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握着袖中匕首的右手一顿,这声音有点耳熟?
荀柔抬头,不远,站在酒肆门口,一脸惊讶的家伙,不是他休若堂兄吗?
“十一兄~”他顿时不理会身旁傻瓜犯罪分子,对堂兄露出一个大大的笑容,冲他张开手臂迎去,“好久不啊”
荀柔眼前一暗,绸缎袖子直接呼了一脸,接着双脚离地,身体一横,飞速后退。
这家伙居然如此胆大,直接当街抢人。
腰上箍着跟手臂,压得胃疼,一颠一颠,视线都乱了,第一次遇见这种状况,荀柔也有些慌张着急,飞快从袖中一把抽出匕首,也不及调整位置,就这么反手扎下去
“啊”
别误会,这就是歹徒在惨叫。
差点大头朝下的荀柔,被迅速赶上的荀衍一把抱住,回头一看歹徒已痛得躬成虾米,双手紧捂的位置……有点尴尬,哈哈哈。
就……请下半辈子做个好人吧。
“怎么回事?”荀衍看了看痛得滚倒在地的家伙,“你怎么一个人在市里?叔父呢?”
“你家小妹?偷跑出来玩?”荀衍同行的几个朋伴,慢一步跟过来,“这人当街抢孩子?”
“……我是男孩子,谢谢。”荀柔飞快转过头去。
这阳翟县果然有眼疾病源。
“啊哈哈哈……”被盯得头皮发麻的辛毗干笑几声,“是我眼疾,眼疾。”
荀衍掰过荀柔的脸,不许他逃避,一脸严肃,“到底怎么回事?你如何会在此处?”
“十一兄好久不见啊。”荀柔连忙亲近的搂住堂兄的脖子。
虽然有转移话题的成分,但堂兄出外游学,过年才回家,有大半年没见面,的确挺想念的。
荀衍呼噜呼噜他的头毛,见小堂弟如此亲近,严肃脸实在摆不起来,“没事吧?”
“没有没有。”荀柔连忙摇头,可能地上那家伙,问题比较严重。
“这个家伙为何要抓你?”
荀柔犹豫了一瞬,是否将此人是赵氏家人说出,“此人刚才想要拐骗我,说要引我去见父亲,当时周围没有人,我担心他强抢,就假意配合,幸好在街市上遇见兄长,否则……总之,我们将他送去官府吧。”
他过几天走,荀衍却还要在阳翟求学,如今这样显眼了,还是不要把事情闹大吧。
围观群众并不知胡列身份,听荀柔这话有道理,便有几个见义勇为的青年,上前准备帮忙。
“……你……你是男孩?”躺在地上的胡列,抬起沾血的手指,颤巍巍的指向荀柔。
讲真,这是被误会以来,唯一让荀柔高兴的一回。
“是啊。”他使劲一点头,要是能把这家伙气死,那就天下大吉了。
“你怎么方才不说!”胡列气急败坏,差点都忘了疼,要挣扎起来。
这还怪我咯?
“你怎么会是男孩!”胡列发出灵魂的撕喊,“那我岂不是当不成大将军了!”
大将军?
荀柔可不懂他曲折的脑洞,“十一兄,送官之前我能再揍他一顿吗?”这种豪门家仆,说不定官府畏权势,会被直接释放哎,这种事近几年也不是没发生过。
“我胡列如此聪明,居然栽在一个小子手里!苍天不仁,苍天不仁啊!燕雀安之鸿鹄之志,燕雀安之鸿鹄之志哉!”
荀柔看着他悲愤哭嚎,一时无语,就还挺有志气?
“胡列,莫非是赵家那个”
“什么?”“赵家?”“哪个赵家?”“还有哪个赵家?”
人群中忽然有人指认出,这人是赵氏家奴,顿时引起一阵喧哗。
虽然口中道着赵家跋扈,人群下意识后退一圈,方才想要上前的几人,相互对望着,逡巡不敢再上前。
就这么畏惧吗?荀柔心里有些打鼓,他过去听过长辈们讲,有哪个哪个忠贞之士,就因为说了几句宦官坏话,甚至就是没送钱给对方,就被报复,甚至死全家。
这些完全靠着皇帝起势的特权阶级,和东汉一般官僚体系是不同的。
“我来帮忙。”一位背着长弓的青年越众而出,走上来帮忙抓住赵氏家奴的手臂。
“我们也来。”辛毗回望了一眼同伴。
“好。”“不过是赵氏。”
与荀衍同行的几个朋伴相互一看,他们多是名门子弟,到阳翟来游学,一个赵氏的家奴,倒是不放在眼里。
“没问题吧?”荀柔犹豫道。
其实他已经惩罚过了。
“……没事,”荀衍皱了皱眉,又对他笑笑,将荀柔一把递到辛毗身上,辛毗没得准备,一顿手忙脚乱,差点把荀柔给摔了,好容易才抱稳当。
正当两人大眼瞪小眼,荀衍举步上前,他先谢过无名青年的帮忙,走到胡列旁边,朗声道:“今日请大家做个鉴证。此人当街欲对我弟行凶,又诱拐小弟在前,恶行昭彰,俱在光天化日之下”
荀衍一把抽出佩剑,礼貌示意青年退开些。
宝剑在阳光下闪出冰冷的银光,照进正在自抱自涕,嚎着苍天的胡列的眼睛里,他眯了眯眼睛,抬手挡光,突然明白过来。
“”巨大的惊恐,让他再说不出完整的话,只能发出无意义的尖利嘶嚎,他似乎挣扎了一下,但根本没有起大任何作用,“”
“我今日不斩之,何当为兄”荀衍冷冷地注视着胡列,双手举起剑。
“十一兄不必”荀柔急忙从辛毗身上跳下来,却已阻止不及。
杀猪般惨烈嘶嚎,戛然而止。
长剑斩下头颅,滚出去转了几圈向上不动,赤血飞溅,洒了一地。
“若有官府查问,就让他来找我荀衍荀休若,诸位可别说错了。”
堂兄字字铿锵,若金石凿响,转回头来,颌下沾了一点血痕,却换颜温和一笑,对怔忡的望向他的荀柔道,“阿弟勿惧,兄已除了恶人。”
第31章 郡中传名
众里先是一片寂静,很快有人反应过来,疾声高呼
死人了!
群情哗然,有人害怕悄悄溜走,有人偷偷不知何方报信,离得最近的青年眼睛闪亮的望向荀衍,敬畏地想靠近又不敢靠近。
荀柔定了定神走过去。
地上流了一摊的血,那赵氏家奴已头身分离,瞪大眼睛咽气。
他嘴唇颤了颤,小腿肚有些发软,却没有闭眼回避。
下辈子做个好人吧。
就在刚才,荀柔明白那赵氏家奴最后嚎的是什么了。
“ma”这个人类最先学会的音节,在众多语言中,总是代表相同意义。
自始至终,他都不知道自己做错,没想过后果,不以为然,并不相信自己的行为会收到反抗。
敢当街抢人,却在兄长提起剑时,恐惧得连逃跑都忘记。
读过书,却连最基本做人的道理都不懂。
希望,下辈子能做个好人。
对着那首级,无声的默了一句,他上前蹲下来,将还插在其小腹的匕首拔出。
随着匕首抽出,又一股血从刺口涌出。
剑是好剑,薄而锐利,打磨得极细腻,剑面上能映出人影,荀柔挥手一甩,沾上的血就大半洒落下来,剩下的则被他全擦在赵氏家奴的衣服上。
这把匕首,是出门之前荀衢送他的,让他路上防身。
这一路都只用它剖鱼和切饼,他原本以为,最后不会用到它在正途上。
最后一次认真凝视那张并不出众的脸,荀柔站起来,环视了一圈周围看热闹的人群,扬声道:“我刺伤此人在先,此人重伤过后,无法反抗,才被我兄斩杀,若是有罪,我应该当首责。
“姓名荀柔,如今还未取字,请大家记住为我作证。”
童音高且清亮,很有穿透力,竟盖过人群的熙攘。
堂兄教了他一课。
“勿惧”
荀衍以最直接的手段,打破了他原本息事宁人的心态,直到那之后,荀柔才不得不承认,自己的确“惧”了。
胆小怕事,竟连一个豪族家奴都怕,明明是对方罪过,他却因为怕被报复,畏首畏尾,失去勇气。
如果连这样的人都畏惧,他将来还能成为什么样的人?
“胡说八道,”荀衍已插剑回鞘,神色一片轻松,走到他身旁,顺手在他头上一拍,语气却带一点愉快,“你年不及八岁,说什么论罪。”
荀柔看他下颌上的血点还在,就很扎眼。
找了两边袖子,确认自己没有带手帕,他只好拎起袖子,踮脚伸直手臂要给他哥擦脸,“反正此事要论案,就不能撇下我。”
闹市杀人,当弃市。但若对方行凶在先,防卫反杀,则不应入罪。
如何判决,却要看官府断案。
“不至于此,不至于啊,”辛毗也道,“这赵氏家仆,当街行凶,大家都看见的,贤昆仲反击杀之,何罪之有。”
“赵氏张扬跋扈,擅威作福,连家仆都敢当街抢人,如今既被君家兄弟反杀,实在罪有应得,就算到天子面前,也不能颠倒黑白。”荀衍另一个友人道。
“我愿为贤兄弟作证,是那人欲行凶在先,咎由自取。”
方才唯一上来相助的青年高声道。
“我等亦愿作证。”“正是。”
还围观的众人见有人领头,也纷纷助言。
时下风气淳朴刚健,人多慕豪侠,又荀衍兄弟二人,长者朗肃幼者可爱,兄弟手足情深,更让人增添好感。
赵氏本就豪奢,常常招摇过市,专横跋扈,门下健仆仗着赵家势力,没少做欺男霸女之事,此时见赵家恶仆被杀,许多人都心中称快。
“多谢诸位仗义直言。”荀衍谢过周围众人,见荀柔还扯着他的腰带,垫脚固执伸手,抬手在下巴上抹了一把,“好了。”
“没好!”更花了好吗?
荀衍还要拒绝,对上荀柔执拗的小眼神,撇开脸,却又稍稍弯下腰,身体力行的展现口嫌体直,“无所谓,别忙说吧,怎么跑到这里来的?就你一个人?”
他在家就是兄长,荀柔从小常在他家来玩,管教堂弟就跟自己的亲弟弟一般,语气非常自然。
“……还没谢过那位义士。”荀柔擦干净血迹,眼睛一转,跑向旁边青年,仰头拱手,“多谢。”
“不客气,”青年连连摆手,对上清澈的乌瞳,腼腆得脸红,“小公子,镇定果敢,我没帮上什么忙。”
荀衍无奈看了一眼荀柔的背影,若不是被这小子缠着,他早就跟人家致谢了好吗?
“多谢相助,方才没来得及道谢,失礼之处,还望勿要见怪。”
深揖一礼。
“不必,不必,”青年更不好意思了,“在下波才,小字伯谦,今日得见二位荀氏郎君,是在下的荣幸,此事若有用得在下之处,千万不必客气。”
“已经多有劳烦,不敢再让公子受牵连。”荀衍彬彬有礼地拒绝,“在下虽出于一时义愤行事,却绝非枉顾国法之徒,廷前断案,自有分辨。”
对方显然是阳翟本地人,却非名门,荀衍并不想牵连他。
“乾坤朗朗,是非公道,清浊分明,”荀柔道,“府君定能秉公执法。”
“说得好!乾坤朗朗,是非分明,君家有二子如此,兄有果敢勇义,而弟心怀清明,果然家风清正,至德可师,令人仰望,令人羡慕。”
随着一道苍老沉稳的声音,郭僖携着荀爽款步而来,身后跟着郭图、何颙,在后面耸立则着典韦。
荀爽仔细打量了儿子一眼,确定没有缺胳膊少腿,这才放下心,瞪他一眼,表示过后算账。
介于他爹一向雷声大雨点小,就……不是很怕。
郭嘉走在郭僖旁边,在他看过来时,做了个鬼脸。
难怪外面这么热闹都没见他,看来刚才回去通风报信了。
郭僖他扫过一眼现场,看见毙命的胡列,眉头都没皱,就扫过去,落在荀衍荀柔两兄弟身上。
被一双幽深莫测的眼睛盯着,荀柔觉得自己就跟在照X光似的,经脉肉皮骨都给一寸寸的犁了一遍,这才明白什么叫威严赫赫,好歹没被看得低头。
郭太尉看完收了神通,向荀爽道,“此事当传为佳话,以为兄弟友悌之典范,君家有子如此,何愁不兴,我愿为君家张帜。”
荀爽恭敬道谢。
周围人群神色欢喜,坏人受首,好人平安,看上去似乎皆大欢喜,他们亲眼目睹这一幕,亦足慰矣。
荀柔在欢喜的人群中,心里却没有多高兴。
这里,只有很少一部分人,很少时候,才会出现正义,但就这一点点光,足以让善良单纯的百姓得到安抚,以为世道并没有那么坏,希望还是有的。
但他们不知道,他说话底气,还有郭太尉帮忙,并非因为公道正义,因为他们兄友弟恭,甚至不是因为太守张温、太尉郭僖的人品,只是因为他姓荀而已。
果然到了太守府,别说被抓,大家假模假样客气几句,张太守当场表扬荀柔两兄弟,称他们“兄弟友悌,贞义果敢”,还说要在郡中传扬此事,以为楷模,之后更是设宴招待,并迅速请来不少阳翟高门名士。
太守府的晚宴,丰盛已极,葡萄很甜,莲藕很脆,烤肉很香,歌舞也很有意思。
但荀柔作为一个敬陪末座的小朋友,却总是被cue,惨遭各路大叔摸头调戏,身边的堂兄,自己都应付得艰难,自然没空解救他,最后只好躲到亲爹身旁。
亲爹喝了一点小酒,已经忘了要找他算账,将桌前的葡萄推到他面前。
“听闻荀公有一女,颇有才名,某知阳翟有一位君子,才堪与配,只不知荀公肯割爱否?”座中一位阳翟名士忽道。
23/241 首页 上一页 21 22 23 24 25 2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