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欺软怕硬,哪有赵哥熟练啊?去年一单授信卡了我整整一星期,硬生生把个大客户卡没了,结果转头就把额度给了老孙。这我找谁说理去?”
赵哥也没想到这把火会烧到自己头上,粗声粗气地说:“小张啊,饭可以乱吃,话可不能乱讲。什么叫我卡你授信?我那都是按公司流程来的好伐?你要是觉得不公平,觉得我欺负你,尽管告诉老板,别到时候年终业绩考核不达标,赖到我头上!”
一群人吵吵嚷嚷,很快惊动了火锅店的老板,和收银员一起过去劝架,八个人的纠纷变成了十个人的混战,场面乱成了一锅粥。
砰——
又是一声玻璃碎裂,人群安静了一瞬,旋即爆发出凄厉的尖叫。
“血,好多血,快叫救护车!”说话的人吓得音调都变了。
急转直下的发展让默默吃瓜的沈祀猝不及防,人命关天,他站起身拨开人群:“我学过一些急救知识……”
然而下一秒沈医生就知道他的急救知识恐怕用不上,受伤的是那个叫赵哥的男人,溅起来的玻璃渣子进入了他的左眼,半张脸血刺呼啦的格外吓人。
眼睛这个器官极为娇气,沈祀也不敢随意动手,只帮忙清理了脸上的血迹和玻璃碎片。
好在火锅店离市医院不算太远,救护车很快到了,医护人员把痛得几乎晕厥的赵新亮抬上车。
沈祀听见其中一个小护士嘀咕:“最近怎么这么多人打架?今天已经第五起了。”
旁边的医生无奈:“天气热,人火气大也正常……快来搭把手。”
火锅店里一片狼藉,桌椅板凳倒了一地,到处都是碎玻璃渣,连沈祀他们的锅里也迸进去了两颗,只能提前歇业。
老板很不好意思,表示这一顿自己请,不用几人付钱。沈祀摆摆手,还是把账结了。
火锅店的小插曲并未影响沈医生的生活,每天照常上下班,没多久,他便迎来了新的外勤工作。
第47章 灰线
“萨德福利院?”沈祀看着邮件上的地址轻轻蹙起眉,“听名字不像本地的福利院。”
张风开给窗台上的多肉浇水:“上世纪初一个姓萨德的西国人开办的,专门收留流浪和残障儿童。萨德死后他的子女向当时的政府提交了申请,希望能继承父亲的遗志,将福利院一直办下去,于是留存至今。”
邮件内容不详,除了地址和一个大写加粗的SOS外,连发件人都是匿名的,沈祀看不出多少东西,便问:“这福利院有什么问题?”
张风开放下洒水壶:“半个月前,有学生去萨德福利院做义工,结果去的时候五个人,只回来了两个。”
沈祀嘶了一声:“失踪?这怎么看都应该是刑队长他们的工作吧?”
张风开幽怨地看了他一眼:“沈哥,我话还没说完。”
沈祀讪讪:“……你继续。”
“回来的那两人疯了,医院希望我们能找出他们发疯的原因。”
发疯是人们日常的口头表达,在心理学上,泛指人精神错乱,思维混淆,神经障碍等一系列症状。
导致人“发疯”的原因有很多,诸如药物和酒精影响,病菌感染,受到外界强烈刺激等等,不过在见到患者前,谁也说不好具体是因为什么。
沈祀提议明天先去看一下病人,张风开没意见。
然而等两人第二日找到那家门诊医院,却被告知病人已经出院回家了。
“有他们的住址吗?”张风开问。
这属于病人的隐私,沈祀以为不会得到答案,谁知导诊台后的护士小姐姐瞥了眼他们胸前的工作证,很痛快地给了地址。
张风开解释:“仁爱医院在这里有人。不止警察局和医院,还有全沪城的殡仪馆,香火铺,寺庙,道观,咱们仁爱都有关系。”
沈祀:……奇怪的地头蛇既视感又增加了!
第一位病人名叫林飞柏,父母都是生意人,家境殷实,住在城西一栋小别墅里。听说是来给儿子看病的医生,林母没多问就把人领进了屋。
别墅里飘着淡淡的香烛燃烧后的味道,沈祀动了动鼻子,林母有些不好意思:“我和他爸也是没办法了,所以用了老家的土法子给孩子喊魂。”
张风开以为他沈哥又要像往常那样,跟人说相信科学,结果就听青年问:“有用吗?”
“没什么效果。”林母抹了抹眼角,林父在旁边叹气。
沈祀:“能让我们见一见病人吗?”
“能能能,二位请随我来。”林父赶忙站起身。
林飞柏的房间在二楼,家里的佣人陪着他,据林母说一旦身边没人,林飞柏就会发出恐惧的尖叫。
“而且他还害怕绳子。”
“绳子?”沈祀疑惑,“什么样的绳子?捆东西的绳子?”
林母摆摆手,压低声音:“确切地说应该是线,就织毛衣的那种毛线。”
“啊?为什么?”张风开诧异。
如果是一般的绳子,他首先想到的就是上吊绳,林飞柏被吊死鬼缠上了,可毛线也吊不死人啊……
林母痛苦地捂住了脸:“我们也不知道。自打做完义工回来,那孩子的精神状态就一直不大正常,他爸说送去精神病医院,可我舍不得……”
“脑部有器质性损伤吗?”沈祀问。
林父摇头:“没有,就是医院那边什么也查不出来才更让我们发愁。”
说话间,四人已经站在了林飞柏的房间门口。
可怜的男生完全瘦脱了相,眼底青黑,两颊凹陷,一缕游魂似的坐在床上,直勾勾盯着不远处的佣人,生怕一个不注意对方就跑了。
“飞柏。”林母轻轻唤了他一声。
林飞柏毫无反应,林母眼眶瞬间红了。
沈祀注意到他的嘴唇一动一动,似乎在念叨着什么,凑过去仔细听。
“翻,翻,翻,翻绳儿,翻的花样真逗人儿。你翻一个大鸡爪,我翻面条一根根儿。先翻一张小鱼网,再翻一个洗澡盆儿。翻呀翻,翻翻绳儿……”
“你在唱什么?”沈祀问。
林飞柏似是被惊动,缓慢地转过头,轻声说:“翻花绳。你会翻花绳吗?”
他的语气小心翼翼,整个人好似一尊琉璃烧成的薄胎瓷瓶,一碰就碎。
林母看着儿子,眼泪又控制不住地流了下来。
张风开也不由有些唏嘘,谁能想到眼前神经质的年轻人,半个月前还是沪大计算机系的高材生呢?
沈祀没有回答,注意观察着他的表情,试探地开口:“萨德福利院……”
话音未落,原本安静待着的男生立刻像被什么看不见的东西扎了一下似的,发出尖锐的爆鸣:“有鬼有鬼啊啊啊啊,都是鬼,全都是鬼!!!”
林母赶忙过去抱住儿子安慰:“别怕别怕,妈妈在这里!”
林父的背佝偻着,仿佛一下子苍老了几十岁。
林飞柏显然受到了极大的惊吓,眼睛瞪得大大的,眼球几乎突出眼眶,沈祀忽然顿住:“那是什么?”
“什么?”旁边的林父下意识接话。
“他的眼睛。”沈祀蹙眉,“他的眼睛里有东西。”
“哪儿?”林母捧住儿子的脑袋,“没有啊……”
林父也说:“确实没有。”
沈祀不敢置信:“怎么可能?”
他倏地看向张风开,后者委婉表示:“沈哥,你说的东西是什么?”
张风开的神情不似作假,林父林母的表情也不像在骗他,更何况对方也没有这么做的必要,也就是说那条纵贯林飞柏眼球的灰线只有他一个人能看到。
为什么?
幻觉吗?
还是自己的视力出了问题?
沈祀将这一疑惑暂且按下,他们在林飞柏家没有待太久,主要以患者目前的情况,问不出多少有关萨德福利院的信息。
之后两人又去探望了另一位病人。
病人叫周向晚,父母是普普通通打工族,父亲白天上班,只剩母亲在家。
面对两个陌生男人,周母显得十分警惕,直到沈祀提起林飞柏,又出示了仁爱医院的工作证,女人才放下戒备。
“周同学现在一个人待着?”沈祀问。
周母点点头:“对,她谁也不许靠近,一靠近就吓得瑟瑟发抖。之前在医院的时候,医生和护士想给她做检查都很困难。”
沈祀与张风开对视一眼,后者小声嘀咕:“怎么和林飞柏的情况不一样?”
“她怕不怕毛线?”沈祀又问。
“怕什么?”周母诧异,“毛线?那东西有什么可怕的?”
沈祀没回答,转移了话题:“除去不让人靠近外,周同学还有没有其他异常的举动?”
“异常?”周母皱起眉,半晌才一拍额头,“有,她刚回来的时候一直在哼一首歌。”
“什么歌?”沈祀与张风开异口同声。
周母仔细回忆:“你躲在哪里,看看你躲在哪里;柜子的上面躲着一只猫;椅子的下面有只小白兔,看看你躲在哪里……”
女人望着女儿紧闭的房门,潸然泪下:“我和老周就这一个孩子,以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啊?”
“周同学一个人待在屋里,您不担心吗?”
让精神病人独处其实是十分危险的,一旦他们做出极端举动,可能会来不及救援。
周母抹了把脸,稍稍平复心情:“我在她房间里装了摄像头。”
这也是无奈之举。
周母在手机上调出监控,然而屏幕却一片漆黑。
就在沈祀以为摄像头坏了的时候,周母熟练地把监控调成夜间模式,絮絮叨叨地责怪:“这孩子又把窗帘拉上了,还不爱开灯。”
“周同学怕光吗?”沈祀冷不丁问。
周母想了想:“也不能说怕,只是她似乎更喜欢待在黑暗的环境里。”
沈祀若有所思,这时屏幕已经不再是全然的漆黑,亮起了淡淡的绿光,夜间模式下,能隐约看清周向晚房间内的布局。
卧室收拾得十分整洁,一张不大的单人床,靠窗是写字台和书架,角落里立着衣柜,却没有女孩的身影。
“人呢?”张风开疑惑地抓抓脸颊。
下一秒,一颗硕大的眼球充满了整个画面,自内而外地注视着他们。
“卧槽!”张风开一个激灵,“什么鬼登西?”
“是我女儿的眼睛,她在贴着摄像头看我。”周母已经习以为常,声音哽咽。
沈祀夺过手机,敲击两下屏幕截图。
“你干什么?”周母语气不善,眼前的年轻人刚才还挺有礼貌,怎么忽然如此冒昧?
沈祀把截下来的图片放大,指着上面一条清晰的灰色细线问两人:“你们能看到这个吗?”
“啊?”张风开和周母一脸茫然。
“从这里到这里,有一条灰线。”沈祀细白的手指在屏幕上比划。那灰线纵向贯穿了周向晚的瞳仁,让她的眼睛看上去有些怪异。
“沈哥,你看错了吧?哪有什么灰线?”张风开拍拍他的肩膀,“是不是昨晚没睡好?”
沈祀深深凝眉,片刻后轻呼出一口气:“也许。”
他加了周母的微信,把这张截图发到自己手机上。
两人在周家略坐了会儿,得知医院的报告显示,周向晚大脑和林飞柏一样完好无损,便告辞离开了。
“沈哥,现在怎么办?”让张风开捉鬼可以,真面对精神病人就完全抓瞎了。
沈祀看了眼天色,太阳即将落山,头顶的云层染上浅浅一抹金红。
“林周两人在萨德福利院显然受到了极大的惊吓,想知道他们变成现在这样的原因,只能弄清楚义工期间,福利院里究竟发生了什么。”
“那我们去一趟萨德福利院?”张风开提议。
沈祀走向地铁口:“今天太晚了,先回去收拾一下,明早出发。”
然而俗话说计划赶不上变化,第二天一早,沈祀就收到了周母发来的微信,说女儿好了。
“周向晚好了?”张风开诧异,“精神病人还能自愈的吗?”
“不排除这种可能。”沈祀虽然这么说,但大部分诸如恐惧症之类的精神疾病自愈的几率非常低,更何况是在这么短的时间内。
出于医生的职业道德素养,两人又跑了一趟周向晚家,女孩安静坐在餐桌边,吃着妈妈做的皮蛋瘦肉粥。
沈祀唤了她一声:“周同学。”
周向晚的反应有些迟钝,过了两三秒才抬起头:“你叫我?”
逻辑正常,吐字清晰。
周母抱着女儿喜极而泣:“谢天谢地,我们家小晚终于好了。等过几天闲下来,妈带你去庙里上香,除除晦气。”
“嗯。”周向晚回抱住母亲,轻声答应。
沈祀想了想,试探地开口:“我能问问你们做义工期间发生了什么吗?”
为了避免可能引起的应激反应,他刻意没提到福利院的名字,谁知周向晚表现得十分坦然:“你是指在萨德福利院的时候吗?”
沈祀点了点头。
“什么也没有。”周向晚垂眸,“什么也没有发生,孩子们很可爱,是我们自己吓自己。”
“失踪的那三个人呢?”张风开忍不住开口,“他们去了哪里?”
周向晚摇头:“我不知道,警察没找到他们吗?”
43/69 首页 上一页 41 42 43 44 45 4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