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打,册子上得我全部能打。”老匠人微微挺身,“你要打多重的?谁戴?”
“我和我爱人戴。”褚归眉眼染笑,“师傅,我没银子,您——”
“没银子你打啥,我说过了不卖银器,你拿我寻开心呢。”老匠人发了脾气,挥手赶人。
“对不起师傅,我不是故意的。”褚归厚着脸皮道歉,“我真的很喜欢这套银器,您帮帮忙——”
老匠人无视褚归的请求,虎着脸关了门,门板扑的风掀了褚归一脸。
悻悻拐过老匠人的银铺,褚归失了闲逛的兴致,改了方向提前到汇合点等余洛他们。
等候期间银器的样式不断在脑海里浮闪,勾得褚归心欠欠的,县城里哪有买银子的地方?褚归暗暗沉思,耳朵依稀听见路人的对话,捕捉到供销社三个字,他忽的恍然大悟。
怎么把供销社忘记了!
“你买的东西呢?”余洛两手提着满满的东西,各种吃的用的,要不是时间到了,他估计会把钱包掏空。
“我没买东西。”准确来讲是想没买到,褚归拿不准小县城的供销社有无银饰售卖且作价如何,决定去碰碰运气。
听褚归说他要去趟供销社,余洛费劲巴拉地将两只手的东西攒到左手,右手摸兜:“你钱带够了吗?”
临走前贺岱岳备的前褚归基本没动过,褚归拦下余洛递钱的动作:“钱够了,待会儿他俩到了你们先回吧,不用等我了。”
经过表演台,里三层外三层的人略少了些,供销社依旧人满为患,褚归找了个面相和善的大姨询问里面是否有卖银饰的柜台。
“首饰倒是有,银子打没见着卖过。”大姨摇摇头,看褚归穿得体面,告诉他买银饰得上省城的百货商店,“我们小地方的,谁能买得起银子做的首饰呀。”
是了,这年头结婚嫁娶要的都是脸盆、痰盂、暖瓶,追求吃饱穿暖的日子,银饰啥的普通老百姓压根不敢想,家底丰厚的则一辈传一辈,顶多找老匠人改个样式。
即使在省城百货商店,首饰柜台也不见得天天客似云来的。
大姨的回答算不上让褚归大失所望,只难免遗憾,褚归失落叹气,转身离开了供销社。
重新回到汇合点,余洛三人聊得正热络,一块站着的还有巡诊队的专家们,看到褚归,余洛抬手招了一下:“回来了,东西买到了吗?”
“缺货了。”褚归向前赶了两步,“不是叫你们不用等吗?”
“反正没事。”余洛提起了地上的东西,“庙会要摆到晚上,我们下午打算接着来逛,你呢?”
“我和你们一起吧。”褚归调整好心情搀着安书兰,“刚才我看到你们在表演台底下了,人太多挤不进去。”
“你是站捏泥人那上边看的么?”安书兰朝褚正清点了一计,“我说我瞅着当归了嘛,你非不信,觉得我看岔了。”
褚正清没吭声,安书兰拉着他说那人像褚归,他扭头望过去时就剩一模模糊糊的脑袋顶。他是看着褚归长大的没错,但隔老远的距离,哪认得出来谁是谁。
安书兰随口说完便罢了,褚正清不反驳,她并不是一定要争个输赢。!
第169章
今年出门在外,省了拜年环节的大年初一显得格外漫长,吃过午饭歇了个晌,一行人溜溜达达地去了庙会。
表演台一整天的节目不重样,逛小摊买了几样特产,专家组和四个年轻人计划分作两路,余洛说陪着他们,反倒被妇科专家嫌弃:“你们玩你们的,年轻人多走动走动。”
余洛无奈解释他也想看节目,围满表演台的并非全然小孩与中老年人,跟余洛岁数相近的男男女女照样看得挪不动脚。
于是想看表演的余洛留下了,人声嘈杂,褚归不知不觉再次走到了老匠人的铺子,门关着,外面没落锁。
褚归试着敲了敲门,铺内久久无人响应,难道老匠人下午不开门?
“开门的呀。”被褚归询问的邻居疑惑地向隔壁探头,“真没开门啊,他以前一直很准时的,早上八点开门,中午十一点半关门做饭,下午两点开,晚上七点关。”
老匠人无儿无女,街坊邻居叫他老刘头,谐称老牛头,因为他脾气太倔了。
“老刘头、老刘头!”邻居嘭嘭拍门,依旧没人应答,邻居担忧皱眉,“奇怪,莫不是出啥事了吧?”
等了约莫十分钟,邻居几乎把门板拍烂了,心中的不安逐渐加深,他决定找帮手来撞门。
“一、二——”两个男人数着数,数到三一同使劲往门上撞。
“三!”门应声而开,但是从里打开的,撞了个空的人忙狼狈地抓住门框,避免扑倒在地。
老匠人眉毛拧成结,瞪着打扰他清梦的几人,前两天请他改银镯的人催得急,他昨晚熬了大夜,中午把银镯改好了,才安心躺床上补觉。
“你没事啊。”邻居松了口气,“拍你门半天没反应。”
老匠人神色缓和了些许,邻居与撞门的男人散去,他不耐地看向褚归:“你又来做什么?”
“那个银饰——”褚归不愿就此放弃,老匠人跟银子打了一辈子的交道,理应有私藏。
“我不卖银饰。”老匠人语气严厉,“年纪轻轻的怎么脑子不转弯的,我不卖银饰,你不能自己买了再来找我吗?”
老匠人为褚归出了个主意,他是靠打银饰吃饭的,不会放着生意不做。
“实在对不住,主要我是外地人,明天就得走了。”老匠人说的法子褚归当然想得到,可惜条件不允许。
老匠人知道褚归是外地人,但不知道他明天走,心里的怨气蒸腾了一下,明天走更不该找他,褚归相中的样式,半天工期根本完不成。
明天走的外地人……等等,老匠人突然意识到了什么:“你是那个医疗专家巡诊队的?”
褚归迟滞地点了点头,他爷奶是巡诊队的,本人刚走访了三个大队,算巡诊队半员应当不过分。
老匠人唰地收了脾气,前后俨然两副面孔,他侧退一步让褚归进门,在工具桌的抽屉里一通乱翻:“你和你爱人戴,打七钱重比较合适,圈口量过吗?”
褚归眼见着口口声声不卖银饰的他翻出了个布袋,从中抖落一团碎银子。
圈口?啥圈口?除去腕上的手表与腰间的香囊,褚归戴过的首饰只有出生时安书兰送的长命锁,对于圈口一无所知。
“伸手我量量。”老匠人做事严谨,拿软尺绕褚归手腕一周,往本子上记了个数据,“你爱人手腕比你细多少?”
褚归摸摸手腕,覆盖皮尺留下的触感:“我爱人手腕比我粗。”
老匠人唰地抬起了头:“你爱人手腕比你粗?”
褚归略感窘迫,要不是怕做小了贺岱岳戴不上,他早叫老匠人估摸着做了。
褚归接近一米八的个头,什么姑娘的手腕能比他粗?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老匠人迅速恢复了平静:“粗多少?”
褚归两指比划着掐了个宽度,老匠人眼皮狠狠一抽,实在忍不住了:“你爱人体格真够壮的。”
虽然惊讶,但老匠人始终没对“姑娘”的性别产生怀疑。
褚归握着手腕讪讪地笑了笑:“他体格是壮。”
能不壮么,贺岱岳一只手压制他跟玩似的,虎口钳着他双手举过头顶稍稍用劲,直接令人动弹不得。
按褚归比的宽度,两个人用七钱银子打出来会太细,影响成品的美观,老匠人绞了拇指大小一块,用戥子称了,一两半。
剩下的银子老匠人装袋扔回抽屉,随手搅了两下,破旧的布袋子混杂在凌乱的抽屉里,显得毫不值钱。
“越乱越不容易招贼。”老匠人解释他坚持了数十年的生存经验,“一两银子,你用什么付?”
“都可以。”褚归捏着沓钱票让老匠人自己选,“粮票、布票、肉票、工业券,您随便拿。”
老匠人抽了几张粮票和肉票:“我老刘头从不宰客,不怕你出去打听,包工包料收你这么多,绝对找不到第二个比我更便宜的。”
“是,我肯定信得过您。”即使不了解行情,褚归也能猜到老匠人给了他一个极低的价格。
“我帮你赶赶工,明天早上来取吧。”老匠人说着便放着褚归不管,自顾自套上做工的围裙开始烧银了。
碎银快在高温下慢慢融化,老匠人利落地举着溶银碗注入冷却槽,碎银凝固成长条,接下来是反复的溶银、锻打,褚归跃跃欲试,手指微蜷——
“想试试?”老匠人察觉褚归的心思,搁了锤子往旁边站,“盯准我猝火的位置,用巧劲往下敲。”
锤子沉甸甸的,褚归敲了二十来下胳膊逐渐泛酸,他适时放下锤子,不管怎么说,至少他参与过了。
老匠人脾气虽倔,却是个刀子嘴豆腐心,不怪邻里那么关照他。他默默进行后续的步骤,褚归瞧时间差不多了,跟他知会一声,离开了铺子。
惦念的银饰有了着落,褚归心情豁然舒朗,沿路枯燥的小摊变得生动,连吆喝声听着都悦耳了许多。
顺道挑了给余洛额外的谢礼,褚归快步到表演台接人。
天黑夜路难行,
从下面公社来赶庙会的民众早早走了,万头攒动的街道渐渐清冷,凉风阵阵,褚归摸了摸安书兰的手,挺好,是热乎的。
“买东西了?”余洛看见褚归提的包裹,我以为你逛个庙会真两手空空呢。”
中午的穿着到傍晚有些单薄,余洛跺了跺脚,感觉冷得快流鼻涕水。
“叫你出门穿厚点,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了吧。”妇科主任把揣的手套往余洛胳膊弯里一塞,“戴着,省得冻感冒。”
手套的大小明显是男款,余洛嘿嘿笑着套上了手套,他在长辈面前怪会讨巧卖乖。
台上的节目到了尾声,专家们不是硬要待到最后的小孩,人齐了便准备离场,看了七八个小时,尽够了。
巡诊队八点出发,褚归六点起床,年节中的小城享受着一年中难得的清闲,只零星几处亮着光,盛大的年关,仍有人在为了生计辛劳。
老匠人为褚归的银饰整夜没合眼,他用了十成十的精力,十来年没完完整整地打过银饰,一直改别人的东西,让他几乎弄丢了入行时的初心。
棱角处细细打磨光滑,老匠人迎着烛火的亮光欣赏着自己的作品,松弛眼皮遮盖的眼眶隐隐发胀,能在人生末尾几年复刻当年的得意之作,他这颠簸流离的一辈子也算圆满了。
这次倒是一敲门就开了,老匠人把装银饰的木盒递给褚归,让他检查是否合心意,说此话时,老匠人语气和表情均充满了对自己手艺的自信。
绞型的开口银镯雕刻着连理枝的纹路,弧度柔和,精细而不张扬。连理枝的纹路十分常见,但老匠人加了道别出心裁的设计,两条银镯镂空一凝实,将其接口对齐旋转,凝实的银镯恰好嵌入镂空的缝隙中,仿佛天然一体。
“比我想的还完美。”褚归珍重地合上木盒,拿出他特意带的瓷瓶,里面是他在困山村时做的药丸,若犯个头疼脑热的吃上几粒,比拖着病体看医生强。
老匠人最不耐烦上卫生所,虽过惯了一个人的日子,但瞧着别的老人病时儿女环绕,自己孤零零的,心里照样会难受。
经年累月养成的别扭性子不是一朝一夕改得了的,摸着犹带温度的瓷瓶,明明很触动,老匠人的嘴角依旧耷拉着,叫人摸不清他真切的情绪。
银饰长久佩戴容易变色,交代完注意事项与维护方法,老匠人抬手送客。
褚归道了句保重干脆转身,老匠人跟着出门落锁,见褚归回头,他抓着钥匙迎上对方的视线:“你赶时间吗?不赶时间的话一起吃碗粉。老头子我请客,上了别的地方你可吃不着这个口味。”
时间自是不赶的,褚归笑着应了嘴硬心软的老匠人,一碗热汤粉下肚,两人彻底作别。
出发前一个小时,巡诊队的成员陆续起了,余洛提着行李往车里放,撞上褚归从外面进来怔了下:“你啥时候出去的?我正说叫你起床呢。”
“嗯,我买了些早饭,你分一分,我吃过了。”褚归将早饭交给余洛,到房间取了收拾好的行李,褚正清他们的已经被余洛放车上了。
巡诊队连专家带搞后勤的有十人,褚归买得多,余洛勤俭持家地拿油纸裹了剩的包子,说中午热热接着吃。
检查过房间,确认无甚遗漏后,所有人上车坐稳,在外嫁女忙着回娘家的大年初二,继续踏上了他们的巡诊之旅。!
第170章
褚归跟着巡诊队又跑了两个公社,时间眨眼到了初五,这次他没再拒绝坐诊的安排。
爷孙俩一左一右并排坐着,褚正清有岁月的沉淀,而褚归泰然端坐,老成持重的气质不输褚正清分毫。
余洛见此暗忖不愧是亲爷孙,面对患者的一举一动的节奏,相似度高达百分之九十。
安书兰今日不在外面忙活,她早早买了菜借卫生所的厨房亲自给褚归做午饭,吃过午饭褚归就得走了。
褚归爱吃的菜安书兰能数出十来道,但一上午的时间太短,公社的食材太少,她只能尽量挑着做。
“安奶奶做的饭真香。”余洛嗅着空气中的香味冒口水,“京酱肉丝,我好久没吃了。”
褚归也半年多没吃过安书兰做的京酱肉丝了,他接过余洛消毒过的针灸包,忍着馋为趴病床上的患者针灸。
余洛切换状态的速度较褚归稍慢,他咽了咽喉咙,站边上聚精会神地观摩褚归施针的手法。
银针精准没入每一处穴位,褚归手稳得惊人,中途不存在任何多余的间隙,令余洛自叹弗如。
接着四天连轴转,施完针,褚归坐椅子上歇了歇,听余洛总结他的观后感。
穴位余洛背得滚瓜烂熟,下针却做不到像褚归一般稳和狠,其中虽有师承不同的原因,余洛莫名觉得褚归抓住了一些特别的小窍门。
121/169 首页 上一页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