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草原生存记[穿越]——芃县令

时间:2024-11-22 08:16:00  作者:芃县令
  面对不在一个频道上的贺兰定,刘掌柜只能抛开诸多背景铺垫,开门见山地说明来意,“据说皇帝本人已经开始茹素了,有一些僧人也立誓永断酒食。贺兰首领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贺兰定条件反射性地回答,“意味着有的酒坊要破产倒闭了。”
  见刘掌柜面露呆滞,贺兰定好心解释,“破产倒闭就是生意做不下去关门的意思。”
  刘掌柜鼻孔里喷出一口热气,耐心引导道,“不吃肉,吃什么呢?据我所知,贺兰部落的商队在草原部落中售卖一种名为素肉干的食物。”
  “!”贺兰定倒吸一口气屏住,终于明白刘掌柜口中的“大气运”是什么意思了。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皇帝吃素,那南朝肯定很快就会盛行茹素之风。可如今,便是高门贵族家的饭桌也很单一,烹饪方式也就是蒸煮烤炙,调味料更是少之又少。
  一旦撤下肉食,饭桌上还剩什么呢?水煮青菜和萝卜?那些既追求奢侈享乐之风,又要附会皇帝喜好的贵族们不得要苦死?
  而各种豆制品的口感和营养虽然无法和肉制品相提并论,可是也比青菜萝卜要好吃得多啊!
  “刘掌柜!”贺兰定眼神闪闪地看向刘掌柜——这破天的富贵终于轮到我了!
  “贺兰首领!”刘掌柜同样眼神亮晶晶地看向贺兰定——这是天降福星啊!
  两人当街对视,恨不得执手相看泪眼。
  “快!咱们回去坐下来细说!”这回轮到贺兰定拉着刘掌柜走了。至于马背上的羊毛披风、羊毛马甲,早已被贺兰定抛到脑后啦!
  “刘掌柜,你有什么计划?”一进屋,贺兰定将门窗敞开,不仅通风凉爽,还能看见屋子周围的风吹草动。
  “贺兰首领可是在南梁有多少寺庙和僧人.....”
  刘掌柜问这话本没指望贺兰定回答,谁知话未说完,贺兰定却截断话题回道,“四百八十?”——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诗里写得嘛!
  刘掌柜一口气堵在胸口,上下不是,看着贺兰定笃定的目光,自己不禁动摇起来:难道真的是四百八十座寺庙?可是根据他们刘记商行的情报,光是建邺一地的寺庙就有七八百座呢!整个梁国粗略估计有两千多座寺庙,僧侣更是不计其数。
  “额.....”刘掌柜重新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路,继续道,“反正就是有很多很多的,而这些僧人大部分都是很富裕的。”
  贺兰定点头,“寺庙经济嘛。”这个他在历史课本上学过。
  许多人为了逃税避税或者逃兵役,便去当和尚。还有些人犯了事儿,头发一剔当和尚去,官府便不好捉拿他了。寺庙拥有大量的土地,却不需要缴税,富裕得很。甚至有些朝廷会卖度牒——度牒,相当于和尚的合法身份证,这可是很值钱的。
  刘掌柜又是一愣,心中默默记下“寺庙经济”这个词儿,打算等回去慢慢琢磨。
  “所以,贺兰部落的玉容膏、素肉干将会拥有极大的市场!”刘掌柜将话题拉回。
  “刘掌柜想要怎么合作?”贺兰定问到重点。南梁那样的市场,自己一个无名之辈是吃不下来的。只能通过合作,刘记商行吃肉,自己跟着喝粥。
  “玉容膏的制作之法已经不是秘方了。”刘掌柜腰杆挺直,端坐于榻,目光锐利地看向贺兰定。
  贺兰定笑了,“那又如何。这么久过去了,又有谁做出了成品呢?”
  “再者,我们贺兰部落可不仅仅有玉容膏和素肉干哦。”一个个豆制品在贺兰定的脑中闪现:浆皮、腐竹、素鸡、油豆腐、千张、百叶、臭豆腐、冻豆腐、豆腐乳.....太多了,数都数不完!
  刘掌柜道,“口说无凭。”
  两人虽然平时私交不错,可是在商言商,此时往来交锋如刀光剑影。
  被质疑了贺兰定也不在意,耸耸肩道,“那就以后再说喽。”
  见他如此气定神闲,刘掌柜不禁觉得贺兰定手中还有更多的筹码。
  “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贺兰定道,“我们不如先谈谈玉容膏和素肉干。”
  贺兰定心中迅速盘点了一下眼前的情况,觉得最适合的合作方法就是自己一次性卖断方子,同时保留自有生产权。想要全部由自己生产,刘记商行代销的方式是不可行的。
  一来贺兰部落的生产力水平不够,产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且怀朔地区资源短缺,无论是豆子,还是水,都是南边更便宜更易得。
  另外,豆制品保存不易,而如今交通不便捷。豆制品无法像羊毛制品一般南来北往地运输出去。
  “看来贺兰首领心中已经有了决断。”刘掌柜细细打量着贺兰定的神色。
  贺兰定笑道,“赚钱的机会总是稍纵即逝,可不得抓紧些么。”
  “我可以把玉容膏和素肉干的详细制作方子送给刘掌柜。”
  刘掌柜大惊,几乎要坐不住。不过他和贺兰定认识已久,知晓贺兰定不是个满口胡言之人,反而极其守信。因此耐心继续听贺兰定的下文。
  “毕竟好多家都知道玉容膏的做法了,做出成品只是时间的问题。”贺兰定一边说着,手指头不自觉地在桌面上敲打,“我可不能昧着良心赚刘掌柜的钱。”
  “只是羊毛制品的售卖上,还请刘掌柜多多关心。”刘记商行需要贺兰部落的豆腐方子,而贺兰定需要刘记商行的销售渠道。
  豆腐的制作方法几乎算是公开的了,刘记商行只要想,花些时间肯定能复制出成品的。自己何必做拦路的纸老虎,不如卖个好,换取更多的利益。
  “行!”刘掌柜爽快答应,“某会竭尽全力向东家申请,为贺兰首领的羊毛制品生意争取更好的价钱。”
  贺兰定点点自己的脑袋,又透露,“除了玉容膏和素肉干,我还有不少好点子,比如,豆油.....”只有拿出更多的筹码,自己的羊毛制品才能分到更多的利润。
  虽然眼下豆制品拥有广大的市场前景,但是怀朔镇由于地理位置原因并不具备太多的优势。贺兰定依旧决定将羊毛制品作为自己的拳头产业,主力发展。
  而且豆腐和豆干的方子免费,其他的可就要收费的——想要观看更多精彩剧情,请充值会员!
  “油!”这下,刘掌柜彻底端不住了,霍然起身,目光灼灼,冲贺兰定道,“贺兰首领可愿随某去一趟平城,见见刘记商行的大东家?”
 
 
第三十八章 
  平城, 因地处汉族与北方游牧民族的交界地带,而以“平”命之。曾经作为大魏都城的她历经六位帝王,是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可是随着孝文帝迁都洛阳, 平城与六镇一般被渐渐抛弃了。
  刘掌柜邀请贺兰定去平城见刘记商行的大东家, 贺兰定却犹豫了。
  对于离开怀朔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贺兰定心中的恐惧大过好奇——感觉就像是新手村还没混熟的菜鸟, 一身白衣, 什么装备都没有,还没有升等级就要去开拓探索新地图。
  “等过段时间吧。”贺兰定拒绝了邀请,只道, “还请刘掌柜代为转达贺兰部落的意思。”
  说罢, 贺兰定取来纸笔, 写下豆腐制作的详细方子:一斤豆子,七斤水,一小勺石膏粉,充分煮沸, 结皮后微微冷却,一边搅动一边加入石膏水, 盖上盖子静置两刻钟, 终成。
  拿到方子的一刻,刘掌柜还在蒙圈:这样价值千金的方子就直接给自己了?万一自己不兑现诺言怎么办?
  贺兰定却笑,“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刘掌柜和贵商行的品行,天下谁人不知, 谁人不信呢。”
  刘掌柜将方子小小折好, 放入衣襟夹层中好好保存。
  谈完豆腐的事, 就该说羊毛制品的生意了。贺兰定命人将挂在马上的几件样品送来, 展示给刘掌柜。
  “这个是羊毛斗篷,防风又保暖。”贺兰定第一个展示的是一件素色毛毡斗篷,斗篷长一米四左右,冬日穿上它可以从脖子一直武装到脚踝,半点寒风都吹不着。
  “可是.....”刘掌柜提出质疑,“毛毡结实厚重,这么大块的毡毯制成的披肩罩在身上恐行动不便。”
  刘掌柜没直说的是,南地士人追求飘逸之美,各个瘦得像竹竿似的,让他们穿上这羊毛毡披肩,恐怕连腰都直不起来吧。
  “不重,一点不重。”贺兰定说着将斗篷往刘掌柜身上套,“你试试看就知道了。”
  刘掌柜心道,贺兰首领您什么身板?壮实如牛,对您而言自然不重了。
  谁知,斗篷上身,刘掌柜咦了一声,惊奇道,“竟是挺轻的!”
  见刘掌柜吃惊的模样,贺兰定得意道,“您看着斗篷有什么不一样!”
  不等刘掌柜观察找出答案,贺兰定抢先迫不及待揭晓答案,“这上面有褶子!”
  毡毯厚重,做成斗篷套在身上,肩膀上就像压了两座大山,极其影响行动。贺兰定便想出个减少受力的法子来,将斗篷制成宽肩圆筒状。可是直接捶打成圆筒形,斗篷整体就会太过僵硬,穿在身上又不够贴服。
  经过多次改良,贺兰定终于想出个好主意——在毡摊上捶打擀压出一条条褶皱,就如同百褶裙一般。毡毯表面有凹有凸,凸起的起到一个支撑梁的作用,毡毯更加挺括的同时还能轻松卷起,制成斗篷穿在身上更加服帖、轻便。
  “而且。”贺兰定手指划过斗篷上到凹槽,“要是遇到下雨天,这凹槽就相当于排水沟、瓦勾,水一下子就流掉了。”
  刘掌柜被按头科普了一通斗篷上的力学知识,面上连连点头,心里却为这褶皱斗篷的销路担忧——看着像个笨重的圆筒,士人们估摸不会喜欢的。
  “其他的呢?”刘掌柜问。
  贺兰定不知道自己的拳头主推产品被不看好,乐呵呵地介绍起其他毛毡制品,“这个是室内软底鞋。”
  “花纹倒是不错。”刘掌柜接过毛毡鞋细细打量,赞道,“用心了。”碧色水波、艳色红莲,着实有一番风流雅致。
  “为何不做这个花色的披肩斗篷?”刘掌柜不解,这样漂亮的花色该用来做大件的。
  贺兰定摸摸鼻子,用这个花色做鞋子也是他的主意,解释道,“取得是步步生莲之意境。”上辈子贺兰定没少看电视剧,宫斗剧也有涉猎,妃子为争宠在鞋底刻上莲花和染料,身姿摇曳间而莲花生。多美啊!
  刘掌柜面上一僵,脸色发青,诧异地看向一脸骄傲的胡人首领,一肚子的吐槽不知该从何说起。
  “有问题吗?”贺兰定发觉刘掌柜脸色不对。
  刘掌柜叹气,“贺兰首领可知步步生莲的由来?”
  “啊?”这不是自己的创新吗?难道有人抢先自己一步先注册了专利?
  刘掌柜解释,“这个词儿源自南齐最后一任皇帝东昏侯。”
  贺兰定心里一个咯噔:那个什么东昏侯莫不是也是个穿越者?听着下场不怎么好啊。
  南齐末帝萧宝卷,谥号东昏侯,为人冷漠霸道、毫无人性。为了讨好宠妃潘妃,命匠人用纯金打造莲花,放置在潘妃所及之地。潘妃赤脚行于金莲之上,萧宝卷观之,感叹,“潘妃当真步步生莲。”
  听完科普,贺兰定知道自己这是吃了“文盲”的亏,问道,“所以,步步生莲不是个好词儿?”
  刘掌柜非常没有风度地翻了个白眼,心道,和前朝残暴昏君扯上关系的词儿能是什么好词儿?!真不知道贺兰首领小时候都学得些个什么东西——一知半解真的会要人命的!
  可想到贺兰定的胡人身份,刘掌柜又觉得理所当然了——贺兰定的一知半解是大部分胡人学习汉学的状态,上至王公大臣之辈,下至走夫贩卒之流,皆是如此。
  “那就不做这个花色的鞋子了。”贺兰定心中可惜,这可是他的拳头产品之一呢!
  见贺兰定失望的模样,刘掌柜心生不忍,忍不住提醒,“贺兰首领何故一定要做羊毛生意,不如好好钻研素食。”
  贺兰定摇头,解释道,“素食生意是一锤子的买卖,获益或许足够我一辈子吃喝不愁。可是,我想要的是细水长流的生意。”
  贺兰定想要的是找到一条适合北地草原生存发展的道路,豆腐虽然赚钱,可是不适合草原。
  刘掌柜想象也明白了贺兰定的意图,不禁称赞,“贺兰首领大义。”
  “大义有什么用。”贺兰定谦虚道,“诸多事情还要请刘掌柜关心、照拂。”
  短暂地寒暄过后,贺兰定继续介绍自己的产品,“这是毛毡马甲,我做了两种。”
  一种是内衬马甲,穿在外袍里头,版型短小而修身,里外加了布衬,减少毛毡和衣物之间的摩擦。
  贺兰定套上马甲展示,“到了冬天,外头套上一件丝袍,一点也不臃肿,保暖又不是美观。”
  刘掌柜点点头,看了这么久的产品介绍,总算看到个稍微靠谱些的。同时也提出建议,“衬布可以用绸缎,更为华丽精美。”
  贺兰定:.......穿在里头的衣服要什么好看?
  “可是不行?”刘掌柜不知贺兰定心中所想。
  贺兰定老实交代,“还真不行。我哪里有绸缎料子。”整个贺兰部落都拿不出几匹好布料来。
  “或者我可以卖半成品给刘记,价格便宜些,你们再精加工?”贺兰定提出一个解决方法,“反正南边的布匹便宜,会针线的妇人也更多。”
  “可!”刘掌柜点头认同,“尽快裁剪一批马甲胚子来,运去南边再加工。”
  终于敲定一笔生意,贺兰定松了一口气。即便刘掌柜对另外一种外穿的印染毛毡马甲不怎么感兴趣,贺兰定也没那么焦虑了。
  最终,贺兰定和刘掌柜签下了初步的协议:贺兰部落无偿提供玉容膏和素肉干的制作方法,刘记商行以每件四十铢钱的价格收购贺兰部落制作的马甲胚子(应收尽收),即贺兰部落出产多少马甲胚子,刘记商行就收购多少。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