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穿书后成了流放炮灰(穿越重生)——观海

时间:2024-11-24 11:30:01  作者:观海
  而姜淮则不同,姜淮对待他们的态度意外的平和,之前因为学的有些快,有些不懂的,畏畏缩缩地问了下,姜淮不但没有生气,还让他们有什么不懂的立马就问,这样的态度让学徒们有些不适应,但更多的则是心中暗暗的惊喜。
  而姜淮这样的态度,加上他们初次上手教的人其实算是军中将领,等到教授普通将士时,态度也就模仿着姜淮的态度了。
  学生忐忑之余,老师态度良好,有问必答,不懂的第二天来也会告诉你答案,普通将士哪里遇到过如此和谐的师生相处,一个个学得更加卖力,甚至一些学的确实慢的将士,别的学习进度快的将士还会主动帮忙。
  毕竟他们这么多人,尽管老师们有问必答,可要让其他人一直问下去,时间就耽误了,而他们每天学习的时间也就那些,这么耽误下来,最后耽误的还是他们自己的时间。
  不光如此,一些学会了的将士甚至还开始教身边的人,尽管教的时间不长,但是也算打个基础,好让后续学起来更容易
  军营之中剩下那些还没有学到的将士一开始对这所谓的战场急救是有期待的,但是也又畏惧,那就是害怕自己脑子不好,到时候学不好,心中各种忐忑。
  可是被同袍们教就没有这么多心理负担,哪怕学得慢了点,可因为学习进度本身就慢,有大量空闲时间自学,或者和别人请教,进度居然也不差太多。
  卫轩巡视军营时发现这个状况,一开始都没想到是将士们自发地学习,只当是教学进度就到了这个程度,却不想陪同的将领看到这一幕也很是吃惊。
  毕竟卫轩日理万机,对这件事了解不够也正常,可他们确实跟着整个计划一起走的,自然清楚教学进度还没有到这个程度。
  而了解清楚情况后,卫轩又仔细地在军营中观察起来,发现这件事带来的另一个好处。
  军营中的人很多,但是大部分将士之间的关系其实说不上多么亲密,毕竟定安卫之前经过一场大败,不少将士都阵亡,如今军中新兵老兵混杂,关系都有些疏冷,大部分人都是只和一些特定的人,比如同乡之类的关系稍好一些。
  虽说这样疏远并没有多少问题,但是关系更亲密点,在战场上也是有好处的。
  而现在,因为教授战场急救的技能,不少将士不得不主动地和人接触,这么一接触,感情就培养出来了,师生同窗又是战友,军营内的氛围比之前好了不少。
  ……
  杨石是定安卫普通将士,一月一次的营假,带上军饷归家,家中人带到他回来都高兴得不得了,让他在家好生歇着。
  只不过家中人让他歇着,他哪里舍得看着家里人干活,自己却什么都不干呢,也跟着忙活起来。
  家里人一边干活一边闲聊,只不过家中哪里有什么新鲜事,问的自然就是杨石在军中的事,他们对于军营还是有些好奇的。
  或许因为招募的将士大部分是安远府本地或者附近的人,加上卫家对军队管辖严格,百姓们对军队倒算不上多么的害怕,只不过热情也不会太热情到哪里去,毕竟军队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还是很有威慑力的。
  不过自家人是将士的话,那就没有什么害怕的,杨家一大家子都好奇地问了起来,还聊起了军营前段时间招了从医学徒的事。
  这事当时可是让不少人忧心了一阵子,有人猜测是不是军营里出现了什么严重的疾病,才让这些学徒去军营,但是又觉得不太可能,如果真的是严重病情,那找些学徒去岂不是耽误事,甚至有人借此猜测可能军中有病情,但是将领舍不得多费工夫,就随便找了些从医的学徒去糊弄人。
  这件事姜淮并不知情,毕竟他当时一直在军营内,出来也是在家中待着,没有什么闲言碎语传到他耳边。
  后来府衙察觉到这些谣言的不对劲,出来辟谣了,一部分百姓相信卫家不会这样做,可还有一部分百姓半信半疑的。
  于是杨石一回来,家里人就忍不住聊起这事。
  杨石闻言面色涨红,怒气冲冲,毕竟他可是享受过这次学徒入军营的好处的,眼看在外,居然有人给这件事抹黑,自然无比生气。
  杨石眉毛竖起,一副怒不可遏的样子,反倒是让杨家人有些奇怪。
  “石头,你咋这么气?”杨母问。
  “大哥,别气别气,这都是外头瞎说的,我们都知道,卫将军肯定不能干这么缺德的事。”杨木,也就是杨石的二弟一看大哥这样子,就知道外头那些谣言都是假的,军中真要有什么事,杨石哪里会不知道的,更别说提起军中就是一副自豪的模样,赶忙安慰道。
  杨石听到杨木的安慰,喘了几口气,压下心底的愤怒,也知道他难得回来一趟,杨家人肯定不是想惹他生气,只是这事应该是闹得沸沸扬扬的,才会让杨家人知道,继而好奇地和他说。
  “娘,二弟,以后这些事你们少掺和,卫将军对我们如何,外人不知道,难道我们安远府的人还能不知道,一有点风吹草动就搅浑水。”杨石正色道。
  “这事说起来,似乎是一些外来人开始说的,后来大家才慢慢聊起来,唉。”杨母叹了口气道,虽然头是外人起的,但说到底,之所以闹这么大,还是安远府本地人在说。
  杨石生怕他们不明白情况,胡乱猜测,将军营中的情况一一说明,说起军中教授的一些急救手法,更是骄傲不已,毕竟这代表了军中对他们的关心呵护。
  杨家人听得一愣一愣的,发现一个问题,杨石进军营前,其实口舌有些笨拙的,也不太爱说话,可如今居然说话格外伶俐。
  这参军不是会强健体魄的吗,怎么还锻炼了口舌。
  其实这倒也正常,杨石算是第二批学的将士,学之前他也是不善言辞,只是学习总是要发问的,和同袍互相练习也需要开口,而其他人询问他,他也得回答,就这么锻炼下来,倒是练出了一些口才。
  最主要的他现在说的正是杨家人不懂,而他又会的事,更加增强了他的自信心,说起来才这么的顺畅。
  至于杨石说的那些急救措施,杨家人其实并不太在意,毕竟在他们看来,这离自己很是遥远,不过见杨石想要教他们,也都乐意学一下,技多不压身,再说,儿子/大哥有这么高的兴致,他们也不好驳对方面子。
  更何况,要是学会了,以后再有人提起军营的谣言,他们也好反驳啊。
  一家人都跟着学了起来,只是因为时间关系,杨石其他的都是粗略的教了教,主要还是教他在军中刚学到的两个日常用得上的急救手法。
  急救手法本名叫什么有些绕口,他们军中都称这个为救噎住的人,救掉河里的人,简单又好记。
  前一个急救他们都尝试过,虽然暂时还没有人噎住,但确实能感受到有股气从喉咙反冲出来,至于第二个急救,鉴于学徒们提过按压力道大点可能会压断肋骨,以及对嘴吹气有些超出他们的接受范围,第二个急救措施都是了解了一些理论知识,但是基本没有什么人真上手实验。
  万一真压断肋骨呢,这伤筋动骨的,又不是真人命关天之际,只为了练手,谁都不敢这么做。
  杨家人正练着呢,屋外忽然一阵嘈杂,呼喊声响起,杨石听出声音似乎是隔壁家的婶子。
  杨石走出屋门往外一看,就看到隔壁婶子抱着孩子,两手提着孩子的腿,上下晃动,似乎是想要抖出什么东西来,而被提着的小孩面色通红,两手扒拉着喉咙,显然是吃什么被噎住了。
  杨石来不及多想,快走几步走到隔壁,邻家婶子泪眼婆娑间认出了杨石,却根本顾不上和他打招呼,一边抖,一边试图去拍孩子后背,只是猛拍几下也没有什么效果。
 
 
第42章 
  “婶子,虎子这是怎么了?”杨石没有敢轻举妄动,怕自己判断错误。
  “他偷吃豆子,我刚要拦他,结果他抓了一大把,直接塞嘴里,然后就……”婶子抽泣着解释。
  确定了症状,杨石才敢动手,一把从赵家婶子手里将虎子给抢了过来,一手握拳抵在虎子的腹部,一手紧紧抓住拳头,使劲往里用力几次,虎子抽气了几声,几粒黄豆猛地吐了出来,这才顺畅地恢复了呼吸。
  赵家婶子还没来得及着急,就发现杨石已经将虎子给救下了,紧紧抱住虎子,看向杨石的眼神满是感激,而虎子也哇哇大哭起来,显然刚才的事把他给吓到了。
  杨家人站在门口,愣愣地看着这一幕,他们都没有想到,杨石刚才讲的急救手法,居然刚好就派上用场了,甚至效果超乎想象的好,刚才赵家婶子怎么都弄不出卡住的黄豆,被杨石轻轻勒两下,就弄出来了。
  在这个时代,生命是很脆弱的,吃东西噎住,运气好的吐出来了,可运气不好没有吐出来,就这么憋死的人也不少,每到这时,旁人也只会感叹一声命不好,毕竟别人拍拍背就吐出来了,你用尽手段也没有吐出来,也只能算时运不济。
  他们刚才看到虎子这样,除了担忧,也隐隐觉得虎子或许就是这样时运不济的孩子,没想到杨石居然把他给救回来了。
  杨石看着抱头痛哭的母子俩,赶紧宽慰了两句,然后才回来。
  一回家,杨石就对上了杨家人热情惊叹的目光。
  “大哥,刚刚那几下,就救了一条人命了?!”杨木惊叹不已。
  杨母也很是好奇,连连出声追问。
  杨石看着杨家人的惊叹,忽然想起什么,他原本学这个,倒是没有想过就这么快能用上,说出来也只是当个新鲜事,可现在,他发现这个急救的技能还是很重要,尽管一年可能都用不上一次,但是需要的时候要是不会,那可能就会丢掉一条命。
  虎子今日是遇到他救了一条小命,杨家人难道不会遇到这种情况,如果他们不会的话,那他不在的时候,要怎么自救。
  尽管刚才也教了,但杨石看得出来,家里人都不太放在心上,又提了一次。
  这次杨家人都是学得认真了,毕竟这急救技术是真能救命啊,杨家人学得热火朝天,刚才被挽救的赵虎子和赵家婶子上门来道谢,谢礼是一小筐鸡蛋。
  杨母一眼就看出,这些鸡蛋很是稀罕,毕竟冬日没有什么吃食,天又冷,一般人家的鸡都不怎么下蛋了,赵家鸡能下蛋,必然是小心伺候着,这蛋存着也是图去镇上多买点钱,如今为了感激杨石,就把剩下的蛋都给拿出来了。
  杨母试着拒绝了一番,但是赵婶子给得很是坚决,硬是将筐放下了,挤进杨家,而看到杨家人在练习的动作,心中一动,询问了几句后,便开口表示自己也想学。
  放在平时,赵婶子不会这么直白,毕竟说得太直白了,显得自己不顾脸面,只是赵虎子这次噎住实在是吓到她了,如果不是杨石在,虎子这次怕是难逃一劫。
  只是靠人不如靠己,赵婶子知道这么做可能不太妥当,可她也只能厚着脸皮开口。
  杨石倒是没有想这么多,他很能理解赵婶子的想法,一口答应了下来,不光是教了救别人的手法,甚至还教了一些自救的手法。
  这样的一幕不光是发生在杨家,其他回家的将士,只要学会了一点急救手法的,都有意无意地将这些手法推广开来,人面广一些的是在全村都推广开来,人面薄的就只在家里推广。
  而这么一推广,等他们回到军营,不光是让家里人学会了一些自救手段,更是将原本还隐藏在暗处的流言蜚语给彻底击破。
  毕竟如果只是口头证据,就算其他人说的如何信誓旦旦,还是有人会不相信,觉得口说无凭,可现在有了实打实教授的急救手段,甚至有人还真用这急救手段救了人,尤其是这手段以前从来没见人用过,那就更加让人信服了。
  一场原本会对安远府和卫家造成影响的风波消弭于无形。
  等卫轩得到消息时都有点发蒙,他本来还在愁该怎么解决,对于战事他很擅长,但是对于这种阴谋诡计,卫轩就有些苦手了,尤其是谣言这东西,造谣容易澄清难,毕竟一说是谣言,那很多人都不肯承认自己传播了谣言。
  而澄清的时候又不是那么多人感兴趣,甚至明面上好像澄清清楚了,可暗地里百姓怎么想的,官府也很难管住,毕竟官府顶天也就是管住百姓的嘴,哪里能管住对方心里怎么想。
  而这次澄清,先是由安远府本地的将士和家里人,又有实打实的急救手法在,更能让人相信,而急救手法又新鲜,又真的救了人,就这么传播开,没有官府在其中插手,百姓们自然没有太多的阴谋论了。
  不过虽然这件事的结果是好的,可还是让卫轩清楚,安远府绝对不太平,一定有人在暗中试图搅起风浪,如果他没有猜错的话,来人应该是京都的。
  不过这些问题都还好说,只是恶心人,但是对于安远府的基本盘影响算不上特别大,卫轩如今只是发愁安远府接下来该怎么办。
  以往卫家三口人,卫轩只需要带带骑兵,甚至因为有个年纪大了不少的哥哥在头上,他完全不用管安远府的政治财政问题,可如今,卫家只剩下他在安远府,他现在就是军政财一把抓。
  军队还好说,以他如今的战功,加上卫家原本的威势,定安卫没有谁敢不服他,一个个的都老实得很,甚至以前一些桀骜不驯之辈都老实低头了,府衙那边也还好说,安远府的政治环境也不算复杂,加上处理政务的人是卫家亲信,卫轩对政务虽然不算多了解,可也不至于被人糊弄了过去。
  唯独在财这方面,卫轩很是发愁。
  他看过递上来的文书,安远府各项收入情况都不太良好,都有一些衰退了,虽然现在还能支撑,可要是继续衰退下去,那就不好说了,唯一有进步,而且是大进步的,那也就是羊毛生意。
  可以说这一整个冬日,羊毛生意对安远府的贡献极高,尤其是姜淮将毛衣编织技术掏出来后,每日洗毛纺纱的人手都不知道多少,而产出的毛线更是一筐筐地往外卖。
  姜淮还不知道卫轩为了财政愁到这个程度,而是震惊地看着萧靖昭。
  前些天,姜淮已经结束了在军营内的教学,彻底回到家里休息了,本来还想着得有一阵子看不到萧靖昭了,结果萧靖昭居然就这么出现在他面前了。
  “今日休假?”姜淮只能做出这么个猜测,不然很难说明萧靖昭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算是休假,不过往后每日都会回来。”萧靖昭对上姜淮吃惊的表情笑了笑。
  “每日?怎么回事?”姜淮更加不理解。
  “因为献策一事,升职了,自然就不用日日待在军营,不是紧急时刻,每日都能回来歇息。”萧靖昭解释,其实按照他最开始的计划,他是要在军营中多待一阵的,就算为了一些要事需要出营,也不适合经常出营。
  可现在,计划赶不上变化,有了献策的功劳,升职后就可以日日回来了。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