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快穿:硬演恶毒反派也不是不行(穿越重生)——轮椅嘎嘎乐

时间:2024-12-22 10:50:57  作者:轮椅嘎嘎乐
  秋南亭酸麻的双臂摊在石桌上休息,歪头看程木深瞪着眼睛穿针线。
  程木深那手大得针线在他手上就跟不存在似的,偏偏他还在那儿努力地穿,看得两个人眼睛都是对的。
  “要不我来吧?”
  开完小灶那天晚上回屋都有些晚了,吃多了还困得很,就没补衣服直接睡了。后来又跟着村民往山里钻了几天,也没想起来衣服的事。
  眼看明天就要去镇上了,程木深给想起来秋南亭那件一直往外穿的衣服上还有好几个洞,就算去镇上买了新衣服,好歹旧的睡觉的时候能穿。
  结果从下工开始就在穿针,秋南亭都去后院把自留地的肥施完了,程木深还在穿针,手边上多了一小堆断线头。
  程木深眼睛都盯花了,揉揉眼皮,把针线暂且放下。
  “你试试吧,小心别扎到手了。”
  “不会的,”秋南亭拿过针线,“我缝过衣服。”原主缝过也算。
  第一次穿针的秋南亭也好奇得很,对着针眼翻来覆去看,把棉线勉强捻细了往里塞,没想到居然一次就成功了。
  他兴奋得睁大了眼睛,一抬头,却发现程木深的脸就在面前,两人额头差点碰上。
  程木深一直在认真看他穿针,看着看着不知怎么的就看见秋南亭垂下的睫毛和冒汗的鼻尖。
  “啊,哈哈,没想到给,给穿好了。”秋南亭往后退了一点,伸手把穿好线的针递给他。
  程木深深吸了一口气,笑着夸他,闪避着目光低着头开始尝试缝衣服。
  天都快黑了,周围的蝉鸣声还是吵嚷得惊人,秋南亭见他头低得那么下去,回屋里拿了个煤油灯和大蒲扇,把灯放在近处,从后面给两人一起扇风。
  带着暑气的风轻轻拂过,却带来一丝凉意,静静地坐在院子里,安宁无比。
  秋南亭的目光悄悄停留在程木深的侧颜上,看他笨拙地把针扎进衣服里,自然而然就想起了秋宴乾在他睡觉的时候,在书桌前伏案办公的场景。  ”程哥。”
  “嗯?”程木深正全神贯注地对齐破洞两边的缝。
  “你跟我以前认识的一个人特别像。”
  程木深停了手,转过来看他,“谁啊?”
  “梦里梦见的,我也不知道是谁。”
  程木深勾唇,“是么,我也有这种感觉。”
  “真的吗?”秋南亭凑过去看他的眼睛,煤油灯豆大的灯光映在两个人眼里,不时跳动。
  “嗯,就好像我们已经认识很久了一样。”程木深说完有点不好意思,低头继续缝衣服。
  秋南亭看着他的泛红的后脑勺,自已脸上也热热的,赶紧在背后多扇了几下扇子。
  良久,程木深低声道:“其实从见你的第一面起,我就有这种感觉了。”
 
 
第49章 种好地养好猪,娶好媳妇读好书(7)
  阳光初破晨雾,秋家村被一层淡淡的金色所覆盖。村口的坝子里,早已聚集了三五成群的村民,他们或肩扛竹扁担,或手提竹篮子,里面装满了自家产的蔬菜、鸡蛋,准备赶到镇上去换些生活必需品。鸡鸣犬吠交织在一起,为这宁静的早晨添了几分生气。
  土路两旁,野花在微风中摇曳。要跟着去赶集的孩子们在田埂上追逐嬉戏,大人们则边走边聊着家长里短,偶尔夹杂着几声爽朗的笑声。能出村的日子总是那么快活。
  三轮货车车斗里装满了村民和他们带的农副产品,一路笃笃的往镇上开。
  秋南亭一个世界没坐过车了,尤其也从没坐过这种完全露天的“敞篷车”,眼睛不住往驾驶座那边瞧。
  他脚下装满了新鲜菌菇和红薯蔬菜的箩筐没一会儿就被程木深捏住了筐边儿,等他回过神来发现程木深一手扶着箩筐,另一只手虚按着自已一只手,似是防止车抖起来的时候他坐不稳。
  秋南亭心中一暖,悄悄对他露出笑容来。
  到了集市,只见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周围几个村出来摆摊的小贩们吆喝声此起彼伏,吸引着赶集的村民驻足围观。这边,老农正摆卖着自家种的黄瓜和茄子,色泽鲜艳,特别是黄瓜,那老农自已就拿了个削了皮蹲摊边上生啃,看着就水头足;另一边水果摊上摆满了西瓜、桃子、李子等水果,光是靠近都能闻到一股酸甜香味。
  除了农产品,集市上还有各种手工艺品和日用品出售。什么自已编织的竹篮、草帽、草席等手工制品,还有针线、纽扣等日用杂货,除了那些非要票才能买到的,在集市上的东西基本能满足生活的各种需求。
  秋南亭先守在他们村本来就定好的一个摆摊范围里,把各种菌菇还有整整半个人高一箩筐的红薯都倒在铺好的编制口袋布上,要在上午把东西先给卖完了。
  程木深则先跟同行的五个知青去采购,有四个知青没位置了,拜托了他们带东西,所以要采买的东西还不少。
  红薯这种东西还挺好卖的,各个村里的都不是顿顿吃米面的生活条件,如果自留地用来种一些用来卖的水果蔬菜,那就势必要卖一些口粮,红薯易储存也不贵,摆在那儿没多会儿就有人买走。
  但是秋南亭低估了这个世界原主的身份因素给他的生活带来的影响。
  也许是来这个镇上赶集的村民信息都灵通,原主有个地主外公的事几乎人人皆知,在这些地里刨食的农民眼中,要是给地主的子女好脸色,那不就等于背叛了人民大众,对不起辛辛苦苦改变了他们曾经不堪遭遇的先进人土,所以很少有人愿意靠近他。
  818跟秋南亭说,每次原主赶集,都是一坐坐一天,到快走的时候,才有人看他年纪小又可怜,勉强把他手里的东西便宜要了。
  秋南亭尝试着学旁边的人一道,叫卖两声,有人闻声看过来,看见是他,面色复杂地往另一边走了两步。
  “可是外公是地主,又不代表原主也是剥削别人的一员。”秋南亭悄悄在脑子里跟818讨论。
  【但是原主小时候优渥的生活确实来自外公,也许旁人是这样看待的所以没办法把他当成大家中的一员。】
  “他即便接受过地主的生活,但——”秋南亭想说,连政府都没有判他是坏分子,这些村民有什么资格把他排除在普通大众外。
  可上一个世界已经让他对“人”有了更深刻的意识。
  从前他读书,读的是事理,是怎么做好自已,做好事。
  但是越往前走,往上走,能看见的就越多。
  虽然许多东西他仍还未懂,但他很清楚,大众是由无数个有私心的人组成的。
  在这个世界里,反派遭受的苦与痛来自人,却又不完全来自人。他其实并没有办法真切地去责怪谁。
  他之所以被称为反派,也许只是他非要将自已对这一生命运虚无缥缈的恨实质化到某个人的身上。
  秋南亭低着头想事情,好几个人经过他的摊,蹲下来掂了两个红薯,正要跟他说话,看见他的面容,第一反应是往左右看了看,最后还是放下走了。
  “八一八,我要是去人少的巷子里,会不会比较好卖啊?”
  【我的建议是不要,因为这个时期人少的巷子被大家称为黑市,都是高价卖一些管制的东西。】
  果然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秋南亭默了默自已一共有的钱,打算把东西给收起来,反正也卖不了几个钱,还不如先去把需要的东西买了,他虽然要攒钱,但是时间成本也是他的财产之一。
  现在去找程木深明显是有点儿无头苍蝇摸不着道了,秋南亭打算先去给自已买身衣服,818说有的衣服是可以不用布票的。
  刚到一个服装店,便发现熊元圆和另外一个一直跟她走一起的女生也在里头,老板娘直围着二人转,手上挂了好几件衣服了。
  秋南亭看得清楚,那俩女生手里都是拿着一把五尺的布票,更别说那些贵一些的,不用布票就能买的人造棉,消费起来不要太轻松。
  眼看着这会儿肯定是没人接待的,秋南亭就把背篓放在店门口,在另一边自已看衣服,顺便让818给他讲讲每种衣服大概怎么卖。
  从布料上来说,“人造棉”布料可以不收布票;的确良布料则按照其中含棉的比例凭布票供应;零碎料子会减收一点布票,相对来说比较合算。
  不过一人一年就一丈二尺的布票,他一个大小伙子一套衣服就能去一丈,还要做鞋,前些年刚剩下来的布做了套冬被,现在秋南亭身上是一寸布票都拿不出来。
  像呢绒、羊毛、尼龙这种料子的,且不说这个季节穿不了了,那也是需要凭工业品票买的,农村压根没有这种东西,那都是在厂里干活的人工资里头的。
  不过这些票私底下也能拿钱买,就是贵肯定是会贵不少了。
  秋南亭看中了一套军蓝色的短袖短裤,不是棉布,但看着布料不多估计不会太贵,颜色也算经脏,和自已身上这套灰不拉几的换着穿来干活还不错。
  他手刚放上去想摸摸面料,那还在跟两个姑娘说话的老板娘就跟后脑勺长了眼睛似的,幽幽飞来一句“不买别摸,摸脏了卖不出去哈。”
  秋南亭赶紧收回手,跟老板娘道了句歉。
  “哎,是你呀。”冯欣回过头来看见他,拉了拉熊元圆。
  秋南亭笑着跟她们打了招呼。
  老板娘一看三人认识,态度立马就有了微妙的变化,跟两个姑娘确认了要买的衣服之后,给她们结了账,立马就过来问秋南亭想要卖哪件衣服。
  买好衣服的熊元圆和冯欣也没急着走,跟秋南亭说等他买完一起去找大部队。
  她俩知道秋南亭跟程木深平时几乎都一起走的。
  “请问这件多少钱啊?”秋南亭指着挂在墙上的那套军蓝色衣服。
  老板娘把他取下来,往他跟前比了比,说真适合他,看上去尺寸也差得不多。
  “这套不贵哟,就二十八块,还是的确良的,不要布票哈。”
  秋南亭这趟把所有的钱都拿了出来,从14岁开始攒起,加上母亲和外婆留下来的钱,到现在他也只有两百七十四元钱,虽然一件二十八块钱的衣服对他来说并不是负担不起,但一方面他还有其他想买的,另一方面他还得继续攒去城里需要花的钱。
  因为任务并不明晰,无法判断“去城里”是指的到城市的范围,还是需要在城市定居,秋南亭要至少留够在城里能待一个月的钱,交通伙食住宿等等。
  “能便宜点嘛,我还要再买件冬天的衣服。”
  老板娘本来有点儿不耐烦,心想就算要买冬天的衣服,这个季节冬天衣服又挣不到几个钱,真的想一个白眼飞过去了,但本着保留旁边两位大客户的想法,还是尽量和善道:“我们都是小本生意的,而且这衣服质量可好了,你没穿过的确良吧,你来摸,这种怎么都不会变形的,也经脏,能穿好久的哦!”
  人生中第一次讲价就被委婉拒绝了,秋南亭到底是不好意思再继续砍价,指着另一件冬天的衣服问价格。
  “这个呀,这是夹棉的袄子和裤子,要棉花票的哟。”
  “如果是用钱买呢。”
  这种凭票的日用品用更贵的价格买,在某些地方也算是心照不宣的潜规则了,老板娘小声说了个价,把秋南亭吓一跳。
  一套下来要七十五!
  占了他四分之一的财产还多。
  算了。想着杂物间那件虽然破旧了点,再撑一个冬天也不是不行,秋南亭请老板娘把那套军蓝色的衣服包下,付钱走了。
  看到秋南亭买好了衣服在背篓里放好,熊元圆和冯欣便跟着他一起去找其他知青,三人在集市上四处寻找着大部队的身影。
  一路上,秋南亭和她们聊了几句,得知她们这次赶集收获颇丰,不仅买了新衣服,还买了许多生活用品,像洗脸盆牙杯这些,来的时候没想到,到了乡下发现还是有个自已的好,否则跟人共用总是怪怪的。
  少顷,他们在一个米粮店里找到了正在买东西的程木深和其他知青。
  程木深看秋南亭还背着满满一背篓的东西,走过去帮他抬了一把,轻声问他:“不是去卖东西了么?”
  “卖不出去,还是我们自已吃吧,或者送给他们也行。”
  程木深看见他的肩膀上薄薄的肉都被背篓的草编带子勒得凹进去了,伸手让他把背篓给自已。
  “不用,背得动,你一会儿还要拿米呢。”
  “等会儿把米放进来,我一起背。”
  秋南亭攥着肩上的带子,颠了两下表示自已完全背得动,程木深也不能强抢,只能时不时帮他在身后抬两下。
  买了不少米面,知青们原本带的空背篓现在都装得满实满载的,正好到了吃饭的时候,便打算伙同着一起找个饭馆吃一顿。
  镇上有那么几家饭馆,都是做家常菜的,还有一家火锅店,这乡下的火锅店大家可没看见过,一拍板就打算去这家店瞧瞧。
  秋南亭考虑到自已那点儿存款,跟程木深说打算自已找个小饭馆吃。
  程木深迟疑片刻,说既然他还要走动,那不然就把背篓给放在火锅店里,反正有自已看着,也没强留秋南亭。
  秋南亭放了背篓便轻身上阵,去另外一家吃个肉酱青菜拌饭。
  这也挺香的,也不贵,三角钱一大碗,肉末没有多少,秋南亭又点了俩三分钱一个的肉包子,拳头大小,吃完胃里暖胀得舒服。
  难得在外面吃了一顿,秋南亭吃得不少,撑在饭桌上打算稍微歇息一会儿。
  此时正值饭点,店里人声鼎沸,那炒菜和蒸煮的灶台就在店后面,充满了烟火气,却也是难得的宁静。
  忽然秋南亭感觉桌子一阵震荡,抬头发现四个端着碗的高壮男人瞪着他。
  秋南亭不明所以地看回去。
  “你都吃完了,还坐这干嘛!出去啊,坐这儿当少爷呢!”
  后厨的老板听见声响,赶紧出来把秋南亭面前的空碗盘都给收走。
  秋南亭给他们让了位,刚侧身打算避过这四人,端着一碗热汤面的手就好像被谁碰了似的往他身上歪。
  “草,你把老子汤撞撒了!”
  忽然被浇了一肩膀油汤的秋南亭缓缓转过去看着那个男人,眼中竟没有一丝慌乱,而带着一种莫名沉重的无奈。
  男人被这眼神一看,话都卡了壳,反应过来就好像自已被长辈责怪了一样,一瞬间跟被针扎了似的。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