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夫郎是村霸,那咋了(穿越重生)——牧童神乐

时间:2024-11-30 07:53:09  作者:牧童神乐
  不过,程景生还是耳朵一红,再听柳四婶细说下去,才知道这“神医”的事原来还是杨青给出的主意。
  原来在他不知道的时候,杨青已经替他盘算了这么多,程景生想着,心里就有了一番特别的滋味。
  程景生一边扛着牛腿往家走,一边就想着杨青的事。
  他手里的钱,零零碎碎有三两,用这个当定亲的小礼钱,今天赚的这二两,拿五钱去请媒婆,剩的到镇上买些酒、肉、布匹送到杨家,虽不算阔绰,但在乡下这样也算齐全。
  对了,还得有雁。
  他们乡下娶亲,虽不讲究三书六礼齐全,但他是个读书人,知道古人奠雁成礼,下聘用大雁是必不可少的。
  杨青在城里呆了那么多年,这些讲究他一定知道,眼下两人还没结亲,杨青就那么会替他盘算,程景生便越想就越觉得不能委屈他,虽是嫁在乡下,但别人有的,杨青也得有。
  好在眼下正好是鸿雁返北的季节,此地乡下人秋冬都有野猎的习俗,程景生箭术不差,上山去打一只下来应当不难。
  他这么盘算着进了家门,没想到一眼就看见,姜腊梅竟带着杨青来了,正在院里等他呢。
  柳长英像是又有了,因此今天没下地,在院子里缝补小孩的衣服。
  程家的衣服破破烂烂,大的穿完小的穿,总有缝补不完的窟窿,因此,柳长英一冬天几乎不停地在做这些,开春了还是这。
  因为他家家境贫困,别人也不轻易上门来,怕程家连招待的毛嗑茶水都拿不出来,大家都尴尬。可是一个人在家难免寂寞,因此今天姜腊梅他们过来,柳长英很高兴,把压箱底的花生仁儿都拿了出来,三个人一边等程景生,一边一起吃着唠唠嗑。
  见程景生回来了,姜腊梅便站了起来:“景生,我们家杨青的药都吃完了,来烦你再给看看。”
  她一句没提给送了吃的,倒像是来求程景生帮忙,但其实杨青那一大罐子熬小鱼和地皮菜粉条包子早已经交给柳长英,给放到厨房里了。
  程景生把牛腿暂时搁在院里灶台上,连忙先让柳长英带他俩进屋。
  他奔波了一整天,一身的汗,怕杨青嫌脏,先在院子里好好洗了洗手和脸。
  杨青青抱着给程景生的锦旗,跟着姜腊梅好奇地进了程景生给人看诊的屋子。
  说是诊室,其实更像个杂物仓,一边堆着些农具,角落放了桌子和几张椅子,他也没有装药材的那种一格一格的大柜子,药材都被装在口袋里,用麻绳从房梁吊下来,看起来非常简陋。
  唯有室内的一股药香闻起来是那个味儿。
  不过,乡下人看病,哪里讲究得了许多,向来也没人说什么,于是杨青青也既来之则安之地坐下来了。
  程景生很快进来了,杨青青先把手里的锦旗给他。
  “景生哥,这是我特意给你做的锦旗,你把它挂屋里,好招揽生意。”杨青青笑着说。
  程景生把那个叫“锦旗”的东西接过来一看,只见上面花花绿绿坠着好多东西,而大红旗面上绣着几个金黄大字:“起死回生,妙手仁心。”
  一旁还有一行小字:“杨柳村杨青赠。”
  “这个……”程景生一时呆了,他还从来没见过这东西,上面写的这些把他夸得也太夸张了……
  然而见他有所犹豫,杨青青马上忽悠他:“挂着吧,城里医馆都有这个,人家名医家里还挂满了呢,我这个都算简陋的了,你挂上,别人才能知道你有能耐,这样才能更愿意找你看病。”
  程景生耳朵红了红,道:“好……多谢。”
  他倒不是怀疑杨青给他的这个东西的作用,只不过这还是他第一次收到杨青给他做的手艺活儿,心里又是高兴,又是不好意思。
  杨青青看他没什么表情,也看不出来他是喜欢还是不喜欢,不过见他笨手笨脚地找了面最干净的墙把锦旗挂上了,就知道他还是很领自己的情的。
  于是他便笑了起来,等着程景生给他诊脉。
  杨青可真爱笑,程景生如此想,不过,他没敢多在人家脸上乱看,坐下便给他搭上脉,今天不着急,他可以看仔细一点,上次生附子的毒性,也不知有没有伤了他的身子。
  杨青青本以为他看一会儿就行了,没想到那人就那么垂目沉吟了有半刻钟。
  程景生坐着一直不动,杨青青也就那么托着腮看着他,他倒是没有不好意思,就那么直勾勾看着,把程景生的颜值好好欣赏了一下。
  虽然有点破衣烂衫的,但程景生看着可真俊朗,又很健壮的样子,也不知道衣服下面是啥样……
  杨青青满脑子颜色废料,一想到对面这个害羞的古代人肯定想不到他在想什么,就更愉快了,几乎笑了起来。
  姜腊梅就看着自己儿子对着人家年轻汉子痴痴傻看。
  幸好柳长英已经走了,程景生专心诊脉也没留神,不然他这副样子,也太丢人了。她连忙揪了揪杨青袖子,眼神示意他别老看着人家了。
  她也不知道怎么的,总觉得她家杨青跟以前有点不一样了,以前杨青虽然也不是腼腆的性子,但总归是文文静静的,远没有现在这么活泼。
  她想不通原委,只能把这归因于孩子大了,十几岁上心性有变化也属正常,只不过平常人都是越变越稳重,她儿子有点反过来了而已……
  杨青青没再盯着程景生看了,便嫌他诊得慢,说:“还没看完啊?”
  程景生抬起眼睛了:“别说话。”
  诊脉的时候不能说话。
  但他这样一说,就显得有点凶巴巴的,让杨青青不由得往后缩了缩。
  程景生其实完全没有凶他的意思,可没办法,他这人就这样,不熟的人看了都害怕。他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有时乡亲带小孩来看诊,总是一见他的面就哇哇哭。
  他真不想吓着杨青,便想了想,从一个罐子里摸出一个糖瓜,给放在杨青手里,叫他换另一只手给他诊。
  杨青青一拿了糖,就笑逐颜开,露出来一个很新奇的表情,回头跟姜腊梅显摆他的糖:“娘,你快看,他拿我当小孩哄呢。”
  看医生就吃糖,可不是小孩待遇吗?他那些糖瓜,也确实是给来看诊的小孩准备的,程景生听他这样说,也觉得自己多少有点傻气,不好意思地用手摸了摸后脑勺。
  “给你你就吃吧,哪那么多话。”姜腊梅也笑,程景生知道心疼杨青,她自然是高兴的。
  杨青青就把糖放在嘴里含着,却看程景生脸上的表情越发凝重了。
  好好一个帅哥,怎么就不会用脸呢,天天一副面瘫样子,笑一笑该有多好看,杨青青有些遗憾地想。
  终于诊完了脉,程景生拿了纸笔开方。
  杨青果然还是受了生附子的害,虽然大抵上还是健壮的,但余毒未清,还是有所伤损。可也没办法,当日若不是那样,也怕救不活他,眼下只好慢慢调理着。
  “还是要吃药?”姜腊梅略略皱眉,程景生把生附子的事跟她说过了,但她也不大懂那些,只知道非同小可,杨青还得好好调养才行。
  杨青青不想喝苦药,忍不住啊了一声,他觉得自己身子明明好得很,很不当回事。
  “你不想吃?”程景生停笔。
  他原本只是问一声,但因为表情太严肃,听在杨青青耳朵里倒像威胁,杨青青便又缩了缩脖子:“没……没不想,你开吧。”
  程景生没想到又把杨青吓着了,有些苦恼,也没别的办法,只得又给他一颗糖。
  姜腊梅看得想笑,劝杨青:“你就听话吧,这么大了还怕喝药。”
  杨青青闷闷地嗯了一声,他最讨厌喝中药了,总觉得那么苦的药会损伤他这个先天厨神圣体的宝贵舌头,于是拿了糖也高兴不起来。
  程景生看他真的很不想吃药的样子,便认真思考了一下,说:“就吃完这五副,以后不吃了。”
  调养身子,是长年累月的事,总不能都靠药,那样调理不起不说,是药三分毒,把人弄成药罐子了可不成,况且杨青身体底子好,总归出不了大毛病。
  反正日后杨青跟着他,有他在身边可以随时调理,不急于一时。
  杨青青听他这么保证了,脸上才算恢复了点笑模样,程景生也放下心来。
  程景生把药配好包好了,送他们二人出门。
  想到那条牛腿,他把两人叫住,直接把牛腿拿给他们:“婶,这个牛肉是今天出去看诊人家给的,你们拿回去吃。”
  他倒是大方,说给就整一条都给了,直接把姜腊梅给吓着了,在乡下别说这足有二三十斤的牛腿,就算一块一两斤的牛肉都够贵重的了。
  “呀!这,也是你辛苦得来的,你自己留着吃吧,我们可不敢要……”她连忙推拒。
  程景生却道:“拿着吧,我家人也不会做,到时候糟蹋了。”
  姜腊梅更惶恐了,她也不会做呀。
  唯有杨青青看得两眼放光,他会做,而且做得可好了,刚刚程景生一进门他就眼尖地盯上这条牛腿了,心里还生怕他们不懂做法给做坏了,可惜了的。
  眼下见要给他,哪有不接的道理,于是他便连忙笑道:“景生哥,那我们就拿着,明天我做了卤牛腱子和大骨头汤,再拿回来给你吃。”
  程景生没想到他连牛肉都会做,惊讶了一瞬,喉头也微不可察地一动。
  他连忙就把牛腿扛上,一路给送到了杨家。
 
 
第007章 不小心碰了手
  杨青青是个急性子,连夜就把牛腱芯剔出来给卤了,其他部位和上大葱做成馅,包包子馅饼都是一绝,他还特意把一部分肉切成稀碎的,做成牛肉丸子汆进大骨汤里。
  于是,杨家第二天的早饭就是牛肉馅饼,配牛肉丸子粉丝汤,这下隔壁的狗真挠墙了,不仅隔壁的狗,半个村子的狗闻着味儿都蹲在杨家院门外面,可怜兮兮地哼唧。
  杨玄把狗驱散了,端着一砂锅牛肉汤往前走,杨青跟在他后面,挎着装满了卤牛腱花和牛肉馅饼的篮子,两人一起往程家送。
  程家人正在早饭,昨天的炖鱼和包子还让一家人意犹未尽,没想到这么快就又吃上了牛肉宴。
  小牛肉嫩,杨青青手艺又好,薄切卤牛肉鲜香爽口,肉汤乳白肉丸爽滑,馅饼酥脆……程家一年到头也吃不了几回肉,这么饱餐一顿真是太让人满足了。
  胖乎乎的四弟一边啃着馅饼一边感动得直哭:“二哥,你啥时候娶青儿哥回家来,我好想他。”
  明明人家前脚才刚走,他这就想上了。
  程润生敲了敲他的头:“胡说八道什么,出去了不许乱说。”
  未正式下聘前,为了人家哥儿的名声,是不该到处宣扬的,不过眼下两家来往这么密起来,为防闲话,是该尽早请媒人把事定了。
  “二弟,你长英哥昨天已经去帮你问准了,花嫂子说她家眼下也农忙,等过了这几天种完大豆,就能过来替你说媒。”程润生道。
  花嫂子就是他们这片有名的媒婆,乡下人的营生都是兼任的,媒婆、稳婆、知客、跳大神的、出马仙儿,包括郎中、教书先生,平时大多都是正儿八经的农民,得下地干活,不然单靠专长的营生是吃不饱饭的。
  既然程润生已经给了准话,程景生就放下心来,说:“多谢大哥。”
  程润生说:“今天田里活剩得不多了,我带这几个崽子去干就成,你就上山打些柴,别走太远,要是又有人来找你看诊好寻到人。”
  程景生点点头应了,收拾收拾就出了门。
  这边杨家也收拾停当,准备上山了。杨家没地,所以不像别人家春耕那么忙,没有田种,做完了果园和水塘的事,就只能上山采山货。
  姜腊梅留在家里,给三个孩子装好上山的干粮,兄妹三人背上柳条筐和工具就一道上山了。
  他们当地人,管这叫“跑山”,这还是杨青青第一次跟着跑山,不免有些激动。不过,比起柳四叔那些专业的跑山人,他们几个就业余得多了,只不过在前山采些山野菜、野果,秋天能捡些蘑菇罢了。
  比起前山来,深山里值钱的东西要多很多,春天有灵芝鹿角,夏天有山参,秋天还能打桦树茸和松塔,跑山人常常一去就是好些天,吃住都在山里,回来的时候就背着各种昂贵的山珍,有时一趟下来就能赚好几两银子,真让人羡慕。
  因此,杨玄一直闹着想跟柳四叔他们去深山,但姜腊梅死活不同意,说山里有熊,杨玄才十五岁,黑瞎子一屁股就把他坐死了。
  因此杨玄只得作罢,不过总是因为自己只能跟妇孺一起挖野菜而没精打采的。
  姜腊梅是会哄儿子的,就跟他说家里要种菜园子,让他上山去砍些豆架棍,树棍重,杨青和妹妹都背不下来,只能他这个小男子汉去,这么一来,杨玄才有了些斗志。
  而杨青和妹妹今天的目标是蕨菜。
  眼下时节,天气越来越暖,山上的各种野菜也都茂盛起来,昨天听人说蕨菜已经发出来了,满山都是,摘下来之后,拿到集市上也能卖不少钱,而如果能赶车到城里,就能卖得更贵。
  杨青青觉得自己现在像个春游的小学生,心里又轻松又兴奋,期待极了。
  农家早上起得都早,他们出门的时候天也才大亮,路上碰见了柳四婶和她家几个女儿,于是两家便一道上山,好有照应。
  到了山林深处,云雾散开,到处都是绿油油的植物,杨青青忍不住深吸了一口气,果然清新透脾。
  “哇!”他轻叹一声。
  杨玄独自砍豆架棍去了,杨青他们就直冲蕨菜去。
  在一片树木背后的空地上,果然有一大片野蕨菜,每根都是鲜亮的绿色,亭亭玉立,头部一个可爱的小卷,每一丛底部还蜷着更多未长高的蕨菜芽,等着下次来还长高了能采。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雄图霸业始于野菜!
  杨青青充满动力,他弯下腰,用手从蕨菜低一点的位置捋一下,到了感觉脆嫩的地方,尝试着轻轻一提,就摘下来一支小臂长的蕨菜嫩尖。
  来自大自然的免费馈赠,无论什么时代都是那么让人心动。
  杨青青感觉新奇又开心,美滋滋地采着,采够一把,就用一根树皮捆起来,扔进背上的背篓里,心里感到一种充实又满足的幸福。
  野地里面,自然是什么菜都有,杨青青还发现了一片刺嫩芽,是一种矮树上的嫩芽,胖乎乎一头一头的,小心避开树上的刺,用点力气掰下来就行。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