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重回六零之小村医(穿越重生)——油盐不进

时间:2024-12-09 10:48:07  作者:油盐不进
  “如果能重来一次,你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吗?”贺岱岳捂着褚归的双手,试图用自己的体温将之暖热。
  会吗?褚归犹豫半晌点头:“会。”
  “那说明你的选择是对的。”正如褚归理解他一样,贺岱岳也能理解褚归的感受。他第一次在前线扣动扳机时,对面的人胸口炸出血花应声而倒,贺岱岳表面镇定,实则夜夜难寐。
  营长为他做心理辅导,问他重来一次他是否会扣动扳机,贺岱岳回答会。对方或许是某对父母的儿子、某个女人的丈夫、某个孩童的父亲,他们又何尝不是呢。
  褚归被贺岱岳安抚,以齐家那支人参的价格,向浩博顶多能判个三五年,终究是后患无穷,眼下的结局反而是对褚归最好的。
  贺岱岳掌中的手慢慢恢复了温度,褚归扣住他的掌根,心上一片安宁。
  两人静静依偎着,铺天盖地的疲惫感将褚归笼罩其中,他睡眼朦胧地打了个哈欠,脑袋抵着贺岱岳弹韧的胸肌:“我好困,你帮我跟奶奶说一声,我晚上不吃饭了。”
  褚归睡得极沉,期间门安书兰和褚正清来看过他数次,若非他脉象平和,褚正清定要担心他是受什么刺激晕过去了。
  想到褚归上辈子的经历,褚正清替褚归掖好被子,睡吧,上辈子的一切,全当是一场梦,别难过,别痛苦,睡醒了就过去了。
  单薄地衣衫勾勒着褚归清凌凌的骨骼,安书兰莫名心疼,之前没觉得,好好的孩子咋突然瘦了这么多。
  一觉到天明,晨光透窗,清脆的鸟叫声在树梢跳跃,褚归深深呼吸,犹如沉疴尽散,连骨头缝都透着一股轻快。
  他拿着搪瓷杯和贺岱岳挤在一块刷牙,贺岱岳往常用的是牙粉,褚归挤了坨牙膏给他,两人唏哩呼噜漱
  了口,姜自明在廊下瞅着:“你俩感情可真要好,连刷牙洗脸都一块。”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褚归动作僵了一瞬,让开位置叫姜自明洗脸:“谁叫以前我俩一块洗脸的时候你故意泼我水。”
  “嘿!”姜自明反手呼了一把褚归的脑门,他手上沾着水,把褚归的头发呼得乱七八糟的,“我泼你一次你从八岁记到了一十一啊!你个小记仇鬼。”
  褚归拉着贺岱岳走了,姜自明是个幼稚鬼,褚正清老说他三十几岁快四十的人了没个正行。
  回春堂上上下下里里外外被褚归翻来覆去地检查了三遍,不合适的东西全被他收进了后院的地下室里。地下室是四合院修建之初挖的,入口在褚正清的卧房后面。褚归头一次进,不过里面没啥特别值钱的,用褚正清的话来说:褚家值钱的分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看得见的在博物院里放着,看不见的在他们脑子里。
  地下室的钥匙有两把,一把在褚正清手里,一把给了褚归。
  今日是把祖宗排位请下来的日子,褚正清翻了黄历,提前和褚归把地下室打扫得纤尘不染。他与褚归换上了青布长衫,上香、磕头,与列祖列宗叙话。
  安书兰默念阿弥陀佛,她依然不知道褚归重生的事,褚正清编了个别的借口。对于褚正清与褚归,安书兰是全然信任的。
  万事俱备,褚正清锁上地下室:“当归要走了,明天晚上叫永康和自明他们两家人一起过来吃顿饭吧。”
  安书兰含泪应了,褚归搀着她的手臂,心头阵阵发酸。
  如今的每一言一行,都充满了分别在即的惆怅与不舍。
  下午褚归拿上两封介绍信去了火车站,贺岱岳的老家在双城,京市无直达列车,他们得到湖省中转。说来好笑,褚归活了两辈子,倒是头一次来京市火车站的售票口。
  褚归站在外面找了会儿方位,身后传来一声迟疑的:“褚医生?”
  声音有些耳熟,褚归转过头,穿着铁路局制服的男人笑了:“褚医生真是你啊,您来火车站是接人?接人在前面,我带您过去。”
  “不是,我来买票的。”褚归认出对方,是京市医院带母亲看病那人,名叫赵方德,约莫十天前褚归刚给他母亲做了复诊。
  “买票?您到哪?”赵方德走近,似是要帮忙帮到底,褚归对火车站的确不太熟悉,遂接受了他的好意。
  顺利买到票,褚归记下了赵方德的联系地址,出门在外,多认识个铁道局的小领导能方便许多。
  为了照顾贺岱岳的腿,褚归买的票均是卧铺,车票是长方形的硬纸卡片,上面印了出发站、到达站、票价和乘车日期等内容,相较坐票,卧铺多了张铺位号的便签。
  这些东西全丢不得,褚归仔细放到包里,安书兰给他缝了个装东西的小包,不止是小包,从褚归说要去贺岱岳老家的那天起,安书兰便开始忙活了。
  穷家富路,钱是必不可缺的,另外通用的各种票证褚归不会做衣服,安书兰一气给他做了三套,若
  非没布了,她恨不得把春夏秋冬全做齐了。
  安书兰替褚归收拾的行李很快就超过了贺岱岳六年的量,褚归好说歹说才把安书兰劝住,他一个人,贺岱岳伤腿算半个,行李多了反倒成了累赘。
  韩永康跟姜自明感觉最近医馆的氛围很是奇怪,主要源头来自于褚归和褚正清,自打向浩博进了派出所,两人坐诊的时间门一日短过一日,他们师傅更是早出晚归的,不知在外面忙什么。
  褚归买完车票,被姜自明在医馆门口堵住:“你上哪去了?”
  姜自明胖墩墩的,像堵肉墙,褚归按下他拦路的手臂,“一师兄,你该减减肥了。”
  “我自己辛辛苦苦长的肉,干嘛要减。”姜自明一胳膊勾住他的脖子,“师娘下午叫我跟大师兄两家人明天晚上全部到医馆吃饭,不年不节的,是有啥大事要宣布吗?”
  褚归弯腰躲开姜自明的胳膊:“是有点事,明天晚上告诉你。”
  早说无非徒增伤感,何必呢。
  褚归将车票交给贺岱岳保管,他的行李后面肯定要重新整理,别到时候东放西放的找不到了。车票的日期是三日后,八月一号,褚归看着上面的数字眉眼低垂:“我去陪陪奶奶。”
  安书兰在大堂缝鞋子,千层底布鞋,棉布用面浆一层层粘了,前四层后五层做成布板,接着在布板上剪下鞋底料。鞋底是比着禇归的脚画的,他脚瘦,市面上的鞋子虽然有长短合适的,但穿着总没安书兰做的舒服。
  剪下的鞋底料白布包边,八个鞋底料合一个鞋底,麻绳线一针一针地纳,几十层的布料,力气小的根本做不下来。纳完鞋底锤鞋底,锤完鞋底缝鞋面,别看鞋子不起眼,做上一双鞋少说得三五天的功夫。
  安书兰食指上套着金色的顶针,禇归拿起针线篓里纳好的布鞋,让她停一停。
  “奶奶,够了,你做那么多,我哪穿得过来。”安书兰做的衣服鞋子,禇归一套能穿两年,他是要去乡下,但不是一辈子待乡下不回来了啊。
  安书兰停手,禇归替她按摩手上的穴位疏通经络,一老一少的手搭在一块,风霜与岁月扑面而来。
  “不多,趁我还做得动。”怎么会多呢,安书兰心想,一双鞋穿一年,一年三双鞋换着穿,她得至少做八十双。
  她的当归,是要长命百岁的。
  “奶奶,你教我做饭吧。”禇归怕安书兰把眼睛熬坏了,于是用做饭转移她的注意力。
  “哎哟!”闻言安书兰一拍大腿,“我怎么把这忘了!”
  禇归一个人去乡下,不会做饭咋行。他跟贺岱岳关系好归好,可也没有一天三顿顿顿上别人家吃的道理。
  在安书兰的指导下,禇归成功做出了一道丝瓜汤和一道炒土豆丝,忽略丝瓜条的大小与土豆丝的粗细,单论味道还是到了及格线的。
  安书兰没指望把禇归教成什么大厨,只要会做几个简单的家常菜就行了,自己吃饭,管他切的是土豆丝土豆条呢。
  “回头再让你芳嫂教你两招。”安书兰掰着手指数,吃有了、穿有了,住,“小贺家里住得开吗?”
  “住得开住得开。”禇归连连点头,他俩睡一张床,哪可能住不开,“奶奶你放心吧。”!
 
 
第33章 
  褚归上辈子跟贺岱岳学的做菜,师傅不是什么好师傅,徒弟也不是什么在做菜上极有天分的好徒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样样不会,唯有依葫芦画瓢,色香味勉强占个味,偶尔心血来潮搞一搞色和香罢了。
  姜自明盯着桌上颇具新手风格的丝瓜汤和炒土豆条,谁进厨房了?目光狐疑地扫向两位嫌疑人,小贺是客人,排除——天上下红雨了?有生之年他竟然吃到了小师弟亲手做的菜!
  安书兰把丝瓜汤和炒土豆丝放在了自个儿跟褚正清面前:“当归第一次下厨,卖相差了点,但味道没什么问题。”
  姜自明举起了筷子,打定主意,甭管吃进嘴里味道如何,他都要夸好。
  “好吃。”
  一双筷子夹走了最粗的土豆条,姜自明抬头,贺岱岳竟然抢他的台词!你装好歹装得像一点,夹着菜说好吃,筷子长舌头能替你尝味了?
  在姜自明愣神的功夫,褚正清喝了口丝瓜汤:“不错。”
  准确来讲,褚归的土豆是加水焖熟的,他切得太粗了,炒得炒到猴年马月去。土豆条软烂软烂的,贺岱岳和着饭咽下,这个味道和口感,他似乎在哪吃过?
  丝瓜和土豆做起来简单,只要咸淡合适了,味道基本上差不到哪去,因此贺岱岳他们夸得并不违心。
  桌上的丝瓜汤和土豆条很快见了底,大部分进了贺岱岳的肚子,褚归这个做菜的反而没尝到几口。放着安书兰做的肉不吃,抢他那上不得台面的小菜,真是……
  褚归用碗挡住脸上的笑意,明天找芳嫂多写几个菜谱吧,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他们两个臭皮匠,照着菜谱还能研究不明白一道菜?
  韩永康跟姜自明师兄弟加起来五个孩子,年纪最长的是韩永康的闺女韩佳云,比姜自明的大儿子长一岁,今年十四,在读初中,长相随母亲,是个秀气的小姑娘,但说话做事很有长姐的风范。
  安书兰跟张晓芳是今晚厨房的主力军,韩佳云带着弟弟妹妹们帮忙。
  姜自明的小儿子姜飞趁机溜了,前院是大人们上班的地方,他不敢过去,捣腾着小腿在后院乱窜,猛然瞅见一个生人,他倒是胆子大,炮弹似的冲了过去。
  “你是谁啊?怎么在我小师叔屋里?”姜飞虎着脸,“你是我小师叔的好朋友吗?”
  “对。”贺岱岳打量着胖墩墩的小孩,眉眼像张晓芳,嘴巴和鼻子像姜自明。
  贺岱岳的身高对于姜飞而言仿佛巨人一般,他用力仰着脖子,蹭蹭往后退了两步:“你好高哦,你的腿咋了,受伤了么?我爸爸是医生,很厉害的,不过小师叔更厉害。”
  姜飞小嘴叭叭的,充满了机灵劲。
  张晓芳稍不留神外面的小萝卜头就少了一个,她支使大儿子去找找弟弟跑哪去了,简直皮得叫人头疼。
  “小孩子爱玩很正常。”安书兰把韩佳云择的菜倒进盆里淘洗,扭头招呼几个孩子上后院玩,后院宽敞,厨房热得慌,别把他们闷坏了。
  热?韩佳云抬头望望阴沉沉的天,看出安书兰要和张晓芳说悄悄话,懂事地牵着弟弟走了,她包里揣了粉笔,可以到院子里玩跳房子。
  “师娘,医馆到底出什么事了?您说出来,我们大家一起想办法。”张晓芳对安书兰他们的敬重胜过亲生父母,她昨夜愁了半宿,把娘家亲朋好友想了一遍,若真出了事,她找谁帮忙最有用。
  “不是什么大事。”左右离晚上没几个小时,安书兰便提前说了,“农村缺医生,当归准备过两天随小贺回他老家。”
  “小贺老家不是在双城吗?”张晓芳吓了一跳,“上面要求的?非得去那么远,换个近点的地方不行?”
  这年头谁没几个乡下亲戚,农村是缺医生,张晓芳下意识以为是上头的安排,她并非是觉得褚归不能吃苦,京市医生多了去了,怎么数也轮不到褚归。
  “当归自个儿要去,他跟你们师傅一样,主意正着呢。”安书兰语气无奈,“他从小到大没下过厨,昨天晚上切个土豆丝,手指粗。我寻思着让你写两个简单的菜谱给他,省得他到了乡下瞎糊弄。”
  张晓芳明白了安书兰的意思,褚归下乡是板上钉钉了:“我待会儿空了马上写。”
  现成的菜谱张晓芳家里有,不过上面全是费功夫的大菜,以褚归的水平绝对无法掌握。张晓芳仍有些恍惚:“去多久?今年能回来过年吗?”
  厨房静了下来,灶膛里火焰熊熊燃烧,锅里冒起了青烟,安书兰唤醒失神的张晓芳:“快下班了,炒菜吧。”
  姜自明抓心挠肺地上完了一天班,他攀着褚归反复念叨,求褚归给他个痛快。他们穿过回廊踏入了后院的区域,正在跳房子的姜飞一边喊着小师叔一边朝褚归跑了过来,两只在地上扑了灰的小黑手在褚归的衬衣衣摆上按下两个鲜明的掌印。
  “瞧你手脏得!”姜自明揪住小儿子的后领把他从褚归身上扯开,姜飞顺势埋头,用姜自明的衣服擦了脸上的汗,趁姜自明吼他前躲到了他哥身后,探头做了个鬼脸。
  姜自明掸掸衣服上的灰,他咋生了这么个混世魔王!
  下一秒,做鬼脸的姜飞站直了身体,姜自明扭头一看,乐了,幸好家里有个能治住混世魔王的老爷子。
  姜飞的黑手印泥土混着汗,拍是拍不掉的,褚归进屋换了件衬衣,出来时饭菜已经上了桌。大圆桌被十三个人挤得满满当当,褚归与贺岱岳调了位置,以免其他人碰到他的右腿。
  今晚的菜色丰盛程度堪比年夜饭,一顿饭吃到尾声,小孩们下了桌,褚归抱着酒瓶给满桌的大人倒上酒,举起杯子敬了一圈:“大师兄、二师兄、燕嫂、芳嫂……”
  严肃的气氛让所有人停了筷,包括啃骨头啃得正香的姜自明。
  “有件事想跟大家说一声,后天我要离开医馆,去往岱岳的老家行医了。”
  平地起惊雷,姜自明睁大了眼睛,怀疑自己的耳朵出了问题,离开医馆去小贺的老家?乡下?韩永康等人的反应与姜自明如出一辙,此刻他
  们皆无法相信自己所听到的内容。
  褚归干了杯子里的酒, ?**,
  一脸迷茫,好好的去什么乡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