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草原生存记[穿越]——芃县令

时间:2024-11-22 08:16:00  作者:芃县令
  贺兰定套上马车,装上贺礼,带上阿昭和阿暄两小孩儿,马鞭一扬,高声道,“看新娘子去喽!”
  因着要带着两小孩儿,贺兰定没参加高欢的迎亲礼,直接驾车去了高欢家,虽然错过了迎亲催妆的环节,可是热闹一点没少瞧。
  高欢家门外立着迎新妇青庐。青庐是一种小型穹炉,模样与现代人家置办酒席时扎得彩帐相似,只不过青庐上覆盖的是青色幔帐,故称青庐。
  青庐婚礼是北方的流行,象征夫妻二人合二为一,还有避煞之用。贺兰定不懂这其中的风俗,只心想,要是染料便宜,估摸着大家就会结彩庐了。
  正想着,喧嚣热闹之声由远及近而来,是迎亲的队伍回来了。
  “阿兄,要看!”两小孩把贺兰定当做攀爬架,拽着贺兰定的衣服往上爬,恨不得爬他头顶上去,好看得更清楚些。
  “轮流来!”两小孩儿身量渐长,贺兰定如今可没法一个肩头扛一个了,只一个个抱起来,轮流看热闹。
  迎亲的队伍很是壮观,百十个儿郎骑着高头大马,浩浩荡荡,气势十足。队伍里,贺兰定看到了不少熟人,有孙腾,有司马子如,还有不少叫不上名字,但看着眼熟的儿郎,估摸着都是高欢的同僚、好友之类。
  “新娘子催出来!”浩浩荡荡的迎亲队伍将高欢家门口的窄巷挤得水泄不通,百十个儿郎齐声高呼,催着新娘子下车入青庐。
  “新娘子!新娘子!”两小孩儿也跟着大喊,左右各一边,震得贺兰定耳朵发麻。
  “娘子。”高欢翻身下马,迎接马车里的新娘。
  车厢内,娄昭君心情激荡,自己终于得到了自己想要的!
  无论外头如何议论纷纷,小姐妹们又是如何劝说自己,娄昭君从不动摇自己的决定。而今日的迎亲之礼更让娄昭君坚定了自己的选择:她看上的男人绝不是一般人!即便穷困,自家男人也能给自己一场风风光光的婚礼!
  人人皆道自己鬼迷心窍,看上了高欢的容貌。可这些人哪里知道,自家男人的锦绣皮囊之下可不是草包!
  “夫主。”娄昭君走出车厢,伸手牵住了高欢。
  “新娘子出来喽!”人群中发出阵阵欢呼。
  如今的新娘子没有红盖头,贺兰定人高,眼神又好,一眼看清了新娘的模样,顿时倒吸一口凉气:我去!这是个小学生吧!!!
 
 
第四十九章 
  北魏的婚俗除了青庐行婚, 还有转毡之俗。即迎得新妇后,使新妇步履不着地,以毛毡毯次第铺垫, 承之而行。
  高欢为了此次的婚礼可谓尽心尽力, 在能力所及范围内做到了尽善尽美。毛毡毯从新妇的车架一路铺到了高家门前的青庐帐。
  新妇款款而来, 看热闹的人人群发出阵阵欢呼。贺兰定也看清了新妇的模样。
  毫无疑问, 这是个漂亮的姑娘, 长相明媚,肤色白皙,不知是害羞, 还是妆容的缘故, 脸颊上带着淡淡的红晕。冬日的阳光倾泻而下, 为她整个人镀上了一层淡淡的光晕。猛一看,好似从光里走出来的一般。
  新妇即将步入青庐,贺兰定甚至看清了她瞳孔的颜色——深灰绿的眼珠子镶着一圈清晰的黑边。
  她有胡人血统。贺兰定如此想。
  随即一个更强烈的念头占据了贺兰定的脑子:管她是胡人还是汉人,她还是个小姑娘!无论她脸上的笑容多么得体老练, 也掩盖不了她顶多才十一二岁的现实!
  “这也太小了。”贺兰定忍不住低声喃喃。
  贺兰定回忆前几日刚刚看过的大魏律令——为防止自己在不经意间作奸犯科,贺兰定着实好好研习了一番如今的律和令, 虽然依旧不大看得懂。
  大魏律令对女子的结婚年龄有明确的规定:女子十七岁以上未婚, 就得由官府强行配婚。
  但是过早结婚亦有不利——古人也不是傻子,明白过早结婚生子不仅影响母体,也不利子女质量。
  了因此,亦有律令规定了最低结婚年龄:“女年不满十三以上,勿得以嫁。”
  当时贺兰定读到这条律令时, 只觉离谱。十三岁也太小啦, 还是个小毛孩儿呢, 身体发育根本不完善, 如何就能嫁人生子了呢?结果,现实比律令规定还要离谱!
  “不小啦。”司马子如和孙腾不知何时离开迎亲的队伍,挤到了贺兰定身边,正好听到了他的吐槽。
  孙腾笑道,“我家婆娘八岁就嫁来我家啦!”
  贺兰定:“!”瞳孔震裂,三观尽碎。
  “这、这、这.....这不能的....也太小了。”许久,贺兰定才磕巴得找回了自己的声音,“这、这、这不好!”八岁!这是禽兽吗?!
  贺兰定的情绪一目了然,全写在脸上了,孙腾和司马子如二人看得嗤嗤直笑。
  “八岁还没来葵水,你当能做什么?”司马子如大笑,“且当童养媳养着呢。”
  “这不好。”贺兰定无法接受,这也太猥琐了,恋.童.癖通通都该死!
  心里咒骂这该死的世道,贺兰定将阿昭往怀里拢了拢,心道,我可不管这狗屎律令,谁家孩子谁家疼,必不能让小孩儿早早嫁人去。
  孙腾和司马子如见贺兰定的动作,笑得更欢了,两个人使着眼色:我就说吧,他就是个老母鸡属性,护崽得要命。
  司马子如道,“拉汉真是天真可爱得紧。”
  贺兰定挑眉望向司马子如,心道,这家伙是在嘲讽我吗?
  孙腾拍拍司马子如的肩膀,说道,“子如你没闺女,不懂老父亲的心。”又转向贺兰定道,“如今还有抢婚的呢,可不得把家里闺女看紧些,多爱重都不为过。”
  孙腾也是个女儿奴,他与妻子成亲多年,就得了个珠圆玉润的小闺女,眼珠子一般疼爱呵护着。
  “抢婚!”贺兰定拔高,他看律法还没看到这一块儿呢。忙问,“怎么能抢呢?有没有王法啦!官府朝廷都不管?”
  喊完,贺兰定也发觉自己说了傻话,朝廷要是真管用,老百姓也不会过如今的苦日子了。
  后来,贺兰定看完律令,又学习各地风俗,才知官府、民间不仅不管抢婚,甚至还乐见其成,引以为一道佳话,以至于掠夺婚竟然是合法婚制的一种——又是想掀翻全世界的一天。
  后话不谈,今日是高欢大婚,贺兰定将满腹牢骚都吞回了肚子里,脸上挂上了笑容,招呼孙腾与司马子如,“唉,不谈这些了,今日是贺六浑大喜的日子,咱们好吃好喝,高高兴兴。”
  便是再看不过眼又能如何呢?世道如此。贺兰定心中叹息一声:我能把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给照料好,就已经不容易啦!有多大能力挑多重的担子。
  人群中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欢呼,儿郎们发出嗷嗷狼叫,却是新妇入青庐,新人同牢食、交杯酒,自此合二为一、永结同好,礼成。
  青庐行婚礼成之后便是酒席了。穿越至今,贺兰定总共就吃过一回席,是将军外公的寿诞。因此吃席经验并不丰富,也比较不出个好丑来。
  但看周遭客人吃得狼吞虎咽的模样,推测高欢婚礼的席面算是够档次的了。
  高欢作为新郎官今日也打扮得格外精神帅气,硬是衬得这破落的小院儿都明亮起来——大概就是蓬荜生辉的感觉吧。
  高欢穿梭在酒席之间,先是应酬了娄家来人,然后往贺兰定这边来,开口便是满满的酒气,“兄弟们,今日真是多谢了,没有你们,就没有我的今日,必不相忘!”
  高家贫寒,便是砸锅卖铁也整治不出牌面如斯的婚礼。撑起这场婚礼的,除了娄氏的私下补贴,更少不了高欢好友们的各方帮助。
  比如迎亲的队伍,比如贺兰定早前就悄摸摸送上门的布匹。
  正可谓众人拾柴火焰高,多方帮衬之下才有了今日这场与寒酸毫不搭边的婚礼,保住高欢面子的同时,也全了娄家的脸面。
  高欢端起酒碗一饮而下,豪气而洒脱。和那些喝了酒就或是脸红、或是眼睛眯瞪的醉汉不同。
  酒精的作用下,高欢目如寒星,肤若美玉,朱唇似血,风流俊朗中带着一种别样的风姿——贺兰定称之为龙傲天之光。
  便是原本对这场婚事并不满意的娄家人,见状也心折于高欢的风仪。
  一场热闹的婚礼完美落幕,贺兰定驾着马车领着两小孩儿回家。一路上,两小孩儿争论不休。
  阿昭:“新娘子最好看!”
  阿暄:“没有新郎好看!”
  “新娘!”
  “新郎!”
  “阿兄,你说!”两人找贺兰定做裁判。
  贺兰定闲闲道,“难道你们阿兄我不好看吗?”明明自己也很帅气的啊!大家的审美能不能这样单一啊。
  阿暄:“额......”昧良心的话着实说不出口。
  阿昭沉默一下道,“阿兄也好看的。但是,阿兄的厉害不在容貌。阿兄会写字,会读书,会挣钱......”小孩扒拉着指头列举贺兰定的优点,企图将“好不好看”这个话题给蒙混过去。
  贺兰定:......
  “对头,你们阿兄可不靠脸吃饭!”贺兰定这般自我安慰着。
  “那阿兄什么时候娶妇呢?”阿昭好奇询问。
  贺兰定道,“我还小呢。且过个十年吧。”自己如今这个身体才十四岁,娶媳妇实在太过早了。
  “啊?!”两小孩儿同时惊呼,他们可不是不知事的小孩儿。
  阿昭更是懂得许多的事情,平日与族里妇人们一道,家长里短听了一肚子,她问,“阿兄是不想结婚吗?”十年后再娶约莫等于不想娶妇。
  “没有啊。”贺兰定否定,他不是单身主义者,他还是很想找到个灵魂伴侣相扶度过一生的。
  可上辈子都无法实现的事情,这辈子估计更难吧。
  难道要娶个十五六岁的未成年初中生?那贺兰定半夜睡醒都要扇自己两巴掌——这是作孽。
  可是到哪儿去寻个二三十岁,又能和自己说话说到一处去的女子呢?世人会觉得自己有病——好人妻。
  “哎呀,以后的日子,以后再说!”贺兰定将这些没影儿的事儿抛到脑后,一左一右搂住两小孩儿的脑袋,大笑道,“咱们啊!先把肚子填饱了再说!”
  “已经吃很饱了。”阿暄拍拍吃席吃得圆鼓鼓的肚皮。
  阿昭点点阿暄的脑门,“笨蛋,阿兄是指每天都吃饱肚子。”阿昭更记事儿,她还记得去岁冬季的苦日子,便是作为小主子的她们也要饿肚子的。
  “阿兄,咱们以后会越过越好的。”小孩儿捧着圆滚滚的脸蛋,眼睛闪闪发光。
  “没错!”贺兰定马鞭一挥,加快了回家的步伐。
  腊月初十大约真的是个好日子,从婚礼酒席返家的贺兰定老远便看到了等在路口的阿塔娜。
  “郎主!”阿塔娜一脸喜色,定然是有什么好事儿。
  果然,贺兰定刚停下马车,阿塔娜便快步上前,轻声耳语,“成了!”
  豆油成了!
  “比做豆腐容易。”阿塔娜脸上的褶子笑成了一朵菊花,竹筒倒豆子一般将结果道来,“十斤豆出八两左右的油。”
  “金闪闪的!”金黄色的绵绸豆油从压榨桶中渗出时,阿塔娜都看呆了——她还以为会压榨出和豆浆一般乳白色的浆液呢。
  贺兰定将两小孩儿安置好,与阿塔娜一起去看豆油压榨,一脚跨进小院便闻到了扑鼻的豆油香,馋人得流口水。
  贺兰定问,“哪一种出油多?”
  阿塔娜回,“炒豆子压榨出油多些,但是.....”说着,阿塔娜引贺兰定去看压完的豆渣。
  “您看。”阿塔娜抓了一把豆渣,指头一碾,满手油汪,“还有许多油呢,就是压不出来。”豆浆是碾出来的,豆油是压出来的,两者还不一样。
  阿塔娜道,“得把压榨工具改良一下。”
  在贺兰定的“引导”下,如今贺兰部落的族人们大有改变,最显著的一点就是会“思考”。再也不会想以前那样遇事就懵逼,只会喊“郎主怎么办”。
 
 
第五十章 
  压榨豆油的工作说顺利也算顺利, 不像之前做豆腐,倒腾了小半个月才点出了豆花,这豆油却是一次就成了, 只是出成率还有待提高。
  阿塔娜道, “我觉得要改进压榨工具。”
  库姆道, “我觉得热豆子比冷豆子出油高。”
  阿季:......嘴巴张张, 脑子空空。
  这可怎么办!阿季低垂着脑袋, 指头绞着衣角不敢去看贺兰定,心道,咱们不是只管做工的吗?怎地还要管其他许多事情, 什么改良工具, 她们怎么会啊!
  还有什么热豆子、冷豆子, 她在做工的时候也没有注意这事儿啊!
  阿季原本还觉得自己活儿干得不错,卖力又认真,从不偷懒耍滑,可今日在其他两人的衬托下, 顿时有些不是味儿了。
  “干得不错。”贺兰定很满意,虽然出油率有待提升, 但是已经出成品了, 足以应对刘记商行了。
  “你们继续琢磨琢磨,怎么提高出油率。”贺兰定道,“压榨工具改良的事就交给我来。”
  如今压榨豆油的工具很简陋,两块厚木板一头用铁皮包裹形成一个夹角,将豆子用麻布包好, 放到夹角之间, 然后按压木板的另一端。
  阿塔娜三人力气小, 恨不得要整个人坐到木板顶头, 用全身的力气才能通过挤压力将豆油给压榨出来。
  这种压榨方式既费力,又出油率不高,改良势在必行。
  贺兰定心里已经有了个初步的方案,回到屋子正准备画草稿,房门便被敲响了。
  “夫人那边发动了!”来人大口喘着粗气,在冬日的空气中喷出一团团的水雾。
  “发动?”贺兰定捏着炭笔,一时没反应过来,迟钝了一下才明白过来,霍然起身,“要生了!”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