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不到就先用家里的,毕竟每年这个时候大家都喜欢晒点桂花囤着。
贺军不和他计较,“那就先多谢嫂夫郎了,回去就先试一试。”
俩人又说起正事,贺晏说,“你这一共做了多少?”
“做了一石多一些。”贺军回,“前些日子我陆陆续续做,但做出来的藕粉不太多,十二甚至十三斤才出一斤藕粉,成本有些厉害了。”
“后面我在西柳村买了潘大贵家的莲藕,他家莲藕出粉多,十斤就能出一斤藕粉。”
“那不够多,你们可以继续做,”贺晏提醒,“眼下这个天气做了也能囤很久,到时候等我们店开了,还能放那边卖。”
百多斤端出来,怕是自己这边还没挣够钱,那边已经有各种藕粉争相露面了。
这玩意本就不难,只不过没人这么做过罢了。
因此必须囤多一点,秋天莲藕价格比较低,等到冬天了又会慢慢上来。
其实囤到天气冷的时候卖更好,不过军子他们显然是不行的。
“不过这投入比较厉害了,如果不够银子我们这边可以掺一份。”
兄弟要帮衬,但是能挣到银子他也不会手软。
“成。”贺军自然没有不答应的,这法子本就是他教,合该算他们一份。
不过家里的存银确实不多了,莲藕一斤不贵,两文一斤,出一斤藕粉成本就得二十到二十五文。
他已经把家里的存银都给掏空了。
贺晏说:“那我们就先付五两?起码再做两石。”
余满点头,“记得和人签契约,不然等莲藕涨价了这成本就厉害了。”
莲藕也就一岔的功夫,但大家下种的时间不一样,因此有人夏末秋分的时候就开塘,也有人秋末了再开,那时候莲藕更贵。
“好。”
贺军揣好五两银子,和他们聊了几句就赶着回去了。
早日做好早日开始挣银子。
贺军走后一段时间,院子里又开始热闹起来,余庆礼他们做了不少卤干出来,贺晏又让他们多压几板豆腐,又放在一边发酵起来。
而发酵好的豆腐块,他一个人在后院又做了二十坛子出来。
分门别类放好后,周秋他们风风火火提着一只鸡过来。
一直到了夜晚,院子才彻底安静下来。
第60章
周秋和方兰草一过来,便挥手将锅铲子夺过去。
“你快出去,这儿轮不上你这个小辈在。”
贺晏笑着说,“大伯母和叔么知道怎么炒吗?”
“哎哟喂你不要看不起我俩,我跟你说,”周秋叉腰道,“你仔细说一下我便会了。”
做了这么年饭菜,这有甚难的。
贺晏无奈下,只好将五花肉和排骨的做法说了下,周秋点头,“这也不难啊!不就是红烧肉嘛。”
“满哥儿!”方兰草帮嘴,“快把你家汉子拉走!别在里头碍手碍脚的。”
贺晏:“……”
余满闻声跑进来,顶着大伯母他们揶揄的眼光,红着脸把贺晏拉出去,“走吧,和我一起到外面去。”
自是他们做菜,这腐乳的味道他们总得尝过了才好用来做菜。
方兰草抿了下嘴巴,和自家嫂子感叹道,“万万没想到这小贺还有这等巧思,竟然用豆腐都能做出调味品出来。”
当初招他进门真是赚大发了!
周秋也觉得,毕竟这腐乳一吃就不同凡响。
农家人一般做菜都是用水煮更多,油盐很少放,酱油更是几个月都不去打一回。
周秋自己做菜不爱这么省,他们家人口不多,日子过得算是村子里最好的,就这也只是油盐不缺,酱油一个月去打一回。
偶尔自己做一些韭菜酱吃。
更多的那是没有了。
只不过因着她有一手好厨艺,之前家里有些小钱的人请不起昂贵的大厨听说她做饭好吃,但是从别的村过来请她接手席面来做。
因为这,她对县里的油铺、杂货铺卖的调味品还是很了解的。
县里的调味品也就那几样,酱油、豆酱、肉酱、鱼酱、虾酱。
后两个因着原料难得,价格昂贵,那是见都没见过,只听说过。
想到这,周秋点头,“这腐乳虽不如虾酱那般鲜美,但又比黑乎乎的豆酱更为咸香浓郁,且还有厚重的豆香味,比不上肉酱虾酱肯定也能和豆酱比。”
“哈哈哈那就希望他们能多卖些出去了!”
之前余庆礼带回去九钱银子,可把他乐坏了,恨不得让他家老三住这边了。
灶房有条不紊地忙起来,夕阳染红天际,满院子飘香随着微风被带到到村里的各个地方。
“天杀的,哪家那么豪横大晚上的做肉菜吃!!”
“呜呜哇哇爹娘我要吃肉哇呜呜……”
大人尚且还有意志力和馋意做斗争,年纪小的孩子那是馋得都大哭起来了。
方家和李家看向余家的方向埋怨起来,这余家过上好日子便罢了,竟然还这么招摇!
真希望他们吃肉噎着!
一些脾气不好的汉子本就累一天,眼下被家里哭闹不止的小孩闹得头痛欲裂,破口大骂起来。
“哭哭哭整日就知道哭,嫌家里穷就滚出去!”
“爹……”吓得小孩脸色都白了。
而家里和谐的人家见自家小孩馋成这样,不用闹起来就往灶口埋了一把花生,又或者蒸个水蛋一人一口,依旧一家其乐融融。
贺晏尚且不知道会闹成这样,知道了估计他能端着肉一边走一路吃。
这会儿见院子里比较凉快宽敞,索性把桌椅摆在院子中间,一道一道菜被端出来。
馋得两条狗在桌子下钻来钻去,各种嘤嘤着要吃肉。
“去,”余远山用脚拨弄了大黑它们,显然不打算如它们所愿。
等人都落座以后,余远山也没整那些有的没的,举起筷子一句开吃,余庆礼急得“嗷呜”一声!
“等等……”周秋伸手拦着,“我们今日来可是为了试菜的啊,大家别那么着急,吃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品尝啊!”
大部分菜都是她掌勺子,做出来一看色香味便知道腐乳做菜必定不会难吃。
“对,差点给忘了。”余远山说。
而后被迫放慢了速度,没过多久又不自觉加快了速度。
贺晏笑着说,“就正常吃就好,吃完再说哪个好吃。”
余庆礼振臂一呼:“好!我赞成!”
院子里一片欢声笑语,吃饱饭后,周秋先说:“嗯,做两斤肉感觉用一块多了,稍微有些咸了,味道是好的,到时候我去给人做席面可以用这个。”
余满点头,“过两日小坛子的就做好了,到时候大伯母和三叔么你们拿一坛子回去。”
而后大家七嘴八舌地说着菜品的优缺点,不过整体来说,腐乳算是捕获了大家的芳心。
贺晏听了还算放心,毕竟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口味,他们这偏好甜口,他也不知道咸口的腐乳能不能行。
“就是这个价格怕是不便宜吧。”余元河说。
空口吃腐乳的时候,各种味道交织在一起,他甚至还能吃到淡淡的酒香。
“对,一斤不算便宜。”贺晏说。
早先决定大显身手之前,他就算过成本了。
以五斤装的坛子来看,里面自然不能装五斤的腐乳的,有三分之一装的都是水或者油呢。
因此,坛子二十文,豆腐三斤多的话便是一斤豆子左右四文钱。
再加上盐五文,香料二十文,一两二的白酒则需要一钱三,还有柴火和人工。
加上时间投入,成本起码到了二钱。
小坛子是一斤装的,坛子成本便宜一些,八文一个。
也就是说一斤成本是六十文,另外一个加香油的成本还得再加十文进去,所以起码得卖到一百到一百二十文一斤才有得赚。
算完后贺晏就傻眼了。
开始面露难色,好像禾苗被雨水打得都蔫儿一般有些垂头丧气了。
一斤成本就要六十文,那岂不是成本就比酱油还要贵上一倍多,价格这般贵真的能卖出去吗?
余满:“……怎么了这是?”
什么情况,刚算完价贺大哥的表情就开始怪怪的。
贺晏佯装嗓子痒咳嗽了一声,“感觉成本好像太厉害了,要六十文一斤呢。我们就算便宜卖最低也得一钱,会不会太贵了没人啊?酱油才……”
“……才二十六文一斤,豆酱一斤三十六文。”贺晏继续,“一钱银子都快赶上肉酱了,倒是比虾酱便宜些不少。”
寻常集市上的虾子价贱,毕竟就算钓了虾子,最多也不多一两斤,都是壳又没有肉,五文一斤不见得卖得出去。
但做成虾酱却贵得离谱,听说要二钱一斤。
余满也反应过来了,开始担忧道,“对啊,肉酱也才一钱二,纯素的调料卖这么贵能有人买账么?”
原本他们以为能凭着腐乳把摊子的生意扩大一些,只是眼下成本这么厉害,怕是真的无人问津了。
“贺大哥……那我们还做吗?”
贺晏思忖再三,“做!”
成本的大头全花在买烧刀子的上面,索性从这里节流,降低成本!
要不然还在自己重新做些酒曲出来酿一下,再蒸馏吧。
不过现在天气太热了,一般都是在春秋酿酒,贺晏把这件事记下来,过段时间温度降了再酿。
这段时间还是要买人家的酒,“我们试一试浊酒过滤再蒸馏,度数到不了五十度不要紧,有个四十度也差不多了。”
所以后面他们又废了功夫把成本控制在了一斤二十文以内。
因此,贺晏和余远山他们说,“一斤……不对一坛子卖四十文。”
“四十文,好像有些贵了。”周秋说,比豆酱还要会四文呢!
余满朝几个忧心忡忡的长辈解释起来,“大伯你们不要担心,这腐乳本就是卖去县里的,这个价格虽然贵,但一斤腐乳可有五十个呢!我们小坛子里面大概能装三十二个。”
“一块儿一文钱多一点点,够炒两顿了,可比一斤酱油耐用。”
当然这种比和是县里的人比,村里的一斤酱油能用三个月甚至更久,一文一块腐乳他们铁定不愿意的。
余庆礼他们跟着点头,这么一算一块腐乳吃一天,好像还成。
一文钱不到一顿,那周秋觉得自己还是愿意花这个钱,相比县里的人也不会在意这点儿。
贺晏见他口齿伶俐地忽悠大家,只觉得好笑,牵起余满的手。
“三十二个感觉还是有些多,不是开封了最好一个月内吃完吗?”
“嗯对,所以前面这些是一斤装的为了卖给商户大户的,卖四十文;五斤装的是为了卖给食肆酒楼的,卖二钱五;我又做了一批更小的坛子,大概能装十八个,卖二十四文。”
“摊子上就两文一块,大家买回去试一下。”
反正他们的摊子就一直开着,每个客人见了问一下就好了。
见他们心里有成算,几个年纪大的也不再多说,几人又扯起别的开始聊起来。
余冬困得趴在条凳上呼呼大睡起来,余远山他们便提出要回去了。
“大伯你们慢些。”
“成,你们回去吧。”
月色朦胧,树影幢幢。
等人走后,院子的油灯熄灭,西厢房亮了又黑。
铁锅的热水正热着,俩人一前一后进去洗澡,磨蹭许久了又一块出来。
……
翌日,辰时中,也就是八点左右,摊子一开,花婶子他们已经等候多时。
“小贺老板,今日怎地这么迟,新的吃食到底是什么?”
贺晏说:“大家莫急,不是说好了过两日么?”
他一边把油布伞撑开,一边说。
“好在我知道你们都心急,今日便带过来了!”
“什么时候还是小贺老板你俩得我们的心啊哈哈哈!所以到底是什么?”
余满将豆制品摆放好,别让太阳晒到了,上面还用芭蕉叶遮挡,摊子上只摆放少数的豆腐卤干豆皮。
花婶子眼见着余满又拿出两大根手腕粗的金黄色的物件出来,“豁——这便是你们说的新吃食吗?”
“对,”贺晏说完看着余满。
余满便说,“这是素鸡,炒着吃口感味道都与鸡肉很像。”
素鸡这名字让人一听就好奇,到底是个什么玩意?!
又是素的又是荤的!
花婶子听了问:“怎地鸡肉还有素的?用豆腐做的啊?”
“我们摊子,可不就是用豆腐做的么,”贺晏笑道,“大家买一块回去便知道这味道到底像不像鸡肉呢,十二文一斤。”
“有些贵了,便宜一些吧,这都与真鸡肉一个价了!”
“真鸡肉你吃过,素鸡肉你吃过没有?!这要是便宜了我这本可收不回去,素鸡做起来可不容易。”贺晏吹着吹着又开始卖惨。
花婶子点头:“那只是没吃过,给我切一斤,就这么烧了就成了吧?”
“对,跟平日炒菜一般放调料,端看你怎么煮,若是想满□□汁就放些水闷一闷,不想的话煎着吃也行,口感会更有韧劲。”
贺晏扬声和大家介绍了一番素鸡的二三吃法,余满切好了用草捆了递过去。
“嗐,这还挺方便啊,都不用拿芭蕉叶包了。”花婶子说完又眼见见着贺晏手边有两个碗,里面各有一块儿豆腐。
54/109 首页 上一页 52 53 54 55 56 5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