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红色的晚霞落在肩膀上,贺晏另一只手牵和余满,一手抱着余冬,就这么晃悠晃悠回到了铺子。
……
回到家,余冬又开始背那几句三字经,反反复复背了许久,到了完全熟练了才停下来喝水。
余满神情有些羡慕,贺晏看在眼内。
等到了夜里,周遭的灯光几近熄灭,打更人正打着第一更,也就是晚上九点到了。
躺在床上,贺晏才问,“小满,你想识字吗?”
说识字,其实大家多多少少都识几个,毕竟是居住在靠近江南的淮州,学子多,识字的人也多。
但少数的人多是像余庆礼这种常用字认全了,但会认不会写,更多的人则是没有机会或者不能去私塾学堂的,只识得几个字。
其实哥儿并不是不能念书识字,没有公开的书院,便只能是富贵人家请了人亲自去家里教导,因此平头百姓的哥儿,识字的还真不多,就算有也是家族渊源。
先时听余满说过,他识的几个字还是余时仁从私塾回来的时候教他的,只不过后面余时仁大了就不好再带着他这个哥儿弟弟了。
而他原本识的不少的字,后面也忘得七七八八了。
贺晏倒是想教余满识字,可惜的是……要说半猜半认的情况下他还真识不少字,但要写了也抓瞎,缺胳膊少腿的,更勿论要教人了。
因此贺晏这么问,不是想教余满,反而是想两个人一起学。
余满犹疑了片刻,一会儿书院里青葱学子,一会儿想到爹娘,一会儿又想到自己。
“我想识字……可以吗……”
贺晏感受到他的踌躇和渴望,便说,“我们一起学,让仁哥教我们,我们每天识几个,肯定能学会,而且店里的帐还是要学着做,不识字不行。”
听贺晏这么说,责任感油然而生,余满倏地觉得自己不害怕了。
他一定可以学会的!
余满握拳。
第78章
翌日一早,余六早早敲开了店门,余时仁他们接连起了身,井然有序地按照订单的数量忙活起来。
日头刚冒出点边儿来,天朗气清的,贺晏洗漱完,微风轻抚过发梢,一阵清爽而过。
紧接着,随着太阳气温慢慢上升,店铺开始营业,大家站在各自的岗位上开始工作。
余时仁忙中抽空,将贺晏拉到角落低声交代起来。
“小贺,这几日有人老是听到你们屋内有窸窸窣窣的声音,爹和三叔昨晚特意找了人去看,还以为真有贼了,没想到是一只黄皮子溜了进去。”
余时仁将家里的情况说了说,除了余时仁因为梅玲怀孕了每日都要回村里,还有余六做半天工同样要回去外,其他人基本上都在店里待着。
贺晏了然,“那黄皮子应该没糟蹋家里吧?”
“那倒没有,就是东西都乱翻了,三叔么说要把你们的床铺给重新拆了洗一遍,东西也规整过了,黄皮子跑了,这几日爹说要收拾一个屋出来,住几日。”
有人住了,那黄皮子就不会再进屋了。
而家里托三叔大伯他们照看着,有什么动静了自然得和贺晏说一声。他爹要住进去的事情,更是得提前说。
“那就辛苦大伯帮着照看了!”贺晏笑道,有亲戚了果然是好,要换做关系差点的,估计这些事压根不会放心上。
余时仁说完就回去继续干活了,贺晏没再继续跟着他们一起忙活,因为贺旭三人已经前来取货,三人风风火火地来,留下一两五钱的货款又风风火火地离开。
而同样来收剩饭剩菜的朱达更是顺道过来了。
招呼完朱达他们,余冬和余满洗漱完,正不紧不慢地吃了早饭。
“小冬,昨日忘了问了,食舍吃得如何?”贺晏坐到一旁问。
伸出手揉了揉余满酸软的腰肢来,低声问他需不需要拿着靠枕过来。
余满红脸说不,四处打量了一番见没人听到他们的对话,红晕才消了一些。
余冬头埋海碗里,抬起头说,“昨日吃南瓜,菘菜还有酸菜炒肉。”想起昨日的菜,还有剌嗓子的糙米饭,他撇撇嘴。
“还有肉吃?那好像不错!”余满感叹,揉捏好一会儿,腰确实轻松了不少。
余冬给他比了一下,“这么点儿的肉哦,根本看不到……”
其实想也知道,麓山书院收的束脩虽说不便宜,但也不算特别昂贵,所以食舍能供一顿吃就已经不错了,至于说能吃得多好怕是不能够。
贺晏问,“学舍可以送饭进去么?”
余冬点头,子恩他们就是小厮送饭过去的,贺晏便说,“那这些时日我们也给你做了送过去,不过等之后忙了或者我们没有空,又或者天气冷了,你就要自己带饭过去了。”
其实早上做好了带过去最好,只不过这样一来食物变质问题就需要格外重视了,再加上眼下天气还比较热,实在不适合这样做。
但要求他们每日中午送去也是麻烦了些,旁的不说,眼下他们还算空闲自然有时间送去,但要突然来了客人,顾不上余冬,怕不是得饿肚子了。
晌午就能见到哥哥了耶!
“好哦。”余冬开心说。
吃过早饭后,余冬又开始“人之初”,这回余满也跟着他读,贺晏拿过书本,认真翻了起来,一本三字经还真的不厚,一页正好五句。
余冬背十句背了一天,总算是流利地背了下来。
绝大部分字都认识后,贺晏便指着头几个字,和余满解释起来,“人之初,性本善,便是说人初始的时候,也就是一出生,天性是善良的;而性相近……”
他按照自己的理解,给俩人讲解着自己的理解,偶尔有不太通畅的地方,余时仁在另一边干活也会补充起来。
很快十句的释义便说完了,余冬“哇”地一声,两兄弟用同样黑亮的大眼睛看着他。
“贺大哥,你念过书啊?”
“……没有,就是听别人听得多。”
贺晏这话倒是真的,十年如一日的看着别人从牙牙学语到考上大学,反正他哪里都不能去,可不就是听得多看得多嘛,自然就会了嘛。再说了三字经前面的释义,通读几遍应该也能摸准那个意思。
余满用亮晶晶的眼睛崇拜地看着他,哪怕贺晏觉得自己并没有很厉害,也在这种眼神中陡然迷失了自己,飘飘然起来。
听了释义后,余满念起来确实通畅了许多,就连在磨豆子的余六都竖起耳朵听。
文哥儿进来提醒余时仁他们,“仁哥,南街有食肆有三十斤素鸡,要快。一会儿他们要过来取。”
“哎好。”
后院的念书时间就这样过去,余时仁他们又开始忙活起来,来后院提个醒的文哥儿将眼中的艳羡掩去,又回到岗位前招呼客人。
时候差不多,贺晏便想和余满一起送余冬去书院,没想到薛管事会这个时候过来找他。
“贺大哥,我送小冬去就行了,你留下招呼薛管事吧。”余满见状,拍拍他的肩膀说。
为今之计,也只能这般了,贺晏估摸着薛管事一时半刻就走不了,确实没办法送余冬去书院。
余冬他们出发后,贺晏便说,“薛管事坐,不知是有什么事吗?先时的货物应该没出问题吧?”
“那是没有,”薛管事这次前来又不是找茬的,俩人坐在店内的角落里,低声说话也没人听得见。
薛管事便畅所欲言了,“那些货物卖得可好,可惜还是保守了,藕粉卖了两日就卖没了,腐乳卖得也好,一下子就把那边的市场给打开了,我这次前来就是和你谈这个生意的。”
这次他们带了不少商品过去关州,是为了开辟新的市场,那边民风彪悍,也排外得紧,但市场份额也大,老爷一直眼馋了许久。
但寻常的物品根本吸引不到他们,薛老爷是空有店铺,却苦无打不开关州的时常,偌大的店铺成了空架子,平日开足一天也没有多少客人进去看。
问就是不如他们关州本地的商铺好,别地的店铺肯定是骗人的。
难怪关州府城内压根就没见着其他外地的商铺,就算有,放在明面上的也是关州本地人,哪里像他们里里外外都是自己人。
薛老爷万万没想到这次薛舟买下的货物竟有奇效。
藕粉和腐乳是关州百姓都没有见过的,吃过的,尤其是那晶莹剔透的藕粉更是新奇,吸引了一拨又一拨的客人。
贺晏挑眉道,“那不知您是想要定多少?”
薛管事看着他波澜不惊的样子,点点头,便说,“我们这回是打算定契约,做长期生意,这次要两百坛腐乳,再来十坛五斤装的那样,还有一千斤藕粉。”
他们商行多,每个地儿放二三十坛正好,至于藕粉那是多多都不够。
贺晏咂舌,一千斤藕粉,果然大户做生意就是豪横,上落就是成百上千的。
“薛管事,我也不怕如实和您说了,腐乳和藕粉我们能做,只是腐乳装坛前需要很多工序,一套工序下来得至少半个月,店铺内做好的存货有一百坛,所以剩下的可能就需要等大半个月。还有就是藕粉,一千斤藕粉需要一万多斤的莲藕,如此庞大的数量,也不是轻易能找得到,做得完的。”
事实上若是莲塘大一些,出一万斤倒是不难,只不过贺军找到路子,能一口子出三四千斤的都不多,而且前面已经被他们薅了一段时间了,重新再找怕是需要不少功夫。
薛管事倒是没想到他这人做生意还挺实诚,也不再卖关子。
“这你不用担心,去关州的商队来回是需要时间的。”
从这去关州虽然只需要十天功夫,但这回的生意还有其他地方的,因此这个时间很充足,“一个月交货就成,而且这莲藕我们这边可以帮忙对接。”
贺晏这才松了一口气,又想起了一个问题,“腐乳可以保证长期供货,但莲藕没有了,我们也没办法,你们说对吧。”
“这是自然,”薛管事说,“放心吧,做一次签一次契约,到时候会再调整。”
俩人又就这各种问题掰扯了好一会儿,才慢悠悠签下契约,而后俩人又同到陆主簿那过了红契。
“行了,后日我会让人先送一千斤莲藕过去,三日送一次。”薛管事大手一挥,准备拿着契约回去交差。
事实上这个生意对他们商行来说,真就是蚊子腿和大象腿的区别,要不然薛老爷也不会让管事过来签契约了,真是大生意出马的必定是薛老爷自己。
薛老爷看重的是藕粉和腐乳的新奇独特,希望这两个货物能像在关州那样打开新的销路,若是不成自然就想过别的法子了。
“薛管事慢走,记得是送去河东村贺军家!”
“记住了!”
又谈成了一门生意,贺晏心情舒畅认真把契约叠好,回去的路上顺便在肉档和卖鱼翁那买了几斤梅花肉和一条皖鱼回来,还有几斤藕尖。
回到店铺,拎着东西他四处转悠了会儿,见余满还未回店里,叹了一口气,估摸着他是去找沈乐说话了。
“那今日就做一个鱼丸吧。”
贺晏自己嘀咕了两句话,没人听他说话,那他便自己说给自己听。
撸起袖子,将桶里的皖鱼给开膛破肚,鱼肉切块剁成鱼茸,放入五香粉、姜丝、一点点面粉、一个鸡蛋清等调料,顺时针搅拌出肉筋来。
腌制的过程中,贺晏往锅里倒水,水沸腾后,便开始用勺子挤鱼丸。
等圆滚滚的鱼丸全部浮在水面上,最后用热水冲去浮沫,搭配上用酱陈醋简单调制而成的酱汁就可以使用了。
梅花肉贺晏则直接切成肉片用来炒了藕尖,双层食盒,下层装满了鱼丸,上层的三个格子,一格放米饭,一格放空着到时候打食舍的蔬菜,一个放藕尖炒肉。
贺晏盖上食盒,余满珊珊而归。
“贺大哥……今日吃什么?”
眼下店铺没有专门雇人做饭,因此吃食多是谁有空了就谁做,一般多是就地取材,店铺的豆制品有什么就做什么,再蒸个米饭就完事了。
贺晏谈成了生意,心情愉悦便一口子做了不少,晌午就不需要再另做了。
“……”
余满趁着没人注意,搂住贺晏的后背,“贺大哥……”
贺晏被身后的娇躯搂抱着,郁闷顿消,又觉得自己太没有原则了,冷哼一声。
余满愣了好一会儿,脸上漾出灿烂的笑容,转过身挤到贺晏怀里,踮起脚尖吻住他的唇。
一触即离后,“别生气……”
他在贺晏未来得及反应之时又矮身退出来。
贺晏:“……”
好好好,每回都用这招!
贺晏抹了一把脸,试图把嘴角的笑容给压下去,压制失败后,贺晏直接将人捞过来狠狠亲了几口,才算解气。
消了气,心情大好后,俩人牵着手一起去麓山书院给余冬送饭。
第79章
今日大集,从西街到北街的路上有走街窜巷的货郎在卖糖葫芦,街角还有摊子在卖糖画。
贺晏从货郎那买了两串糖葫芦,一串让余满拿着吃,另一串从篮子里抽出油纸包好。
余满望着手里黄澄澄糖衣包裹的糖葫芦,递到贺晏唇边,“贺大哥,你先尝一下。”
贺晏低头咬下一个,薄薄的糖衣被牙齿轻轻一咬,就在口腔内破碎开来,舌尖刚尝到一点儿麦芽糖的甜味,接着便是山楂果子的酸甜。
酸得他眉头紧锁,困顿一扫而空,原是有些迷糊的打闹顿时清醒过来。
贺晏将酸溜溜的山楂果肉囫囵吞下,砸吧一下,又是一阵酸甜的余韵残留在唇舌之间。
余满见贺晏摇摇头,这才自己专心吃起来,一串糖葫芦慢慢吃,等只剩下棍子的时候,麓山书院的大门也出现了。
和门口的大爷聊了两句,就见到林苏和朱子恩兴冲冲跑了出来,身后是跟着小跑步的余冬,捣腾着小腿跑了出来。
林朱二人先到他们面前打了声招呼,才去找自己的小厮。
71/109 首页 上一页 69 70 71 72 73 7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