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千帆过尽(GL百合)——长风举

时间:2024-12-20 19:18:33  作者:长风举
  周梅说,听见她在夜里说胡话。她问说了什么,周梅说没听清,好像是在叫谁。
  除了你,还有谁值得我糊涂了都放不下。
 
  退烧以后,回了学校。由于手上还缠着绷带,一进屋,好多人都围过来问她发生了什么。看来花姐为了稳定人心、保持她的良好形象,保密工作做的不错。许千搪塞着说自己摔了,着了凉、发了烧,含含糊糊地蒙混过去。
  然而老师们那边却不是这样。花姐自不必说,这么一闹,对她的印象急转直下。其他几个老师应该也知道了内情,明显表现得疏远了。许千不介意。她本就不值得老师们那么器重她。现在,连她都把自己放弃了,怎么还能奢求老师们不放弃她呢?
  她把自己当成个废人,期待着在这个教室里悄无声息地毁灭。
  第一节课间,去洗手间。刚一出门,就看见了从楼上下来的路帆。
  呵,命运。你非要把我折腾到死,才肯罢休?
  这一次,她没有躲,腿也没有抖。当路帆看向她的时候,她也毫不客气地用锐利的目光回敬过去,同时上前两步,站到了路帆面前。
  路帆一脸平静地看着她,对她的挑衅置之不理。
  “病好了?”
  “没好,倒也死不了。”
  身后路过的其他班同学听见这句回答,不禁吓了一跳,往旁边绕了一步,频频回头看她,想不出怎么有人敢这么和老师说话。
  路帆收起心平气和的表情,眉眼渐渐凝重。
  “许千,你别不识好歹。”
  “有吗?”许千笑了一下,举起受伤的手在她面前扬了扬。纱布裹着玻璃扎出的伤痕,纱布之外的地方,也是一道道血口。
  “什么是好?什么是歹?我从来都不认识。要不您教教我?”
  路帆一句话不说,两只眼睛瞪着她,快要冒出火来。她一把抓住那只缠绕着纱布的手,拉着许千,把她拽到楼梯间里。
  许千对这突如其来的拉扯毫无准备,踉跄着被拽走,胳膊和手掌都传来钻心的疼。
  楼梯间的门被关上了。几乎同时,脸上传来一阵火辣。
  无人的领地,只有那一记清脆的耳光在回响。
  似乎早就知道会是这样,许千不觉得有丝毫意外,反倒像是理所应当。她抽了抽嘴角,笑容里带着戏谑。
  “怕别人看见?有什么见不得的?”
  “你适可而止。”
  本来想装出一副无所畏惧的模样,眼泪却不听话地流了出来。
  她再也说不出一个字,梗着脖子,一动不动地盯着路帆。
  路帆看了看她的手,目光又落回到她的脸上。手印清晰可见,让白皙的皮肤晕出红色。再不言语,转身推开门,走出了楼梯间。
  颓丧地在台阶上坐下,任由泪水决堤。
  不是说哭的多了,就流不出眼泪了吗?为什么偏偏要在她面前哭得不能自已?手上脸上都还印着她留下的痕迹,就像心里被她划出的伤疤一样,触目惊心。
  说了要退出,干嘛又要一次次出现在我眼前?就让我把你忘得一干二净,不好吗?我堕落成什么样子,与你何干?
  路帆,折磨我,会让你快乐吗?
作者有话说:
认真更一次作话,掏掏心窝子。
看了最近的评论,知道大家等得急。先说一声抱歉,这两天真的有些忙,工作上的、人际上的,牵涉了太多精力。不过也请大家放心,这个故事是我决心要写的,酝酿了那么久,总不会弃坑。
当初说要把这件事写成小说,是想自己做个了断。互相折磨了那么久,总不能再这么下去。
我以为,写出来,就能释怀。
从高一的事情一路写过来,很轻松,还算客观。以为自己终于有了勇气,可以客观地回看。然后写到了高三——难以释怀的高三。
应该说是果然,我还是掉进了回忆里。尽可能地克制情绪,写出来的东西依旧逃不开自说自话的嫌疑。翻看这一段写的故事,真的称不上满意。原来我还是那个一提起分别就会手足无措的孩子,哪怕在故事里,也没能力体面地说一声“再见”。好多次写了大段又删掉,再一个字一个字敲回来。坦白讲,我不知道怎么描述当初的心情。太复杂了,也太疼。过了这么久,回忆起来还是疼。
说一声感谢,谢谢每一个看到这里的你。身边的朋友都知道这段感情,但是没人陪我走过每一处转折。真的感谢,发自肺腑。
故事过了三分之二啦,毕业之后的日子不会再有这么多细节。人嘛,本来就是越长大越麻木,越难被触动,许千当然不会是例外。
真诚地希望你能把故事听到最后,和许千一起,把青春走完。
迟来的祝福:中秋快乐!
 
 
第51章 五十、蓝色
 
  许千意识到自己错过了路帆生日的那一刻,天空正洒下一阵轻飘飘的雪。
  许千抬起头,看看窗外,又看看教室里埋头学习的同学,心下一片茫然。
  进入高三以来,什么都变了。她和路帆的关系变了,身边同学的心态也变了。雪花飘落,没有人在意,更不会有人像从前那样叫嚷着冲进雪里打闹。
  究竟是因为高三,还是因为他们已经长大了呢?
  路帆的生日已经过了一个多月,她居然到今天才忽地想起。没有什么触动,只是抬头的一瞬走了神,然后想到去年曾买过一只蛋糕,上面画着大大的帆船。
  帆船远去了。漫无边际的海面上,不会再出现那一张帆。
  那天路帆扇在她脸上的耳光真的起了作用。不能说是被打醒了——她从不觉得过去一段时间的所作所为有任何不清醒的因素,应该说,是让她终于认了。
  就像小孩子为了得到昂贵的玩具躺在地上哭喊乞求一样,之前发疯了一样做出的种种,说到底,也只是想通过对自己的伤害换得路帆的同情。
  当大人转身走远,孩子就会停止哭闹,踉跄着从地上爬起。她也是一样。当所有办法都不能让路帆心软,那些自我折磨也就没有了意义。
  日子回归了一成不变的乏味。她夜以继日地完成老师们布置的那些作业,几乎不动脑子,机械地演算、抄写,在座位上从早坐到晚,只是偶尔站起来去个洗手间,或是拿着杯子接一点水。
  不旷课,不说笑。问到什么答什么,对同学抛过来的话题反应迟缓。曾经那样丰沛的精力被轻而易举地消磨掉了。就连错过了路帆的生日,也并没有引起丝毫感伤。
  仅仅是空旷而已。这一颗心,曾经容纳过世间最细腻丰富的情感,如今只剩下一片空旷。她甚至怀疑之前的感情是否真实地存在过。如果存在,为何再也体会不到了呢?怎么会连一点情感上的记忆都没有?
  都是假的。我们之间发生的事情是假的,我对你的爱恋是假的,后来的恨意也是假的。你只是一个曾教过我的老师而已,除此之外,再无其他。
  生活就是这样无聊,自始至终。
 
  最近一次月考,许千毫不意外地拿了第一。
  很多人乐意看到许千现在的样子,这符合他们对她一贯的期待:成熟、稳重、刻苦。老师们觉得她迷途知返,终于又回归了正路,都为她的悔改感到欣喜。
  花姐又开始把她树立为全班的榜样,让大家都来学习许千沉得住气、吃得了苦的优秀品质,在高三冲刺阶段也要保持平常心,一步一个脚印。
  老林对她的态度也好了很多,不再计较之前缺课的事情,似乎真的相信了那段时间是她身体不好。有时候看许千坐的时间久了,还会让她去活动活动,课间常常把她叫出去,塞点红枣、核桃什么的。
  就连老赵都把之前那些不愉快抛在了脑后。上课的时候,他总是点许千起来发言,似乎她的答案比标准答案更值得参考。许千也很听话,只要点到她,就会乖乖地站起来给出满意的回答,不再暗暗较劲。
  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除了许千眼睛里的光越来越暗。
  作为朋友,王旭然和张淳两个人当然是和许千统一战线的。他们把这些变化都看在眼里,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现在的许千不会再让别人担心了,看起来也没有什么烦恼。可以说,这是他们几个认识以来,许千最平静的一个阶段,平静到无可指摘。
  越是这样,越是心痛。眼前的这个人,哪里还是他们认识的那个许千?那个爱说爱笑、多愁善感,转转脑筋就能想出来一大堆点子的许千,去了哪儿呢?
  王旭然总在晚上放学以后给李炳然发消息。他明白,李炳然比他们两个更了解许千,于是寄希望于他可以想到什么好办法让许千不要再是现在这副模样。李炳然知道以后也去做了尝试,给她发消息、打电话,怎么样都于事无补。
  似乎有什么闸门被关上了。许千把所有情感都封在一个坚硬无比的盒子里,挂了锁,又把钥匙丢进了阴沟。她心甘情愿当一个机器一样的人,没有温度和感情。
 
  仅存的感情都留给了夜晚。只有夜深人静,看着对面窗户里的灯一盏盏熄灭,许千才能短暂找回当初的自己。
  洗漱之后,在书桌前坐下,从抽屉里拿出一本信纸。旋开钢笔,灌满墨水,在首行工工整整地写下“路帆”两个字。
  虽说是信,知道了永远没有寄出的可能,内容上也格外随意,连寒暄都省略。这更像是一页页日记,以诉说的口吻,记录每天的点滴。她必须要做一些记录。没有记录,她无法确认自己还身处于生活里。
  她在信里谈论很多东西。不会的数学题,拿了满分的英语小测,某句来自老师的表扬,又或者对某些小事的感慨……她什么都说,唯独不谈论感情。洋洋洒洒写了满篇,流水账一样,连她自己都没有再读一遍的兴致。
  写完之后,装进两毛钱一只的牛皮纸信封里,拿胶棒粘好封口,在信封的空白处写上“给路帆”三个字,又在下方写好日期。放进抽屉,收好钢笔,关掉台灯。走过去把合着的窗帘拉开,转身上床,盖好被子。盯着洒进来的月光,合上眼睛。
  等这一切都做完,一天才算结束。
  也只有这时,她才允许自己轻轻地说上一声,“我好想你”。
  白天藏好的那些思念,都留到梦里去说。
 
  唯一一次能称得上失态的举动是在跨年那天。
  新年的气氛多多少少营造出和往日不同的感觉。许千收到了一些贺卡,多是祝福和感激相遇的话。她对这种事情一向不怎么敏感,只在收到别人的祝福时才会想起来这样的日子里是应该送上祝福的。
  这么算来,路帆倒真是个例外,能让她主动想到祝福,并且精心筹备,只为了看到一个笑容。
  捻着同学送来的贺卡,许千鼻子一酸。
  今年,应该是最后一次共度新年了吧?很快就要各奔东西,流落到天涯海角。再想见一面,会很难吧?
  等我走出了这个校门,要有多少运气,才能再见你一面?
  那些刻在记忆最深处的画面出现在眼前。她都记得,一刻不曾淡忘。每一个曾打动过她的笑容都像是刚刚绽放并且仍在继续的一样,仿佛提起笔就能分毫不差地画下来。
  那年的烟花有着绚丽的颜色,照亮了那一片夜空,也照亮着从那以后的每一个夜晚。
  如果,我只是送上一句祝福,你会怪我吗?
  我们不需要相见,仅仅是一张贺卡而已。
  你会接受吗?
  许千站起身,找了几个人,要来一张还没写字的贺卡。一面是空白的横线,翻过去,另一面是湛蓝的海洋。
  电影里说,蓝色是最温暖的颜色。
  请允许我用这张蓝色的贺卡,回应你曾给予给我的那些温暖。
 
  老师:
  新的一年很快到了。这应该是我们在同一个时空里共同度过的最后一个新年。
  很多话不必再说,有些话仍有存在的必要。人们总说蓝色象征着忧郁。我在电影的海报上看到过一句话,说蓝色是最温暖的颜色。我不知道究竟哪一种解释更能代表蓝色。对我来说,它的意义可能更丰富、更含蓄、更无法一概而论。新年总是红色的,我却选了一张蓝色的贺卡送给您。因为太多的心情不知道如何定义,只好用颜色来做抽象的表达。希望您能原谅。
  新年将至。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能为您祈祷来全部好运。真诚地祝愿您新年快乐。
 
  写好之后放在一旁,等字迹晾干。找了个十一班的同学,托他趁路帆不在的时候把贺卡放在办公桌上。
  她特意没有在贺卡的结尾署名。就像拒绝当面给她一样,她怕自己的名字会让她反感。书写时,她甚至变化了字迹,故意用一种和平时不同的笔体,去掩盖自己的痕迹。
  她并不怀疑路帆只看一眼就能猜到是她写的。还会有谁这样说话呢?在新年贺卡里,尽说一些无关的事情。她是想通过这种方式告诉路帆,这一次没有任何别的想法,只是单纯地祝她新年快乐而已。这一份再纯粹不过的诚心,她希望路帆能够看见。
 
  路帆确实看见了。
  从办公室和学生谈完心下来,回到教室,一眼就看到了办公桌上蓝色的贺卡。背面朝上,一片海洋让人看了心生欢喜。她喜欢海,所以微信头像也是海。班上很多小孩都加了她的微信,要是有谁特意选了这张贺卡,也不足为奇。
  翻过来,没有落款,字迹并不熟悉,心中还有些疑惑。然而只读了两行,全部的疑惑就都消解了。
  还能是谁呢?
  除了她,还能有谁特意选择这样一张贺卡?又会有谁用这样闪躲的语言来表达新年的祝福?
  一时间,她分不出来心里究竟是哪种情绪占了上风。高兴吗?确实,她很开心又收到了从许千那边传来的消息。那天以后,她以为这份感情终于破裂了,以后再没有什么接触的可能了。没想到她还能写下这张贺卡,在新年到来之前如期送达。
  心酸吗?这也是不能回避的。陌生的笔体,哪里还看得出从前的影子?她记得高一刚来的时候,许千写字很草,她说过让她去练字。她果真听了话,下过苦功夫,练出一手好字。然而现在,那套笔体又不见了。
  当然,还有遗憾。
  强行纠正之后,这段关系终于又回归了正常的尺度。一个又一个“您”字,表明了许千的清醒。看在眼里,却像那天迫不得已挥下的巴掌一样让她难以释怀。
  蓝色的确是忧郁的颜色。
  许千啊,如果有机会重来一次,我们都不要选择蓝色,你也不要再做我的学生。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