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沙山早月(近代现代)——境风

时间:2024-12-18 09:43:39  作者:境风
  有时候段青深会忘记这趟旅程并不赶时间。这是一次没有边缘的假期,没有计划的远行。
  在四十里梁服务区下起雨来的时候,梁愿醒坐在段青深的车里往外看。没有贴太阳膜的车窗玻璃上全是水纹,扭曲了朝着车走来的段青深。
  “嘭!”
  段青深坐进车里关上车门,把买回来的袋装面包、零食和饮料放去车后座。
  “我还以为西北干旱,很少下这么大雨。”梁愿醒拽了几张纸巾给他。
  “也下的。”段青深接过纸巾稍微擦一下脸和头发,说,“不过不会下太久,天气预报上显示下午四点会停。”
  梁愿醒换了个眼神看着他:“我们应该没什么急事吧?”
  “……没。”段青深拿出来一罐咖啡,停在打开拉环的动作,又重复一遍,“没有。”
  梁愿醒眯起眼,像个长辈慢悠悠地点头:“是啊~所以不要在意雨还要下多久。”
  “嘶。”段青深拿咖啡冰了一下他脸。
  “哎!”梁愿醒诧然看着他。
  “小屁孩还端起来了。”段青深打开拉环,喝了口冰咖啡。
  “大人就能偷袭了?”
  偷袭成功的大人恶劣地笑了下。
  在服务区等雨停的人不算少,大货车停在靠外缘的停车区,小车们停在司机之家门口这一排。大家都在安静地等雨过去。
  四十里梁是个占地挺大的服务区,大雨砸着每辆车的顶棚。梁愿醒一直看着车窗外面,地面很快积起来一小层水,镜面一样。
  雨越来越大。司机之家旁边,“四十里梁服务区”七个红色的大字让人感觉快要被雨冲掉色,和它一样在雨里抬头挺胸的是另一边的“中国石油”。
  没有人在外走动,人们躲在服务区里或汽车里,梁愿醒的摩托车停在加油站里面,外面高速公路也很久才慢慢驶过一辆车。
  雨大到让这方天地像被禁锢在雪花屏里,梁愿醒靠在座椅里呆呆地向外看,两个人都没说话。这片停车区的汽车和草原野生动物如出一辙,在瓢泼大雨里静止不动。
  接着,猝不及防的,段青深启动了车。
  车厢骤然震动,梁愿醒吓一跳,打了个激灵:“我靠。”
  “吓着你了?”
  “啊,”梁愿醒判断了一下子,“有点吓着。”
  段青深笑了下:“我下回发动车子前给你发个邮件预约一下。”
  “行,”梁愿醒点头,“工作日早九点到晚六点。”
  “去哪儿啊?”梁愿醒拽安全带下来扣上。
  “搜到了一家卖露营装备的店,刚好在前面下高速口的路边。”段青深说,开过去买点东西。
  梁愿醒困惑:“那我摩托车不要了吗?”
  它怪贵的,小十几万呢。
  段青深有一个不太明显的憋笑,扶着方向盘把车倒出来,认真回答:“从四十里梁乡绕一下再回高速。”
  “哦~”
  合理。
  因为大雨,在高速上的车基本时速都只开到5、60,大家开着双闪,没有人发作路怒症,也没有人应急车道超车,大家维持着安全车距和平稳的车速。
  大自然只需略施小计,就能让人类恢复理性。
  段青深慢慢开进收费站,选择从这个口下高速的人还蛮多的,直到开到了那家店门前才发现——难怪啊大家都在这里下高速,因为这家店算是个比较全能的店。有卖露营装备、生活用品、零食、车辆补给物。
  确实是个自驾游补充物资的好地方。
  “我们要露营吗?”梁愿醒见他在研究店里一个展开的帐篷。
  段青深蹲下试了试骨架的韧性:“是呀,一级暗空的地方一般不会有住宿。”
  梁愿醒跟着蹲在他旁边,左右看了看地上这个帐篷。银色的,夹着一张卡片,上边标注着售价和两行字的介绍:
  抗强风,抗暴雨。
  一秒撑开免安装。
  “就这个吧。还有两把折叠露营椅。”段青深说。
  “好!”梁愿醒点头,“还有别的吗?”
  “电锯。”段青深说。
  梁愿醒看向他,询问:“我最近得罪你了吗?”
  “?”段青深不解,“……你想什么呢。”
  “接下来的路只有我和你,电锯的使用目标不是我吗?”梁愿醒指指自己。
  段青深想敲他脑壳。他站起来,拿了货架上包装好的帐篷,刚准备走去前台问问老板电锯在哪儿,忽然发现脚迈不出去。
  低头,梁愿醒抱住了他小腿:“捞捞,腿蹲麻了。”
  他把梁愿醒捞起来。
  店里老板的外貌很不符合梁愿醒刻板印象里的内蒙大叔,是个戴眼镜瘦条条的中年人。
  “哦电锯啊?”老板说,“我这里只有小型手持的噢。”
  “可以,要一个无线充电的电锯,和一个普通的锯子。”段青深说。
  收银台旁边摞着很多透明袋包装的零食,袋子上巨大的五个字“内蒙古特产”。
  老板去后边货架拿电锯了,大概是眼神太渴望,段青深问:“想尝尝吗?买一包带车里?”
  “这好吃吗?”
  “奶制品一般……不会难吃吧。”段青深直接拿了,“尝尝吧。”
  两个人把买的东西塞进车里后,梁愿醒在副驾驶抱着那袋奶制品脆片端详着。
  “拆开吃啊。”段青深说。
  “可以在车里吃吗?”他问。
  段青深调了下导航,雨渐渐小了些,他定位到四十里梁乡这边的高速入口,说:“等进了无人区,吃饭睡觉估计都得在车里。”
  “啊。”梁愿醒撕开袋子,恍然大悟,“原来你买电锯是为了在无人区防野兽?那为什么还要一个普通锯子?”
  段青深扶着方向盘,因为后视镜上都是水痕,他看着倒车雷达慢慢开出车位,说:“汽车鸣笛就能吓跑野生动物,无人区没有治安覆盖,所以要防的不是野兽,是人。”
  “嗯?”
  车厢里弥漫起浓郁的奶香味,这个奶片做得像饼干,但比普通饼干更有韧性。
  事实证明给梁愿醒买吃的永远是正确的事,他甚至都不太好奇在无人区防人是什么说法了。
  梁愿醒“嗯?”完那一声就变成了惊喜的“嗯——”紧接着递了一片到段青深嘴边:“这好好吃啊你快吃一个!”
  段青深叼进嘴里,的确很好吃,纯粹的鲜奶味,口感嚼起来有点像厚的椰子片。
  然而梁愿醒的理智只会被食物带偏那么一小会儿,他咽下去:“那你为什么还要买一个普通锯子?”
  “现在有些手持电锯会检测布料和皮肤,碰到就自动断电了,真在无人区遇到连电锯都吓不走的人,就用普通锯子上去干。”段青深说。
  梁愿醒眼睛亮起来了,他甚至有点期待。
  所幸段青深在开车,没看他,否则高低教育两句。
  因为他的眼神是“来个歹徒,我强得可怕”的跃跃欲试。
  一去一回折腾掉两个多小时,重新上高速,返回服务区之后,雨已经停了。没有立刻出太阳,空气里也没有留存很明显的湿漉漉的气味,地面干了一半。梁愿醒下车抬头嗅了嗅,和南方下完雨的味道很不一样。
  “我过去骑车了!”因为风大,梁愿醒很大声地说,“你帮我把那袋奶片扎上口!”
  “不用的。”段青深说,“在这边零食不会软。”
  “会洒出来呀。”梁愿醒无奈。
  “……哦。”这确实。
  梁愿醒拎着头盔本来已经快走到加油站里了,又快步折回段青深车边。
  段青深愣了下,随后心领神会,开门下车,把刚夹上口的奶片打开递给他。
  果然,他连塞三片进嘴里,在呼呼大风中比了个“ok”转身重新走向摩托车。
  他是真的很爱吃这个。
  段青深低头看了眼包装袋,这时才发现,它应该是法外狂徒式的家庭手作小零食,别说商标了,嚣张到连个生产日期都没有。
  大约是店主家里自己做来吃的,顺便就多做点,买了写有“内蒙古特产”的一次性封口袋摆在店里卖。
  而此时,他第一反应居然不是“好家伙有生之年也是买到三无食品了”,而是惋惜梁愿醒这么爱吃,以后离开内蒙就买不着了。
  他回神,听见那边摩托按了两下喇叭,似乎在催促他,他上车了。
  这天行程的终点还是抵达了乌海,只不过到的时间比较晚,段青深提前搜了几家还在营业的餐厅,带着梁愿醒直奔市里。
  抵达市区已经是夜里。
  他按下对讲机:“梁助理,蒙式火锅、羊肉串、铁锅焖面,还是饭馆?”
  那边梁愿醒骑着车呢,头盔里的回响让自己清晰地听见自己吞了一下口水。
  蒙式火锅是什么样的?铁锅焖面又是什么味,听着就能吃三斤半,羊肉串那不必说,这里可是内蒙古,饭馆里必定是自己从未吃过的当地菜吧——就像在山东第一次吃到海肠捞饭。
  于是梁助理提出了一个字面上来看非常合理的计划——
  “段老板,我们可以打包铁锅焖面去吃火锅的时候叫一份羊肉串的外卖吗?”
  段青深沉默了下,又按对讲:“就是……排除掉饭馆对吧?”
  “饭馆明天走的时候吃。”梁愿醒说。
  “嗯,听你这么安排,我以为我们俩活不到明天了。”
 
 
第18章 
  进入市区后,两个人真的照着梁愿醒的安排,先去买了份焖面打包,拎着去了火锅店。
  幸而时间把握得比较精准,火锅店是九点半结束营业,他们八点四十多到,然后梁愿醒在点菜环节卡壳了。
  段青深看了眼手机时间,又看了眼对面拧着眉毛半晌没动的梁愿醒,问:“遇上不认识的字了?”
  梁愿醒看过来。不得不说,这位段老板的嘴真的是随着关系愈发熟络而日渐歹毒。
  “开个玩笑,你看半天了,纠结什么呢。”段青深点完了羊肉串,放下手机,“点多少了?”
  “不是,”梁愿醒手指在点菜的平板上犹豫不定,“有两个酸奶做的甜品我都想吃。”
  “那就都点。”
  “会吃不完。”梁愿醒为难。
  “我也长嘴了。”段青深说。
  “……”
  路过的服务员噗呲一声笑了。
  羊肉串的外卖是服务员拿过来的,还问他们需不需要让后厨热一下,梁愿醒隔着袋子摸了下,说不用,这样正好。
  饭后梁愿醒还是希望A一下钱,但段青深表明了他包吃住。
  晚上回酒店后,梁愿醒在医生指导下嚼了六片健胃消食片,又因为吃太撑被要求不准洗澡,只能傻坐在那儿。
  “玩会儿手机。”段青深掀开电脑,跟他说,“转移一下注意力。”
  “转移不了,存在感太强了,像怀了三只刚吃完海豹的北极熊。”
  “……”段青深无奈,他连上手机的热点,打开邮箱,“我再一会儿没看住你,你能把店里老板和服务员一起涮锅里吃了。”
  “回复了吗?”梁愿醒问。
  “回了。”
  “怎么说?”
  地理杂志的这位编辑叫江意,曾经负责段青深的稿件。
  《看见·地理》杂志每个季节做一次特别刊,三年前的秋季做了西北特别刊,用段青深拍的一张大漠落日作为封面。
  那是照片《去西北》的登刊时间,真正拍摄的时间还要再往前推个一年。
  三年江意负责与段青深沟通照片版权使用事宜的时候,段青深已经被他父亲收走了所有设备器材叫他好好读书,一个医学生没有任何反抗能力。而她当时能做的也只有在邮件里告诉段青深,你的作品很棒。
  梁愿醒放下抱枕走过去,段青深点开邮件。
  江意回复:
  好久没联络了,得知你继续拍照,很为你开心。
  我们最近正苦恼收不到好稿子,你最近在拍些什么,可以发几张作品过来吗?
  “哦——!!”梁愿醒很惊喜,“她们收不到好稿子!”
  段青深失笑:“你这幸灾乐祸的。”
  话虽如此,但段青深也明白这是机会。他调整呼吸,想了想,说:“我们得拍点照片去了。”
  “我们明天就去!”梁愿醒被成功转移注意力。
  “醒醒。”他抬头,看向旁边两眼发光的助理,“明天开始工作了。”
  “嗯。”醒醒点头。
  “明天继续往西走,到阿拉善右旗,尽量在十月过完之前进沙漠,再晚就拍不到银河了。”
  “好!”
  梁愿醒是个缘分入睡的人,他从来不勉强自己,这也是当初选择在酒吧唱歌,而不是到机构里教小孩儿弹琴的主要原因。
  酒吧的作息可太棒了,下午五点才开始打扫卫生。梁愿醒有一阵子睡醒睁眼看时间,下午六点四十。
  次日早,梁愿醒睁眼看时间,也是六点四十。
  他有点不能接受。
  但他的老板已经穿戴整齐了。
  “这么早?”段青深震惊。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