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夫郎是村霸,那咋了(穿越重生)——牧童神乐

时间:2024-11-30 07:53:09  作者:牧童神乐
  到傍晚,二人把柳长英他娘儿俩接上,一起回杨柳村。
  柳长英很久没出来见人了,今天很高兴。而柳四婶也趁机了解了不少北固村适龄青年的信息,一路上叽叽咕咕的,跟他们叨咕哪个姑娘配哪个村的哪个小子,看样子,今年冬天之前,又要有几对新人成亲了。
  也不知道有哪对新人的喜宴可以让杨青青去当大厨。
  夜里回了家,程景生又像上回一样,摊开他的手札,在上面记录今天跟师父请教过的问题。
  杨青青这才发现了,程景生的记性是真的好,师父跟他聊的病例、脉象、症状和用药,他竟然当场都能记得,回来再写下来,连一个细节都不错。
  这难道不是先天应试圣体吗?
  “景生哥,”他就忍不住问了,“你不想接着读书,考科举做官吗?”
  因为要继承家业,杨青青以前读的是厨师专科学校,但这不是因为他成绩不好,单纯是因为就业方向不对口。所以,虽然他很喜欢当厨师,但有时也会幻想一下,如果当初自己上的是普通中学和大学,会不会变成一个很有学问的人。
  程景生也会有这种小小的遗憾吗?
  程景生却一边写,一边笑了,说:“不想了。”
  不是不想,是不想了,所以,他以前也想过?
  他俩确实还没聊过这个问题,程景生有什么志向,他对自己的人生有什么想法,杨青青还从来不知道。
  “为什么不想了?”他问。
  程景生淡淡一笑,没说什么,只是继续写着手上的医案。
  杨青青默默看着他,只觉得他的眉眼格外平静、专注,那让他感到一种难得的安稳。
  仿佛一笔一划之下的病证、药理,是比什么都重要的东西,显得远在天边的功名利禄是那么的虚无缥缈。
  杨青青心中踏实,毕竟,古代的科举考试可比考公难多了,多的是读书读到眼瞎了头白了都没当上官的,况且,科举还不是一般的费钱,要是程景生真想走科举路的话,他家的致富计划可就危险了。
  那可不行,杨青青还想过上小康微富的生活呢。
  小富即安,热热的炕头,想吃什么吃什么,这平凡富足的生活就是杨青青最向往的,程景生踏踏实实给他赚钱就行了,不用好高骛远的。
  他嘿嘿一笑,两手支着下巴看程景生。
  一灯如豆,长夜安宁。
  程景生也不是第一次被他这么痴迷地盯着了,一开始很不习惯,还有点不好意思,现在看着杨青青这一副口水都快掉下来的样子,倒也惯了。
  不过,今天,他顿了顿笔,想了想,便说:“今日,要不早些睡吧。”
  杨青青还不知他在琢磨什么,愣了愣,便说,好啊。
  上床睡觉,他自然是欢迎的。
  寻常的白天,程景生要给人看病,忙得脚不沾地,两个人连说几句体己话、亲亲抱抱的机会都没有,在外人面前,就是拉个手、坐得近些,都得遭人侧目,也就是到了夜里,杨青青才能好好到他怀里打个滚,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不过,今天,程景生显然并不想再让杨青青为所欲为了。
  今天在师父家,他就严肃思考了这个问题,要是再由着杨青青夜里这样与他厮闹下去,不知何时才能补足他身体的虚亏,长此以往,定是于他无益的。
  于是,他冥思苦想,终于想得了一个好主意。
  常言道,过犹不及,杨青青之所以对此事如此热衷,不就是因为他对他太温柔、太顺着他了,所以,让他太喜欢,每次都意犹未尽的。
  那么今天,他就准备反其道而行之,一定要让杨青青尝尝厉害,让他再也不敢要了为止!
  于是,还什么都不知道的杨青青,很快就被裹挟着上了床,塞进了被子里。
  起初,杨青青还很兴奋,因为程景生很少像今日这么主动,实在让人觉得新鲜。
  不过,很快他就觉得不对劲,程景生今天的举动全不像平日的他,既大力而又粗暴。
  杨青青很快就怕了,可是程景生一点要停下的意思都没有……
  最终,杨青青一边求饶,一边嚎啕大哭了起来……
 
 
第031章 栗子和榛子
  夜深了,月上中天。
  程景生打了温水给杨青青小心地清洗干净,把房间的铺盖也都换了一遍,端着水盆到外面去倒。
  正碰上柳长英起夜出去。
  杨青青哭的嗓门不小,柳长英在对面房间也隐约听到了,一开始他俩有动静的时候,他还在想这小两口今天这是咋了,不要命了,等会让孩子们听见了怎么办,过了一段时间,才发现杨青青真的哭了,哇哇的。
  他不明就里,连忙问程景生:“咋了这是,深更半夜的还哭上了?”
  照理说,他俩夜里恩爱一番也是常事,怎的会恩爱完了就哭哭啼啼呢?
  程景生没想到会碰上柳长英,有些不好意思,说:“没事,他好着呢。”
  听着可不像很好的样子,柳长英狐疑地想,这会儿他还能听到杨青青在那屋里呜咽,可怜着呢。
  不管是什么,他得先维护杨青青一下,等明日再细问问他,程景生到底是咋欺负他了。
  柳长英便连忙道:“你可不敢欺负我们家小青啊,你别看人家在外头那么厉害,对你可痴心着呢,可千万别伤人家的心了,你一天到晚又冷又硬的像个石头似的,对自己夫郎也该温柔点。”
  程景生想,他寻常就是对杨青青太温柔了,才惯得他不知餍足,现在可算好了。
  于是他便笑道:“我知道了,长英哥,你快睡吧,我回去接着哄他去。”
  柳长英这才放心了,进了屋。
  杨青青对他的痴心他如何不知,回屋哄人去了。
  经过这么一遭,想必杨青青再不敢轻易夜里缠他了,这样便好,让他消停一点,也好调养身体。
  不过,可不能让杨青青真怕了他,那样就太可怜了,他还得好好安慰他一番,告诉他原委,不能让人家委屈。
  *
  到了中秋,秋意渐浓。
  马上就是秋收农忙的时候了,家里人趁着没忙起来,好好过了一个中秋。
  程景生和杨青青的新房子已经盖起来了,封了顶,接下来把灰抹了、炕和灶砌了,就能住人,程景生也松了口气,只要在冬天来之前能大致完工就行,剩下小的地方,可以慢慢完善。
  中秋前几天,应杨青青的要求,他俩又上了一回山。
  杨青青很喜欢上山,总觉得山上有各种宝贝。这不是秋天了,山上榛子栗子也都熟了,掉了一地,杨青青想捡回来做中秋月饼用。
  不过栗子榛子什么的,熊瞎子也爱吃,所以去榛子林那边得小心着点。
  所以他得跟着程景生一起。
  秋天山上又发出来新种类的蘑菇,程景生认得,知道哪些没毒。
  去榛子林的路有点陡,程景生一路拉着他往上爬,杨青青也算灵活的了,可还是没有程景生这样从小在山上跑惯的平衡性好,有好几次差点掉下去,好在程景生一只手就把他拉起来了,拎着他就往好站脚的地方一放。
  杨青青就有种很神奇的感觉,他从来没想过自己能被另一个人拎来拎去的,感觉很安全。
  栗子外壳毛刺刺的,跟刺猬一模一样,熟了的都掉在地上,捡起来扔在筐里就行,程景生怕他的手被扎破了,就自己负责捡栗子,让他负责摘榛子。
  榛子掉下来的比较少,大多还在树上,不过也是熟透的,也是连着绿色的苞叶摘下来,回去再剥皮晒干。
  收集这两样的路上,他俩路过一大片红松树,碰到了打塔人祭山神。
  打塔人,就是打松塔的,松塔结在红松树上,一个塔里面一层层的都是松子,很香甜,城里人爱吃,价格卖得很高。
  但红松树动辄几十米高,越往高松塔越多,所以打塔人要爬到最高的树顶上去,一不留神掉下来了,不死也会残废。这附近的乡里,每年都有人打塔摔死的,这都是拿命换钱的买卖。
  所以,除非穷得实在没路走了,很多人是不愿意冒着生命危险打塔的。程景生十五六的时候瞒着程润生打过几次,拿钱回家去的时候被程润生知道了,挨了顿揍,后来就没来过。
  “树顶上风光可好了,能看见长白山顶的雪。”程景生跟杨青青兴致勃勃地讲。
  杨青青抬头看了看,红松树那么高,都看不到顶,摔下来非得粉身碎骨不可,他脚下一发软,就瞪了他一眼,说:“该。”
  “该什么?”程景生莫名其妙地问。
  “活该你挨打。”杨青青说。
  这还是他家夫郎第一次赞同大哥的行为,程景生哈哈笑。
  “也就是那时候愣,现在我肯定不敢来了。”他说。
  杨青青问为什么。
  程景生看着他,说:“现在有了你,我也怕死了。”
  一个人的时候确实天不怕地不怕,现在成了亲,程景生才感觉到牵挂,会想如果自己出了事,杨青青该怎么办,这么一想,顾忌就多了。
  不过,那也是甜蜜的顾忌。
  杨青青紧紧握着他的手,靠得他很近。
  很快就走到了打塔人祭拜的地方,程景生跟他们都认识,互相打了招呼,有几个兄弟不是一个村的,也有日子没见过了,程景生就给他们介绍了一下。
  “这是我夫郎,我俩今天上来捡点栗子。”他笑着说。
  “你小子,可真够有福的。”一个黑脸的大哥便如此说。
  不是客套,他们心里都是这样想,从前一起打过塔,现在也都知道程景生行医闯出了名头,娶了这么白净好看的夫郎,日子也越过越好了,心里都很羡慕。
  杨青青便说:“大哥们以后来家里喝酒,我们招待。”
  程景生便也附和了几句,大家都很高兴,约定秋收后好好聚聚。
  乡下人一年忙到尾,最盼着的就是秋收完那点空闲了,今年眼见着是个丰年,交完公粮想必还能剩不少,可以富富余余过个冬了,所以格外让人期盼。
  好久不见了,程景生就跟他们多聊了几句,黑脸的大哥恰好也姓黑,说自己也攒够老婆本了,准备明年回村买几亩地娶个媳妇,以后就不上树打塔了。
  程景生当然为他高兴。
  打塔人祭拜完山神就要开山上树了,程景生也算受过山神的保佑,便也跟着去上了炷香祭拜了一番,两人这才跟他们道别,继续往山上走。
  “景生哥,咱们这是去哪儿?”杨青青疑惑地问。
  背着满背篓的栗子榛子,往山上爬确实费劲了点,程景生帮他把背篓拎上了,说:“不远,到了你就知道了。”
  到地方了杨青青才知道,原来是程景生是带他摘软枣来了。
  软枣就是野生的猕猴桃,这个时节刚下了霜,最甜了。上次杨青青摘蓝靛果,程景生就发现他像个小孩一样,喜欢尝鲜这些小果子,所以今天特意带他来这片。
  杨青青果然很高兴,青绿色的软枣扁圆形,已经熟透了,软乎乎的,小心地摘下来,用几张叶子隔着放在背篓上面,省得被下面的榛子压了。
  软枣酸甜好吃,两人拿到溪水里洗干净,杨青青一边走一边吃了不少。
  这片林子地势高,摘完了软枣,程景生就说有好风景,要顺便带杨青青看。
  穿过一片树丛,眼前果然豁然开朗。
  走了一路,也累了,程景生就找了一块大石头,让杨青青坐在上面,俩人一边休息,一边欣赏景色。
  绵亘无际的长白山,顶上终年积雪,而山谷里有大片大片的枫树,正是红的时候,一片云海绵延万里。
  “好漂亮!”杨青青感叹道。
 
 
第032章 秋收的日子
  除了赚钱难点之外,古人的生活真的无敌了,太美了,要是这辈子都能过这样的日子也太值了。
  回去的路上,他俩也捡了几个掉在地上的松塔。除了这些之外,最多的就是各类蘑菇,晚上又能吃鲜美的炒杂菌了。
  山泉水甘甜解渴,两人都是就着石头上流下来的水流直接喝,冰冰凉凉的,贼刺激。
  还有没几天就是中秋了,杨青青一回家,就先去把月饼给做了。打月饼的炉子和模子不是家家都有,所以家家户户都是拿着料,去村里的作坊让人家给打。
  杨柳村的这家作坊还是挺有名的,附近村子的人也会来打。
  传统的苏子芝麻馅是肯定要做的,再做个枣泥的,杨青青还想做个板栗馅,馅是用磨成泥的板栗和弄成小颗粒的板栗混合的,三种馅都是杨青青在家做好,再拿到作坊去。
  作坊不仅提供打月饼的服务,也卖现成的月饼,杨青青跟程景生去拿月饼的时候,有种奶皮子馅的看着不错,于是也买了两斤。
  月饼的数量可真不少,算算家里每个人至少能吃好几个呢,孩子们都没见过家里这么阔,眼睛直了。
  程景生想着马上要分家了,虽然两家离得非常之近,但今年中秋也应该好好聚一下。
  终于盼到中秋这日,一家人多整了几道好菜,祭拜完父母之后,在院子里围坐一桌,一边赏月,一边吃吃喝喝,程景生和他大哥多喝了点酒,月上中天才回房睡觉。
  中秋后再过半个来月,就到秋收的时节了。
  麦子熟了就得趁着天晴快割,稻谷不及时割也会掉在泥里,所以这两样都急,程家种的最多的苞米倒可以往后稍稍。
  柳长英肚子已经八个月了,弯着腰太累,杨青青的手麦芒一划就破,所以程润生就让他俩干脆别下地了,在家腌咸菜去。
  农村人是不讲究养胎的,都是照常干活干到生,甚至还有人把孩子生在地里的,不过杨青青看着柳长英这样,还是觉得太辛苦,最近常常尽量地多帮他干点活。
  上个月几次出门摆摊,杨青青都有点担心柳长英的肚子,怕万一累着有什么闪失,但从柳长英到身边的所有人,似乎都没觉得能有什么问题,所以杨青青也就照常带他一起去了。
  不过从这个月起,他是不敢再跟柳长英一起出门了,正好也要秋收了,就先停了摊子,在家多干点活。
  腌咸菜得下很多盐,古代盐课税重,所以穷人家里往往连咸菜都腌不起太多,不过今年程景生阔了一把,买了整整三坛子的盐,让好好地腌上一大缸子的咸菜和一大缸子酸菜,能吃整个冬天。
  古代冬天没什么好办法存菜,除了晒干菜,就是腌咸菜,家里菜园子里所有落园子的菜,这时候都得薅下来,全怼到咸菜缸子里去,怼不下的,都晒成干的。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