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夫郎是村霸,那咋了(穿越重生)——牧童神乐

时间:2024-11-30 07:53:09  作者:牧童神乐
  乡下人没别的本事,靠的就是一身的力气,平常种地都是要体力的,就算进城镇打个零工,也是替人搬搬扛扛,若没了力气,可真是要吃不上饭了。
  冯记就是利用这点,让人离不开这荼萝做的药,到时候,他们再提价销售,穷苦人为了有力气种田,说不得还真得接着买药、吃药,由着他们赚了。
  若仅仅是被奸商赚几个钱,倒还是小事,但此物伤身,终究会让人彻底衰弱下去。
  竭泽而渔,杀鸡取卵,而且害的是最贫苦、最弱势的百姓,实在过于可恶了。
  “怎会有这样歹毒的心肠!”杨青青忍不住愤然道。
  商人逐利是本来应当的事,但像冯记这样往死里害人的,真是世所罕见。若让他们如了意,不知有多少家里的壮劳力都要废了,那样的话,整个家的老少妇孺,都会没饭吃,一人上当,祸及一家。
  想到一路上过来,十里八乡四处都是丰收的荼萝,杨青青的心像被火烤过一样。
  到时候,会有多少人家遭殃呢?
  黑土之乡,富饶之地,难道也要变得饿殍遍野吗?
  “师父,这事非同小可,咱们赶快报官府吧!”杨青青急道。
  没想到,白永瑞却摇了摇头,叹了口气,坐下了,说:“我前日已经去过县里,找教谕说过了,乡里百姓种些什么东西,教谕有引导之责,但教谕说,眼下无人能证明此物确切有害,冯记也还未曾用它做违反法度之事,县里是没法管的。”
  “难道非得等冯记害了人,他们才来管吗?这是什么道理?”杨青青气得不行。
  什么没法管,这些人分明就是懒得管,不把老百姓的命放在心上。
  “可恨我们没有证据,要是能有他们要拿这个害人的实据就好了。”杨青青皱着眉说。
  杨青青想了想,突然明白了什么,他这才终于想清楚,当初冯记为什么要害死他的原身。
  此等伤天害理、骇人听闻的恶行,冯记一定不想让人知晓,原身一定是知道了这些不该知道的事。
  不过,若只是知道而已,冯记倒也不必怕他,毕竟一个小小的乡下哥儿,能掀起什么浪呢,大概,杨青青的原身,是拿到了关于此事的什么实据!
  杨青青迅速地思考起来,他究竟拿到了什么证据呢?
  当日,原身借白师娘之口,告诉他,要他别管这些事,小心惜命,并且因此,隐去了他在冯府的全部记忆。
  那之后,杨青青未曾再去回想冯府之事,只不过有几次往事入梦,可醒过来,又是大梦如烟,完全想不起来了。
  如今要想回忆起来,更是艰难,一头雾水。
  程景生看他如此焦心此事,沉吟了片刻,拉他先坐下了。
  “青青,”他倒了杯茶水给他喝,“此物若炮制成为成药,再引诱人吃,还要不少时日,你不必过忧,我们一定还能慢慢想办法。”
  白永瑞却又开口了,悠悠道:“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景生,师父知道你们热心,但我劝你们别管这事了,过好自己的日子。”
  这也是杨青青担忧的事。
  冯记派人杀人灭口,从前只是针对他一个人,若是他们知道他还在追究此事,必定不会善罢甘休的。
  上回两人上山捡栗子的时候,程景生曾说,因为有了杨青青,他现在也怕死了,杨青青忽然感到,自己现在也是如此。
  他也怕了,怕自己有事,也怕连累程景生。
  “师父,那你还不是把这事去县里说了。”程景生却道。
  “嗐,”白永瑞说,“我老头子都半截子如土的人了,我有什么好怕的,谅他们也不能把我怎么样。但若是你们追究不休,难保会出什么事,冯记生意做到好几个州府,势力很大,不是我们小民能撼动的。”
  “回了家,让亲友知道,防一手就是了,至于别的,我们管不了,听师父的,护好自己,别的就算了。”白永瑞苦口婆心。
  杨青青默默想,白永瑞说得没错,此时若是大肆张扬这事,只能是以卵击石,白送人头罢了。
  自古官商勾结,冯记的生意能做得这么大,不知后面还有什么阴损的招数等着他们。
  可是,他心头又恨,不仅为原身曾受的杀身之祸,更为了这十里八乡的乡亲百姓。
  程景生也仔细思虑着,他知道,现在他们必须保全自身,但若不做些什么,杨青青终究是难以安宁的,他自己的良心,也过不去。
  他最终道:“要不,我们回去,先告诉牛三叔,他家的佃农有很多户,若是能说动他,至少也能铲除大半个村子的荼萝,也能让他们以后都有个防备,能救多少人是多少。”
  杨青青想了想,这也是他们现在唯一能做的了,便点了点头:“好,那我们现在就去。”
  他们带着老鼠笼子赶回老牛沟时,天已经暗了,但二人还是进了村子,直奔牛三叔家。
  此事需要隐秘些,不能让别人知道是他俩劝牛三叔铲除村里的荼萝,那样,先不说冯记的人听说了会怎么样,就是老牛沟的村民也会恨他们的。
  毕竟,佃农的日子过得不富裕,若能卖了荼萝,也是一项不少的收入,好不容易等到成熟,却被铲除了,乡民不懂缘故,定会不满。
  好在牛三叔是个明理的人,看了两只老鼠的惨状,又听他们二人讲明了原委,便下定了决心,明日天一亮,就让家丁待人到村子里铲除荼萝。
  “景生啊,你放心,别人我管不着,但我能保证,这造孽的玩意,冯家别想在我老牛沟收购到一棵。”牛三叔拍着胸脯道。
  杨青青这才放心了不少。
  天已经晚了,想到冯家的威胁,杨青青也有些害怕走夜路回家,幸好牛三叔大方招待他们在自家住上一晚,打扫了一间客房给他们。
  夜深了,两人终于躺在床上,放松了一天的疲惫。
  “牛三叔真是个好人。”杨青青靠在程景生怀里说。
  “嗯,”程景生亲了亲他,说,“牛三叔是十里八乡有名的乡贤,我想,若是其他村子听说牛三叔让人铲除了荼萝,说不定也会效仿的。”
  “要是真能那样就太好了。”杨青青道。
  他想了想,又问:“景生哥,你怕不怕?”
  程景生轻轻笑了,说:“有什么好怕的,凡事总要顺了自己的良心,这样晚上才能睡得着觉,若真有什么,兵来将挡就是了。”
  杨青青忽然觉得心里安定极了,紧紧地抱住了程景生。
  有他这样在他身边,他就什么都不怕。
  程景生也轻轻抚摸着他的脊背,哄他入眠。
  *
  次日,太阳升起,牛三叔果真开始派人去铲除荼萝了,村里人虽然怨声载道,但毕竟田地都是牛三叔的,他们也违拗不了什么。
  “三叔,这样一来,恐怕有碍你在村子里的名声。”程景生道。
  为了防止冯家的人听到什么风声来找麻烦,牛三叔并没告诉村民铲除荼萝的理由。
  可村民一年到头给牛三叔交地租,连好不容易找到的容易创收的营生都被莫名其妙弄没了,能不骂牛三叔吗。
  “不怕,我还怕人骂么?不算什么的。”牛三叔却大方地哈哈一笑,又说,“倒是你们俩,真是好孩子,但也千万别再张扬这事了,回去好好过自己的日子。”
  于是,两人答应了,又说了几句闲话,便上了回家的路。
  看牛三叔为人那么周全大度,杨青青心里颇有感慨,回去的路上,便又想起牛灵溪,想必他也是个很好的人,忍不住叹了几口气。
  也不知日后他的命数如何。
  到家后,杨青青第一个进了屋里,去找柳长英。
  在外奔波了一日夜,又经历了那么多事,回了家,就觉得格外温馨,看着家里的一切,都觉得很可爱。
  小侄子现在已经睁开眼了,天天都能跟着大人滴溜溜地转,天真地笑,杨青青把他从摇篮里抱了出来,逗他玩。
  柳长英见他终于回了,也高兴。
  “昨天你大哥还说呢,说你俩在外头玩得野了,连睡觉都不回家,不知道怎么疯呢。”他笑着说。
  杨青青没把荼萝的事情跟他讲,这种坏事,知道的人越多越麻烦,他便说:“让你俩担心了吧?”
  “没事,你俩在一块,能出什么事。”柳长英宽容道,“你俩这个月也累了,尤其是你,也该好好出去松快松快了,我不叫你们大哥管你俩,让你们好好玩玩。”
  “昨天一天我也玩够了,我还得跟景生去弄新房子呢。”杨青青笑道。
  秋收和柳长英生孩子的事都忙过了,时序也马上就要入冬了,新家的炕刚砌了一半,程景生一早回家,没坐一会儿,就忙着上山抬石头去了,程润生也帮着他一起上了山。
  杨青青看着小如愿嫩嫩的小脸,心里忽然一动,提议道:“长英哥,咱们今天吃大饭包吧,这两天我不在,你肯定也没做好吃的给自己。”
  时序还未上冻,家里存的新鲜菜还有一些,可以用来吃一顿酣畅淋漓的大饭包,毕竟,冬天一来没了鲜菜,就真的吃不上了。
  杨青青觉得,不管遇到什么发愁的事,只要做上一顿热火朝天的美食,让大家都吃得饱饱的,就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
  他越想越觉得这个自己主意好极了。
  小如愿好像能听懂一般,在杨青青怀里咿咿呀呀地笑了起来,柳长英便也笑了,说好。
 
 
第038章 新家和宝宝的计划
  土豆配茄子,撑死老爷子。
  杨青青把土豆和茄子一起蒸到软烂,把土豆压泥,茄子撕成小块,然后做鸡蛋酱。
  鸡蛋炒散,加上一大勺黄豆大酱,放上青椒圈儿一起炒,加些水煮一会儿,就成了香喷喷的鸡蛋酱,配什么吃都是百搭的。
  饭是白米加高粱米蒸的,杨青青本来想蒸全白米的,但到底没有太奢靡,还是掺了点别的粮,但柳长英提出的加大碴子,他是强烈反抗的,最后放了高粱米。
  最后再加个炒香的花生米,把所有的东西和米饭都混在一起,就成了大饭包里面的饭。
  古代没有小生菜,不过大白菜的嫩芯也能生吃,杨青青就剥了一些,用来包饭。
  程景生和大哥从山上挑石头回来,看了都觉得眼前一亮,尤其是程景生,看到杨青青还是这么有劲头,就放心了不少。
  一家人坐在一起大快朵颐起来。
  小如愿还吃不了东西,只能喝奶,看着大人们吃得那么香,只有干着急。
  下午,杨青青跟程景生一起,在新家忙活了半天,把新的火炕给搭好了,石板上面用黄泥抹平,然后铺上稻草和平整的席子,就成了,睡觉的时候,再把被褥铺开,到了冬天,别提多暖和了。
  新房的东边屋子是他俩的卧房和厨房,中间是厅堂,西边是程景生的新诊室。
  杨青青觉得,从前程景生给人看诊的地方过于简陋了,不上档次,这次他提议说,程景生的新诊室里要打上一面墙的柜子,有很多格的那种,里面放药材,然后还要有一张柜台和一张给人看诊的桌子。
  打这些大家具,自己动手是不够的,程景生准备再攒些钱,然后找村里的木匠慢慢来打。
  眼下,他们最重要的木头窗户和门都已经打好了,安装上之后,涂上了红油漆,有了这两样,屋子就算正式能住人了,其他的家具就不着急。
  程润生则用上午挑下来的石头给小牛砌了个牛圈。程景生想着开春耕地,大多数时候也是程润生用牛,就说把牛圈砌在老宅院子里,这样方便。
  小牛犊到了新家适应良好,牛棚盖好后就自动钻了进去,还冲外面的人哞哞叫了两声,仿佛知道他的新窝是人类给盖的。
  “真是个好牛犊子,这么聪明。”柳长英笑着说。
  这时节已经没有鲜草了,小牛犊断奶没多久,肠胃还柔嫩,于是柳长英就常常掰些白菜叶子,混着碎干草给它吃。
  这小牛倒也聪明,会把富含水分的白菜叶先吃掉,把干草留到最后,引得柳长英一阵阵发笑。
  农家牲口都金贵,牛有时比人还贵重呢,所以没人心疼白菜。程家好不容易又有牛了,所有人都很重视,希望他这一冬天能长得高大壮实,开春耕田时便能帮上大忙。
  过了没几天,就听说冯记的人真的下乡来收药材了。
  程家门户紧闭,杨家大房和柳家也是一样。程景生把这事跟里长说过了,可里长也拦不住大家想赚钱的心,最终村里还是有不少人家卖了荼萝。
  他们都赚了不少钱,冯记的买办一给出铜钱现银,村子里就沸腾起来,有些被里长说服了的村民,一看别人真的能拿到钱,也都眼红心热,最终还是把收获的药材都卖了。
  一整天,村里都热闹非凡,比过年还开心,每个人的脸上都喜笑颜开的,丝毫不知未来可能的灾祸。
  杨青青和程景生这天都没出门,程景生怕他看了外面的事闹心,带他搬家去了。
  杨青青知道程景生想让他转移注意力,想着人事已尽,也只得按捺下心头的火气,踏踏实实收拾了一天新家。
  程景生知道他最惦记那两头鹅,就先带他把院子里的禽舍给搭了。
  小禽舍里有个木头和稻草搭成的小屋子,外面用栅栏围起来,看起来很可爱。
  杨青青就抱着元宝和二元,让她们住了进去。
  不过,等天更冷的时候,外面的禽舍就住不得了,大鹅只能住屋子里才能不受冻。
  程景生还从来没在屋子里养过家禽,颇有些挠头,想了想,觉得鹅毕竟不像猫狗,是会四处拉尿的,于是就在堂屋里也围了个小栅栏,准备之后把鹅圈在里面,也好清理。
  杨青青看了之后,觉得很心满意足。
  程景生和杨青青搬出老宅,他俩原本的屋子就空出来了,程润生说,让两个妹妹住进去,她俩一天大似一天了,总跟哥哥们挤在一张炕上很不方便。
  两个妹妹都非常高兴,于是全家的气氛也充满了喜庆。
  第二天,村庄终于重归宁静,而杨青青和程景生也终于迎来了乔迁之喜。
  程景生拿出来提前买的红纸装饰了家里,请了几门平日里亲厚的亲戚和邻居,大家一起在新小院里吃了一顿饭,当是暖房。
  姜腊梅知道杨青青终于搬进了新家,很高兴,亲手做了一床被子送来,杨玄也提了一只山里的野兔,杨彩用彩绳打了几个络子,给杨青青装饰房间用。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