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真是自己做得吃着香。”古小渔笑。
菜馍做成什么样的都有,但是不影响孩子们的喜欢,吃的高兴。
古小渔也拿了几个,剩下的让赵锦直接端出去,放在院外的石板上凉的快,除了夹了辣子吃,还可以蘸蜜。
将蜜罐里的蜜舀了小半碗出来,古小渔端出去,瞬间就被孩子们围住。
辣子也好,但是显然蜜更得他们的心。
将蒸的馍馍一个不剩的吃完了,古小渔又烧了一壶水,前日晒得桂花也好了,正好冲一碗桂花蜜水吃。吃也吃了,喝也喝了,古小渔要将人送回镇上了。
古小河跟着江大今提着一篮桑果回去了,古小渔将今日上山采得桑果栗子和野菜分了两个箩筐,一箩筐给古小斛,一箩筐给苏子清。
加上前几日李桃儿送的那些葡萄枇杷也一并给他们送去。
古小渔边上跟着赵月书,赵锦边上跟着赵云书,若不是两人太年轻了,看着到真像是一家四口。
古小渔倒是真有要个孩子的想法,但是哥儿孕育本就难,他又才嫁进来没两月,一时半会儿定是没消息的。
和赵锦说这个的时候,赵锦倒是宽慰他不急。
一则是古小渔才将铺子开上,若是怀了孩子定是更加劳累,二则赵锦总觉着古小渔还太小,就是再过两年要孩子也不晚。
想着古小渔的性子,自己都还是个孩子呢,赵锦倒是觉着不着急。
第28章
转眼便立了冬,立冬之后,万物凋零。
过冬对于农家人来说可是头一等大事,这冬日难捱,除了足够的粮食,还要成堆的碳火和柴,这几样是缺一不可的。
家里有余的人家,还能买些棉花扯两块儿布做身新衣,这次点的,拿旧衣改改或是缝补缝补,勉强也能过个冬。
古小渔是不缺过冬的衣裳的,一到冬日,不说买就是古小斛送来的也够穿了,更别说都是上好的衣料和棉花。
但是家里的柴火不多了,村里家家户户用的柴大都是上山捡的,也只有镇上的人家还费银钱买。
只要勤快点,要想过个冬,是不缺柴火烧的。
吃过晌午古小渔跟着赵锦上山打柴,这几日早晚冷些,但是午后是暖的,一路上踩着枯枝落叶,古小渔乐的自在。
除却打柴之外,古小渔还想摘些梨子,家里还剩些枇杷,正好熬秋梨膏,秋冬若是一早起来喝碗热热的秋梨膏水下去,必能暖和一整天。
“也不知这时候有没有野兔,若是能撵着两只,拿秋辣子炒了,很是不错呢。”
古小渔背着箩筐,边往里面放柴边对赵锦道。赵锦听古小渔这么一说便道:“你要是想吃,我带你去找兔子洞。”
“果真,那咱们快些捡,将箩筐装满了就去撵兔子。”古小渔一听赶忙加快了捡柴的速度,一边还催促着赵锦。
干柴,松针,松果核...古小渔抓着什么就往箩筐里放什么,反正都是可以烧的。
今日出来穿的厚实了,古小渔才捡了一会儿便觉得闷热,想拿帕子将额上的汗擦一擦,摸遍了全身却什么都没有。
“相公,我的帕子呢?”古小渔转头问赵锦。
赵锦:“来时不是放在衣襟里么?”
“不见了,莫非是丢了?”古小渔抬起头看着周围,也没看见有帕子的痕迹,想来是丢在了半路上。
赵锦今日也没带帕子,便用衣袖给古小渔擦汗。
“相公,你的衣裳真好闻。”古小渔鼻尖凑在赵锦的衣裳上嗅了嗅,淡淡的清香味充斥着鼻腔。
先时赵老爹在家时,郎中嘱咐可用艾草熏衣,对赵老爹的咳嗽有好处,虽然赵老爹到镇上去了,但是赵锦还保持着这个习惯
古小渔的衣裳赵锦也帮着熏过,但是穿了那么久他却浑然不觉,如今在赵锦身上闻到了,倒是欢喜非常。
古小渔听赵锦这么一说,也闻了闻自己的身上,细闻之下倒是也有一股清香,但不如赵锦身上的明显。
将一个劲儿往自己身上拱脑袋的古小渔推开,赵锦红着耳根到另一旁去捡柴了。
被相公推到一旁的古小渔却笑得开心,虽没再跑到人跟前烦,嘴里却哼起小曲来。
不知不觉的,箩筐渐渐被填满了,古小渔见箩筐被塞的不剩一点儿缝隙,就兴冲冲拉着赵锦要去撵兔子了。
山上的兔子洞不少,但要逮着兔子还真不容易。
连找了几个兔子洞都是空的,古小渔走累了,在大树坐着底下歇气,不愿再找了。赵锦由着夫郎,本来也是一时兴起。
“梨还没摘呢,就这个时辰了。”古小渔喝着带上山的水,看了看天色,皱眉道。
这天儿也是变得快,怕是要下雨。
乌云汇聚,天色暗沉,风将树叶刮的摇晃,古小渔穿的厚实身上还不觉得,脸上却冰凉一片。
“要是下雨就不好了,还是快回家罢。”古小渔借着赵锦的力起身,准备下山了。
两人没走两步,古小渔忽然顿住,他拉住赵锦的袖子:“相公,你可曾听到什么声音?”
赵锦停下来,摇摇头。
古小渔皱着眉,刚要继续走,一道微弱的细而尖的声音又响起。
这回,赵锦和古小渔都听清楚了。
“倒不像是娃娃的,”古小渔边说着边朝着声音的草丛靠近,赵锦拉住他,古小渔回头,赵锦让他退后,自己上前。
古小渔看着赵锦拨开草丛,自己也探着身子,无奈草丛深,他什么都没看到,古小渔性急:“可瞧见了吗,是什么?”
“像是猫?”赵锦也不确定。
古小渔睁大了眼睛:“什么,猫?”
他往前走两步,蹲下身,看着草丛里一只小小的还未睁眼的猫崽儿蜷缩在草丛中,应当是被冻的很了,才发出微弱的声音。
“小可怜儿,”古小渔心都紧了,想将猫崽儿拿起来,却又怕伤到它,抬头看着赵锦:“相公,咱们把它带走行么,要是放它在这里,定是会冻死的。”
赵锦点头,但是两人也没带软帕一类的,用手又怕伤着。
古小渔想了想,这也不难,没等赵锦阻止,便将自己的衣角撕下一块儿,眉眼飞扬的将衣片递给赵锦让他将猫崽儿包上。
赵锦小时候在外婆家抱过刚出生的狗崽儿,因着拿猫崽儿的时候还算熟练,将喵呜叫着的猫崽儿用衣角包了,小心的递给古小渔。
古小渔如临大敌,双手捧着,深怕用些力气将猫崽儿捏疼了。瞧着古小渔一连肃穆的样子,眉头都挤一块儿了,赵锦笑笑:“放松些,”
古小渔抿着嘴:“它的身子也太软了些。”
“应当才四五天,眼睛都还没睁开呢。”赵锦判断。
“也太小了些。”古小渔放慢了步子:“也不知在这里多久了,幸而被咱们捡到了。”
赵锦本想说就是正常走也不会颠着,猫儿狗儿的,既能在这样的地方活下来,也是个命大的,但看着古小渔小心翼翼的样子还是没说。
慢些便慢些罢,省的某人忧心。
可惜,赵锦有心,老天却是不给面子,两人才走到半路,便淅淅沥沥的下起小雨来。
古小渔连忙将猫崽儿揣进怀里,也顾不得箩筐里的东西了,飞快的往家跑去。
赵锦在后头跟着,看着古小渔一路跑,箩筐里的柴或松果一路掉,怕人跑快了摔着,他也顾不得捡了,嘴里喊着当心些,连忙跟上去。
好在古小渔虽急,但是步子还是稳,一气跑到了家里,柴掉了不少,人却没事儿。
两人的发梢都在滴水,赵锦将干帕子给古小渔,古小渔抱着猫崽儿却腾不出手,赵锦只得先替夫郎将发绞干,自己随意擦擦,然后去灶房里笼火。
古小渔看着猫崽儿一点没被淋着,好看的眼睛弯了弯,瞧着猫崽儿似是有些发抖,忙跟着赵锦去灶房了。
靠着渐渐暖和起来的炉灶,古小渔看着断断续续叫着的猫崽儿:“相公,它是不是饿了,怎么暖和了还叫呢?”
“应当是。”赵锦看了一眼:“熬一锅米粥,到时候喂些米汤给它。”
这回不等古小渔再说,赵锦便去淘米了。
古小渔将猫崽儿放在肘窝里,看着它粉嫩的鼻头和小嘴儿,真是越看越喜欢,他向来就喜欢猫啊狗啊的,但是从没喂养过。
听猫崽儿实在叫的厉害,赵锦便舀了碗温热的水,往里滴了两滴蜜,搅拌之后,用筷子沾了靠近猫崽儿。
许是尝到蜜水的甜了,后头猫崽儿便伸出粉嫩的小舌头来舔,有东西吃着,便不叫唤了。但是只要慢一步,小爪子便开始挠起来。
“还真是有劲儿。”古小渔笑,望着猫崽儿满眼的欢喜。
赵锦点头:“若是能活下来,是个厉害的。”
说起这个,古小渔便忧心了:“咱们将它带回来,老爹回来了,岂不是,”
知道夫郎担心什么,赵锦安慰:“本也不打紧,从前没喂着牲口,一来是爹身子,二来也是实在不得空,若是你想留下它,到时知会爹娘一声便准得了。”
一只猫崽儿而已,倒也不到那地步。
没有十足的把握,赵锦是不会说这话的,既是对老爹的病真不打紧,古小渔便欢喜的抱着猫崽儿摇了摇:“以后你就在咱们家啦。”
猫崽儿喵呜了一声,古小渔惊喜抬头:“它这是答应了?”
赵锦笑夫郎傻气,但又觉着实在可爱,从前竟不知道他喜欢这些小东西,不然就是抱只小猫小狗来给他作伴也是能的。
“那不一样,这只跟我有缘。”
古小渔看着怀中的猫崽儿:“我瞧它脑袋圆圆的,鼻头也圆圆的,全身白毛,只耳尖有些乌色,不若就叫它乌圆罢,你听好不好?”
“乌圆,倒是上口。”赵锦觉着这名字不错。
看来古小渔是真喜欢这猫崽儿。
“米汤好了么,乌圆又叫了。”古小渔催着赵锦去看。
心里虽知道还没好,但是赵锦还是掀开木盖看了一眼:“还要一会儿,若是现在给它吃了,怕拉肚。”
这么一听,古小渔也不敢说先舀些来给乌圆吃了,只得耐心的对着猫崽儿念叨,让它再等等。
猫崽儿还颇有几分灵性,古小渔这么一说,乌圆果真不怎么叫了,这一下让古小渔更是怜惜了。
好不容易等到米汤滚了,赵锦将米汤舀出来晾着,古小渔嫌凉的慢,便帮着呼呼吹着,就是自己吃都没那么上心呢。
“还是有些烫,乌圆还太小,定是吃不了那么烫的。”古小渔用筷子沾了尝了尝,摇摇头,继续吹起来。
好容易等米汤凉了,古小渔又怕自己不会喂,让赵锦先喂一回,自己跟着学。
等喂完了米汤,古小渔又去拆旧衣给猫崽儿做窝。
那旧衣虽是旧衣,却还一个补丁没有,要是旁人看到了定说古小渔败家。
赵锦倒是抱着猫崽儿看着古小渔兴奋的裁衣缝布,心里柔软一片,古小渔平日里看着大大咧咧,如今认真起来,却也是心细的。
拿了一个浅口的竹篮将里面铺上厚厚的干草,上面又铺了一层棉花,最后才将大小刚好的布放在上面。
古小渔满意极了,将乌圆轻轻放进去,许是布上有古小渔的味道,猫崽儿安心的待在竹篮里,还用脑袋蹭了蹭。
“它喜欢这个新家。”古小渔蹲下身抚摸着乌圆小小的身子。
没了刚捡到时的颤抖,如今乌圆安稳的窝在竹篮里,没一会儿便打着小呼噜睡着了。
忙活了半天,古小渔只顾照顾乌圆了,自己衣裳没换,饭也没吃,如今看着乌圆安心睡着了,他才跟着赵锦去灶房喝粥。
箩筐就放在墙角,古小渔不经意看去时人忽然愣住了:“我的柴呢?”
明明是满满一箩筐的,如今却连少了一小半,古小渔围着箩筐转了转:“我的柴呢,怎么少了这么许多?”
他又去看赵锦的箩筐,也少了些,但还是将箩筐装的满满的,不过是中间凹下去一点。
赵锦好笑:“你跑这么快,还想着柴自己安稳的待在箩筐里?”
经赵锦这么一说,古小渔想起来了,他挠挠头有些不好意思:“那我不是怕乌圆被淋着么。”
猫崽儿还那么小。要是淋病了怎么办。
赵锦将古小渔拉进灶房里:“先吃饭,明日天晴了咱们再去捡回来,好么?”
古小渔点点头,这当然好了,要是古老爹,准得说他。
吃过了饭,睡前古小渔又去看了看乌圆,见着猫崽儿还睡着,便跟着赵锦回屋了。
半夜,赵锦睡得迷糊时,忽然觉着身边有动静,他睁开眼,看着古小渔披着衣服上床,赵锦哑着声音:“怎么了?”
古小渔以为自己动作已经够轻了,谁知赵锦还是被吵醒了,只能老实道:“夜里冷,我怕乌圆冻着,又去给它盖了块儿布。”
是同一件旧衣身上裁下来的。
赵锦握住夫郎冰凉的手,用被子将人裹住:“去也该多穿些。”
“知道了。”古小渔轻声应了,这回总算是安心了,环着赵锦的腰睡熟了。
第29章
自那日将乌圆带回家之后,古小渔便仔细喂养着,有时他去镇上顾不上,乌圆便由赵锦看顾,知道古小渔宝贝乌圆,赵锦也上心。
一月之后,原本瘦小的乌圆已是肥嘟嘟的了,一双圆亮的猫眼在阳光下呈浅浅的琥珀色,盯着人的时候喵喵叫的时候,爱人的很。
古小渔心血来潮时,便将乌圆抱在怀里打扮,给它的猫耳上带各色的绢花,远远看着,显眼的很。
赵锦在铺子外卖豆腐,乌圆就跟在他身后,古小渔不在它便要黏着赵锦,一步都不肯远离,太阳好,就趴在门槛上晒太阳,赵锦也由着它。
来买豆腐的婶子叔么或是娃娃们看到乌圆如此圆润灵气,就忍不住想摸摸它或是喂点东西给它,东西是不拒的,但要想摸一下可是门都没有。
人家的手才一伸过来,乌圆便警醒的起身,小耳朵晃晃,小跑着便朝里屋去了,任凭他们怎么呼唤猫崽儿也不出来。
21/39 首页 上一页 19 20 21 22 23 2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