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夫郎是村霸,那咋了(穿越重生)——牧童神乐

时间:2024-11-30 07:53:09  作者:牧童神乐
  虽说杨青青让他歇着,但他也没真歇着,在一旁捯饬着煮个大碴粥。
  程家还没阔到苏耗子管饱的地步,因此也就包了半笼屉,每人能吃上两三个过过嘴瘾,另一半笼屉蒸的还是窝窝头。
  清早一起来,程润生就上山打柴去了,程景生去了河边担水,程家人多,又是夏天,用水多,每天总得担几趟,好在离小河沟不远,否则真得累坏人。
  等他俩回来之后,一家人就早饭了。
  苏耗子是包红豆馅的糯米饽饽,外面用苏子叶裹上,蒸出来之后,因为苏子叶梗的小尖像老鼠尾巴一样,所以叫苏耗子。
  吃起来甜甜糯糯的,还有一股苏子叶的清香。
  小胖子吃得最欢,对杨青青一口一个哥叫得可甜着呢,自从杨青青进门,最高兴的除了程景生本人就是他了。
  吃完了这么一顿早饭,也才刚到巳时,是回门的吉时了,杨青青和程景生都穿戴齐整,回门礼是早就准备好的,虽然简朴,但胜在实在。
  程景生把两坛米酒和两包黄糖拿着,杨青青端上留在笼屉里的一碗苏耗子,还热着呢,两人就顺着村道往杨家走。
  两家隔得很近,苏耗子还没凉就到了,姜腊梅很高兴,准备中午做一桌好菜招待儿子和新姑爷。
  程景生给杨青青的那对聘雁还在呢,姜腊梅也不知该不该杀了吃,最后决定养着,也不知这两只是不是一对的,若是一对,还能孵出小雁拿去当野味卖,若不是的,母雁下的蛋也可以拿去卖,喂鸡鸭的时候顺手一喂就是了。
  大雁跟大鹅有点像,在院子里呱呱叫着,像在欢迎杨青回家,杨青顺手想撸他们的头,被躲开了,但它们也没像大鹅那样叨人。
  杨彩兴奋地跑出来迎接哥哥,问他有没有什么好吃的东西带给她。这两天的喜事,又是程家送来的聘礼糕点,又是吃席,她吃了不少好吃的东西,比过年还高兴,已经把哥哥成亲跟有好吃的这两件事等同在一起。
  于是杨青青就把手里的那碗苏耗子给她,小女孩欢蹦乱跳地捧着吃去了。
  春天买的小鸡小鸭已经长成了,姜腊梅干脆叫杨玄杀了一只,跟蘑菇炖在一起。
  杨玄过了夏天就满十六岁,人一天比一天高,主意也一天比一天大,因此,姜腊梅也终于拗不过他,上个月开始就让他拜了柳四叔当师父,跟着跑山去了,今天炖鸡用的蘑菇,就是杨玄在山上捡的。
  才在山上跑了一个月,杨玄看着就黑多了,一口白牙格外突兀。不过,柳四叔说他眼神好,人也心细,是个跑山的好料子。
  这时节山里陆陆续续有药材开始成熟了,程景生如今病患多,已经很少有空亲自进山采药,想着杨玄以后常上山方便,于是吃饭的时候,就说想托他帮忙采药,到时候他按市价收,绝对不会让小舅子吃亏的。
  杨玄欣然答应,说下次进山让程景生跟他一起去,也好教他认认药材,以后他见到了就好采回来的,程景生说好。
  第一次陪杨青回娘家,程景生强势表现了一番,一下午给院子里劈了好多柴火,又去河里担水把两口大水缸都添满了。
  姜腊梅实在不敢再让他多干活,要再让他待下去,说不得杨家的房子都得被他裱糊一个遍,再说回门也不该留得太晚,因此早早就赶他俩回家去。
  反正两家离得这么近,杨青每天想回来一趟都行。
  农历六七月正是山里蘑菇发得多的时候,临走时杨玄便豪爽地拿了一口袋给杨青,让他哥回去炖汤喝,姜腊梅怕程家没肉吃,又给拿了一块咸腊肉,也相当于是回门的回礼了,既全了礼数,又实惠亲热。
  于是,杨青青就抱着一口袋各色山菌,程景生拿着肉。回家以后,杨青青把腊肉切片跟鲜蘑炒在一起,果然鲜美非常,一家人晚饭都多吃了不少,连一直都胃口不佳的柳长英都吃撑了。
 
 
第017章 家长里短
  年轻小伙子说干就干,第二天,程景生就在诊室门口挂了个暂停看诊的牌子,跟着杨玄他们上山去了,教他辨认草药。
  早饭之后,杨青青跟柳长英一道,各自挑了一扁担衣裳到河边去洗。
  清早在河边洗涮东西的妇人和夫郎都多,隔几步就是一个,柳长英远远就看见她娘也在。
  “你俩也这么早来洗衣裳了?”柳四婶正一个人闷头洗着,正想找人唠唠嗑呢,见着他俩过来怎么能不高兴。
  “你俩到上面去,我刷鞋呢。”她嘱咐道。
  柳长英答应了一声,就带杨青蹲到上游一点的位置,这样刷鞋的脏水就流不到衣服上。
  “你俩有没有鞋?我顺带手就刷了。”柳四婶热情道,其实她刷洗的东西都差不多弄完了,但反正回去了也没什么事,就想多跟儿子说会话。
  柳长英当然不必跟他娘客气,从筐里找出几双鞋递给柳四婶,杨青青不太好意思,但柳四婶大方,直接让柳长英把他和程景生的鞋也拿给她,杨青青也就没多扭捏,道了谢。
  夏天人衣服都换得勤,洗衣的工作量明显变大了许多。程景生每天呆在诊室里面不受热还好,两三天换一身衣服也不太脏,程润生每天下午要去地里忙活,除草伺候庄稼,衣服鞋子都脏得很快,几乎每天都要换洗,因此柳长英很辛苦。
  于是,杨青青洗完了自己跟程景生的,就把他那筐里的也拿来洗,里面有好多都是弟弟妹妹们的,他也该帮衬着点。
  杨青青干活手快,没一会儿就洗完一件,柳长英一边慢慢洗一边跟柳四婶说话,等回过神来就发现自己筐里的衣裳已经被杨青青全洗完了。
  柳长英又惊喜又不好意思,柳四婶就笑着夸杨青青:“哎呀,你这孩子,干活可真飒实啊!你看看,又利索又干净。”
  “这没多少!”杨青青笑了,实在道。
  柳四婶见程家多了这么一个利索的帮手料理家事,怎么能不高兴,便又对杨青青满口夸赞个不停。
  这下活都彻底干完了,柳长英就说要跟杨青青回家去了,柳四婶却没聊够,兴兴头头道:“你俩跟娘回家坐会儿呗,反正也没啥事,正好你爹他们也不在,咱娘儿几个好好唠唠。”
  柳长英只得答应了,三人一道往柳家走。
  这还是杨青青第一次来柳家。杨柳村就是杨柳二姓最大,柳四婶他们家是四房,上面还有三房,下面还有几个堂弟家。杨家也是,除了大房二房两家是亲兄弟,下面还有好几房堂弟,只不过来往不算多。
  柳家四房在杨柳村也算数一数二的富户了,因为山上的宝贝多,柳四叔常年带着长子跑山,自然挣得比普通农人要高许多倍。
  柳家有一个气派的四合院,大门都显着阔气,正房厢房都是青砖大瓦房,不像一般人家是土房石头房。
  院子漂亮,家里更漂亮,正屋里是阔气的万字炕,炕柜上垛着好多层大棉被,家里又干净又敞亮,虽不比城里人家,但在乡下已是极好的了。
  杨青青看了就觉得心热,要是什么时候自己家也能变成这样就好了,他相信只要他跟程景生一起努力奋斗,就一定会有这么一天。
  不过,柳长英一进了自己家,却是探头探脑的,先低声问:“我爹不在吧?”
  “哎呀不在不在,一早就上山了,那死老头子,你不管他。”柳四婶连忙说,拉着他俩往炕上坐。
  杨青青听说柳长英跟他爹好几年都没打照面了,说是因为柳四叔一直不同意柳长英嫁到程家,嫌乎程家穷,于是跟程润生要二十两彩礼,程润生拿不出来,就算欠他的,到现在,当年打的白条还没销呢。
  柳长英就说他爹狮子大张口,要那么多钱,不是要故意刁难死程润生吗?所以,到现在也没跟他爹说话,父子俩竟像仇人似的。
  其实,杨青青倒是很能理解柳长英。
  程润生长得跟程景生虽然不算特别像,但也有另一番俊朗,人也高大挺拔,甚至有文化,要是没有程景生的话,必须得是本村草了,但有了他弟,就只能排第二。
  作为一个颜控,他很能理解颜控的心情,至于为啥柳长英没喜欢上更帅的程景生,那必然是因为程景生为人太冷了,让人害怕,所以最终便宜了杨青青这颗天不怕地不怕的火爆栗子。
  眼下,杨青青也是程家人了,所以在柳家炕上坐下来的时候,也不免有一丝偷感。
  听说柳四叔脾气爆,杨玄做他的徒弟一个多月,就已经挨了两顿揍了,杨青青也怕挨揍。
  不过柳四婶不管那些,连忙取出点心匣子来,拣好的糕饼给他俩吃。杨青青不想显得太没出息,但雪花酥吃到嘴里的时候还是笑得像个小孩。
  “这孩子,多稀罕人,吃吧,吃完了婶子还有,啊。”柳四婶满脸怜爱。
  对于柳长英嫁到程家的事,她倒是很想得开,虽然也心疼儿子吃苦,但她总觉得程家人不错,人丁又兴旺,早晚一天是能过好日子的。
  “哎,你们听说了没?”坐下来没多久,气氛轻松起来,柳四婶便又开始八卦了。
  杨青青刚才洗衣的时候就充分见识了柳四婶大喇叭的强大功率,把村里各家各户的家长里短给听了个遍,他觉得挺有滋味的,这会儿自然继续饶有兴味地听着。
  没想到,这回的八卦却是与杨家有关的。
  柳四婶压低了声音跟他说:“你家二房那个杨迁,就是上次被你打了个半死那个,他要嫁人了。”
  “嫁人?他又不是哥儿,咋还嫁人了。”柳长英先问道。
  柳四婶道:“嗐,入赘呗,也不知道他家咋勾搭的,还是那个花媒婆,把他引荐到牛地主家去了,坑蒙拐骗的,还真让牛地主把他给看上了,听说下个月他家就来下聘。”
  “那牛家哥儿可真够倒霉的。”杨青青评论道。
  “可不是嘛!”柳四婶一拍大腿,说,“这当媒婆啊,也真有缺德的呢,黑的说成白的,扁的说成圆的,就为了几个茶水钱,耽误人家一辈子。”
  杨青青听着,只应和了几个语气词,没说什么。
  他不爱在背后说别人什么,有什么架他都是当场吵,有什么仗也得面对面干明白了。杨家二房那群小丑已经是他的手下败将,他们若是还不死心地要来找死,那他自然奉陪,但别的狗屁倒灶的事,他全不放在心上。
  杨迁爱去牛家还是马家,与他无关。
  一提到茶水钱,柳四婶就把杨家的事放在一边,说了声“哎呦,差点忘了。”于是忙不迭地把旁边一个针线篮子拉过来,在里面掏掏掏,一脸神秘地把一个小布包塞到柳长英手里。
  “这是啥啊娘?”柳长英捧着布包问。
  “好东西,银子,你娘我挣的,整整二钱呢。”柳四婶很骄傲,也没避讳一旁的杨青青,说,“你拿去补贴补贴家用,再买点好吃的给自个儿补补。”
  柳四叔一直是不让柳四婶给他钱的,于是柳长英很惊喜,连忙问:“娘,你咋挣到这么多钱?”
  杨青青也很好奇,村里妇人夫郎能赚钱的路子实在有限。
  “给人保媒呗,”柳四婶跟自己儿子也不藏着掖着,大方道,“不过我可不干那哄骗人的亏心事啊,我是真看那两个年轻人登对,就是杨家五房的表弟,跟旁边桃李屯的李家大姑娘,俩人郎才女貌着呢,下个月就嫁过来。”
  没想到替杨青青跟程景生拉了纤之后,柳四婶还真干上这营生了,杨青青不禁有些佩服她的行动力。
  “要我说啊,咱们在家里,自己手上真得有钱,你娘我现在腰杆子可硬着呢,上了集市我想买啥买啥,不管那死老头子的。”柳四婶得意道。
  “娘,你可真厉害。”柳长英钦佩道。
  柳四婶便趁机跟他说:“英子,你也得这样,哪怕自己做点针头线脑的拿去卖,有几个钱是几个,这样在男人面前你就少受气。”
  杨青青深以为然,不过他尽顾着吃点心,就一直没插嘴。
  柳长英却好像没什么想法,说:“润生也没给我气受,再说我也不会赚钱……”
  “你这孩子,叫我怎么说你。”柳四婶恨铁不成钢,拧了一下柳长英的耳朵,接着便转向杨青,心想教会一个是一个,说,“小青,你是个闯荡孩子,可不敢跟你英子哥一样,听婶的,自己赚点钱只有好处。”
  杨青青连忙点了点头,把嘴里的点心咽下去,说:“我正想着呢,什么时候弄个炸果子摊儿到集上去卖。”
  柳四婶觉得这个主意甚好,说:“哎,我看行!你手艺好,昨天我去你家,你娘还给我吃你做的苏耗子了,那玩意不比集上的差!”
  杨青青就笑。
  柳四婶点子又来了,说:“哎,你要是真干起来了,能把你英子哥给带上不?你瞅他这扭扭咕咕的样儿,我是不指望他自个能干啥了,就给你打个下手也行。”
  虽然还不知什么时候能真的实现,但杨青青大大方方答应了:“当然行啊。”
  就这样聊着聊着,一不留神时辰就晚了,柳长英急匆匆带着杨青青回家的时候,已经正晌午了。
  这时辰学堂该已经下课了,可家里饭还没做呢。柳长英有些着急,连忙跟杨青青挑起扁担往家走。
  杨青青不知道有啥好急的,程景生今天上山去了中午不回家,但毕竟还有程润生,有大人在家,还能饿死孩子不成。
  进了程家院子,果然程润生已经回家了。
  他刚从厨房出来,正把挽起的袖子往下放,见他俩回来便问:“你俩干啥去了?”
  杨青青说:“洗衣服。”
  柳长英一脸愧色,说:“跟我娘说了会话。”
  他俩同时开口的,不过杨青青的声音比较大,把柳长英说的话盖过去了。
  程润生就听清了杨青青说的,于是把他俩都打量了一下,脸上没什么表情,叫人瞧不出个冷热,道:“进屋吃饭。”
  柳长英就磕磕绊绊,说:“我,我俩把衣服晾了再吃。”
  程润生嗯了一声,就先进屋了。
  杨青青跟在柳长英后面,说:“哥,咱俩为啥不先吃饭啊,吃完再晾来得及。”
  柳长英支吾了一下,急急忙忙把衣服往院子里的架子上晾,说:“嗯,先晾完,晾完再吃。”
  于是,杨青青只得陪他一起晾完衣服才进去。
  程润生做饭的手艺还真是次了点,简单淘了一锅高粱米水饭,菜干脆就是生黄瓜蘸大酱……
  水饭是老一辈人的吃法,杨青青没怎么吃过,但也知道讲究——水饭熟了之后要用凉水多淘几遍,湃得冰凉冰凉的才好吃,还得配上鲜葱丝和各样爽口的小菜凉菜。可是程润生做的这锅水饭竟是温的,高粱米还结团儿,显然是没淘,直接用凉水泡了熟饭。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