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墨玉笙箫(古代架空)——疏影残雪

时间:2024-11-20 12:40:28  作者:疏影残雪
  这原是句解嘲的话,想一缓尴尬的气氛,哪知元晦听了眼中噙着的泪哗的一声就落了下来。
  墨玉笙忙捻起袖子,给他擦泪。一边擦,一边找补道:“老爷子嘴硬心软。他眼里容不下沙子,若真是恨极了我,早就打折我两条腿栓在祠堂给列祖列宗磕头认错了。他既然肯放我走就说明他还是允了我俩的,只是需要些时日去消化。”
  “等过一阵他气消了,我俩提上两坛好酒回来跟他软磨硬泡几次,没准就成了。”
  也不知元晦被哪句话招惹到了,原本只是默默落泪,这下子变成了嚎啕大哭,像是要把上半辈子连同下半辈子积攒的苦水一股脑儿地全都倒出来。
  墨玉笙两片袖子忙上忙下,最后索性将人揽进怀里,任由他泪水横流,将两人淋成落汤鸡。
  他一下一下轻抚着元晦的背脊,直觉什么都不做,就这样抱着他坐到地老天荒,好像也不赖。
  他在心里默念:“时光啊,时光,走得慢些,再慢些罢。”
  也不知哭了多久,元晦觉着自己快被掏空了,精疲力竭地伏在墨玉笙胸前啜泣。
  墨玉笙握着他的肩头,将他微微拉开一小段距离,逗他道:“哭够了吗?没哭够那就再哭会儿?”
  元晦委屈巴巴地挖了他一眼。
  墨玉笙摸着元晦的下巴笑道:“好啦,好啦,那就不哭了。”
  元晦顶着两粒桃子眼,抽泣道:“是不是很丑?”
  墨玉笙撷去他眼角的余泪,如实评价道:“是很丑。不过眼下……我俩半斤八两,歪锅配歪灶,刚好凑对。”
  元晦被逗乐了,终于咧嘴笑了一下。
  墨玉笙忽然想起来什么,从怀里掏出了那对来路不正的玉镯子。
  这么对稀世珍宝被他随随便便地用块白绢裹着也没影响它华光璀璨。
  元晦:“这是……”
  墨玉笙:“从我娘房里顺出来的。”
  元晦半天没有伸手。
  墨玉笙:“怎么?没有十里红妆做聘,是嫌弃它寒碜了?”
  边说,边捉起元晦的手,试着给他戴上。
  元晦是江南人,骨骼纤细,但他毕竟是男子,玉镯穿腕而过,还是费了些功夫的。
  墨玉笙摸着下巴,欣赏着自己的杰作,十分得意,流氓上身道:“这是我祖母传下来的宝贝,给儿媳妇的。戴上它,你便是我墨家的人,再也跑不了了。”
  元晦抿了抿嘴,欺身上前,回敬了老流氓一个绵长的吻。
  甜中带苦,欲罢不能。
  翌日,两人启程南下,赶在年末到达春山镇,度过了元晦懂事以来第一个完整的年。
 
 
第84章 岁末
  元晦不是个矫情的人,这辈子会有遗憾,却不太会后悔,但眼下,他悔青了肠子。
  自从大雪那日他与两个婆娘暗中较劲,让墨玉笙在笔墨丹青之上显摆两手,墨玉笙梅开二度,成功取代萧姓公子,成为春山镇一众妇人们新晋的肖想对象。
  岁末清晨,他还没来得及与墨玉笙腻歪个够,就被三姑六婆们浩浩荡荡地踢开了门。
  美其名曰来取墨宝,讨春联,那藏不住的心思都暴露在萦绕不散的香粉里了。
  元晦好久没犯的偏头疼又开始了,一面疼着,一面还得老老实实地研墨,这个除夕过得,着实憋屈。
  忽然,他的侧腰被人轻轻握了一下。
  元晦侧目看去,那人端的是一本正经,分明埋在一干脂粉里笔走龙蛇,也不知是从哪里又生出了个爪子。
  他抿嘴笑了笑,心气突然就顺了起来,连带着那恼人的脂粉香都顺鼻了不少。
  临近晌午,元晦扫帚一挥,笑容可掬地将一干赖着不走大有蹭年夜饭势头的张姨王嫂们请出了家门。
  偌大的墨宅,瞬间清净了不少。两人终于得空,忙起了年。
  说是两人,基本等同于一人。粗活累活脏活,比如扫地,挂灯笼,贴对联都由元晦一人完成。墨大爷跟跟在元晦屁股后面转悠,最多伸伸手,递个物件。
  不过心气颇高的墨大爷岂会甘心做个小娇妻,他将武学融会贯通于生活,广袖一挥,打出几道真气,瞬间将地角堆积的灰尘拍了去。
  墨大爷大概不知道能量守恒之理,他打散的那些尘埃,哪可能会凭空消散,不过是变着法子地辗转飘落到其他地方罢了。
  比如……桌案上,窗棂上。
  元晦背着手,满目含笑地看着,等到墨某人悻悻收手,他便笑着将方才擦得锃亮此刻落满灰尘的桌椅板凳再擦拭一遍。
  琐事做完后,余下的便是除夕的重中之重——年夜饭。
  元晦身穿围裙,在灶屋忙上忙下,奔走于锅碗瓢盆间,简直不要太游刃有余。
  他剑术好,刀工也是秉承一脉得好。不论是玉肌萝卜还是白绿相间的青菜,在他手下,总能化作薄如蝉翼的切片或者细如发丝的线缕。不仔细看,丝毫看不出被切割的痕迹,拿去市场卖,估计还能混个好价钱。
  他忙于刀砧之间,几缕碎发垂落于额角,来不及束到耳后,散乱之中别有一番温婉。
  墨玉笙看在眼里,觉着哪怕此刻元晦身披袈裟,手握九环锡杖,要跋涉千里,去西天取经,他大概也会屁颠屁颠地跟上去,甘愿受九九八十一苦,为他降妖除魔,助他取得真经。
  墨玉笙心道:“这次可真是着了道了,出不来了。”
  元晦将备好的食材装盘,看了眼直勾勾地盯着自己显得十分游手好闲的墨某人,笑道:“怎么?”
  墨玉笙:“我怎么会眼瞎了这么些年。”
  他双手抱在胸前,倚着灶台,身旁尽是乱七八糟的锅碗瓢盆和柴米油盐,也丝毫没能影响此人金枝玉叶的气度。
  元晦抿嘴笑道:“不碍事,我眼睛好使便好。”
  墨玉笙看了眼元晦空荡荡的手腕,问道:“镯子呢,怎么不戴上?”
  元晦正低头料理春山白鱼。他拿着小刀划开鱼腹,取出内脏,边清洗鱼身边道:“我收在卧房的檀木盒中了。早晨起来发现镯子上添了道划痕,心疼死我了。”
  墨玉笙哭笑不得,“镯子是拿来戴的,又不是拿来当祖宗供的。”
  元晦冲他笑笑,“等干完活,净了手再拿出来戴。”
  墨玉笙顿了顿,道:“我先前是哄你玩的。那镯子看着唬人,其实不值几个钱。你安心戴着便好,破了碎了我再给你买更好的。”
  元晦停下手中的活,目光温柔地落在墨玉笙身上:“我宝贝它不是因为贵贱。它便是块石头做的,只要是你送的,就是无价的。谁也别想觊觎。”
  墨玉笙点点头,伸手蹭了蹭元晦面颊,问道:“大过节的,我也不能吃白食。需要我帮你做些什么?”
  元晦想了想,凑近他耳边道:“什么也不用做,躺在床上,等着我便好。”
  墨玉笙扭身躲开,笑骂道:“小流氓,好好做你的饭”,旋即俯身捉起火钳,打算生火。
  半盏茶后,元晦一天中第二次悔青了肠子。
  让墨大爷踏进这灶屋就是个错误。
  在他一顿猛如虎的操作下,火星子没见着几颗,黑烟跑了满屋,追着两个白刃近身都不带眨眼的绝世高手,泪流满面地满地儿乱窜。
  手忙脚乱间,不知是谁带下一片碗碟,只听得噼里啪啦一串鞭炮似的声响,元晦花了半个下午备好的食材瞬间折损了一半。
  墨玉笙抹了把眼泪,扭头咳嗽了两声,讪笑道:“碎碎平安。”
  元晦跟着抹了把眼泪,陪笑道:“鱼还在……年年有鱼。”
  边说,他边蹲下身子,挑挑拣拣出一些还能用得上的食材,又捉起火钳,扒出那些个将灶台堵得连亲妈都认不得的柴禾。
  墨大爷图快,嫌一点一点加柴禾麻烦,便一股脑儿地都塞了进去。他想一劳永逸,黑烟反手一个耳巴子,教他如何做人——只是苦了元晦。
  墨玉笙的良心有点痛,走上前,想将功补过,“我来帮你。”
  元晦如临大敌,心道:“再帮下去恐怕要到来年才能吃上这口年夜饭了。”
  他心里这么想着,对着墨玉笙是万万说不出什么重话,很有涵养地回道:“一会儿菜下锅,给我搭把手,递一下调料。”
  元晦手巧,轻轻拨弄了几下柴堆,便见得火焰窜了上来。
  他架上铁锅,等到锅底烧得冒出点白烟,指着灶台上的瓶瓶罐罐道:“给我递油。”
  墨玉笙一脸懵,“什么?……”
  元晦性子严谨,带着些许偏执。这种偏执不仅体现在对人,也对物,连油盐酱醋也不放过,都被装在规整一律的瓷罐之中。看着的确洁净齐整,但对于鲜少踏入后厨的人,仅凭外观很难分辨得出里头装的什么,更遑论墨玉笙这种五谷不分之人。
  元晦好脾气道:“打开来看看,或者凑近闻一闻。”
  边说,边长臂一揽,捉起其中一个瓷罐,现身说法。
  油温正好,白鱼入锅,只听得滋啦一声响,油花四溅,瞬间激起一股油烟。
  元晦道:“料酒。”
  墨玉笙有样学样,捻起其中一个瓷罐,开盖看了看,见里头装着透明液体,又装模作样地闻了闻,递给了元晦。
  元晦正忙着给鱼翻身,接过瓷罐便觉察到了不对劲,闻着味酸不遛秋的,分明是白醋。
  所幸这道糖醋鱼也的确需要用到白醋调味,他将错就错,倒了些入锅,又道:“把左手边那罐给我递来。”
  这里头装的才是如假包换的料酒。
  料酒去腥,焖了一会儿,撒上姜葱,做最后的调味。
  元晦道:“酱油。”
  墨玉笙随手抓阄捻起个瓶罐,打开一看黑乎乎的,运气不错,是酱油没得跑。
  他满心欢喜地递给元晦。
  元晦接过,面色古怪地看了一眼墨玉笙,见他一脸天真像个讨赏的稚儿,全然没有半点玩笑意味,元晦眼角一抽,脑海短暂地空白了一下。
  手中陈醋倾倒过半他也浑然无觉,无数气泡在白鱼周身翻腾跳跃,却似乎折腾不出半点声响。
  周遭万物,尽归沉寂。
  直到墨玉笙撞了一下他的侧腰,“你这是要做酱油炖白鱼么?”
  元晦收了手,将见了底的醋罐放到一边,捉起盐罐,试探性地问道:“白糖搁这有些时候了,你帮我尝尝看,味道是否正,别坏了这锅鱼!”
  墨玉笙接过盐罐,指尖沾了几粒盐渣,放进嘴里。
  “如何?”元晦追问道。
  墨玉笙偏头看了眼元晦,冲他笑笑,又捏了几粒盐渣尝了尝,方才迟疑道:“这是盐?”
  元晦匆匆低下头,嘴角动了动,也不知是悲是喜。
  墨玉笙嗅觉没了,味觉还勉强在。
  洗血术后五感分明是恢复些了的,这才不足半年,就退化得如此之快吗?
  元晦一失神,手臂擦过铁锅边缘,烫出了一道红痕。
  他也不觉着疼。
  他的五感还在,人却已经麻了。
  临近黄昏,这顿难产的年夜饭总算准备妥当,被端上了桌。
  品相还算不错,味道嘛就仁者见仁。
  旁的不说,就说这道春山白鱼,一罐子陈醋入锅,约摸也尝不出别的什么滋味了。
  好在墨玉笙味觉退化大半。歪打正着,酸劲蹿到他舌尖上,跑了大半,落个正好。
  厅堂角落燃着炭盆,元晦担心墨玉笙冻着,又添了几个,屋里暖烘烘的,两人鼻尖上都冒了点汗。
  墨玉笙象征性动了几筷子菜,一双眼睛便黏在酒壶上,撕不下来了。
  风炉上温着春山竹叶青。
  镇上人管这叫“分岁酒”,新旧岁由此夜而分。岁末饮酒这是春山镇的习俗,千百年流传下来的,连元晦搬出七姑也不好使。
  酒气被热气追着满屋流转。墨玉笙嗅觉尽失,也不耽误他好酒。好酒之人贪的从来都不是那味,而是对酒当歌一醉方休的意境。
  他被肚子里的酒虫搅得坐地难安,讨好似得看向元晦。
  元晦冲他笑笑,捉起酒盏,大大方方斟了满满两盏,一杯给了他,一杯给了自己。
  墨玉笙受宠若惊,言不由心道:“七分满,七分满就好。”
  自打七姑下了禁酒令,他连远远闻上一口都得看元晦脸色,日子过得着实憋屈。
  如今美酒在手,还有良人在侧,人生再无可求。
  屋外炮竹声,锣鼓声,喧嚣声阵阵。
  屋内烛火摇曳,二人对影成双,举杯相交。
  墨玉笙被酒气熏得有些上头,素日里苍白的面颊染上两抹红霞,眼尾荡着春风吹不尽的万种风流。
  他举着酒盏,嘴角挂着点笑意,“今年见,明年重见,春色如人面。”
  元晦匆匆垂眸,借着灯火的掩映,不动声色地收了一滴泪。
  墨玉笙捉着酒盏在鼻尖轻晃,明知闻不出个所以然,还是嗅了又嗅,不舍得下口。
  等到他终于嘚瑟够劲,还没来得及沾唇,酒盏便被元晦收了去。
  墨玉笙目光幽怨,大过年的还让不让人活了?!
  他终于硬气了一把,一招斗转星移,夺过酒杯,却被元晦轻轻一句话点在了原地。
  元晦道:“我愿你身强健,年年岁岁常相伴。”
  墨玉笙乖乖放下酒盏,推至元晦跟前,仓促地笑了一下,“其实……这酒也不是非喝不可。”
  不过是想赶黄土掩身之前,再品尝一下从前的滋味罢了。
  忽然间,他低垂的双目微颤,旋即又徐徐阖上。
  唇齿相依,那人以舌尖将甘露抵至自己口中。
  半生饮酒,至此方知,
  原来酒中藏甜。
  那滋味,足以令他回味一辈子。
  下辈子。
  下下辈子。
  ……
  两人这顿年夜饭吃得拖泥带水的。
  从暮色四合直至夜幕深沉。
  酒足饭饱,元晦收拾完碗筷,边擦去手中水渍,边走出灶屋,从厅堂到卧房寻了一圈也不见墨玉笙人影。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