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养男人只是一种生活[快穿]——旅隼

时间:2024-11-01 19:54:23  作者:旅隼
  话说一半,他的声音骤停。
  因为,在他的面前,一副画卷被陈理“唰”的拉开。画面上的那个站立的身影,一下子将他的全部话语堵在喉咙里,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穆伦一生见过太多的画,艺术的,浪荡的,直白的,委婉的,人物的,山水的,细节的,抽象的……
  如此多的画,却从来没有眼前这一副来得让他心惊!
  这张画工略显粗糙的画,其实也没画什么其他东西,它画的就是一个人,一个站立的人。这个人身穿龙袍,面戴面具,但面具画的很朦胧,朦胧的透出下面的面孔,就是这张面孔让穆伦感到了一阵毛骨悚然的战栗感,因为在看见这副画的第一瞬间,他就从这张面孔里,恍惚看出了三个人的面容!
  这是一个人,这也是三个人。
  穆伦看着这副画,心好像一下子回到了那年夏天,他第一次接触魔术,知道一个人手中居然可以凭空变出一块那么大的冰块时的心境,一模一样!
  如梦似幻,亦真亦假……
  穆伦喉结动了动,有点艰难地咽下了这口口水,他问:“您到底是想做什么?”
  陈理将画卷递给他:“只是打算实现它而已。”
  “用您身下这个位置?”穆伦最后还是很不怕死地问出来了这个问题,他觉得,如果今天自己不问明白,他大概这辈子都会后悔。
  “很好的舞台,不是吗?”陈理说。
  穆伦拿着画卷,目光极深地看了它半分钟……最终,他道:“世界上有无数个魔术师,但只有一个穆伦,无数个魔术师扮演着穆伦,于是他活过了岁月。——事实上,人类从不在意真相,他们只想看见一场表演。”
  魔术如此,现实依旧。
  魔术师用无数努力捏造出了一个名为“穆伦”之人的存在,带来了一场场风格截然不同的演出。
  一个“穆伦”,身后到底是几个“魔术师”?
  没人知道。
  而陈理现在要做的,正是和这一批魔术师所做的一样的一件事。
  一个“皇帝”,面具下到底是几个“人”?
  同样没人知道。
  因为人类从不在意真相,他们只想看见一场表演。
  穆伦不知道陈理为什么要这么做,任何一个人都知道,皇帝这个位置到底意味着什么,它是权力集合的中心,是所有人梦寐以求的宝座,它是野心的展现,它更是生死的代表……如果一个皇帝下藏着几个人来扮演,那这份“唯一”将会被彻底打乱,这样做,第一个皇帝,他甘心吗?
  ……很明显。
  他甘心。
  他不仅甘心,他还直接主导推动了这样一场“魔术”去诞生!
  穆伦将画卷合拢,“我可以答应您。但是,理由呢?”
  “因为我从不在意表演,我只想满足一些真相。”陈理说。
  “真相?”穆伦疑惑。
  “……”陈理笑而不语,他只是道,“之后你会知道的。”
  穆伦抿唇,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他最后问:“那我需要教他什么?”
  陈理说:“从头至尾,取代我。”
  陈理用一个面具抹除了“李振玉”这个名字的存在,然后,他还要用一场魔术,抹掉“陈理”这个名字的存在。毕竟,高位之下,从无真相。
  ……
  谢砚冰看着陈理送走穆伦后,轻轻地阖上了眼,眉眼之中还是那股淡淡的笑意,但神情却不算轻松。他见过陈理很多模样,无论是以哪个视角,陈理的表情大多都是冷静的、平淡的,似乎无所不能的,很少有连陈理,都会……犹豫的模样。
  这个世界,这样的犹豫,他却见到了三次。
  第一次是在将军府,李振玉的房间里。
  那时候陈理问李振玉想不想要一块自己的土地,李振玉没说想或不想,但表态其实是不想的,他字里行间的意思都是想留在这里,以自己的实力,找到一块自己的天地。
  第二次是在不久之前,宠物那件事时。
  那时候陈理问李振玉想不想养一只自己的宠物,李振玉依旧表态拒绝,他说自己对养育宠物没有兴趣,哪怕这个建议是陈理问他的。
  第三次则在现在刚刚,穆伦与他对话。
  陈理最后一句后看起来回答的相当云淡风轻,但以谢砚冰的计算力,他完全可以看出陈理平静下的犹豫之情——要知道,他只是难以拥有与感受到情感,但他对情感的分析力与判断力,绝对远超大多数的人!
  他判断陈理的情绪在犹豫,那就九成以上的把握,确实是在犹豫。
  可是,犹豫?
  这个词离陈理似乎真的很远……
  经历的事物多了,就会知道,人只有在面对“没把握”“没经历”“不愿意”“不敢想”等诸如此类负面事件时,才会展露出“犹豫”的神情。然而,陈理仿佛天生怪胎,经验够多,阅历够足,心肠也够冷酷,他对待这类负面事件,展示出来的更多是不像人的冷酷和坚定。
  理性,是陈理最多表露的性格。就像一道数学公式,计算出最佳结果后,便去完美执行。
  他只认结果,不管过程,这样的做事态度,很少会把他逼到“犹豫”的境地。
  但这个世界做到了……
  三次!
  陈理对穆伦提出的设想,是最初,不,是世界剧情开始之前,就已经开始的,只是最初这个计划里,只有两个人。这是由原主构建的一个不算完满的计划,原主用自己的“残暴”粗暴地打造出了一个“皇帝”的人设,然后,原主想用更粗暴的方法,将另一个人推到“皇帝”的位置,取代他自己。
  而另一个人,很明显不是李振玉,而是李武生在那天向他询问下落的,陈燕。
  原主想让一个被大家认为是“傻子”的人,取代自己,成为下一任皇帝——当然,用的还是陈理的名字。其中原因不详,理由未知,动机不明,从粗略的世界剧情里,陈理只能隐约推断出这里面藏着一个秘密。
  于是陈理过来后,他得到了原主的身体,也同时知晓了原主的想法。
  他知道,原主,或者说此刻的他自己,在这个计划里,是一定会被抹去的存在。
  也就是从这个时刻,陈理开始有些犹豫了。
  第一是,他要不要遵从原主的想法,完成这个计划?
  在前两个世界里,关于的原主的意愿,除非实在涉及道德与法律底线了,否则他都秉持着能完成就完成的原则,在为原主实现。毕竟,不管这个世界在他眼里到底是不是“虚假”的世界,陈理都认为,虚假世界里的真实愿望,是需要被看见并被尊重的。
  第二是,如果他按照原主想法,“抹去”了自己的存在,李振玉怎么办?
  他可是为李振玉而来的!
  这个世界是为了获取李振玉的“愤怒值”而来的!
  愤怒的方法多种多样。最初陈理就提到过,愤怒永远是第二情绪,但陈理没有说,让一个人愤怒的最快方式是——将一件美好的事物,亲手摧毁给他看!
  在第一点原因的铺垫下,如果陈理真的按照原主的想法,准备抹去自己,那么,要顺便完成本次任务的话,他只需要在抹去自己之前,让李振玉喜欢上自己……这样就完全可以做到,在自己“消失”之后,得知真相李振玉会感到愤怒。
  而基于这两点,陈理要做的事情比前两个世界的任务都要纯粹。
  攻略。
  对,就是攻略。
  不用觉醒,不用养成,不用安抚,不用培养,不用……
  就是最基础、最简单的攻略。
  ——我要让你爱上我,然后我摧毁掉我。
  就这么简单。
  然而……
  这个如此简单的行动方案,让陈理非常难得的、非常久违的,出现了犹豫的心情——三次!
  之前说过,人只有在面对“没把握”“没经历”“不愿意”“不敢想”等诸如此类负面事件时,才会展露出“犹豫”的神情。陈理最初从不犹豫,理由无外乎就是,他有经历,有把握,能愿意,敢于想——但他犹豫了,理由无外乎也就是,他没把握,没经历,不愿意,也不敢想了。
  陈理不再是第一个世界的陈理,他也不再是第二个世界的陈理。
  感情永远是相互的,在被毫无保留的信任之后,陈理不可能不付出属于自己的情感。
  再让他无所谓,他是做不到的。
  陈理也从来不否认这件事。
  只要喜欢,你又怎么可能真的无所谓、真的舍得——将美好的事物,亲手摧毁给爱人看呢?
  只要喜欢,你又怎么可能真的无所谓、真的舍得——让爱人对自己,对这个世界,感到愤怒呢?
  但做不到也要做得到。
  陈理的前两次犹豫,得到的两个答案,都在直白地告诉他,李振玉比他想象的要更加坚强。
  因为所谓的“情感模型”所出现的“男主”,它本质都是在一个个世界的更新里,逐渐迭代进步的。沈子烛不敢反抗的事情,李振玉敢,所以他不需要离开这里,也不屑于离开这里,他要自己堂堂正正地拿到属于自己的东西。
  而谢清方不明确的权力,李振玉能够明确,不仅明确,他还乐意、敢于,且十分自信地去争取。
  ——无论以哪种方式。
  哥儿在这个世界混不出头,那他就忘掉自己是哥儿,混出头了再来聊身份的问题。
  毕竟任何的平权,都只发生在你真正掌权之后!
  而在掌权之前,李振玉有足够的耐心,去等待获取属于自己的权力……
  勇敢、自信、前进。陈理在李振玉身上看见了前两个世界,他很难看见的一些东西。
  从某种意义上,这已经就是一个绝对独立的人格了。
  对这样的人来说,无论经历了什么,哪怕就是最初所说的“将美好的事物,摧毁给他看”,他所获得的一定是有力量的愤怒,而不是充斥绝望的哀伤……然而,哪怕相通了这一点,陈理却依旧有着第三次犹豫。
  而这第三次犹豫它的来源并不复杂。
  或者说,它出现的原因,简直是直白到让陈理感觉到了自己有些卑劣。
  “……”
  阖着眼睛的陈理依旧没有睁开眼睛。他异常耐心地整理着自己的情绪,而谢砚冰也没有主动与他说话,当然,谢砚冰几乎从来没有主动和他说过话,对待这位他精心——或者说很冒险——选出来的护道者,谢砚冰对他的态度,一直都是“观察”。
  谢砚冰没有自己的想法,他的大脑生来只为分析、整理、延展这三个关键词而存在。
  他和之后为了“情感”所以添加了“主观”的人工智能不同。
  他是最古老的“人工智能”。
  他是最古老的工具。
  从诞生之初,他为自己“被使用”而活,只是很可惜,这样漫长的岁月里,他还没找到属于自己的“使用者”。只是,他在这样漫长的挑选与被挑选里,学会了更深刻的分析与观察。
  比如现在,他就明白,自己不需要说话。——哪怕陈理是因他而沉默。
  ……
  过了很久很久,陈理在心里对谢砚冰道:“第三次犹豫,我在想,我会不会有一天会真的被你遗忘。”
  当一个人的身份、容貌、记忆,被另一个人——或者另一群人——所取代时。
  对那个人而言,他所获得的只有三个字:
  被遗忘。
  然后,陈理想到,谢清方在第二世界向往过的二人世界,也正在被李振玉遗忘,那么,当“情感模型”趋于完整,陈理本人,又会不会被谢砚冰遗忘呢?……不,应该是,当所有的一切趋于完结与完整,当过程开始变得无足轻重,当故事最终来到终点,陈理在想,他是会被谢砚冰遗忘,还是会被谢砚冰再次选择?
  爱情是一场选择。
  而非常遗憾,陈理没有爱人的经验,更没有选择与被选择的经验。
  在意识到自己可能会“失去”的那一瞬间,陈理心里冒出的犹豫,只是在犹豫一件事——到底要不要让这场“情感模型”测试,继续往下走了。
  时间定格在这个时候似乎也不错?
  陈理可以放弃这次任务,无视原主的心愿,停止情绪的培养,拖延模型进步的时间——毕竟以他此时对谢砚冰本人的影响而言,他就是能做到这一点——于是李振玉的独立便只存在于这一刻,之后可以是所有童话故事所写的,也是谢清方所向往的那样,他们过上了幸福的二人生活。
  这个美好的未来,只需要陈理放弃他最初答应的事情,仅此而已,连谢砚冰的谴责都得不到。
  毕竟谢砚冰都没学会“谴责”这个情绪。
  然后,他会有一个听话的爱人,一个“爱”自己的爱人,一个全然信任自己的爱人……
  他会拥有爱情故事里最完满的结局。
  甚至因为谢砚冰是机器,所以这个结局永不会被更改。
  “但是,我做不到,”陈理喟叹一声,他一直认为自己是最自私、最爱自己的人,但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也有一天,会在如此明显的二选一里,选择对自己最不利的这一条路……陈理睁开眼,谢砚冰看见,他眼里再没有任何的犹豫,陈理说,“所以。忘了,我也认了。”
  “为什么?”谢砚冰的声音要比陈理平静更多,这个问句里,只有纯粹的疑问,没有其他。
  在他的判断里,陈理并不是如此“认了”的人。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