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草原生存记[穿越]——芃县令

时间:2024-11-22 08:16:00  作者:芃县令
  “阿弟和那贺兰首领交好,前日人家还送来了羊腿。”尉景细细分析,“他们当兄弟一般处着,你这个亲姐姐去人家那儿做工,阿弟的面子往哪里搁。”
  闻言,高娄斤也沉默了,不提去贺兰部落做工的事了。可一想到那些等同于白捡一般的五铢钱就这么没了,依旧心痛不已,低声嘟囔着,“面子、面子!面子能有吃饭穿衣重要?!”
  争执的夫妻二人却不知提早下值的高欢在门外将两人的对话全都听了去,包括那句“面子能有吃饭穿衣重要?”
  高欢沉默地立在门外,稀薄的冬日夕阳落在他的身上,在斑驳的土墙根上打下了一道孤寂的影子。
  和所有的六镇儿郎一样,高欢是压抑的。现行的制度体系如同牢笼一样将所有人困在了这片贫瘠的土地上。他们茫然又暴动,对朝廷充满希望的同时又克制不住咒骂和唾弃。
  他们祈求一个英明神武的陛下来带领他们脱离泥潭走向光明,却又知道这一天兴许永远不会到来。
  高欢更加理智和矛盾。一方面,他清晰地知道如今的六镇是没有出路的,更知道渺小如蝼蚁的自己在六镇这辆破车上也不会有出路的。
  另一方面,他自觉不与他人同,因此哪怕生于汉学教化稀薄的六镇,哪怕自己大字不识几个,根本不知道所谓君子六仪是什么,高欢却一直严格要求自己:衣服可以不华丽,但必须干净;形容可以憔悴,但必须整齐。
  高欢知道自己的这一坚持落在很多人眼中是非常可笑的,甚至当面点他是死要面子活受罪。就如姐姐刚刚所言:“面子能有吃饭穿衣重要?”
  可是无论旁人怎么说、怎么质疑,高欢从不动摇。生活已然如此,现状便是这般......高欢却不想潦草地应付完这一生,他想要有尊严地活下,而“尊严”须得从最小的细节上去呵护。
  而此时此刻,听着姐姐、姐夫为了照顾自己的体面而放弃一份唾手可得的家庭额外收入,高欢的心里不是滋味。他情不自禁摩挲了一下衣角,摸到了一个香包。
  那香包的面料精美无比,在夕阳的余晖之下反射着宝玉一般的光泽。可是香包缝制的针脚却很粗糙,摸着有些磕手,甚至还不如高欢自己缝制衣物时的针脚细密整齐。
  想到那个多次私下给自己送来财物的小女子,高欢幽幽叹了口气,捏着香包的手又紧了几分——未来的路到底何去何从?面子和里子孰轻孰重?
  迷茫中的高欢脑海中不禁浮现出了贺兰定的模样,这个年轻的胡人首领无比笃定地说着:[贺六浑,你以后一定会干出一份大事业的!]
  “哎呦!”尉景出门,迎头撞上了正柱着当木头桩子的高欢,吓了一大跳。
  暮色四合,光线昏暗,尉景看不清高欢的神色,只觉气氛有些不对,忙问,“这是怎么了?”
  “没什么。”高欢捏紧香包,嘴角扯出一个笑来,“有个大好事,只是不知该如何说予姐姐姐夫。”
  “甚好事?说来听听?”尉景心中一松,连忙拉着高欢进屋。
  “有个姑娘看上了我,让我去她家提亲。”那些在心中盘旋了千万遍,重逾千斤难以言喻的话,在脱口的一瞬变得轻松起来。
  “啊....啊....”尉景一愣,随即笑道,“这、这是好事啊!”
  好事是好事,可是聘礼从何而来啊!黑暗中的尉景愁苦着脸。
  “我听到有什么好事?”高娄斤从屋内走出来,招呼着两人进屋,“今天做了奶皮子豆腐汤,可美了。”
  尉景跟在高欢后面,拼命地朝自家婆娘使眼色,让她快闭嘴,情况不对!
  可高娄斤那里瞧见自家的丑汉子,注意力全在自家高雅帅气的弟弟身上。高娄斤拉着高欢入席,又道,“什么好事儿,一边吃,一边说。”苦寒军户人家可没有什么食不言寝不语的讲究,每日的吃饭时间是一家人最最轻松快乐的时光。
  高欢又重复一遍,“有个姑娘看上了我,让我去她家提亲。”
  “啊....”高娄斤愣住了。这....这算什么好事啊!整个怀朔镇看上自家弟弟的小女郎,没有一百也有八十,这很稀奇吗?
  高欢继续道,“她是真定侯的孙女,娄家三女。”
  高娄斤愣住,这、这是真稀奇了!这次哭着喊着要嫁给自家弟弟的竟然是个贵族之女不成?可....自家连娶个普通人家女郎的聘礼都拿不出,拿什么去娶贵族之女?
  这不相当于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吗?哪怕这癞蛤蟆长得俊俏了几分。
  “你怎么哄骗人家的?”高娄斤忧心忡忡,“人家父兄要是知道了,要砍你脑袋的。”
  高欢苦笑,“我亦不知,只说是某日进城,透过车窗见过我一面。”紧接着便是各种糖衣炮弹的进攻。三日送上一方头巾,四日送来一双靴子,有时候甚至干脆送上一袋钱币。
  高欢哪里敢招惹这样的贵族女娘,可是他越拒绝,那女娘便越紧追不舍。
  “她说,聘礼她自己出。”高欢艰难地说出最后一句话,垂着眼睛不敢去看姐姐姐夫的神色——他们会如何看待这样的自己呢?曾经视面子、礼仪如青天的自己,如今亲手将青天折下踩在了脚底。
  【作者有话说】
  高欢:我逃她追,我插翅难逃。
 
 
第四十二章 
  贺兰定还不知道历史的进程在无人知晓处向前跨了一大步, 未来的神武帝与他的命定皇后终将走到一起。此时地他忙得满头“羊毛”,眼见日子一天天过去,刘记商行划下的交工日期越来越近, 整个贺兰部落都忙成了脚不沾地的陀螺, 时时刻刻都在争分夺秒。
  先是大量招工, 又改良了裁剪毛毡的工具——贺兰定请镇上的铁匠打了几柄长口剪刀。用剪刀裁剪毡毯虽然费力, 可远比用刀子刻裁来得快多了。
  生产效率有所提高, 可还远远不够,最最重要的一步毡毯的清洗和晾干还没有能够解决。
  羊毛擀压成毡毯后要一遍遍用水清洗,直到水清无杂, 毡无膻味, 才算清洗到位。羊毛工坊依着五金河而建, 如今虽是枯水期,可并不缺水。
  但是河水冰凉刺骨,一来增加了劳动的艰苦程度,二来冷水洗毛毡的效果并不好, 光是浸润毡毯就比夏天费时许多。
  贺兰定想要将河水微微加热后再来清洗毡毯,可这样一来又增加了工作程序, 且草原资源短缺, 连燃料都稀缺——没有树木,只能以牛粪饼、羊粪球为燃料。
  贺兰定只能放弃了加热水的念头,看着族人们不分昼夜地泡在冰冷的河水中,五指红肿,一遍遍捶打清洗着毡毯。
  清洗过后的晾干就更难了。经过充分浸润洗涤的毡毯吸足了水分, 又湿又重, 哪怕在天气晴好、阳光灿烂的夏日, 也要个五六天才能将厚实的毡毯晒干到位。到了这阴沉的初冬, 靠着干冷的北风吹干毡毯,不知要到猴年马月了——更可能是还没晒干就冻得硬邦发脆了。
  贺兰定当初一口应下“十日之期”,乃是因为当时心里有了个主意:烘干房。
  贺兰定准备建个烘干房来烘干毡毯,以此缩短工期。可是想法很好,真到了动手操作的时候就傻眼了——草原上什么都没有:没有可以砌墙的石头,也没有可以烧砖的泥。贺兰定想要造出一间烧火墙的烘干房,完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焦虑不已的贺兰定远眺不远处的怀朔城墙,甚至想胆大包地去凿几块墙砖回来砌火墙。
  “大宅的墙根是不是石头砌的?”这个时候再去采购石料已经来不及了,贺兰定最后将主意打到了贺兰大宅上。
  被问话的阿史那虎头不敢吱声,生怕自己一个点头,郎主就会丧心病狂地把家给拆了。
  “对了!”贺兰定眼睛一亮,“大宅里不是有个壁影墙吗?!那个是石头的!”
  怀朔镇的贺兰大宅仿南国世家大族的宅邸而建,几乎全是木质结构,想要找出一些耐火材料还真不容易——除了正院里的那块巨大石刻的壁影墙。
  “还有瓦当、板瓦,也耐高温的!”思路一旦打开,便如泉水绵绵不绝了。
  最终,贺兰定做决定,掀了一部分贺兰大宅的屋顶,以新鲜的羊粪球混着河底淤泥作粘合剂,用陶板瓦七拼八凑砌出了一件烘干房。
  “.....贺兰首领.....巧思....”前来督工,查看项目进度的刘掌柜看着丑巴巴的烘干房,挤出了一句称赞。
  贺兰定挠头,笑道,“时间紧,又没材料。等忙过这一阵,就造一间更大更结实的烘干房。”言下之意:刘掌柜你看啊,为了你的生意我可是下了血本啦!还有提高生产设备、扩大产能的计划呢,以后可要常来常往。
  刘掌柜会意,点头笑道,“某与贺兰首领的的情谊便如那五金河水,细水长流。”
  通过与贺兰部落的几项贸易,刘掌柜如今在刘记商行的地位飙升,已然是大东家最为看重的得力心腹了。原本无人问津的怀朔分店,如今都成了掌柜们打破脑袋都想来的地方——哪怕是为了各种素食方子,这怀朔也值得来啊!刘掌柜仗着自己在北地耕耘多年的根基才没被人摘了桃子。
  在烘干房里说了两句话,贺兰定出了一脑门子的热汗,便邀刘掌柜外头谈话,边走边道,“您就安心吧,按照眼下的速度,一定能按时出货。”
  刘掌柜张嘴想说什么,迎面寒风兜面而来,话未出口,先打了两个喷嚏,暖烘烘的身子瞬间一凉。
  刘掌柜抖抖身子,看着没事儿人一样的贺兰定,不禁暗下决心要好好锻炼身体,强壮体格——泼天的富贵也要有足够结实的身体去接啊!
  贺兰定察觉到刘掌柜打量自己的目光,情不自禁侧侧身子躲开,摸脸颊问,“是有什么东西吗?”
  刘掌柜笑道,“无事。只是感叹贺兰首领年富力强,未来不可限量。”
  贺兰定哈哈一笑,“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嘛!”身处乱世,没个好身体,赚再多的家产都是白搭。贺兰定虽然忙着赚钱,可是每日的身体锻炼一点没落下,上马弯弓都是小菜一碟,半点没有浪费这副身体的天赋。
  想到这儿,贺兰定情不自禁瞥向刘掌柜的下半身。
  这回轮到刘掌柜不自在了,侧过身体,后退两步,离开贺兰定的视线范围。
  贺兰定挠头,道歉,“对不住,没忍住。”
  刘掌柜:“?”发生了什么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吗?
  “没什么。”贺兰定连连摇头。他总不能说自己对自己健硕的肌肉非常骄傲,刚刚脑子里突然灵光一闪过阿史那虎头的话:[咱们的胳膊都比汉人的腿都粗。]然后忍不住盯了一下刘掌柜的大腿吧。
  贺兰定赶紧拉回话题,说起这一次的货款结账,“可否尽可能的用粮草或者盐来结算?”
  “盐?”刘掌柜微惊。和布匹粮食一样,盐也是贸易中的硬通货,比朝廷的五铢钱还管用。只是个人可以生产粮食和布匹,但是盐可是明明确确归朝廷掌管的。
  此时贺兰定竟然大大咧咧提出以盐来结算货款——走私,挖国家墙角这件事能这样大大咧咧说出来?
  贺兰定露出一个憨笑,只道自己把刘掌柜是当自己人。“盐是必须品,人要吃,牲畜们也要吃。”
  刘掌柜也实话实说,“盐有,但品质不怎么好。”
  “那没事。”贺兰定爽朗笑道,“细一点的,人吃。粗盐给牲口们补补营养。”
  “可。”最终刘掌柜同意了贺兰定的结账要求 。
  其实这是个双赢的选择。冬日降临,大地荒芜,新粮要等来年才会有,也就是眼下的存粮是用一点少一点。
  可是盐不一样,每日都有源源不断的盐从矿洞里挖出——成本极低,除了些许的“法律”风险,成本也就些运输费了。至于人工开采成本,那不计算在内——都是奴隶。
  三日后,交货之期。贺兰定一口气交出了三百件毛毡斗篷,赚得了“创业”以来最大的一桶金:九十万铢钱!
  九十万换算成人民币都算是一笔巨款了,更不要说在这物价低廉的大魏。贺兰定仰天长啸,一舒胸中郁气——至此,他算是有了立足于此世的资本了。
  九十万枚五铢钱换成粮食、布匹还有粗盐送来了贺兰部落。送货的商队绵延不绝,商队的头车抵达了怀朔镇贺兰大宅,商队的尾车还堵城门口尚未进城。
  贺兰定叮嘱阿史那虎头,“要加强警戒。”这样一只商队进城瞒不过众人的眼睛,总会有不轨之徒想要冒死一试,富贵险中求。
  更何况贺兰部落在怀朔镇几次高调招工,许多人都暗戳戳算计着贺兰部落如今到底财富几何。
  凛冬将至,阿史那虎头的草原商队已经停止游商了,目前的主要职责转为护卫部落。看着屋子里填充满满的粮草物资,阿史那脸上却没有笑容,他太明白这样多的粮食对于草原来说是什么了。如今的贺兰部落就像一块赤.裸的肥肉,引无数人垂涎。
  “人手可能不够。”阿史那虎头沉声计算着,“倘若分出人手守卫大宅,草原营帐的人手肯定就不足了。”大宅这边有物资,草原那边有重要的牛羊,无论是哪一边都不容有失。
  去岁与蠕蠕一战中,贺兰部落损失惨重,不仅失了首领,儿郎们也死伤无数。原本有着近千士兵的大部落,如今连带老弱妇孺所有人口加起来还将将过百。
  人口少了,财富多了。这个冬日注定无法平静。
  “要不招募一些游侠?”阿史那虎头提议。
  贺兰定摇头,“就怕引狼入室。”游侠身份不明,品行不知,实在难以令人安心。
  “那个孙腾不是挺好的么。”阿史那虎头提议。自从有了盯梢、摸底乌丸部落的经验后,阿史那虎头侦查调研水平直线提高。对于和自家部落有所往来的人物都做了摸底调查。
  “为人豪爽,素有侠名。”阿史那虎头评价孙腾,“而且郊游广泛,认得不少游侠儿。”
  贺兰定拧眉沉思,“容我好好想一想。”部落的发展太快了,许多东西却没有能够及时跟上,比如人口,比如武装力量。
  随着天气越发寒冷,留给贺兰定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他必须尽快拿出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案来,否则,泼天的富贵就会化作恶鬼的索命绳。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