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青苗村的日常生活(古代架空)——凉千晚

时间:2024-12-18 09:44:48  作者:凉千晚
  原本是来买蜂蜜的,怎么好意思在人家家里吃饭,张翠兰忙摆手道:“别了别了婶儿,来之前家里煮好饭了,连肉都切好了,也是顾小子带回来的猪下水,不吃可浪费了。”
  她这么说,牛阿奶也不能强留,和老郑叔带着张翠兰去取蜂蜜。
  坝子上,剩江云和梅梅大眼瞪小眼。江云便想到自己以后的娃娃,是不是也这样乖巧。他从荷包里翻出纸包的糖莲子,拆开纸晃了晃,道:“阿嬷给你吃糖糖。”
  梅梅爱吃甜的,见了糖莲子知道是吃的,跌跌撞撞跑几步,抱住江云的腿,嘴里还模糊叫着:“糖……糖……阿嬷。”
  江云怕糖莲子太大呛着孩,把莲子掰碎了,才喂给梅梅。
  最后走的时候,梅梅抱着江云的腿,哭的天都塌了,就是不让江云走。最后还是牛阿奶哄骗梅梅道:“你云阿嬷不走,他去给咱们梅梅买糖了。”
  江云上去哄了好一阵子,才把娃娃哄住,和张翠兰抱着一小罐蜂蜜往家去。
  过河路过柳家时,江云往柳家看了一眼,大门紧闭悄无声息。上个月柳老爷子要建造学堂,这个月带着柳玉和柳杨氏出去选址了,还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呢。
  他一个月没见着玉哥儿,玉哥儿也不知道他肚子了揣小宝宝了。
  到家的时候,大黑和小黄已经在院子里趴着晒太阳。狗是认路的,玩累了不等主人家,自己就回来了。
  张翠兰把蜂蜜罐子放在案板地下阴凉处,这东西不能放在温度高的地方,不然化了容易坏。放在阴凉处,密封好,取的时候不沾水,能放上一年多。
  江云去扒拉桃花瓣,发现水已经阴干,他把筐子端进灶房。按照记忆中的做法,把材料都找好。
  张翠兰也会一些,道:“做糕倒是不难,难的是没模子,做出来就不好看。等顾小子回来,叫他做几个。”
  “那多做一些。”说完,江云舀了满满三瓢糯米,和张翠兰端着糯米拿去石磨上磨粉。糯米放一小把进磨眼里,慢慢推动磨子,随着磨盼的摩擦声,细白的粉落进石槽里。
  江云拿把小刷子,把糯米粉轻轻扫进葫芦瓢。进灶房把蒸好的薯蓣和黄薯捞进盆里,用勺子碾成泥状。
  白色的薯蓣分成两半,加入糯米粉蜂蜜,一半揉入提前捣好的桃花汁,颜色渐渐变的粉红。江云把糕做成三层不同的颜色,桃花薯蓣泥和白薯蓣泥,中间裹着黄薯泥。
  压实后,糕上点缀一朵完整的桃花,瞧着颜色雅致好看。
  张翠兰拿起一个,咬了一口忙点头,指着糕点嘴里含糊道:“没错,是这个味道,比我做姑娘时吃起来还更好吃呢。”
  江云的期待没落空,他自己也捏了一块,入口是软绵清甜的口感,混合桃花、薯蓣、黄薯的味道,一口气能吃好几个。
  中午娘俩都没做饭,各自泡一碗温热的蜜水,就着糕点吃完一顿,都心满意足吃的饱饱的。嘴里有了甜滋味,日子也更加松快起来。
  就等着顾承武回来做模子,而与此同时,到镇上的顾承武也没闲着。和箭场老板告了半日假,往衙门找到李四。
  云水县县令显然不是勤政爱民的,日上三竿了还没到县衙上值,连师爷都没到。李四和手下兄弟就松快了,坐在公衙,商量着晚上去哪家吃酒。
  没商量出结果,顾承武便找来。李四也顾不上和下属吃酒,猜出顾承武是为了什么事来。他和顾承武到一家茶馆,坐下点壶粗茶,心照不宣说起事情。
  李四捶了一下腿,道:“那江墨进府不光彩,原本连小妾都没抬,只做了通房。前些日子也不知道用了什么法子,把咱县老爷这个公爹哄的一愣一愣的。三言两语,刘桂花和江顺德这俩老货就被放了出来。”
  关刘桂花和江顺德,是经他手办的,县太爷自然就知道了,李四猛灌了一口茶,又锤了下桌子:“这几日,县太爷看我都没了好脸色。”
  顾承武拧眉,虽猜不出江墨做了什么,但心里也有了对措,道:“连累你了。”
  话刚说完,李四就激动起来,道:“顾大哥千万别说这话,我李四半条命都是你救的。要不是你,我恐怕早被当逃兵抓了砍头,哪还有机会回来侍奉老母。那县衙的差事我也不想干了,琢磨着今年底就辞工。”
  他自从在县衙涨了月例,给老母亲买的药都是好药,如今老母亲都不怎么咳嗽了,还能每天早上起来做饭,找邻居大娘说笑。
  县太爷不是个好官,他也懒得受压迫。
  顾承武拿出一两银子,推给李四,道:“还需麻烦你一次,这钱,你拿去请弟兄们吃酒,托他们帮我盯着刘桂花和江顺德,只要不让人逃出城就行。”
  李四犹豫片刻,推脱不想收,底下弟兄平时闲着也闲着,一句话的事。但顾承武执意这样做,他也推脱不了,干脆手下,晚上请弟兄们好生吃酒交待。
  找完李四,顾承武拿着剩下的银子,找到穷巷黑店的老板娘。这里的老板娘常年和江湖人打交道,心眼最灵活,尤其见了钱,不用顾承武多交代,就知道该怎么办了。
  等回了家,镇上的事情不必告诉江云。那两口子腌臜,没必要让他们脏了夫郎的耳朵。
  一回家,江云见了他,脚下步伐快了许多。顾承武怕人摔跤,赶紧把人扶着,不赞同道:“都是要当小爹的人了,还这么不稳重。”
  放在以前,顾承武一拧眉头,江云便吓的发抖。如今他非但不怕,还修炼到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的境界,叫顾承武笑也不是,不笑也不是。
  夫郎撒娇抱着他,听了半晌才明白,原来是要他做模子,越发像只小狐狸,说话都狡黠的很。
 
 
第72章 
  软糯甜美的糕点捏一块入口, 顾承武嘴上不说什么,手里却又拿起一个。他答应夫郎的请求,还没来得及做模子, 手里的桃花糕是随意捏的,样子普通。
  上面那朵桃花好看是好看,但又不能吃,顾承武揪下来放在旁子里, 一盘子五块,全被他一个人吃了。
  江云目睹那朵逐渐凋零的桃花, 摘下来放久了不太新鲜,凄凄惨惨被摆在一边。他对桃花没什么想法,只是下意识想拿起来,塞进相公嘴里。
  顾承武被塞了一嘴粉红,带着清香微苦的味道。猜想夫郎定然嫌弃自己不懂风情了,连着糕点桃花一起咽下去。
  “喝碗水, 别噎着,今天和干娘磨的糯米粉剩不少, 想吃明天起来又做。”江云从碗柜里拿出碗, 在锅里舀半碗热水,兑了蜂蜜喂给顾承武。
  他捧着碗将碗沿凑近顾承武嘴边,顾承武眉眼微动, 低头就着喝一大口, 发觉是甜的,疑惑道:“是蜂蜜?”
  江云也馋了,端起碗自喝一口,浅浅抿嘴道:“去郑阿爷家买来的,他家养了不少蜂子。我还瞧了, 桶里那么那么多小蜜蜂,还没我指头大呢……”
  他越说起越高兴,顾承武也低眉不语,目光凝在夫郎身上,眼眸里都倒映着江云雀跃的身影。
  只是话还没说完,江云忽然一顿,惊慌失措弯下腰,捂着肚子愣住。
  顾承武忙扶住江云,道:“是不是不舒服?先坐下,我去叫郎中。”
  话音刚落,顾承武行动迅速,要去找张翠兰来照顾江云,自己去骑马。没走出一步,又被江云拉住手腕。
  江云摇摇头,道:“不、不是,我没有不舒服,是他刚才动了。”他指了指自己的肚子。
  小崽子不是第一次动了,前几夜睡着时,就在肚子里抽了一下。江云起初害怕的很,脸色苍白的不婻風行。白天醒来,他把这件事告诉干娘。
  惹的干娘一阵大笑,他才知道这叫胎动。怀了三个月开始,后面会动的更厉害。有那严重的,肚皮上都能看见小娃娃的脚。
  除此以外,江云没有别的不舒服,这才放心下来。每次崽崽动的时候,心里总是有一种奇妙的感觉。他细细琢磨,也觉得神奇的很,肚子里怎么就能长个娃娃呢?
  张翠兰也不知道,反正就是长了呗,自古以来都是这样,总不能长在其他地方吧。
  顾承武也顿住,半蹲在江云面前。伸出手,小心翼翼摸上江云的肚子,什么也感受不到,他学着王山那样把耳朵贴上去,更没听见什么。
  江云也纳闷呢,歪着头奇怪道:“你一来,他就老实许多了呢。”
  肚子不知不觉又大了一圈,江云比刚开始怀的时候小心很多,手下意识就要放在肚子上保护着。有时候炒菜久了,张翠兰也会过来接过铲子。
  晚食在锅里煨着,是香甜的花生粥。江云没什么事做,就拿着针线篮子坐在屋檐下,绣绷子夹着布,布面是用炭勾勒出的花样子。
  彩线在江云手里上下穿梭,不一会儿的功夫,花样子已经绣出边框。他用牙齿咬断线头,换另一根颜色线,填补花朵的颜色和纹理。
  小黄和大黑闹够了,小跑两步在江云腿边趴下,狗脑袋支在前爪上,慢悠悠摇尾巴,惬意的很。
  狗狗不比人,怀胎两个月就能生一窝。小黄只怀了一个月,肚子两边就鼓鼓的,跑起步来也比平时慢很多。
  他见顾承武在院子里锯木头,犹豫半晌,道:“我、我想给小黄做个窝,它要生了,现在的窝不暖和。”
  顾承武顺着夫郎的视线看过去,这个狗窝原本是给大黑一只狗做的。小黄来了之后,窝里明显窄了很多。下个月小崽子一下,就塞不进去了。
  他点点头,回应夫郎的话:“等休沐,将狗窝推了,重新垒一个。不是还有许多修补不了的旧衣裳?垫在厚茅草上面,便暖和了。”
  顾家现在日子好起来,不说大户人家,至少是富足的。不用像穷苦人家一样,穿满是补丁的衣裳。很多旧衣裳堆在箱子底下,做鞋底子都用不上。
  江云顺着他的话点头,继续手上的绣活。
  张翠兰从柴房出来,脚步有些匆忙,脸色也忧起来,道:“可惜了,刚才去喂鸡崽,才发现被踩死了一只,救不活了。”
  江云放下绣蹦子,也吃了一惊,道:“不是给做了大的圈?”
  “那也不成,鸡吃食都是抢着吃的,一哄而上,准得踩着。那鸡今天早上还好好的,也没生病,估计就是晌午那会儿。”
  江云神色心疼,也不想绣花了,扶着肚子走进柴房看鸡。鸡崽巴掌大一个,僵硬倒在地上,眼皮半阖上,早就没了气息。
  虽然是他们养的口粮。但这么小一只,乖乖巧巧的,江云怀了孕,更见不得这些。他把死鸡仔拎出来,到野坡上,找了处桃花树下埋了。
  顾承武见夫郎忧心,凑上去捏了捏江云的手心,低头道:“别想太多,等做完模子。我再多做几个食槽,槽大了鸡就能散开吃。”
  村里别家都是这么做的,他们三个养鸡经验不足,也没想到这一茬,现在有了经验,以后养鸡都不至于被踩死。
  江云情绪去的快,埋完鸡就不难过了。伸出脖子看顾承武做的模子,方方的一个,看上去有些丑。
  顾承武拿起一个给他比划:“还没雕刻打磨,等锯子锯完,再照着你想要的模样雕。”
  江云都设想好了,既然是桃花糕,做的模子最好是花瓣状。若是相公做的快,还能做些其它模样的,留着以后压糕点都成。
  木碎屑掉了满地,天色也渐渐暗淡下来,只看得清天边最后一点夕阳余晖,转眼间就褪去暮色。傍晚没什么事,一家人都不出门。
  江云拿来门闩别在门上,进灶房点了一盏油灯,借着微黄的烛火,从坛子里捞出一把泡豇豆泡萝卜,切成颗粒。
  灶膛里烧一把火,油下锅烧热,泡菜略微炒一下。油香味炸出酸辣味,下稀饭最合适。
  这半个月都吃的清淡,江云一开始还能吃些鱼肉鸡肉。现在肚子月份渐渐上来,也慢慢闻不得腥味,稍微处理不好就想吐。也只有酸豇豆,越吃越好吃。
  前晚上趴在床边,胃里难受的很,睡也睡不着。顾承武便陪他到半夜,往灶房烧了一锅热水,柴火一直燃着,随时给江云舀一碗。
  吃晚饭都不急着睡,搬着凳子坐在院里,一家人吹吹风聊聊天。四月的月亮不算太明亮,但也能照出一丝微光,张翠兰捧一把花生瓜果出来,躺在藤椅上,眼睛微微眯着道:“说起来,等再过几个月云哥儿一生,咱得找个喂奶的妇人,可不能饿着小娃娃。”
  小哥儿没有奶水,孩子生出来大多都是吃别人的奶,家里穷一点的,最后只能给孩子喂米浆。长大后营养不良,个子还没同龄人高。
  顾家不缺请喂奶妇人的钱,就是需要早早准备着。孩子一生下来哇哇大哭,饿了就哭声洪亮,听着都让人心疼。
  江云不懂这些,知道干娘是过来人,说什么都听着。晚风轻轻吹过,他睡意上来,靠着椅子眯过去。
  张翠兰又和顾承武说了半晌话,什么满月宴、周岁抓周、百家衣,最后也困了,打个哈欠起身把椅子拖回廊下,道:“得睡了,你叫云哥儿回房里去。”
  顾承武依旧没打扰江云睡梦,轻手轻脚把人抱回床上,给脱了鞋袜外衣,吹灯后也躺在床上,盖好被子睡去。
  夜里微风吹了一夜,山间鸟雀偶尔啼鸣叫,小黄甩了一下尾巴,梦里腿蹬了几下,和大黑靠在一起打呼。
  天破晓,后院鹅鸭醒了,开始撑长脖子叫唤,声音传到卧房。江云捂着耳朵,在被窝里翻了个身,继续睡去。
  不一会儿,又传来鸡打架争抢草窝下蛋的声音,院子外大概走过一个路人,大黑爬起来叫了两声。最后是张翠兰大声哈欠,开门进灶房的声音。
  今天的事情不少,江云没睡懒觉。起床后到院里看阴干的竹笋。竹笋是前几日张翠兰上山掰的,拿回来剥开,切成条用盐水煮,放在箩筐里摊开。
  江云醒来才哎呀一声,昨夜忘记收箩筐了,要是下雨淋湿了,可就都白费了。幸亏昨夜只起了风,竹笋阴差阳错被吹干了。
  江云伸手摸了摸,晾的差不多。他到灶房翻出麻布袋子,把竹笋干都装进去。顺便看了架子顶层,菌子也晒的差不多。
  张翠兰也没闲着,饭煮在锅里。她舀了几瓢糯米,端到石磨旁,自己一个人风风火火就干完了,根本不需要搭把手。
  “薯蓣、黄薯我都蒸在中间那口锅里,只需要捏糕团子就行。饭后我去稻田苞谷地走一圈,前几天才拔的草,只怕又长了一些。”
  这个月还没给地里浇水施肥,长势稍微慢了一些。张翠兰做农活不耽搁,玉米地就在家不远处。吃完早饭,她舀了两桶农家肥,挑起扁担有节奏摇摇晃晃走在田埂上。
  路上碰见徐大娘的男人,笑着点头打招呼:“也去地里?”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