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捡到的夫君超会哄人(古代架空)——丹锦

时间:2024-12-09 10:02:30  作者:丹锦
  三人聊过一会儿,等小二将菜端上,许真便告罪失陪。
  荣少锦一边给姜闲夹菜,一边问他:“说起来,你医术这么好,怎么没开家医馆。不喜欢坐堂给人看病”
  姜闲也给他夹了几筷子:“我既跟师父学了医,当然也有悬壶济世的抱负。只是,姜家宗族在华泽势大。”
  荣少锦:“现在不用再避着了,回去我就让人准备。”
  姜闲想了想,还是说:“不着急,等你们……安定下来之后吧。”
  荣少锦:“等那干什么,说是快了,拖个一两年也算是快的。趁着今日你的名声传开,现在正合适。反正是自家医馆,多招几名坐诊大夫在那,你想去便去,不想去便不去。”
  姜闲玩笑道:“这算不算和师兄抢生意。”
  荣少锦:“京里的人这么多,大夫估计都不够用呢。”
  两人吃完丰盛的一餐,牵着马走出药膳馆时,见面人摊子边围着几个带孩子的大人,摊主老翁正一边快速捏面团,一边说话逗孩子。
  见到荣少锦和姜闲,他连忙让人等一下,再从布下摆出两只泡纸包递上来。
  荣少锦接过,打开一看,一包是两个面人,另一包是先前见过的那些小动物。
  老翁笑着拱手:“那几支送给二位,带回去给小厮丫鬟们玩吧。”
  荣少锦谢过一声,重新包好纸包,便带着姜闲骑上马,一同回家。
  进了长公主府大门,荣少锦没停马,直接骑到两人住的院中。
  花清和云雁迎出来接东西。
  荣少锦把那包小动物也给了花清:“你们拿去分着玩吧,吃之前记得蒸一下。还有重阳糕,也大家分一分。”
  花清高兴地应了,又说:“下午有人提着礼来,说是感谢公子救了他家主人的命。谢礼在桌上,家令看着都是寻常东西,就收下了。”
  荣少锦:“他家主人没说是谁”
  花清摇摇头:“家令问了,但那人不肯说,留下东西就走。我和云雁就出门打听了一圈,才知道公子施针让人起死回生。”
  云雁更正:“那人肯定是没死。”
  花清:“我知道我知道,但外头都这么传嘛。”
  荣少锦也不多在意,反正那人要真是什么将军,只要留在京中,就总有见到面的时候。见不到也没啥,姜闲救人也不是为了要别人报答。
  两人都没去看桌上的谢礼,反而到灯下仔细他们的面人。
  姜闲就忍不住惊呼:“真像啊,你做这个动作就是这样子。”
  荣少锦来回看着两只小人,也赞道:“果真好手艺,你笑起来的时候眼尾就是这样有一点往上飞。可惜只是白的,要是上了色会更好看。”
  姜闲爱不释手地看过好一会儿,突然说:“捏得这么好,都要不舍得吃了。”
  荣少锦好笑:“可这是糖面,放不了多久就会坏。”
  姜闲轻轻叹口气。
  荣少锦想了想,凑过去亲他一口,笑眯眯地说:“看一晚上,明早蒸了,你吃‘我’,我吃‘你’。”
  姜闲转眼看他,唇角扬起,眼尾也跟着上挑:“只想吃面人”
  荣少锦舔舔唇:“当然先是大餐……”
  烛火突然噼噼啪啪地跳动几下,仿佛预示着今晚的烈焰。
  九月初八,天子生辰,千秋节。
  荣少锦和姜闲早早起身收拾。
  兴乐帝先前特意让人给荣少锦传了话,让他带着姜闲一同进宫。
  荣少锦还是忍不住嘀咕:“圣上也是的,干嘛非要我带着你。一想到武敏吉也在,心情就好不起来。”
  家令怕礼物出岔子,特地过来再检查一次,听见这话,开口安慰说:“圣上知道您和公子感情好,总是出双入对。这不是怕您在宫里思念公子嘛,就叫公子一并去了,成全你们。”
  荣少锦:“可我这眼皮从起了床就一直在跳,总感觉今日要出事。姜闲一起去,我就更担心了。”
  家令连忙“呸呸”几声:“童言无忌、童言无忌!今日可是圣上寿诞,您说这什么话呢!”
  旁边正梳头姜闲向荣少锦伸手:“眼皮跳是肝脾有问题。手伸过来,我切个脉。”
  荣少锦赶紧说:“现在不跳了。没事,我好得很。”
  姜闲还是伸手来拉他。
  荣少锦只得乖乖递过手去。
  姜闲切过脉,确认只是小问题,才放下心。
 
 
第42章 寿礼
  荣少锦和姜闲坐着马车往皇宫去。
  闲着没事, 荣少锦给姜闲说了说这几天让人去看的铺子。
  姜闲先前提的要求简单,此时越听越觉得不对,打断他问:“不用找那种临街的大间, 又不是做药铺。”
  荣少锦一愣:“啊不是都会搭着卖药”
  姜闲颇有些好笑:“但你找的这种,卖药都是主业之一了。我就想找间清静的小院, 有几间房能看诊和临时休息便好。药柜当然也要打一个, 备些常用的药材,方便急救之时用。
  “清静是主要的, 别临街, 吵闹得慌。偏一些没事,我又不靠着这个赚钱,有需要的病人自会寻过来。也不用再寻其他大夫,我不在时关门挂上牌,真着急的病人还可以寻到家里来。”
  荣少锦挠挠头:“哎呀, 我完全误解了……先前就想着学华大夫的医馆……”
  姜闲牵住荣少锦的手捏一捏:“师兄不一样, 他带那么些徒弟呢。我没有他志向远大,就想过好自己的日子。”
  荣少锦反手握住他的手, 拉到嘴边亲一下:“那我们可算配着了,我也没什么志向, 就想过这辈子一家人安稳。”
  姜闲笑笑, 放轻了声音:“你练这一身功夫,成了大事以后, 怕是躲不了闲。”
  荣少锦:“我练功夫是爱好,以后最多挂个闲差吧。可能会调我爹回来, 重担子还是让他挑, 等他挑不动了再说。”
  姜闲伸手扯扯他脸颊:“爹听到会不会揍你。”
  荣少锦无赖一笑:“还不就是他把我养成这样。”
  说完想了想,又问:“刚才听你说得那么仔细, 怎么好像以前开过这样的医馆似的。”
  姜闲:“我师父开过,留在华泽教我的那些年,就开在乡间。我也时常去帮一帮,就是每回去都得乔装,有点麻烦。当时就想过,以后要是有机会摆脱姜德和姜氏宗族,就自己也开一家。”
  荣少锦笑道:“你不愧是关门弟子,这脾气可真是相投。成,那我让人重新找。”
  说完医馆,他顺便又想起个事:“对了,那天你救的那个人,还记得吧。”
  姜闲:“知道他是谁了”
  荣少锦:“这倒没有,就是下面人看铺子时听到了传言,说为什么那艘画舫上没有船工。据说是那人自己让走的,船上就只剩他和几个花娘,方便。结果酒喝多了,玩闹的时候跑得太猛,栽进了河。
  “那天出了事,好像是花娘和原本在画舫上的船工都被官府找去问话,怕担罪名吧,出来就把事情暗暗往外传。那人是个外乡的,只让人唤他将军,不过毕竟没出事,官府就没多查。
  “现在都还没有消息传出那人到底是谁,我估计是他自己觉得太丢脸,躲起来不敢露面了。总得等这阵子风头过去,最好所有人都忘了,才会再出来。”
  姜闲听得又无语又好笑:“所以是他自己差点害死自己。”
  荣少锦一叹:“说明他命不该绝啊,正好就碰到了你。”
  *
  两人来到宫门下车,正巧碰到宣王也带着王妃来到。
  宣王很热情地打了招呼,邀两人一同走。荣少锦总归是他表弟,不好拂他脸面,也就应下来。
  四人一同跟着领路的宦官往宫里走,宣王就说起这几天传遍京城的“姜闲施针让人起死回生”一事,笑道:“刚知道姜公子有这般好医术,少锦真是好眼光。”
  姜闲客套道:“是外面传得太夸大。那人当时只是一时闭了气息,并未死去。”
  荣少锦瞥一眼宣王瞥抱在怀中的锦盒,接过话说:“我家是和大夫挺有缘份的,我爹娘遇到了华大夫,我遇到了姜闲。可惜和画没什么缘分,大概全用在大夫这边了。”
  宣王哈哈大笑:“我和这画的缘分,那也是当初我花了大把银子才结下的。”
  宣王妃也笑道:“其实啊,和这画最有缘分的是圣上。”
  荣少锦:“那的确是,当时都是想抢来给圣上当寿礼。”
  他刚才接话只是不想宣王关注姜闲,现在把话头引开了,就顺着拐到寿礼之上。
  四人被领进御花园。秋高气爽,阳光明媚,今日的贺寿宴便摆在园中。
  设置的座位都是双人案,荣少锦和姜闲的座位与成年的四位皇子在一处,再加上武敏吉,是离兴乐帝最近的一排。
  宣王进了御花园就开始和已经到的官员们寒暄,荣少锦直接带着姜闲去落坐。挑了个边上的位子,能少一半的机会碰到旁边是武敏吉。
  两人坐下不多久,景王到了,也直接带着王妃过来,就坐在了荣少锦身边那个座。
  两边以恰到好处的熟悉与疏离态度,相互打过招呼,聊了几句不闲不淡的话。当然也免不了说到姜闲的医术,客气地夸上几句。
  武敏吉是最后到的,双手空空地走过来,自己占了一案。
  人到齐了,兴乐帝才姗姗来迟,还带着几位后妃,姜闲只认得其中的崔贵妃。
  兴乐帝高坐正中央,崔贵妃和另一位年纪相仿的妃子坐在他左右,其余后妃顺着往两边排。
  不过,哪怕都是坐身边,也还是看得出来,兴乐帝更亲近另一位妃子。
  荣少锦凑到姜闲耳边小声说:“她就是赵德妃,宣王之母。圣上估计会先封她为皇后,再立宣王为太子就顺理成章了。”
  司仪官主持众人为兴乐帝贺寿。
  一番固定的道贺流程后,来到最热闹的献寿礼环节。
  从皇子们开始,又以年纪先后为序。
  景王送了一幅寿星图,是当朝江南著名画家所画,兴乐帝评价了几句,很高兴地收下,赏了东西。
  轮到宣王之时,满院子的人都期待地看着他手中画卷——先前画圣的画拍卖情形早已在京中传流过一遍。
  兴乐帝也早知道了消息,同样十分期待。
  随着画卷展开,美丽的仕女出现在众人眼前,引来一片惊呼。
  兴乐帝让人拿到近前,细细地看了好一会儿,连道几声“好”。还跟身旁宦官说,挂到寝殿里,每日都能欣赏画圣绝美的笔触。
  皇子们送完,轮到端王武敏吉。
  不过,武敏吉却说:“我备的礼物动静有些大,还是留到最后好了,包管陛下会喜欢。”
  兴乐帝宠他,笑着应了,就点到荣少锦的名:“那便到少锦。”
  荣少锦打开身后木盒,取出一样被红绸布包裹的东西抱在怀中,和姜闲一同起身,走到兴乐帝面前行礼。
  荣少锦:“这寿礼是我与姜闲亲自做的,虽然可能有些粗糙,但我们对舅舅的祝福全都融在里面。祝舅舅寿比南山、福如东海。”
  他说完,姜闲便从旁边扯开绸布。
  顿时,紫黑底中的一个大大的莹白“寿”字,在秋阳下好似亮着光。
  崔贵妃轻呼一声:“啊!这么多珍珠拼的!”
  有几名大臣也开始恭维起荣少锦和姜闲的巧思与用心。
  兴乐帝笑得开怀,也让人拿到面前细细看了,伸手抚过那一颗颗排列齐整的珍珠,问道:“这做了多少时日”
  荣少锦:“约摸三个月,每粘一颗珍珠,我俩都为舅舅默念一句吉祥话。”
  兴乐帝满意地点点头:“你们有心了。”
  接着给了和宣王一样厚的赏赐。
  之后就到官员们献礼。
  姜闲和荣少锦一边喝茶吃点心,一边看热闹。
  大多数礼物都中规中矩,不过偶尔也有一些出人意料的物件,兴乐帝都给了相应赏赐。
  终于,只剩下武敏吉。
  武敏吉起身走到中央,对兴乐帝行个礼:“陛下一会儿不要害怕。”
  兴乐帝给他吊足了好奇心,催促道:“朕有什么好怕的,你快快拿出来。”
  武敏吉抬手击了几下掌,随后走到侧边。
  在众人的翘首期待下,两名宦官抬上两架大大的白布屏风,屏风之间还拉着布,让人完全看不见中间情形。
  随着屏风放在地上,武敏吉开口:“请陛下确认,这里面什么都没有。”
  前头那扇屏风可从中央分成两半,宦官们像开门一样打开屏风,里面的确空空如也。
  屏风重新合好,武敏吉:“请天星将军。”
  一名男子走上前来,对兴乐帝躬身行礼。
  武敏吉:“这位是引领神女下凡的天星将军,一会儿他将请一位神女来给陛下献上天宫的仙桃。”
  这话听得众人都更有兴趣,兴乐帝乐呵呵地说:“若真请来神女献朕仙桃,朕必有重赏。”
  不过,只有荣少锦和姜闲眼中闪过吃惊。
  两人不作声地对视一眼——这个“天星将军”,正是先前姜闲救下的那个人。
  天星将军开始围着屏风念念有词地作法,随着他的走动,屏风四周渐渐漫起浓浓的白烟。
  荣少锦在暗暗扯一下姜闲的袖子,在他耳旁道:“我眼皮又在跳。”
  姜闲转头看看,果然见荣少锦两边眼皮都在微微颤动,便伸手给他揉一揉:“没事了。”
  这时,赵德妃突然惊讶地说:“屏风上……有影子!”
  屏风上现出一道影,由淡渐浓,也逐渐能看清是个女人的身形。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