我哈哈哈。”
19 /31 首页 上一页 17 18 19 20 21 22 下一页 尾页
首席(近代现代)——种什么 首席(近代现代)——种什么(2) 首席(近代现代)——种什么(3) 首席(近代现代)——种什么(4) 首席(近代现代)——种什么(5) 首席(近代现代)——种什么(6) 首席(近代现代)——种什么(7) 首席(近代现代)——种什么(8) 首席(近代现代)——种什么(9) 首席(近代现代)——种什么(10) 首席(近代现代)——种什么(11) 首席(近代现代)——种什么(12) 首席(近代现代)——种什么(13) 首席(近代现代)——种什么(14) 首席(近代现代)——种什么(15) 首席(近代现代)——种什么(16) 首席(近代现代)——种什么(17) 首席(近代现代)——种什么(18) 首席(近代现代)——种什么(19) 首席(近代现代)——种什么(20) 首席(近代现代)——种什么(21) 首席(近代现代)——种什么(22) 首席(近代现代)——种什么(23) 首席(近代现代)——种什么(24) 首席(近代现代)——种什么(25) 首席(近代现代)——种什么(26) 首席(近代现代)——种什么(27) 首席(近代现代)——种什么(28) 首席(近代现代)——种什么(29) 首席(近代现代)——种什么(30) 首席(近代现代)——种什么(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