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古小渔有相公啦(古代架空)——Romanticrose

时间:2024-12-16 09:45:30  作者:Romanticrose
  这有时闲着,他就中铺子里研究吃食,前阵子听着有个熟客问道何不卤些鸡脚鸭掌,虽没多少肉,但是不少人爱吃哩。
  想着这鸡脚鸭掌也不贵,古小渔有一回真试着卤了二三十只,铺子才开门没多久就卖完了,果真得许多人喜欢。
  但是这东西也有限,古小渔又没有旁的供应,便隔上两三天才去小贩那里碰碰运气,若是有多的,他便买回来卤,若是没有,便也算了。
  于是,这鸡脚鸭掌还成了铺子里的稀罕物,比起卤肉,有它们的那天生意都要好些。
  头三天过去后,古小渔便把卤肉的价钱调高了,跟其他两家的没甚分别,来的人也不如头三日的多了,但也不差,每天能有个一百二十文左右的进项。
  一月能有三四两银子,一年下来除去租金也能有四十多五十两银子左右,长久下去的确是个不错的营生。
  古小渔对着也心满意足了。
  薄薄的肉片下去很快就烫熟了,古小渔跟赵锦围着锅灶捞肉菜,反正就两人,怎么自在怎么来。
  滚烫的肉菜还冒着白汽,古小渔吹一吹就往嘴里送,直烫的两泪眼汪汪,不肯吐出来,便又在嘴里翻炒了一便,待没那么烫了才咽下去。
  “吃慢些。”赵锦将凉茶递给夫郎,嘱咐道。
  古小渔将凉茶喝了,嘴上虽是答应着但是眼睛却还盯着锅里,只待有熟了的,一筷子捞起来趁热吃才舒服。
  知道劝不住人,赵锦也只能把茶倒在一旁晾着给人先备着。
  将锅里的肉菜吃的差不多了,古小渔又盛了两碗肉汤,这好滋味都在汤里呢,喝完了汤,这回才是真正的饱了。
  “哎呀,吃撑了,”古小渔瘫在椅子上,摸着圆滚滚的肚子长叹。
  赵锦将碗筷收了,剩下的汤用碗盛了放进柜里,明日一早正好用来下面吃,那味道,再没有什么比得上了。
  待赵锦将院里收拾了,碗筷洗了,古小渔肚子还撑着,赵锦原是想着天冷路滑,就在镇上歇了,但古小渔嫌床小不愿意,非要回去。
  赵锦无奈,只得打着伞扶着夫郎,慢慢的走进雨里。
  天色也还早,古小渔不愿坐牛车颠簸,挽着赵锦的胳膊走在回村的路上,他实在撑的慌,便用手撑着后腰,好让肚子松快些。
  “渔哥儿,这是,怀了?”
  走到村门口时,迎面过来一个叔么,瞧着古小渔那模样忍不住说道,心里还想着这古小渔才嫁去多久,就是怀了月份也不该这么大才是。
  正疑惑时,古小渔干笑了两声,拧了一下赵锦的胳膊,赵锦会意,笑道:“叔么说笑了,小渔应当是穿的厚了些,有些行动不便。”
  那叔么看着站直的古小渔笑笑:“原是这样。”
  衣裳倒也确实穿的厚,古小渔这么一站直,先前略微有些突出的肚子又不见了,看着倒是跟平常没什么两样。
  想来是隔得远,他看错了,那叔么这样想着笑笑走了。
  古小渔只觉得这辈子没这么丢人过,后面得路即便肚子再不舒服,也挺直了背走路,手也不扶着腰了,跟个竹竿儿似的。
  赵锦在他身后看得好笑,想开口劝劝,又怕惹人恼羞成怒,便撑着伞跟在人身后也不多话。
  快走到家门口时,古小渔忽然看见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在他们家门口徘徊,古小渔眯着眼睛看了会儿,忽然惊喜道:“桃姐儿?”
  那人听到古小渔的声音也是立即回头,瞧见了古小渔也顾不得女儿家的矜持,两三步跑上前:“渔哥儿,”
  古小渔本也是跟着跑了两步的,谁知还没开口,脸色一变,推开近前的李桃儿跑到一边吐了。
  他就不该跑的!
  古小渔边干呕边在心里悲愤的想,好在只是吐了一点便止住了,赵锦上前给夫郎打着伞,又拿帕子给人把嘴擦了。
  替古小渔顺了顺气,赵锦才转头对着李桃儿解释道:“小渔先前多吃了些,你别多想。”
  李桃儿担心都来不及,自然不会放在心上,她看着古小渔直起身子,才问道:“可好些了么?”
  古小渔钻地缝的心都有了,但是面对李桃儿也只能点点头:“让你看笑话了。”
  李桃儿摆摆手,这算什么,她只觉得古小渔率真又可爱。“老远的过来,快到家里坐。”古小渔推开门就要让李桃儿进门。
  谁知李桃儿摆摆手:“不了,今日过来是特地给你送些东西,不日我便要启程跟着舅舅去北方了,日后想见面怕是难了。”
  “去北方,做什么?”古小渔不解。
  “跟着去做生意。”李桃儿也没多说,只让跟过来的汉子将东西搬去古小渔家里。
  古小渔这才知道,原来一直停在路边的那辆马车是李桃儿的,见那汉子将满满两箩筐东西往家里搬,古小渔想说什么,看着李桃儿话又停在嘴边。
  李桃儿看着古小渔:“这些都是舅舅让我拿过来的,不是什么贵重物件儿,权当那些日子在大渔村你对我的照顾。”
  什么照顾,两人心里都明白,但是上次李桃儿回门宴来的时候,已将那些东西一分不少的补上了,如今却是多的都有了。
  “渔哥儿,你好好照顾自己,要是以后有机会,咱们再叙。”时候不早了,李桃儿临走前拉着古小渔轻声说道。
  如今的李桃儿已不是从前那个瘦巴巴的丫头了,眉眼间已有了大姑娘的模样,说话举动也跟从前不同,是能照顾好自己的。
  古小渔点头,目送李桃儿上车,马车行出老远,古小渔还向李桃儿挥手。
  两人从前情谊虽没有多深厚,但是古小渔此刻也有些不舍,在心里默默祝愿李桃儿一路顺风。
  雨还下着,赵锦怕古小渔站久了着凉,带着人回屋了。
  李桃儿的事古小渔不会跟任何人说,那是两人心照不宣的秘密。
  李桃儿送来的箩筐之中,瓜果蔬菜都有,但都是极贵的葡萄,枇杷之类的,个大饱满,一看就是稀罕物,除却这些还有两身衣裳,甚至连小孩儿的衣裳都有。
  看大小,约莫是一两月的孩子穿的,看来李桃儿这回,当真要去很久。
  古小渔将东西珍惜的放好,这些东西都是李桃儿的心意,古小渔定会好好保管。
  雨水顺着树叶滴落在地上,古小渔隔着窗往外看,重叠的小山,蜿蜒的小溪,大渔村很美但看久了也寻常。
  远行的勇气不是人人都有的,古小渔想起李桃儿走时眼中的坚毅,他想这一回当初那个小姑娘是真长大了,靠着自己,也能在尘世中有了自己的一方天地。
  “小渔,把姜汤喝了。”灶房里传来赵锦的声音。
  古小渔思绪回转,答应:“知道了。”
 
 
第27章 
  一连阴了三日,天终于放晴了,这雨再下下去,,粮仓里的粮食可要发霉了,到时村民们就得发愁了。
  天凉了,买卤煮的人越发少了,古小渔干脆只早上开铺子,午后便回家忙别的,正好天晴了,山上的桑果,栗子什么的都熟了,是该上山去好好转一转。
  带上古小河,裕儿,赵云书和赵月书,古小渔跟着赵锦,江大今一起,七个人背着竹筐篮子,上山了。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幸而是早上,露水虽是有些重,却并不寒凉。
  万物被雨水洗过,枝头犹带露珠,泥土有些湿润,没走几步,鞋底就敷了厚厚一层黑泥。
  裕儿年纪最小,古小渔牵着他,见他越走越迟缓,便停下来,让他将鞋底的泥刮干净了再走。
  一行人也都停下来,搓着自己脚下的泥土。
  再出发时,便轻松了许多,路边的野菊开得正好,古小河很是喜欢,又停下摘了两朵,一路走走停停,最先看到的是紫红的桑果。
  大渔村没有养蚕的人家,因着桑叶虽结的好,但是没什么人来采,桑可是极好的东西,不仅可以祛风湿,治风寒湿痹,根皮还可泻肺平喘。
  桑树树冠宽阔,树叶茂密,秋叶色变黄,桑果结的饱满,紫红的挂在叶间枝后,想着桑果的甘甜,古小河便欢呼起来。
  约莫两三棵桑树,都是极高大的,结的果子也多,就是两人摘一棵树也是够采好一会儿的。
  这桑果娇嫩,容易破皮,须得将桑叶先摘了放在篮子底部铺厚实了,这走的路上桑果才不容易颠破。
  正好古小河和赵月书挎的是竹篮子,刚好可以用来装桑果。
  低处的桑果赵锦,古小渔和江大今扯着树枝都能摘到,高处的便由古小河和赵云书爬上去摘,留两个最小的在下面接着。
  “裕儿,你尝尝甜不甜,”古小河摘了一把桑果,拉着树枝弯下腰小心的放进宋裕的篮子里。
  宋裕踮起脚伸长了胳膊去接,等古小渔将桑果全放进篮子里了就捡了一颗尝,然后抬头对古小河道:“小舅,桑果甜。”
  “月哥哥,你也吃。”裕儿将篮子往赵月书跟前递了递。
  赵月书扬起一个笑,矜持的只拿了一颗:“谢谢裕儿。”
  吃完后抬头看着行动迟缓的哥哥,摇摇头,果然还是渔哥哥厉害。
  古小渔在旁看着笑了笑,他是边摘边吃的,手里也没几颗,倒是赵锦跟江大今老实,一个摘得比一个多,都是个大饱满的,看着就甜。
  “给。”赵锦见古小渔看过来,将手里的桑果给古小渔,古小渔接过:“怎么个个都那么大呢,特地给我摘的?”
  赵锦点头,后面摘的几乎全进了古小渔的肚子。
  摘了一个时辰,两个篮子都满了,个个都吃的一嘴儿黑,面面相觑都笑得不行。
  唯有赵锦和江大今好点儿,其他的一咧嘴都不堪入目。
  笑着朝更深处走去,赵月书和裕儿护着手里的桑果走的更是小心翼翼了,古小渔不知从哪里捡了一根树枝,走在最前面替众人拨开刺和树枝。
  栗子落了一地,众人直接弯腰在地上捡摔开的,毛栗子刺尖,捡的时候得仔细一点,否则挨一下可是疼得紧。
  捡完了栗子,众人回去得路上又看到了不少野菜,箩筐也还没装满,众人边走又挖起野菜来,古小渔看了,若是野菜挖得多,回去就做野菜馍馍吃。
  一听有野菜馍馍吃,几个小的手脚并用挖得更起劲了。
  “二舅舅,这个能吃吗?”裕儿满是泥土的小手里捧着一棵鲜嫩的车前草,古小渔朝他点点头,裕儿便开心的把车前草放进了篓子里。
  古小渔看着周围的蒲公英长的好,随手掐了一大把,蒲公英在秋天时虽没有春天那么鲜嫩,但是茎叶也可以炒食,苦是苦了一点,但是对身子好。
  挖了满满一箩筐野菜,众人满载而归。回到了家,古小渔让众人都留下吃饭,江大今是第一回 来赵家,古小渔自然不会把人放走。
  要说这野菜吃是好吃,但是难洗,好在家里人多,古小渔给搬了个大盆,让四个小的围着大盆洗菜。
  “都洗仔细啊,不然吃着了土我可不管。”古小渔看着几个小萝卜头的头顶笑得狡黠。
  几个小的乖乖的答应,卖力的洗起菜来。
  有路过院外的婶子看着这场景,还笑道:“哟,这么勤快呢,还是渔哥儿有办法,我家那皮猴成天只晓得玩,要是有他们一半懂事就好了。”
  古小渔:“婶子去哪里来,前两天还听婶子说咳嗽,今日正好挖了些蒲公英,婶子那些去吃罢”
  说着转身将放在一旁的蒲公英抓了一把递给那婶子。
  “哟,这怎么好意思呢,前儿个我去挖还真没挖着多少,还是渔哥儿能干。”那婶子边说着边接过,一面笑一面感谢古小渔。
  不费什么力气的事情,古小渔没放在心上,那婶子却逢人就夸,渔哥儿如今果真是不同了,比起从前和气不少。
  后来这样顺手的事情多了,古小渔的名声莫名就好了,嚼舌根的也就少了。
  将野菜洗净剁碎,装在盆里放在一旁备用,接着便要用面粉,清水,将野菜碎捏成菜疙瘩,这一步小的那四个最是喜欢了。
  反正是自家吃,古小渔便放手让他们去做,横竖那两个汉子都是不挑的,只要古小渔准了,自然由着他们闹。
  不知怎么做的,菜馍做的不怎样,四个人脸上头上却都是面粉菜叶,古小渔好气又好笑,将几人赶出去洗脸,自己将剩下的菜馍做了。
  待菜馍上了蒸笼,古小渔又去院子里摘了些辣子,菜馍要蘸些辣酱才香呢。
  将红绿辣子细细的剁了,放些盐和姜碎蒜末,待馍馍蒸好了,到时把放些油把辣子混着姜蒜一炒,夹在馍馍里,鲜辣爽口。
  天气好,古小渔走时便将家里的棉被都抱出来晒了,现下都晒的差不多了,趁着蒸馍的功夫,古小渔把被子抱进去。
  闲来无事,四个孩子在院子里玩捉迷藏,都想躲,没人捉,最后古小河求着江大今好久,才把人求来做猫,四个孩子找地方躲去了,留江大今在院子了数数。
  古小渔坐在院子外看着老老实实数数的江大今,冲赵锦笑道:“大今哥脾气倒好,河哥儿说两句便应准了。”
  赵锦:“他对孩子耐心,裕儿挺喜欢他的。”
  要说裕儿是最认生的,但是才见了江大今两回,便跟在人家屁股后面干舅舅,干舅舅的叫个不停。
  “蒲公英我挖了不少,待会儿送云书他们回去的时候,都带去给爹,苦虽苦,但是煮了汤之后止咳最好。”
  古小渔晒着太阳,又开始纳鞋底,他的那双鞋已做好了,大小合适,暖和的很,如今手里这双,就是给赵锦做的。
  他想着做两双,古老爹的脚跟赵锦的差不多大,一人一双正好。
  过了一会儿,古小渔踢了踢赵锦:“你去看看馍馍熟了没。”
  赵锦起身进去了,古小渔看着裕儿跑的飞快提醒道:“慢些,仔细摔着。”
  他一喊,裕儿便慢下来,这回找的是古小河,其他几个倒是东躲西藏的,江大今那大高个,躲哪儿都是一样,干脆就站在了古小河背后。
  谁知古小河一睁眼就朝着屋里跑去,古小渔看的好笑,江大今也是一脸的无奈,下次估计得站人面前才看得见。
  等这回找齐了人,古小渔便喊人吃馍了,疯玩了许久,几个孩子早饿了,一齐跑向灶房。
  赵锦将馍馍放在碗里晾着,几人却顾不得烫,那帕子或是衣角包着,边吹边咬,吃得不亦乐乎。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